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胡文彬 《南都学坛》2003,23(6):40-41
李纨青春寡居,性格中的贞静“守中”,使她离群课子,给人一种“竟如槁木死灰一般”的印象。这只是她表面的性情,实际上李纨性格中的另一面是慧心纨质,犹如雪里红梅。人们忽略了她的正直、公道,富有同情心,热心于“团体活动”,乃至她的诗才与眼光。“淡极始知花更艳”,正是李纨的人生写照。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布莱希特与保罗·策兰作对比,认为他们是两种诗人类型,前者强调“说”,即说出所言说之物(Gesagtes),后者主张“不说”,即避开所言说之物:因为构成传统言说方式基础和背景的对应物,在这个时代已被悬置挂空了,而言说的对应物在这种言说里的丧失,让言说成为对真相的一种遮蔽;另一方面,要是把语言当作给出“所言说之物”的工具,就将封闭语言自身,同时也丢失了所言说之物。那么言说,便成为策兰所称的“犯罪”。“避开所言说之物的言说”的诗学主张,给出了诗人介入世界和记忆历史(所言说之物)的可能方式,策兰的诗歌经由这种方式焕发出卓越的语言之力,从而为历史和人类记忆作出了忠实见证。  相似文献   

3.
李纨在"金陵十二钗"中处于比较特殊的地位。李纨自出场,曹雪芹便通过对李纨身世和其所受教育的介绍,明确强调了李纨的"德"。她也因为德行而受到众人的尊重。进入大观园之后,李纨也逐渐显露了一些才气。李纨是十二钗中结局最为特殊的一位女子。曹雪芹设置李纨这样一个形象有其特殊的含义。通过李纨形象的分析,可以看出其中隐含的曹雪芹对于女性德与才关系的态度与观念。本文从曹雪芹介绍李纨出场时的"女子无才便有德"一句出发,分析李纨形象体现的"女性才德观"。  相似文献   

4.
李纨在<红楼梦>中并不是非常突出,但作为金陵十二钗之一的她,在书中地位之重要也是毋庸讳言的.本文从四个方面对李纨这一人物形象进行了全面审视和深入探讨,较客观地分析了李纨的形象.  相似文献   

5.
网络正在形成镜像化的世界。网络镜像即重重幻象所编织的迷宫,而真理藏匿其间,隐而不显。幻象的本质在于,人因无法全面地把握事物而导致言说的“失真”,由此汇聚成虚幻重影。纸质媒介是超验模式,言说具有绝对性和唯一性,并形成与倾听的对立,故言说被赋予真理性;而网络媒介是对话模式,言说具有片面性和相对性,并形成与倾听的互换,故言说被赋予虚幻性。网络言说折射出现代人的自我表演欲,它对立于生活实际,是关于自我的想象性呈现。因而,网络镜像显现为语言的狂欢,将严肃的生活转换成喧嚣的游戏。在这意义上,网络镜像意味着一个全新时代的来临。  相似文献   

6.
在90年代的中国文坛上,陈染以女性的自我言说展现了女性独特的生存状态。她受法国女性主义先驱人物西蒙娜·德·波伏娃存在主义女性观的影响,用存在主义烛照女性生存之路。纵观其创作文本中通过隐含的数字0、1等意象反复演绎出的孤独、生死等形而上的思考恰是对女性作为“他者”地位与自我拯救问题的反思。  相似文献   

7.
池莉与反神话写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不再误解一种有个性的写作状态,本文试用“反神话”替代“新写实”、“新历史”来解读池莉。在池莉的小说世界里,现世关怀取代终极关怀、权威价值而成为唯一的言说之物,这即是“反神话”写作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8.
桂籍海外华文作家陈谦在自我审视与内心质询中实现了“自我”言说的建构,展演了跨越与交融的多重属性以及智性的生存哲学;通过细致而绵密的语言,陈谦的小说也表达了“跨域女性”心灵敏感而柔嫩的感知力。直击跨越中的内心真相,书写交融后的心理真实,陈谦小说通过文字还原跨文化场域间的心灵体验,最终建构起独特的书写“跨域女性”心灵世界的叙事伦理。  相似文献   

9.
简·奥斯汀是时值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英国女作家,她的小说创作体现了女性话语的优雅。在小说中,言说自我的女性话语,既是作者理性优雅的表述,也是女性气质、女性形象的优美勾画和对女性身份的探寻。其不同于男性话语的女性话语,充满了超乎于物质与世俗之上的自我和“他者”的精神情感交流,其中的女性的自我,包含着关爱人类的宗教情怀和母性温柔。现就奥斯汀小说的女性意识作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10.
奥特的位格“上帝”与老子的自然之“道”均展示的是世界的本原和奥秘,老子“自然”之本体论涵义与奥特的“位格化”的世界观位之本意是完全契合的;面对不可言说的“上帝”与“道”,奥特、老子均采取了“非连续的具象性”的象征性方法,从而展开其不可言说的言说;奥特指出了人与上帝相遇的根本方法是“象征言说”,其实,老子同样如此。对于老子在《道德经》中的语言的诠释的方式,我们以前忽视的正是老子的语言的象征性。在奥特和老子看来,我们通过象征言说就可以与“上帝”或“道”相遇,就会达到至真、至善、至美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
咬字、吐字与发声的关系相辅相成,“字正”的同时且要注意行腔的圆润,力求注意自然语言与歌唱语言的区别。字头、字腹、字尾三者的发声应与语音两方面同时训练,不可忽视任何一方。  相似文献   

12.
唐代女诗人李冶身世及作品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冶被称为“女中诗豪”,其诗也堪称“大历正音”,然其身为女冠,却风情宕逸,与刘长卿、皎然、陆羽、朱放、阎士和等人更是情逾常礼,故历来论者多以“荡”字责之。这位看似放纵自由的女诗人,内心却深感寂寞,她那些深情婉转之作,断肠相思之声,字字都向世人昭示着她对友情的渴望、对爱情的执著。情重则“荡”,“荡”犹不能遣怨,则只有走向世俗抗争之路,其悲剧命运也就不可避免了。  相似文献   

13.
魏玩(魏夫人)打破了“男子作闺音”的词坛局面,是北宋作词最多的女性,也是宋代女性词作者中社会地住最高的一位(其夫曾布曾为丞相,她累封为鲁国夫人)。她在宋代颇负盛名,朱熹、黄玉林、陆游、曾燠等人常把她与李清照并提。但史料流传至今已散佚不少,在其生平和作品方面,仍然有较大争议。此研究现状与其重要地位不相称,故笔者查阅历代相关资料,对研究中出现的若干争议问题进行探讨及考辨。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精神分析的无意识心理说、升华说原理剖析了《红楼梦》中李纨的形象塑造,指出李纨并非形如搞木,其性格在特定的环境中受到压抑而被迫进行了移情与升华,使得一颗鲜活的心不得不包裹在槁木似的外表里。从而指出封建礼教、伦理对正常人性的摧残的残酷。  相似文献   

15.
在走出新写实创作之后,池莉的小说创作在取材、人物塑造、叙述风格上出现了很大变化,但是她小说创作的底蕴——对平民生活的独特理解以及由此带来的对社会人生的基本观念和看法并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16.
万小雪的诗视野开闼、情感真挚,立足于西部地域文化.从陇南天水梦乡到河西风情,从西部女性的多方位观照到西部历史文化的追溯,诗人逐步建构起壮美与柔美并存的诗意家园,实现了西部家园的多层次、立体化建构.  相似文献   

17.
高时阔 《南都学坛》2003,23(3):47-49
《红楼梦》中的李纨与尤氏分别是荣国府和宁国府“玉”字辈大奶奶。两人地位相似 ,年龄相仿 ,但身世、品行迥异。李纨早年居孀 ,恪守封建礼数 ,谨言慎行 ,以凄凉酸楚的一生 ,换来的仅仅是毫无意义的浮梦虚名 ;尤氏虽执掌家政大权 ,却庸懦无行 ,人情冷落 ,在贾府中始终处于十分尴尬的地位。“红楼女子多薄命” ,两人都是作者刻意塑造的悲剧人物。  相似文献   

18.
李少红是第五代导演中的杰出代表,她自觉地把女性悲剧意识融入自己的影视创作之中,不仅弥补了以往众多影视文本中女性悲剧意识的缺失,而且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成功地塑造了不同语境下的多种类型的女性悲剧形象.她以独特的影视叙事风格从性格、爱情、生育以及生存状态等方面分析造成女性悲剧的原因,表达了她自觉而深沉的女性意识,体现了她对女性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注和多重思考.她所执导的影视剧不仅具有感人的艺术效果,而且具有深刻的悲剧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19.
传为蔡琰所作之诗有五言体和骚体的《悲愤诗》及《胡笳十八拍》,《胡笳十八拍》虽然不能确定为蔡琰所作,但由其文字内容观察,作者十分贴近蔡琰的心灵声音。其后以《胡笳十八拍》为题目的续作者,唐代有刘商,宋代则有王安石、李纲和文天祥等人的集句诗。李纲和文天祥《胡笳十八拍》集句诗的历史意义可梳理为三个层次:一是延续王安石的《胡笳十八拍》集句手法,仿效蔡琰自述乱离身世的叙事模式;二是进一步确立了杜甫的文学地位,推崇杜诗为集句诗写作的取材典范;三是实践“以诗为史”,扩大了“诗史”的指涉范围。  相似文献   

20.
李瓶儿的性格里原本包含着热情、和顺、善良、柔弱等因素,只是在为自己寻找可意男人的时候,这些因素才处于抑制状态,而暂时代之以它的反面.在情感得到满足后,李瓶儿因慑于因果报应而放弃自我,用恪守佛教伦理的方式来寻求解脱,最终带着精神上的重伤和心理上的负疚以及对因果报应惩罚的恐惧告别了人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