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文围绕战后日本对外援助政策的演变,着重分析战后日本对外援助的战略考虑及其实施效果。作为世界上的援助大国,日本的对外援助自始至终都是为其国家利益服务的。日本对外发展援助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但是对经济发展、能源安全和外交利益的追求一直是日本对外援助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苏联对外政策变幻莫测,其外交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这样,就苏联战后外交政策演变的原因进行探讨和研究,对于认识苏联战后外交政策演进的历史,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拟从国际国内两个方面来探讨苏联战后外交政策演变的原因。一影响战后苏联外交政策变化的国际因素很多,诸如第三世界的出现、洲际导弹的问世、能源危机、美国侵越战争的失败等等。我们着重探讨一些对战后苏联外交变化有持续性影响的因素:第一,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战后初期是两极世界,国际格局基本上是由美苏这两极所支配,当然,由于苏联在两极中处于劣势,其国际战略处于守势。总之,战后初期苏联外交  相似文献   

3.
文化与外交:战后美国对外文化战略透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近年来 ,从文化视角研究国际关系和国家对外政策 ,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这大大有利于人们对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和对外政策进行更深层次的揭示和说明。从战后美国对外文化战略的形成、发展及实施的情形 ,以及这一战略在不同时期的基本特点 ,可以看出战后美国一直存在着一种有计划、有目标、有具体实施手段的对外文化战略 ,它扎根于美国的历史经历、信念和国家神话之中  相似文献   

4.
战后老殖民主义从亚非多殖民地的撤退是本世纪政治史中重大历史事件之一,其中以英法从非洲大陆的撤退影响最大.英国在非洲的“政治撤退”,具有深刻必然性。战后英国的非殖民化政策所遵循的原则以及演变过程实际上具有机会主义特征,并非主动规划了殖民统治的“自身终止”。而促使其不断改变殖民政策乃至加速“政治撤退”,到最后不得不从非洲撤退的深对原因,是战后国际政治形势与经济关系的变化;非洲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顽强斗争特别是武装斗争也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战后美国对华反共政策逐步升级,是服从于美国与苏联争夺世界霸权的全球战略需要。美国为实现其全球战略目标,对华政策总体上是以扶蒋反共为核心和基调的,美国反华政策不断升级,是新中国决定实行“一边倒”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共“一边倒”的战略,是根据当时的国际格局和中国历史的现状作出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6.
战后斯大林时期苏联对外政策初探张祥云从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时间虽短,但这一时期苏联的外交政策却相当复杂,它曾严重地影响和制约着战后国际格局的变化.本文拟按历史发展的顺序,以东西方关系为主线,从苏联对西方、对东欧、对...  相似文献   

7.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的亲美附美政策,是抗战后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下内外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国民党对外政策的核心。在美国对华政策变化、国共矛盾发展和国民党统治机能强弱诸因素交互作用下,出于国民党统治和反革命内战的需要,国民党的对美政策经历了复杂的演变过程。坚持独裁、内战、卖国三位一体,不惜出卖国家主权,甘当美国附庸,获取美国全面援助,通过反革命内战消灭中共为代表的人民革命力量,以建立全国性独裁专制制度,是国民党对美国政策的基点。国民党对美国政策的演变过程,既是美国由积极援蒋到消极援蒋直至弃蒋过程,又是国民党由统治优势至统治崩溃的过程,带有不可抗拒的历史规律性。  相似文献   

8.
核军备控制是一项涉及面广、内容复杂的系统工程。所谓核军备控制简言之是指核国家在质和量两个方面对核武器的研究、生产和发展加以限制或削减。作为当今世界上两个主要核大国之一的美国,它实施怎样的核军备控制政策自然为世人所瞩目。某种程度上,美国核军备控制政策就是它对外战略的一个缩影,也是美苏关系的一个缩影。研究美国核军备控制政策的演变,既可从中把握战后美国对外战略及美苏关系的发展轨迹,也可预测未来美国对外战略和美苏关系的基本走向。本文围绕美国核军备控制政策的缘起、演变以及影响和制约美国该项政策的几个因素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二战胜利是战时同盟密切合作的成果。战后美苏两国在世界安排等诸问题上的分歧越来越明朗化,特别是在东欧和德国问题上发生了激烈冲突,导致美苏联盟破裂,进入冷战时期。美苏由盟友变为敌人,最主要的原因是两国战后对外战略构想的对立碰撞。研究美苏由同盟走向对抗的原因,对于认识当今美国和俄罗斯的对外战略及世界格局的演变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日美安全保障体制是战后维持日美同盟关系的奠基石.随着日美关系的不断演变,日美安保体制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冷战结束以后,日美安保体制再一次经历严峻的考验.1996gu月,日美两国签署的《日美安全保障联合宣言》成为冷战后时期日美同盟关系的重要转折点.本文试图对日美安保体制的发展演变作一简单梳理,并加以评析.一鉴于二战的历史教训,1945年8月29日,美国总统杜鲁门批准了《美国战后初期对日政策》,明确声称:美国的政策是“确保日本不再成为美国的威胁”,使日本不论在军事上、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永远不能成为自己在…  相似文献   

11.
早在1947年初英国准备撤离希腊和土耳其时,杜鲁门就乘机使美国承担了“保护”这一地区免受“共产主义侵略”的义务,从而把中东纳入了美国的全球战略。此后,美国对以色列的政策成为其全部中东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色列建国以来,与阿拉伯国家进行了四次大规模战争,使中东成为战后世界动乱频仍的一个地区。本文拟对四次中东战争期间,美国对以色列政策的发展演变及其原因作一粗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美国战后接纳了大批的难民,但美国并非如其标榜的那样,是出于人道的目的.其难民定义的不断演变反映出其难民政策的反共、功利主义实质.  相似文献   

13.
中西方政府的职能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各自的演变轨迹。西方各国的政府职能虽有差异,但经济职能大致经历了从自由放任到全面干预,再到推行新自由主义政策及至“第三条道路”的演变过程,政治统治职能逐渐减弱,而社会公共管理职能则呈现出从战后的全面干预到逐步社会化的趋势。在中国,改革开放前后的政府经历了从政治职能向经济职能重心转移的过程,经济职能从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发展到逐渐增强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从直接管理为主转为间接管理为主,而社会职能则从社会事务的国家化逐渐走向了社会化,但同时也在不断增强。从比较中可以发现,中西方政府职能的演变是具体的、历史的,其中也蕴涵有共性的东西,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曾担任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将自己定位为大英帝国的守护者,在其对外政治思想中也是以此来作为立足点的。在二战前,他反对绥靖政策,战时与美国结成特殊关系,战后又在意识形态领域反苏反共,并设计了“三环外交”。其对外政策对英国外交政策产生了延续至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战后国内政治民主化变革浪潮的推动下,土耳其的经济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几个不同特点的发展阶段,一步步从国家主义的经济发展原则,走向了一条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全方位开放的发展道路。这种经济的运行,从国家主义强制的行政干预向含有自动调节机能的市场经济方向不断过渡,以及经济发展战略的结构性转变,都充分体现了土耳其经济变革的客观发展趋势,强烈地反映了土耳其人民努力发展民族经济的意向。这种意向顺应了发展中国家争取民族经济独立,早日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要求。  相似文献   

16.
解放战争时期,伴随着国际形势和美、苏、国共三国四方关系的不断变化,苏联的对华政策也处于摇摆不定,不断变化之中。通过对这一时期苏联对华政策从亲蒋疏共到弃蒋联共演变过程的分析,阐明苏联对华政策的实质是由其大国沙文主义、民族利己主义的这一历史根源和对外政策中维护苏联国家安全的现实战略目标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7.
“逆流”是战后日本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它的发生既是美国占领政策变化的结果,也是日本保守政治家对战后日本政治、社会发展的现实积极把握与参与的结果,体现了日本政治保守主义的传统。“逆流”客观上符合了战后日本社会历史发展的阶段,对于促进战后日本经济繁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突厥默啜崛起之后,不断对周边用兵,进犯唐朝也是其战略规划中的重要一步。圣历元年之战后,默啜持续向西扩张的同时.也多次进犯唐朝边关。中宗重登帝位之后,锐意进取,面对突厥的一再进犯,一改武则天时期的对外政策,对突厥实施了积极进攻的政策。特别是在呜沙之战前后,从唐朝的人员调动、内政决策等方面,都体现出了这一点。关于中宗景龙元...  相似文献   

19.
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推动了它的国际化进程。日本对国际化的追求,使日本政府在教育领域适时地调整了留学生交流制度等对外教育政策;其对外教育政策转向以人员交流为主的、外向"发射型"的方向发展;日本对外教育政策的调整与国际化之间形成了良性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20.
经济研究所朱绍文教授在我院讲授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演变过程时指出,经济理论是历史和现实的产物。凯恩斯主义是在三十年代垄断资本主义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战后西方经济在一个时期内的持续繁荣,并不是象凯恩斯主义者所吹嘘的那样,是凯恩斯主义财政金融政策的功绩,而主要是由于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的一系列特殊的政治经济条件,如战争期间开始的技术革新,战后民用工业设备的大规模更新扩大,各国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扩大,以及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