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陈达的女儿小倩上小学五年级。这天,小倩遇到一道难解的奥数题。题目是这样的:一只小熊一不小心掉进一个大坑,坠落的速度是每秒10米,这只熊是什么颜色的?  相似文献   

2.
奶奶的秋园     
奶奶7岁丧母,12岁就学会家务,操持一家人衣食。17岁出嫁,她身材不矮,人也漂亮,出嫁时虽然没坐上花轿,她也不生气。爷爷娶她时只有一片三亩大小荒废的果园和里面的一问草庵。爷爷是后娘带来的,没分得什么家业。奶奶说:“不怕,咱有力气,以后不愁挣不来。”爷爷问:“你最中意的是啥?”奶奶答:“这片园子。”  相似文献   

3.
亲子趣事     
《女性天地》2010,(5):53-53
奶奶是哪国人 儿子问我:“爸爸,外国小朋友怎么是黄头发呀?眼睛和我们的也不一样。” 我不知道跟他如何解释,就说:“外国人就是这样的,就像我们是黑眼睛黑头发一样。”谁知儿子又说:“那我奶奶是白头发,她是哪国人呀?”  相似文献   

4.
奶奶的情书     
他问爷爷:“爷爷,奶奶给你写过情书吗?”爷爷微笑着抚着身上奶奶亲手做的衣服说:“这算不算情书?”他撇撇嘴:“不算,情书是有字的。”几年后,爷爷下葬时.他拿出那件衣服,却不小心扯开了线缝。一块绣帕掉了出来.上面绣了爷爷的名字。原来.奶奶是那么浪漫。  相似文献   

5.
开心5分钟     
《伴侣(A版)》2014,(8):63-63
造句 老师让同学们用“有……有……还有……”造句。有一个同学是这样写的。奶奶煮的饭很好吃,我问奶奶还有吗?奶奶说:“有,有。还有!”  相似文献   

6.
铅笔人生     
《伴侣(A版)》2013,(9):51-51
一个小男孩儿问正在写信的奶奶:“奶奶,您在写什么7”奶奶停下手中的笔对孙子说:“我在写你的事情,比我所写更重要的是我正在使用的这支铅笔。希望你长大后,也能像这支铅笔一样。”  相似文献   

7.
王蒙 《中外书摘》2011,(2):81-83
宝玉挨打,他奶奶贾母的表现也极活灵活现。书上是这样写的:“只听窗外颤巍巍的生气说道:‘先打死我,再打死他,岂不干净了!’”这真是一句顶一万句,见血封喉,一刀毙命!除了贾母,除了这个时候这件事上,你再读一万卷书也读不到这样的声口。什么叫“先打死我,再打死他,岂不干净了”呢?宝玉是奶奶的命根子,打宝玉就是打奶奶,打死宝玉就是打死奶奶。  相似文献   

8.
韩夏 《华夏少年》2007,(5):76-81
[点评] 1.主题积极、开头简洁、结尾有力。 2.善用悬念,使情节曲折引人。上了年纪的奶奶突然决定要上街卖牙刷,原因只是“在家里太寂寞”吗?爸爸、妈妈准备丰盛的晚餐又是为了什么呢?读来文末才知道事情原委,使读者也不由得敬佩奶奶了。  相似文献   

9.
凤凰 《老年世界》2006,(18):26-26
爷爷喜欢吃红烧肉。而且特别喜欢吃奶奶做的红烧肉。可是前不久,奶奶去世了。那天,只有我和爷爷在家。我想爷爷好久没有吃红烧肉了,于是就特地为他做了一盆红烧肉。端上桌.爷爷就笑开了:“啊,又吃红烧肉了!”爷爷夹了一块红烧肉放进嘴里,突然,他眼泪就掉下来了。我见了,就知道爷爷吃红烧肉又想起奶奶了。果然,爷爷就说:“你奶奶要是在就好了……”我说:“爷爷,奶奶做的好吃,还是我做的好吃?”爷爷说:“你做的好吃!”我说:“好吃,那你就多吃点!”说着,我给爷爷递过去一张纸巾。  相似文献   

10.
人生的高度     
有位哲学家带弟子们出行。途中,他问弟子:“有一种东西,跑得比光速还快,瞬间能穿越银河系,到达遥远的地方......这是什么?”弟子们争着回答:“是思想!”哲学家微笑着点点头,继续说:“那么,有另外一种东西,跑得比乌龟慢,当春花怒放时,它还停留在冬天;当头发雪白时,它仍然是个小孩子的模样,那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11.
奶奶黄亚秀,年近耄耋仍然耳聪目明。目明是指她的右眼,左眼因白内障动手术摘除了眼球。奶奶称她现在是“独眼观天,一目了然”。一日醒来忽然自语:“年纪大了而且时代也不同了,不然像旧社会男人一样去打猎,瞄起火枪来岂不方便?”众人大笑。  相似文献   

12.
漫画与幽默     
开船之前  琼斯太太:“我把什么东西给忘了,可是我想不起是什么东西。请帮我找找好吗,乘务员?”  乘务员:“您不会是把护照忘了吧,琼斯太太?”  琼斯太太:“护照?嗯,在这儿呢。船票也在这儿……究竟把什么掉了呢?” 乘务员:“你的行李都全吗?”  琼斯太太:“让我看看,一、二、三、四、五件,全都在这儿。”  乘务员:“照我看,您没有忘掉什么东西。”  琼斯太太:“不,我确实丢了点什么,不过实在想不起来了。”  乘务员:“您别再着急,反正重要的东西都在。好了,请上船吧,很快就要开船了。哎,琼斯先生…  相似文献   

13.
剩饭     
《老年人》1996,(4)
剩饭假期间,小明住在爷爷家。开学回来后,每餐都吵着要吃剩饭。妈妈说:“过去有剩饭,要你吃你不吃,现在何解嘛?”“这是秘密。”“吃饭也是秘密?”“你知道奶奶的头发为什么白了?”“老了呗!”“爷爷也老了,头发为什么没有的’“呵……那是他不睡懒觉”“不!他...  相似文献   

14.
子非 《当代老年》2007,(9):14-15
2007年6月,在天涯社区、猫扑社区等各大论坛上,平凡,慈祥的“地摊奶奶”迅速走红,成为最吸引注意力的热门话题之一。 “地摊奶奶”到底是什人?她缘何走上了网络?又为什么能感动众多网友?她引来如此大的热议……  相似文献   

15.
人类社会在不可阻挡地走向文明、进步,在性的领域也是同样,所以近些年来出现了“性文明”这个词。可是什么是“性文明”呢?它是一个什么概念?它的内容是什么?什么事是文明的而什么事又是不文明的?可以说现在还是含糊不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16.
圆子信箱     
老成圆子: 我今年18岁,对于别人的话,我从不大认真听,也不大相信。这样是不是太早熟了? 广东东莞王波王波: 真是时代不同了。我18岁时,对谁的话都认真去听,对谁的话都相信,人家都说我“老成”。“老成”就是老早成熟,也就是早熟。 我还是认为,在当下这个时代,对该听该信的话,要听要信,对不该听信的话,则不听不信,这样虽说更加“早熟”,但不会影响你长大。 圆子歌星圆子: 为什么歌星们毛病越来越多,不是假唱,就是偷税? 河北秦皇岛吴小曼吴小曼:棒下孝子,捧下逆子。可并不仅仅是教育儿子的话。圆子梦想圆子:人随…  相似文献   

17.
赵春 《当代老年》2008,(6):12-12
最近去看望奶奶时,听说了一件新鲜事:奶奶的一位邻居原本是“有出息”的孩子,在研究生毕业后却主动放弃了留在大城市里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上班,对于她的这一并不寻常的举动,周围的人们却都竖起了大拇指,称赞孩子“孝心难得”,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相似文献   

18.
蒋子龙解题     
曾昭安 《老年人》2011,(12):46-46,34
在一次中关作家联谊会上,美国诗人艾伦·金斯伯格给中国作家出了一道题:“把一只2.5公斤重的鸡放进一个只能装1公斤水的瓶子里,您用什么办法把它拿出来?”著名作家蒋子龙想了想,微笑着说出了答案。金斯伯格听后,大加赞赏道:“您是第一个猜中这道题的人。”读者朋友,您知道答案是什么吗?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听说许鞍华要在单向街办“黄金沙龙”。身为港片粉的很多人,怀着近乎追星的心态跑去看“偶像”。结果,理所当然地希望扑空。当时主持人问许鞍华:“你认为一无所有是什么状态?”她答:“没钱了。”“有过吗?”“有。”“那会儿追求什么呢?”她抛出两个字:“有钱。”直愣愣的,不带一丝犹豫,台下哄笑。  相似文献   

20.
文化宫     
《老年人》2002,(5)
威风妈妈:“孩子,你长大后想做个什么样的人?”儿子:“跟你一样做个有威风的人。”“为什么?”“因为爸爸和爷爷、奶奶都怕你。”(李斌如)害怕假货一小偷在超市行窃被抓,保安问:“你在大庭广众中偷东西,难道不害怕吗?”小偷回答:“别的不怕,就怕偷的是假货。”(彭益和)秘书职责经理:“我的铅笔在哪儿?”秘书:“夹在您的耳朵上。”经理:“你没看见我很忙吗?快告诉我,夹在哪只耳朵上?”(春知)补充学习雷锋作报告,领导念稿:“雷锋没有死。”听众哗然。秘书知道他把“雷锋精神”念掉了两个字,忙在一旁小声提示:“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