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丽 《人才瞭望》2008,(11):47-48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人的知识和能力是能够创造更大财富的资本。他曾估算,物力投资增加4.5倍,利润相应增加3.5倍:而人力投资增加3.5倍,利润将增加17.5倍。人是各种生产要素中最活跃,最具有创造力的要素,高素质的核心员工更是如此。企业核心员工占到企业总人数的20-30%,他们集中了企业80—90%的技术和管理,创造了企业80%以上的财富和利润,  相似文献   

2.
周磊 《国际人才交流》2011,(6):32-34,64
任何一个好的老板至少把20%的时间放在招聘上,我从来没有少过20%。要尽量找一些非常优秀的,最好是在某些方面比你优秀的人;每雇一个新人,就试着把团队的平均水平提高,而不是下降;要让你的中、高层管理者不再有任何机会隐藏他们团队的人才,公司最优秀的人才是属于公司的。  相似文献   

3.
谁是聪明人     
最近应一家出版社的约稿为一本经济类的图书写卷首语,从中看到许多先前不曾知道的道理。诸如,在财富时代,一定要用脑子赚钱,见过谁用四肢赚大钱?一些运动员是赚钱不菲,但迈克尔·乔丹说:“我不是用四肢打球,而是用脑子打球。”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前总裁杰克·韦尔奇说:“有想法就是英雄。”世界上所有富翁都是最会用脑子赚钱的。洛克菲勒放言:“如果把我所有财产都抢走,并将我扔到沙漠上,只要有一支驼队经过,我很快就会富起来。”为什么?因为会用脑。  相似文献   

4.
胡伟 《人才瞭望》2005,(9):22-23
企业需要留住的员工种类很多,不仅包括管理人才、经营人才、技术人才,还包括公关人才乃至优秀的普通员工。但企业最应该先留住什么类型的人才呢?那就是知识型员工。80/20原则表明:现代企业中20%的员工创造了企业80%的利润,这20%的员工就是核心员工,而绝大多数核心员工都属于知识型员工。由此可见,如何留住知识型员工非常重要。管理大师彼得&;#183;德鲁克认为,知识型员工属于那种“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  相似文献   

5.
西方有一句名言:“时间就是金钱”,很多经济学家都认为,许多发达国家之所以能把它们的经济推向高速发展的道路,主要就是牢牢掌握了这一原则,我们常在电视中看到这些国家的人民玩得好惬意,爬山、冲浪、跳舞和躺在海滨浴场的彩色大伞下,可是他们把这些称之为消遣或调剂精神,目的就是为了在下一周内更好地工作。 美国很多大公司都有一个惯例,就是每次开会都要叫每个出席会议的人登记所花的时间。开完会,助理就要以工时计算出开会的整个花费,譬如说有30个人开两小时会议,每人的平均时工资是20美元。两小时是40美元,那就是总共花去了40×30=1200美元。经理就要思考,这个会议是否能为公司创造出超过1200美元的财富呢?很多人之所以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就,除了他们能把时间价值提得更高外,还有一个最大的因素是他们能充分掌握节省时间的技巧,其中包括:  相似文献   

6.
大企业人才大体上可分为核心人才、通用人才和辅助人才等不同层次,其中核心人才发挥关键作用.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具有决定意义。“8020”原则告诉我们.企业中往往是20%的人才创造了80%的效益。这20%的人才就是企业的核心人才。留住用好这些核心人才。提高他们的忠诚度.是企业人才工作的核心职能.也是企业领导者亟待破解的管理难题。  相似文献   

7.
如同人的生命不能缺少DNA,智商也是为官者须臾不可或缺的。虽然它在成功比率中只占20%的份额,但它却是我们的先人代代遗传下来的。或者说,没有这20%,其余的80%便无所依存。如果说DNA是人储藏、复制和  相似文献   

8.
万事开头难。找工作是人生的大事,尤其对于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找第一份工作既是新奇又是挑战。 工作可以说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资产,大多数的人花了三、四十年的时间在工作上。有句话说:“人的梦想开始于工作,也结束于工作。”一份好的工作不仅给人带来物质财富,更会给人带来精神的满足,对那些对工作不满足、不顺利的人  相似文献   

9.
在人类生存的这个星球,世间万物人为首。几千年来,一部人类进化发展史,伴随着人才成长竞争史。因为,世界上最珍贵的财富是人才,世界上最宝贵的资源是人才…… 一、人才资源,市场经济价值的体现 现代的市场经济是以现代高科技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应用为基础的,掌握新知识与新技术的劳动者将成为国家最宝贵的资源。美国兰德公司曾花20年时间跟踪了500家世界大公司,发现其  相似文献   

10.
是找个好工作还是谋生?每个毕业生都希望自己会有一份专业对口、待遇较好的工作,但很多人不能如愿用5么,是谋生还是找个好工作?为什么许多中国留学生在国外会于起在国内根本不屑一顾的洗盘子刷碗等职业呢?说到底,谋生,还是第一要义。就业的路为何这么窄?去国有企?..  相似文献   

11.
续浩 《人才瞭望》2006,(5):57-57
作为一家高速发展的公司,方正电子每年招聘的大学生数量直稳定在100人~120人。其中80%的人员是专业技术人员,20%的是其他业务和职能管理人员。  相似文献   

12.
80/20效率法则又称为帕累托法则、帕累托定律、最省力法则或不平衡原则。早在19世纪末,帕累托研究英国人的收入分配问题时发现,大部分财富流向小部分人一边,还发现某一部分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与这一部分人所拥有的财富的份额,具有比较确定的不平衡的数量关系,而且,进一步研究证实,这种不平衡模式会重复出现,具有可预  相似文献   

13.
当常人眼中的"80后"还代表着浮躁和幼稚时,这个词却悄悄地与财富结了缘。事实上,一批20岁出头的互联网精英正在"批量制造"着传奇,同时创造着一个新的财富群体——"80后"。"80后"这一财富新生代的崛起,正在颠覆传统;"80后"们独特的人生经历和创富模式也慢慢浮出水面,为人们热切关注。今天,我们就把目光投向成都的几个"80后",看看他们有着怎样不同于其他群体的创业故事和真实生活。  相似文献   

14.
按照二八原则,企业核心员工会占到企业总人数的20%-30%,他们集中了企业80%~90%的技术和管理,创造了企业80%以上的财富和利润,他们是企业的核心和代表,是企业的灵魂和骨干。但同时,核心员工也是人才市场上的主要争夺对象,他们“跳槽”的机会最多、可能性最大,他们一旦“跳槽”,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往往难以估量。核心员工是企业获得绩效贡献的主要来源,做好核心员工的管理,留住并发挥核心员工的效用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重要目标。本文提出实行建立在员工自我绩效管理系统基础上的核心员工管理,并提供了实践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据统计,目前的中国有14种人最富。在14种最富的人当中,私企老板占到80%以上,是富翁中的主流。现在让我们把镜头的焦点,对准这些富翁做一番透视——中国富翁是怎样成为富翁的 无论是在什么样的社会制度下,财富的积累一般来说都需要一定的资本积累过程。目前中国的富翁之所以成功,大多依靠三个因素:一是货币资本,一是权力资本,此外还有第三种力量——“无形  相似文献   

16.
中国富人是如何浮出水面的? 在2000年政协会议上,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兼政协委员贺铿用数据说明了现在中国社会中个人收入差距增大,我国现在将近6万亿元人民币在储蓄存款,其中80%属于不到20%的储户。中国高收入群体都是哪些人? 他们富到了什么程度?收入来源和资产状况如何?这些问题逐渐被百姓所关注。3.2万元中国富人的底线  相似文献   

17.
面试其实是有迹可循的,完全可以用很短的时间准备,却能给面试官留下很深的印象. 一、好的自我介绍决定了面试的80% 你适不适合这份工作,HR在你自我介绍的阶段,已经基本决定了. 很多人在自我介绍时会犯一个错误,那就是把自己的学校情况、工作经历、兴趣爱好笼统地丢给HR,让他自己判断你适不适合这份工作.如果这么做了,你已经进入了HR心中的“平庸组”名单.  相似文献   

18.
时间是最稀有的资源;时间是金钱买不到、没有任何东西能代替的财富;时间运筹能力是各级领导者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科学合理地运用时间,把握时间,珍惜时间,用好时间,既是领导艺术的体现,也是领导效能的一个重要标志。能否科学、合理地支配时间,使用时间,关系工作的成败。领导者不应该是时间的奴隶,而应该是时间的主人。在工作生活中,要科学地安排和使用时间,提高对时间的运筹能力。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曾引起全社会关注的兼职问题,日前,再次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兼职现象概观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现在的兼职现象更为普遍,兼职情况更为复杂多样。到底有多少人在兼职?由于兼职有很大的隐蔽性,对此谁也说不清。北京有的单位估计,兼职人员不低于60%。有些高校人士的估计则更高,认为教师的兼职比率在70%~80%。几乎很少有没有兼职人员的单位,很少有没有兼过职的人。但这只是北京一些单位的估计。兼职情况在不同地方、不同单位、不同类型的人中,存在很少差别。如发达地区的兼职现象要多于不发达地区,大城市的兼职要多于小城市,科研、教学等国有事业单位的兼职现象要多于其他类型的单位,因为这些单位人员的时间比较自由,更有条件兼职。某高校一教师给某公司总裁做秘书,一学期除上课40课时外,其余时间都在公司上班。  相似文献   

20.
隧着人力资源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应用和发展, 人事工作者在人力资源开发实践中总结出许许多多成功的经验,把这些经验加以理性思考, 再上升到规律的高度来认识 一组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原理便随即问世. 要素有用原理。指任何一个正常人都是有用的, 都是能派上用场的, 关键在于怎样看, 如何使用。俗话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有高峰必有低谷,有河流自有山川;垃圾是未被开发的财富,庸才是放错位置的人才;世上没有绝对无用之人, 只有没有用好之人。正中唐代大诗人李白所言: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