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书法史,离不开对汉字书写历史及其发展规律的研究.纵观书法史,书法文字的书写形式由大篆,而小篆,而隶,而苹,而楷,而行……一种新字体的出现不是一时一人之功,史书上记载的每一次字体变革实际上都是一次重大的文字整理,特殊人物对文字的整理加速了新字体的成熟与应用.从几次重大文字整理发现,文字书写的发展趋势是由繁复趋向简易,由形象趋向抽象.  相似文献   

2.
从书法中窥测字体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汉字而论字体,有三种不同的含义:一指文字的形体;二指书写的字体;三指书法家的字体。这三种意义互有关联但各有分别。就文字的形体讲,只須分为正草二体。就书写的字体讲,一般又分为正草隶篆四体,或真行草隶篆五体。就书法家的字体讲,那是指各家书法的风格,可以分得很多,最流行的如颜体、柳体、欧体、赵体之类便是。由于有分别,所以要说明我们所讲的是文字的形体;由于有关联,所以我们又可以从书法中窥测字体的演变。不过,所谓“书法”,是指实用性的书写说的,并不完全指艺术性的法书,所以文字的形体可以和书写的字体有关系;而和书法家的字体就不生干涉。因此,所谓演变,也即是由篆而隶,由隶而楷这些字体演变的过程,而不是指书法家法书的渊源和影响。  相似文献   

3.
汉字和字体都是符号,汉字加入字体的变化,原本记录语言的文字实际上演变为一种图像,而图像比文字具有更多样的表意性。报刊正文在编辑排版过程中,不容忽视汉字和字体作为"符号"的两重基本功效和任务——信息认知和情感体悟,它们分别表现为字体的"适读性"和"形象性"。字体因不同形态各具造型功能,直接关系文字、文本的表情达意,影响传播效果。编辑人员应该把握认知心理规律,树立"将汉字作为符号进行实际应用"的理念,提高字体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4.
与其他汉金文字相比 ,汉洗文字有着鲜明而独特字体风格。就其数量而言 ,这一部分文字在汉代金文中占有较大比重 ,其中存在的文字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因而对这一部分文字进行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e秀哥 《中文信息》2002,(1):25-26
众所周知,Canvas 对象是 Delphi6中一个非常强大的图像类对象,其实,除了用来绘图,它还有很多“另类”的妙用。本文将以一个文字方阵生成器,来介绍 Canvas 对象的另类应用。本程序运行后,即出现一个文字方阵生成器界面,左方为文字设置,设置要显示的汉字,填充汉字和背景汉字及字体,右方为一个显示文字方阵的文本框。在输入文字后,点击“生成方阵”按钮,生成的文字方阵效果,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6.
楚文字是个具有包容性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其不同的含义。目前可知时代最早的楚文字保留了西周早期文字的特点,结合文献记载推测楚人使用汉字最晚在商末周初。这些楚文字是西周晚期的铜器铭文,已经与西周晚期通行的文字拉开差距,形成了一些字体与构形诸方面的特色。春秋楚文字形成颀长整饬与屈曲美化两种字体,随着楚国军事与政治的扩张,风行江汉与江淮流域。经过战国早期的过渡,战国中期楚文字实现了内部的统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汉字系统。随着楚地域的不断扩大,楚文字内部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地方差异。  相似文献   

7.
闫玉玺 《理论界》2005,(4):220-221
电子出版、电子出版物及电子出版系统是电子信息技术在出版领域的应用与发展。电子出版是新技术革命背景下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电子出版系统具有编辑处理速度快捷、编辑软件字体字号丰富、图形图像及表格处理能力强、文字输出精度高等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8.
每种文字的产生都有着漫长的发展历程,汉字也是由甲骨文逐步演化而来,甲骨文与汉字的这种渊源关系已经得到了实物证明与学界广泛认可.通过对汉字发展历程的研究,可以看出中国历代书法字体的不断丰富与改进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汉字的发展.建议撰修全面反映汉字发展历程的<中国文字演变汇考大典>,是一件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伟大文化工作.  相似文献   

9.
汉字的符形系统是汉字使用者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其中俗字的存在也不例外。俗字和正字的字体有差异,但是很多时候,俗字并不影响文字作为交流工具的表达效果,因为俗字和正字字体的差异是有规律可循的,俗字没有背离汉字构形体系。  相似文献   

10.
汉字发展史纲要(专著)刘又辛、方有国主编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0年出版《汉字发展史纲要》是国家社科项目。本课题1992年6月立项,1997年12月结题,2000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2001年月获得重庆市社科一等奖,2002年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奖二等奖。本书从世界文字的角度,运用历史比较法,对汉字的发展历史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指出汉字从尚未确定大约有四千多年,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而至今仍然有很大活力的一种独特文字。书中指出,传统的以字体变化为小篆、隶书、楷书等四个发展阶段,不是汉字的本质变化,汉字…  相似文献   

11.
TrueType字形描述技术和TTF文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磊  吕强 《中文信息》1995,(5):54-59
一、TrueType简介 计算机的输出效果是用户最为关心的,它是信息输入、信息处理的直观结果。尤其是近年来,计算机应用于办公自动化和电子印刷获得了迅速发展,硬件输出设备解析度不断提高,使用户对计算机输出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影响计算机输出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系统字体(font)的质量,于是字体以及许多与字体有关的概念开始被大量用户所接受。随着Windows  相似文献   

12.
Word中字号是以磅来显示的,初学者为了能得到合适的字体必须经过多次选取。其实,在选中要改变的文字后,直接按下"Ctrl ]"组合键即可逐磅增大所选  相似文献   

13.
徐铉的语言文字观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对后世产生了一定影响。主要表现在他认识到汉字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其形体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发展演化过程;文字与社会相互作用;重视篆、籀字体,推崇汉字“以形表意”的特点;使用反切注音法;汉字的形、音、义古今有变;区别对待俗体字,谨慎对待民间使用的异体字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汉字字体演变的四个阶段说、假借的转声托事与转注、汉字发展的三个阶段说、汉字是指义标音文字说四个方面评述肖甫春的《汉字学论稿》,认为该书以转声托事为津粱,成功地解决了转注问题,把造字法与汉字历史发展统一在一起,得出对汉字性质新的认识,这是一种汉字学基础理论的创新与突破。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汉字字体学理论为指导,对两种典型的正体字———汉隶与魏楷的石刻文字进行了初步的整理和比较,揭示了从汉隶到魏楷演变过程中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16.
汉字设计字体是现代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产物。从文字学角度看,汉字设计字体的出现不是偶然的.社会发展以及入本能的内在需求要求汉字创新求善,并且它的出现符合汉字自身的发展规律。这种设计字体与规范汉字从字形、字音、字义方面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以其独特的形式获得强烈的视觉感染力。它使信息传播差异化.有利于普及汉字知识教育和美育,同时具有创造和审美价值。这些潜在的社会价值为汉字设计字体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中,有一个容易被人忽视而又不可缺少的内容,那就是中国古代诗文标题的发展。这里所指的“文”是一个大范围的概念,著作,小说、诗歌、戏曲、新闻等都属于其中。而它们的每一门都是独立的社会学科。自然,作为每门独立社会学科的标题,尤其是中国诗、文标题发展情况,也是应该很好地研究的,以便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加以总结提高。一、中国古代诗文标题的产生、发展和成熟要了解中国诗文标题发展,先得从中国文字与诗文的关系说起。人类从野蛮到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文字的发明创造。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中国最早的文字…  相似文献   

18.
睡虎地秦简文字抄写于战国末期至秦代,字体属篆隶,是难得的秦国文字手抄文献.文章根据异写字和异构字的理论,对睡虎地秦简中的异构字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共分析异构字67个(组),异构字的类型5种.睡虎地秦简异构字的探讨,无论对读通简帛文献,还是对汉字理论研究,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佉卢文是起源于古代犍陀罗,后来流行于中亚广大地区的一种古文字。就目前所知,这种文字最早见于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统治犍陀罗时颁布的摩崖法敕,最晚见于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东南鄯善王国君主元孟(Vasmana)时期的木牍文书。其流行年代约在公元前三世纪中叶至公元四、五世纪。不过,佉卢文的字体及其流行地区的历史发展进程表明,这种文字的创立应始于公元前五世纪古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大流士统治犍陀罗时,废弃于公元五世纪中叶鄯善王国末代君主真达亡国之  相似文献   

20.
王卉 《宁夏社会科学》2006,12(2):158-160
汉代金文历时四百余年,经历了中国文字形态的隶变过程,其中既包括篆书又包括隶书,还包括界于篆书与隶书之间的过渡字体。再加上器物材料的特性和制作方式的不同等因素,造成了汉代金文字形写法变化多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