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崔柳 《社科纵横》2012,(5):40-41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中央政府着眼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大学生就业而推出的一项创新性举措,是政府支农惠农的另一种形式。本文基于西部民族地区实施的"大学生村官计划",着重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村级财务监管的必要性,大学生"村官"财务监管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并针对地域差异产生的特殊问题,借鉴与构建村级财务监管体系,以促进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涉农和谐劳动关系是农业产业升级的重要影响因素,是涉农企业运营效率与效益的根本保证.它有自身的特点,如涉农企业员工(方)经济来源多重复杂、法规调节基础特殊、相关法规不健全、非农民身份的员工要求更高等.这些特点决定了劳动关系和谐化构建的特殊性.考虑涉农劳动关系的特殊性,通过强化涉农劳动关系的各主体职能来保证涉农劳动关系的和谐化.其中,涉农企业应强化内功,提高管理者素质,做到满意引人、用人和留人;员工应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以求与企业在战略与行为上的和谐一致;政府应健全相关立法,营造和谐环境,鼓励相关培训,从而提高涉农企业员工职业素养,学习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管理,做好职业定位,从长远的利益出发,构建一个良好和谐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3.
长株潭“两型社会”农村人口有序转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岚  张朴 《创新》2010,4(5):42-45
长株潭城市群作为国家层面的"两型社会"实验区,其农村人口有序转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长株潭"两型社会"农村人口有序转移的方法措施包括:坚持城乡统筹、"两条腿走路"方针;解决二元体制问题,消除体制性障碍;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选择正确的发展战略,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因势利导,促进合理转移;提高组织化程度,切实搞好服务;整合培训资源,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相似文献   

4.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企业各级党组织应深刻认识自己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地位,充分发挥政治思想工作的核心作用,不断提高建设和谐企业文化的能力。用科学发展观激励员工心志,把和谐社会理论贯穿到整个企业中,促进了企业与社会的和谐,企业与自然的和谐,企业与员工的和谐,员工与员工的和谐。  相似文献   

5.
朱智秀 《社科纵横》2011,26(6):165-167
大学语文课程是教育部为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促进人才全面发展而在全日制高校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当前,理工科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大学语文课程边缘化的现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教育目标的不相适应等。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具有突出的当代意义:一是更加符合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的新要求;二是可以促进理工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三是能够更加凸显"大学精神"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宋均营 《社科纵横》2010,25(5):56-59
冷战以来,周边区域对我们具有了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周边外交在中国外交全局中的重要性也更加凸显。中国提出了"和谐周边"外交战略,"睦邻、安邻和富邻"是"和谐周边"战略的具体体现。本文从"理念"、"实践"和"对策"三个角度对"和谐周边"外交进行了全面分析。在理念上,"和谐周边"外交是对睦邻友好外交的"继承与超越";在实践上,论述了"和谐周边"外交的"成就与挑战";在对策上,推进"和谐周边"外交要注意政策上的"退让与进取"。  相似文献   

7.
陈成志  焦春红 《创新》2011,5(1):104-106,128
人际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际和谐具有普世价值和恒久价值,它是人类共同的期盼和追求。然而,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严重扭曲和扰乱了人们对人际和谐的正确理解。从"五个方面"把握人际和谐的科学内涵,从"三个辩证统一"的维度认识人际和谐的特点,对实现真正的人际和谐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和平崛起"与"和谐世界",是中国外交的新理念。"和谐世界"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外交战略目标,是在新时期中国对国际经济政治秩序的新主张,是符合全世界人民共同福祉的外交模式。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有三个层次的渊源。第一个层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层面;第二个层次是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和平外交思想在新的国际形势下的发展;第三个层次是和谐社会理念的深化。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也有三个层次。首先是中国建设好"和谐社会";其次是积极推动"和谐周边";最后逐步推动和谐世界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物业管理对构建和谐社区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艳曦 《探求》2009,(1):59-61
社区是社会的重要组成细胞,建设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谐社区的标准与和谐社会的目标异曲同工。今天的物业管理追求以人为中心、体现人文关怀、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目标的管理和服务,缔造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在建设和谐社会中担当"保驾护航"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0.
社会工作人才是现代社会的"安全阀"和"稳定器",是促进社会和谐的有力支撑。社工人才大量流失严重影响了社会工作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工作专业作为一门新兴的专业,其社会认同度仍然很低。社会工作的职业定位问题不解决,是制约其发展的最大瓶颈。很多社工流向了资本收益较高的行业或职业。  相似文献   

11.
运用相关与回归分析理论构建模型来研究人口健康素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以得知:人口健康素质的改善需要社会的进步,而提升人口健康素质更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同时,也应看到现阶段粗放型的经济发展过程对国民健康素质有一些不利影响,要消除由社会经济发展对人口健康素质产生的一些负面效应,就必须大力发展健康素质教育.它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是融健康教育与素质教育于一身的复合体,涵盖了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综合素质等教育方向.它能搭建二者相融互动的桥梁,有利于缓解、甚至消除不利影响,其宗旨就是全面提升国民的健康素质.推广健康素质教育对提高人口健康素质来促进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企业和谐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项目是企业发展的基石,要实现企业和谐发展就必须构建和谐项目.本文就基层工会在构建和谐项目的新形势下,如何加强自身建设,促进项目和谐发展,浅谈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陈家长 《社科纵横》2011,(12):108-111
在中国哲学上"和"是作为与"同"相对举的范畴而提出,"和"是一个包含了差异性和多样性的存在,是差异性和多样性基础上的平衡、协调与统一;"和"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中和之道"是事物按其内在属性和固有规律而呈现出来的一种最佳存在状态,是事物发展的尺度,也是社会发展的尺度;"中和"思想的内涵包括:天地之间的和谐,天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身心灵之间的和谐;"和而不同"是中国传统哲学和谐文化的价值原则;中国传统哲学和谐思想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和生存智慧,其思想内核为和谐社会构建提供了可借鉴的精神资源,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4.
和谐论——一种新的研究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简要介绍和谐论概念、和谐论五要素、和谐度方程的基础上,阐述和谐论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前景,列举了经济学中的"投资开发协商问题"、政治学中的"多党合作问题"、社会学中的"和谐家庭的关注问题"以及博弈论中"公共地悲剧问题"。通过这些例子,来说明和谐论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优势,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吕群 《社科纵横》2009,24(11):44-45,47
兰州石化公司工会把提高企业效益、培育“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员工队伍、维护员工根本利益作为首要任务,广泛开展创新劳动竞赛活动,促进了企业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6.
发展慈善事业,既是保障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措施,也是满足社会各界回馈社会、体现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参与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重要渠道。目前,对于如何发展慈善事业众说纷纭,有把"去行政化"当成当前主要矛盾的,有把"规范募捐管理"当成主要矛盾的,也有把“降低慈善组织登记注册门槛”作为主要矛盾的等等。  相似文献   

17.
谢小春 《社科纵横》2008,23(7):32-33
高校中小科技企业的发展对于国民经济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高校中小科技企业的发展中遇到的最大障碍就足融资能力弱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必须提高高校中小科技企业自身素质,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提高高校中小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其次,需要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政府各方来参与解决,为高校建立一个和谐的融资环境.  相似文献   

18.
创建中国式管理理论,是我国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共同呼唤。张立文创立的"和合学、"席酉民构建的"和谐管理"、黄如金提出的"和合管理",共同聚焦于"和谐"这一传统文化理念,吸收西方管理理论和管理经验的精华,形成了各自的和谐(和合)管理理论。这充分证明了和谐管理不仅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而且契合当代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以其开放性和包容性为中国式管理理论的建构提供了合理的理论框架,值得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19.
广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东阳 《创新》2009,3(1):72-75
人力资源的开发程度,从根本上决定着社会的发展程度。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广西农村人口众多,潜在人力资源十分丰富。通过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劳动者素质来促进广西农村经济的发展,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更是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内在要求。广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目前存在诸多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出现有着深层次的原因。为此应采取多种措施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以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雷寂 《社科纵横》2008,23(6):142-143
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构建和谐校园、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高校应该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