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从1843年英国在上海设立第一处租界始,到1902年列强最后在厦门设立公共租界和奥匈帝国在天津设立奥租界止,英、法、美、德、俄、日、比、意、奥等国先后在上海、天津、汉口、广州、厦门、镇江、九江、苏州、杭州、重庆等10个通商口岸开设了25个专管租界。这些租界在市政建设和市政管理上,完全仿照西方近代城市模式,大大改变了中国封建城市的结构和  相似文献   

2.
租界是近代中国被迫走向世界的产物。旧中国的租界几乎遍及各通商口岸。它对近代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以及各有关通商口岸地区的发展,曾产生过十分重要和错综复杂的影响。全面、深入、科学地研究租界历史,将有助于更深刻地把握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规模、程度、走向和原因,也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中国近代史和相关专门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开始在中国通商口岸划出一部分地区作为它们的租界.这种租界,最早于上海出现.在上海租界建立和扩充的过程中,小刀会起义爆发了.租界与小刀会起义两者的关系究竟如何,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本文试图从两方面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近代通商口岸的范围及列强的侵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近代通商口岸的范围问题是直接涉及条约权利受益范围的重要问题。澄清这一问题 ,有助于更清晰地解读和评论在通商口岸发生的历史事件。在列强看来 ,《天津条约》订立以后 ,通商口岸的范围已扩大到一百里以内。按本文的考察 ,通商口岸的范围应以英国公使德庇时、驻沪领事巴富尔与苏松太道宫慕久的约定和照会为准 ,“以早出晚归 ,不准在外过夜为断。”著名国际法学家威罗贝认为 ,“关于条约口岸的范围 ,没有一个条约是明确的。”相对于列强单方面按一百里范围解释近代通商口岸的范围而言 ,威罗贝的说法更近乎有关条约的真实。中国近代通商口岸的范围绝不是一百里 ,这应该是确定无疑的。  相似文献   

5.
租界与中国早期现代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道光二十五年(1845),英国驻上海领事巴富尔与上海道台官慕久签订了《上海土地章程》:“决定将洋经浜(今延安东路)以北,李家场(今北京东路)以南之地,准租与英国商人,为建筑房屋及居留之用。”①这片英人居住地也就是后来所称的英租界。以此为开端,租界在各通商口岸相继出现,它们以极其复杂的历史内容影响着中国早期现代化,构成中国近代历史运动中兼动力与阻力于一体的又一因素。一、“国中之国”与市政文明示范租界自出现之始,便挟带着强横的色彩,列强握夺了中国对租界的统治权力,在租界建立起独立的行政、警察和司法机构,…  相似文献   

6.
论租界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复杂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租界在近代中国产生过错综复杂的影响。它加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但也促进了中国城市的成长及近代化;它是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桥头堡,但同时又是近代西方文明的扩散基地;它既是列强控制中国经济、加紧经济掠夺的基地,又有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它既是罪恶的渊获、藏污纳垢之地,又是进步活动中心;它在中国战乱之时宣布中立,比平时更像一个地道的独立王国,但同时也给中国人躲避战火提供了避难所;它既是列强对华进行思想渗透、加强精神奴役的据点,又是西学在中国传播的中转站。尽管列强在华广置租界的主观动机与客观效呆之间存在着差异,但它们毕竞是最大的获益者。  相似文献   

7.
租界是中国特色资本主义的开端,也是藏污纳垢之地。在三大租界即上海、天津、汉口,游民帮会的势力特别引人注目。租界是培育帮会的温床,也是青洪帮发迹变泰的大本营。在近代上海、天津、汉口等地租界,青洪帮首领以帮会为依托,以贩卖鸦片、开设妓院、赌台、贩卖人口、"黑吃黑"等不法行为获取大量财富,并影响商界、政界。近代中国是世界上吸毒人口最多、毒品危害最烈的国家,在华夏文明史上,没有另一种商品曾像鸦片那样带来巨大的灾难与耻辱。在租界庇护下,青洪帮广泛吸收各阶层人士加入其中,渗透于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行业;烟、赌、娼三位一体,租界巡捕房与青洪帮相互勾结、相互利用。青洪帮的本质是黑社会性质的江湖渣滓。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割除了青洪帮黑社会的毒瘤。  相似文献   

8.
<纽约时报>是19世纪中期创办的一家美国主流媒体,该报多次报道上海的电稿.为我们体认近代中国社会经济演变的先锋和主角的上海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纽约时报>留下了上海人口增长的记录;它报道了以外滩为扩展源.以英美租界为中心,不断向周边辐射和扩张的城市化过程;反映了第二、第三产业向上海城市空间的集中和聚集以及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在上海的普及.上海近代的城市化进程与鸦片战争后不久的开埠直接相关,它是以民族的屈辱、利权的丧失为前提、为代价的.对于包括美国在内的资本主义列强在上海的特权<纽约时报>大唱赞歌,并不道余力地在走私、拒交关税、会公廨、治外法权、租界等涉及中国主权的问题上为自己国家和其他列强辩护,体现了在国内外的双重标准.另一方面<纽约时报>不得不承认在殖民主义、资本主义掌控下的上海租界在近代化进程中存在着严重的黑暗面,承认上海有苦力、有骚乱和刑事犯罪,揭露英国人的贩毒活动,但时于同在上海的本国人的鸦片贸易却保持沉默,不置一词.在多重利益的驱动和制约下.<纽约时报>要想完全讲真话、讲实话是不大可能的.  相似文献   

9.
论中国公共卫生事业近代化之滥觞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前近代时期 ,欧洲城市与中国城市在公共卫生方面处于同一水平。工业革命带来了欧美城市公共卫生事业的近代化 ,拉开了与中国城市的差距。中国被动开放以后 ,来华传教士首先关注中国公共卫生事业的进步 ,并作出努力。上海租界领先全国 ,在污水排放、饮水卫生、食品卫生、传染病防治等方面作出表率 ,其他通商口岸和北京等城市接踵其后。公共卫生事业的近代化 ,关乎物质层次、制度层次、精神层次的文明。中国近代公共卫生事业举步维艰 ,正是中国近代化的缩影。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城市化与城市近代化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城市告别传统城市形态走向近代是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开始的。与西方资本主义诸国通过提高农业生产力、工业革命和日益增长的商业化等内力作用实行近代城市化和城市近化代不同,中国的城市近代化发韧于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入,一批有别于传统封建市镇的近代城市首先在通商口岸崛起。从《中英南京条约》开始,清末中国被迫和自行开放的口岸城镇据统计有104个。这些通商城市以贸易为中介,并通过强行建立租界等手段,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新的技术、城市建设与管理、文化样式及价值观念移植嫁接到传统城市之中,从而使这些城市走出乡村社会及文…  相似文献   

11.
“买办”是近代世界范围内欠发达国家(旧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今为第三世界)的共有现象,但程度不一。百年租界史中,中国特色买办阶层长期存在,在世界上首屈一指,这是不能回避的历史真实。中国租界(主要是上海、天津、汉口等地)的近代化,是在外贸洋商侵入的推动下完成的,而不像西方近代化是由欧美本身的产业革命得来的,是被动的,而非主动的。由此,买办的生命线首先是受西方列强雇佣的“商”,前者是辅助洋商经营贸易和金融投资;其次的生长点才是“产”即引进科技产业、厂矿实业,以催生民族经济。中国买办阶层在五口通商后逐步发达。到1920年,买办人数超过10万。本文指出一个参照系——以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日本租界及买办阶层的嬗变历史作为借鉴,揭露和分析中国买办固有的封闭性、虚荣性、懦弱性,指出这些特性导致大多数买办富豪家族在20世纪繁荣奢华之后,必然走向衰亡。行贿成为洋商打开中国市场的一个潜规则,大量腐败案件与外贸有关。洋商通过商业贿赂,垄断市场、垄断技术。中国的官僚买办为私人利益不惜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严重阻碍了国内的自主技术。我们必须牢记这些惨痛的历史教训。此外,本文对“买办研究第一人”——PaoKuangYung(包培之即包光镛)做了考证。  相似文献   

12.
晚清自治时期,自治官绅从租界引进了不少西方近代城市管理措施,以加强对居民日常行为的干预。但是,长期养成的旧习惯肯定非一日之功可以改变。于是,当租界当局、老城厢的自治士绅以警察强力推行新的行为规则时,国人仍以习惯行事,在租界街头就首先出现了居民与租界巡捕之间的暴力冲突;数十年后,曾经发生在租界街头的冲突又在老城厢重演,并成为当时老城厢居民生活中的一个值得注意的话题。在近代上海,不管是发生在19世纪后期租界街头的警民冲突,还是20世纪初在老城厢上演的街头闹剧,在某种程度上都反映了前近代与近代城市生活的差异,说明中国城市居民要适应近代城市生活,需要改变某些被视为理所当然的生活习惯,重新调适个人行为。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急剧变革过程中,相对革命、立宪所导致的社会冲突而言,发生在人们生活领域中的冲突应该更能反映社会的变迁。  相似文献   

13.
入境旅游与近代中国的开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振春 《文史哲》2004,(6):86-92
中国入境旅游是在西方列强武力胁迫下逐步开放的,大体分为三个阶段:鸦片战争之后,外国人在华旅游只限于通商口岸;《天津条约》打开了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的大门;《辛丑条约》签订以后,入境旅游基本放开。到20世纪20年代,各种形式的入境旅游都有长足增长,其中以商务旅游居多。入境旅游一方面直接催生了中国近代旅游业,带动了来华贸易与投资活动,加速了"西学东渐"的进程,推动了国际汉学的发展;但是另一方面,入境旅游是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产物,为外国人借旅游之名侵犯中国主权、从事不法活动提供了便利,体现了殖民主义的意志。  相似文献   

14.
资产阶级覃命在江西的兴起近代的中国是一个灾难深重的国家。江西地处中国腹地,同样遭受到外国侵略者的蹂躏。自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已把它们的侵略魔爪伸进了江西境内。在1858年的《天津条约》中规定,九江列为增开的通商口岸。随之,英、法、美、俄、德、葡萄牙等国接踵而来。1861年,英国侵略者便在九江城外围地建立租界,而且很快攫去了九江关税支配权和九江货厘代征权,从而江西丰裕的谷米、优质茶叶、“天下著名”的精制瓷器和夏布……源源不断地通过这里运往各国。与此同时,它们还把雅片、棉纺品、煤油、食糖、金属材料等通过九江向江西内地倾销,使中国封建经济无法与之竞争而陷入衰落。  相似文献   

15.
姚洪卓主编的《近代天津对外贸易》一书,最近由天津社科院出版社出版,这是本值得一读的著作。 一、一项填补空白和开拓性的研究成果 我国论述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的著作已有一些,但论述地区性的对外贸易著作则屈指可数。天津是近代中国北方最大的对外通商口岸,在近代中国北  相似文献   

16.
<正>民间常说:"北京四合院,天津小洋楼。"小洋楼是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2015年,随着大型纪录片《五大道》在中央电视台的热播,天津小洋楼再次成为全国人民的关注焦点。它独特的建筑外貌以及其间隐藏的种种传说,都吸引着人们去探究民国天津的历史文化底蕴。小洋楼是中国近代史上西方列强租界文化在天津的历史遗迹,近些年来,随着都市现代化的发展,象征西方文明的租界文化逐渐进入学者们的研究视野。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一新的研究趋势暗示出  相似文献   

17.
杨天宏教授著《口岸开放与社会变革 :近代中国自开商埠研究》一书已于近日出版 (中华书局 2 0 0 2年 7月 )。这是迄今为止学术界第一部系统研究自开商埠历史的学术专著 ,是对近代中国口岸开放历史内涵一次新的、深层次的发掘。近代中国通商口岸的历史历来为中外学者关注。马士 (H .B .Morse)的《中朝制度》、费正清的《中国沿海的贸易与外交》等西方学者的论著 ,以及张仲礼、隗瀛涛、罗澍伟、皮明庥等中国学者分别主持的对上海、重庆、天津、武汉等近代城市史的研究成果 ,令学者瞩目。虽然中外学者对近代中国通商口岸的历史作了积极…  相似文献   

18.
百年来的外国租界,虽是列强侵入中国的产物,但除经济侵略以外还有它建设性的一面,从西方带来了先进的市政建设、市政体制和管理,如引进了现代住房样板、现代马路、卫生设施、交通规则、街灯照明、自来水管道、下水道、林荫道、电灯电话、动力机车、公共交通等;租界建设还启动了舒适卫生整洁的住宅革命:混凝土架构、小洋楼与高层化,特点是“中西合璧”,取代了中国几千年一贯的土木结构、四合院平面布局,建筑设计开始向空间拓展。总而言之,租界从西方带来了示范性的现代城市化建设和管理体制。这一系列史实说明了:租界乃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开端,在上海、天津、武汉等通商口岸,局部摆脱了腐败不堪的皇权专制独裁与封建官僚制度,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的文明市政建构和有效管理,初步完成了马克思所预言的“建设性使伊’,为现代化社会奠定了物质文明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天国咽喉"——论近代天津文化中的外来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天津是中外文化碰撞最为激烈、复杂的城市之一.随着九国租界和现代工业的崛起,外国人眼中的天津形象逐渐脱离对北京的依附而独立存在.在基督教会的渗入和刺激下,天津近代教育事业和报刊传媒迅速发展.天津民俗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兼容并蓄的风格,以文艺中的话剧和文明戏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20.
张永帅 《兰州学刊》2010,(8):191-194
通商口岸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近代中国通商口岸的分布不均和各区域通商口岸地位的不同是造成近代中国近代区域经济现代化空间差异的重要原因。除了现实原因,东部和西部的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历史积淀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口岸的因素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