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的4个孩子,在去年老人节回家团聚,儿子说:“我们平时工作忙,不能常回家,给您100元钱订些老年报刊看看吧!”儿子儿媳带了头,闺女女婿也不落后,你一百我二百地就给我凑了550元钱。我笑着说:“我有退休金,订报刊不要你们花钱。”子女们说:“你花钱订的报刊是自费,这是‘公费’。  相似文献   

2.
《老年世界》2011,(3):43-43
编辑同志: 父亲退休后,情绪十分低落,在家什么也不干,还常对家人发脾气,整天沉迷在纸牌麻将之中,身体每况愈下。母亲很着急,苦口婆心多次劝说,父亲置若罔闻,我行我素。当儿子的我也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用什么方法能使父亲不恋牌桌回心转意呢?我想到了订一份精神食粮,在林林总总的老年类报刊中,我毫不犹豫地选择订了《老年世界》。  相似文献   

3.
又到冬令进补时,邻居王大伯的几个子女送来了各种药酒、补膏之类,唯独小儿子别出心裁,送来一份2002年度《老年人》杂志预订分送单,最适合王大伯的口味。由此想到,“精神赡养”尽管已不是什么时髦的话题,但现实生活中有意识这样做的人还不是太多。对老人,儿女一般只考虑“常回家看看”,而对如何提高老人闲暇时间的生活质量,让老人精神上有所寄托,确保他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则往往被忽视了。给老人订一份报刊,送点精神食粮,让老人在充裕的闲暇中开阔眼界,获得知识,对于老人安度晚年可真是再好不过的事儿。给父辈订份《老…  相似文献   

4.
王海波 《当代老年》2006,(11):57-57
时值岁末,不少单位和个人开始订阅下—年的报刊。笔者在此提醒大家,另惊了给老人订几份报刊,因为老年人更需要精神食粮。  相似文献   

5.
梯子     
毓彩 《老年人》2010,(4):47-47,26
风筝挂到墙头,父亲搬来梯子,让儿子爬上去取。儿子取了风筝刚要下来,父亲却拿开了梯子,说:“你先听我讲个故事,再下来。”  相似文献   

6.
刘成芬义务投递十二年在攸县红桥镇盆上村,经常可以看到一位身体消瘦的老年人背着大挎包挨家挨户送报刊和信件。他就是离休教师刘成芬。刘成芬今年72岁,坚持义务投递已经12年了。当初,他发现邮递员把报刊信件送到村里后,再无人传递到组到户,以致订了报刊的人收不...  相似文献   

7.
王秀珍,37岁,是辽宁省沈阳市的一名普通送奶女工。她因家中父亲去世,需要回家操办丧事。临走前,她在车站手写了165份通告,委托儿子挨家挨户地去张贴,以通知订奶户。她也因此被订奶户们誉为“史上最敬业的送奶工”。  相似文献   

8.
1897年4月28日,叶剑英出生在广东省梅县雁洋堡下虎形村一个小商人家庭。叶剑英的祖父叶福智在下虎形村附近的横山镇以屠宰为生,他共生了5个儿子,分别取名:铭祥、钦祥、鉴祥、锡祥、钻祥。5个儿子都经营小本生意,后来4个儿子去了南洋谋生,只有他最小的儿子钻样,也就是叶剑英的父亲留在了家里。叶福智1893年去世,活了65岁。  相似文献   

9.
1897年4月28日,叶剑英诞生在广东省梅县雁洋堡下虎形村一个小商人家庭里,叶剑英的祖父叶福智在下虎形村附近的横山镇以屠宰为生,是个屠夫,他借屋娶妻,共生了5个儿子,分别取名:铭祥、钦祥、鉴祥、锡祥、钻祥。5个儿子都继承了父业,经营小本生意,后来4个儿子去了南洋谋生,只有他最小的儿子钻祥,也就是叶剑英的父亲留在了家里。  相似文献   

10.
共产党员杨岳山,原是湖南益阳市资阳区农办副主任。1995年退休后,他自愿还乡当农民,带着妻小回到了老家新桥河镇五房洲村。回乡4年,他同乡亲们患难与共,时刻把群众的利益牵挂在心上,想方设法为大家干实事办好事。乡亲们说,老杨办了6个服务站,站长站员都是他自己。老杨自费订了7种报刊,自己读,也借给乡亲们看。工余饭后,乡亲们爱上杨家坐一坐,老杨就趁机给乡亲们宣讲政策,解释法律,化解邻里纠纷。乡亲们既学了知识,又亮了思想,都称杨家是村里的“学习宣传站”。前年,老杨在家里装了一部程控电话,为的是与外面联系方…  相似文献   

11.
早上去楼下的报箱取报时,打开报箱,忽然从里面掉出一张报纸和一张小纸条来。报纸是我给儿子订的《作文报》,小纸条却不是我订的——细一看,并不是纸条,而是一只折叠得非常精美的千纸鹤。打开,上面写着几行绢秀的小字:“订报的叔叔,您好!非常对不起,昨天把你的报纸拿到了我家里。晚上妈妈从超市买东西回来时,发现报箱里的报纸掉地上了,便捡回来交给了我。我读了这份报,办得真好,是您为孩子订的吧?为了不耽误您孩子看报,我早上就把这份报纸重新插进了您的报箱,耽误您看报了,  相似文献   

12.
2007年4月,已过任职年龄的李肇星离开外交部长的岗位,他的家庭生活才为人所知,人们开始知道李肇星有个神童儿子李禾禾。禾禾不仅考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而且还被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录取为硕士研究生。虽然有个高官父亲,但李禾禾在美国一直靠贷款、打工挣学费,生活很低调。为此,李肇星的解释是:我和儿子订了君子协议……  相似文献   

13.
杨燕  杨振 《伴侣(A版)》2011,(7):16-17
正一位妈妈给儿子买了一栋价值近百万元的别墅作为婚房,为了防范儿媳同儿子结婚是冲着儿子的财产而来,她先是将别墅的产权归到自己名下,接着又同儿媳订了一份协议:如果儿媳是真心跟儿子过日子,并为儿子生下孩子后,她才会将房子的产权过户给儿子。她的如意算盘是,有了这栋高档别墅为儿子的婚姻"护航",儿子的  相似文献   

14.
我从2002年开始订阅《老人世界》。开始我自己每期一篇不落地通读,后来儿子和孙子、孙女也经常看。儿子在本乡镇上班,每休班时,他就看几篇,他爱看“百姓故事”和“亲情篇”。孙子孙女爱看“开心乐园”,什么谜语、猜字、小笑话、小幽默、漫画等,有时也看其他栏目。  相似文献   

15.
婆媳关系难于处理,这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常听不少老人抱怨:“我们为儿子媳妇操碎了心,而他们却毫不领情,真不知为什么?”59岁的李老太太也有类似的苦恼。一进诊室,只见李老太太一肚子怨气,刚落座就数落起儿子和儿媳不是:“我有4个儿女,把他们拉扯大不容易。3年前,最小的儿子也娶了妇,我心里像一块石头落了地。谁知子娶了媳妇忘了娘,老是嫌我嗦。管教自己的儿子多说几句,儿媳也有见。唉,和儿子儿媳住在一起真是难受我是天天生闷气,晚上也睡不着,这3来身体都给拖垮了。最近一件事情更让人气愤,儿子的一件脏衬衣放在…  相似文献   

16.
给老人订些报刊邓湘源早些年回家,每次我都要带上大包小包的礼品孝敬父母,可他们看过之后,似乎没有更多的喜悦。今年春节回老家,我什么也没带,父母亲却不顾年迈体弱,老远地赶来接我们。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我在外工作多年,很少回家。去年10月回老家看了看,念父...  相似文献   

17.
考考你自己     
考考你自己1.一个成年人带着个小孩在街上散步,邻居都知道小孩是这成人的儿子,可小孩却理直气壮地不认那人是他的父亲,为什么?2、有什么东西放在右脚上,左脚是绝对不能碰到它的?3、何时蓝笔能够写出红字来?4、动物园里有9个猴哥哥,这9个猴哥哥又各有1个挨...  相似文献   

18.
再过10年告诉你,儿子啊,妈妈是个未嫁的人文/蔡汉平“几乎所有的人都以为我是为了贪图那个男人的钱财。其实,我很委屈。一直想找个机会把真相讲出来,但又怕伤了孩子。”1997年4月的一天,深圳市某区法院调处了一宗未婚妈妈为非婚生子女寻求权益保护的纠纷。判...  相似文献   

19.
抚养子女,谁的责任?黎全兴有一位离休干部,原来老两口的日子过得还可以,可是两个孙子到身边来以后日子就艰难了。他的大儿子离婚后,外出做生意,把个13岁的,%.交给了老人,由老人管吃管用。二儿子一见,感到吃亏了,也把4岁的崽交给了老人。老人说:“我管不了...  相似文献   

20.
发行窗     
《老年人》2001,(12)
大屯营乡发行《老年人》认识到位措施硬宁乡县大屯营乡把发行《老年人》作为贯彻“老有所学,老有所教”方针,为老同志办实事来抓,规定机关退休干部、职工及乡联校退休教师每人订阅一份,作为学习资料,乡党政班子成员人手一份,乡属部门都要订阅,以便及时了解老干工作有关政策和精神。(黄可云殷劲松)八旬台胞汇款订《老年人》杂志新化县传染病医院妇产科李慧芳于2001年10月2日收到台北市仁爱路4段488号3F李志明(85岁)的一张汇款单,附言上写道:“孙女,请代订47份2002年《老年人》杂志,让我亲人每户一份及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