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青海省是一个有汉、藏、回、蒙、撒拉、土等多民族居住的地区。文化教育较落后,据统计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仅占全省人口的千分之七,而文盲却占全省人口的百分之三十左右,在牧业区的某些地方,青壮年中的文盲、半文盲率高达百分之八十以上。这种状况同青海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极不适应。青海民族学院是青海唯一的少数民族高等学府,肩负着培养少数民族建设人才的重任。为了多出人才,早出人才,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好地成长起来,在开拓青海的四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就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和研究他们成长过程中内在和外在的矛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除了汉族,还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虽然仅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六,但居住的地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百分之五十、六十。由于历史原因,少数民族多居住在祖国的边疆。我国各民族都是勤劳勇敢,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在长期的相处中,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共同缔造了我们伟大的祖国。  相似文献   

3.
清代民族政策略论张艾力,娜布琪我国是一个以汉民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土的“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六十的地方是少数民族居住的”,①特别是辽阔的边疆地区,是少数民族世代聚居的地方。因此,对于少数民族采取什么样的方针、政策和措施,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统一和...  相似文献   

4.
培养少数民族专业人才发展民族区域市场经济严琼青海省是经济比较落后的多民族聚居省份,少数民族占全省总人口的42%,少数民族集中居住的6个民族自治州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7%。因此,培养和造就大批少数民族专业人才就成为我省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我省现有3个少数民族自治州,7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和114个民族乡。土地面积86,157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一半。居住人口1,066.77万人,占全省总人数的36.77%(1983年统计数字)。很明显,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如何,极大地制约和影响着我省经济总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6.
贵州省民族语言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贵州少数民族基本情况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多语种多文种的省份。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下同),有贵州户籍的少数民族共48个,其中16个是世居民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壮族、毛南族、瑶族、蒙古族、仫佬族、满族、羌族。贵州少数民族人口多寡悬殊,多者几百万,少者几个人;总人口11236546,占全省总人口34.7%;世居民族占全省少数民族总人口92.7%。另有80多万人尚待识别民族成份。贵州的少数民族都是跨省(区)的,没有为贵州所独有的,其中主要居住在贵州境内的…  相似文献   

7.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全省24个少数民族111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居住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百分之七十。13个民族在国境线上与三个国家的同一民族毗邻而居。巩固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同结、互助的民族关系,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对社会安定,边防巩固、保证四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在云南,由于历史上形成的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状况,各族人民之间保持了不同程度的交往和联系。但是因为历代反动统治阶级推行民族压迫政策,又造成了很深的民族隔阂。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废除了民族压迫制度,各民族都成了祖国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各民  相似文献   

8.
贵州位于祖国西南云贵高原的东北部,是一个多山,多民族的省份,主要聚居有苗、布依、侗、彝、水、回、土家、仡佬等二十多种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五左右。贵州的少数民族大多数是居住在边远的山区,其经济条件差、交通不便,文化生活贫乏。由于自然的和历史的原因,少数民族中能考入大学的人数不多。本文将就在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基本素质状况作一浅析,并提出对策。一、基本素质状况及分析素质,是指人先天赋有的正常思维,通过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发展而来的人的主体性品质,是人的智慧、道德、技能、审美观的系…  相似文献   

9.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高原山区省份。境内山原辽阔,约占总面积的90%,平坝河谷地区仅占6%,在全省四千二百九十七万亩耕地总面积中,坝区耕地面积还不足30%,而分布在山区的耕地面积占到70%以上。全省居住着二十四种少数民族,人口约一千万,约占全省总人口的1/3,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1/6。而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0%以上居住在山区。因此,开发山区,建设山区。发展山区经济,在我省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历史上,由于山地民族艰苦卓绝的劳动和历代一些稍为明智的统治者的经营,云南山区有了不同程度的进展。其中,明代是云南山地民族得到承前启后、长足发展的重要时期。明朝统治者在云南推行了一套比较开明的政策,从而在客观上促进了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及民族关系的发展。 过去。在明代云南地方史的研究中,大多注重坝区开发的研究,很少涉及到山区开发。笔者试图对明代云南的山区开发作一概述,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0.
位于甘肃省西南部的甘南藏族自治州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主要居住着藏、回、汉、土、满、撒拉等民族。全州共有人口五十一万五千四百五十三人,其中少数民族占百分之五十二。总面积为四万四干余平方公里,分为临潭、迭部、卓尼、玛曲、舟曲、夏河、碌曲等七个县。甘南州历史上几经割据,连年战乱以及统治阶级对当地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造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居住格局是研究民族关系十分重要的内容,而且是衡量民族关系好坏的一个变量。随着我国现代化发展和城市化推进,各民族在城市的流动和居住越来越普遍,城市民族关系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对成都市的调查显示,成都市少数民族的居住状况是杂(混)居格局。杂(混)居格局的重要标志是不同民族在城市中均有分布,且大量少数民族人口与汉族居民互为邻里。其居住格局呈大杂居、小聚居状态。成都市民族工作的重心应放在对民族关系的调适上。  相似文献   

12.
引言 邓小平同志给北京景山学校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题词,根据我国教育的实际,科学地提出了新的历史时期党对于教育工作的要求,指明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和战略目标。民族教育事业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青海省,少数民族人口160多万,占全省总人口的40%,居住地区占全省总面积的96%,民族教育更显得举足轻重,因此,民族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应该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本着这一精神,我们在共和县民族中学的调查中,深深感到我省民族教育的现状与“三个面  相似文献   

13.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有二百八十一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一百八十一万五千多人,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四点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民族政策的贯彻落实,民族教育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初步建立了适合本州教育发展的民族教育体系。目前,全州已有民族中学十一所、民族师范学校两所,在校学生达一万多人,民族小学十二所,其中寄宿制十所,在校学生近一万人,二百零八所普通中学的十万余学生中有少数民族学生五万多人,占中学生总数的百分之五十多,三千七百五十七所小学的四十多万学生中有少数民族学生二十五万多人,占小学生总数的百分之六十多。不仅数量上有较大的发展,教育质量也有较大的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探讨和解决。本文就当前影响民族教育发展的几个认识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节日 在祖国西南的贵州高原上,居住着2800多万各族人民,其中苗、布依、侗、彝、水、回、仡佬、壮、瑶等少数民族人口占四分之一以上。贵州各族人民在共同开发贵州高原的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许许多多的民族传统节日。据不完全统计,一年之中,全省有各种民族节日集会875次(处)。按民族分,苗族547次,布依族168次,侗族66次,水族  相似文献   

15.
武汉市民族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对武汉市民族关系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指出:武汉市制定规范民族法规政策,保证了少数民族在政治、教育、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少数民族居住的散居化趋势明显,扩大了民族间的交流;少数民族从事职业多元化,扩大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层次;民族通婚率的提高,有利于各民族的相互了解和尊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权益保障,成为武汉市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从居住格局这一视角分析贵州省安顺地区"屯堡人"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在当代的演变情况。我们发现:今天在安顺屯堡地区,居住格局隔离程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依然很高,但并没有导致屯军后裔与当地少数民族关系的不融洽。居住格局的变迁,进一步促进了屯堡人与当地少数民族关系的发展,有利于屯堡地区各民族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7.
回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都是中国内地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四个民族的人口分布和居住格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回族是仅次于汉族的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回族的传统聚居地以西北为主,但回族人口在各地的流动性较强.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分别聚居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等地,居住相对集中.对这四个民族的人口指标和历史变化进行分析研究,可以总结和发现中国穆斯林民族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变迁与时代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我国西南地区部分少数民族的居住模式及其变迁过程,认为各民族的居住模式与其婚姻、家庭形态的关系密不可分,各民族的居住习俗和住宅布局,是对其婚姻、家庭关系最形象的诠释,同时也是民族文化心理的生动反映.  相似文献   

19.
少数民族经济,是整个社会主义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国家制定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计划的一方面的客观依据。大力发展民族经济,改善和提高少数民族的物质与精神生活,是我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目的之一。因此研究民族经济课题十分重要,但当前我们的研究还比较薄弱,甚至可以说是垦荒阶段。本文将就广西瑶族经济的特点及其与社会主义经济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关系,以及发展瑶族经济的重要意义等问题作些初步探讨。 广西,是全国瑶族的主要聚居地,居住在这里的瑶族,约有七十四万余人,占瑶族总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九。瑶族居住地,由于历史的和经济的原因,形成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他们大多居住由区,如广西西部的都阳山、中部的大瑶山和南部的十万大山等。广西瑶族比较集中居住在金秀、巴马、都安三个瑶族自治县。瑶族聚住山区的自然条件,在一  相似文献   

20.
何子 《社区》2009,(2):31-32
水族,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原生态民族,大多聚族而居,在贵州就有32万之多,他们百分之九十都居住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的榔木寨就是这其中的一个水族聚集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