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对宋代城市夜市兴盛背景、业态构成、夜市特色与文化的梳理,指出两宋夜市具有浓郁的文化氛围和文化消费特征,彰显出宋人的生活情趣、娱乐趋向和精神追求,对宋代城市文化品格和城市文化走向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宋代夜市文化为现代城市夜经济发展提供了历史借鉴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
大足石窟从初唐到明、清、民国1030龛窟5万余尊图象,它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中国佛教发展与儒、释、道三教融合的进程。它与中国佛教的“世俗化”“人间化”总趋向是吻合的。特别雕刻于南宋孝宗淳熙六年至理宗淳佑九年(公元1179—1249年)的宝顶大、小佛湾石窟,充分表明了这一特征。宝顶山造像,密宗特多而又“几乎将一代大教搜罗毕尽,凡  相似文献   

3.
大足石刻艺术在蓉展出期间,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共同发起,于1985年11月28日至29日在成都召开了大足石窟艺术座谈会。以下仅就座谈会讨论的几个问题,简述于次; 一、大足石窟在中国石窟史上的地位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大足石窟不仅与云冈、龙门“鼎足而三”,而且开创了中国石窟史的一个新阶段,成为中国晚期石窟的代表,其特点是;(1)造象数量多(五万余躯);(2)造象时期晚(晚唐开创);(3)造象时间长(从晚唐下至明清);(4)造像保护完整;(5)雕刻精美;(6)内容丰富(佛、道,佛道合龛、儒佛道合一等)。此外,大足石窟填补了宗教史、雕刻史的空白,是石窟艺术民族化、地方化、世俗化的典范。大足石窟是我国文化艺术宝藏之一,我们不仅应当肯定它在中国石窟史上的地位,而且还可以通过比较研究,确立它在世界艺术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道教历史发展源远流长,不同时期呈现了不同的特征。宋代,道教世俗化发展达到一个新的阶段,宋代嘉陵江流域道教石窟作为嘉陵江流域道教的载体之一,在这一时期不但从题材内容,而且从造像仪轨等方面都呈现了世俗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儒家礼乐文化,为后代开创了一条具有典范意义的文治之道,历代统治者莫不以此为楷模,每朝每代几乎都有振兴礼乐的建设活动.赵宋对礼乐文化建设的重视,在历代王朝中显得尤为突出,其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在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建设史上也是空前绝后的,主要体现为教育的发达与理学的建构.回顾历史,总结经验,为当代文化建设提供借鉴,无疑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6.
宋代市民文化消费主体是宋代社会构成的不同的社会成员,他们钟情于市民文化,是由于他们内在的规定性所决定的.市民文化的消费主体在市民文化消费方面不仅纳入商业运行的轨道,而且进入人们的文化价值认知思维领域,并以此规定市民文化消费主体的消费基础.市民文化消费主体的消费基础的构成涉及市民文化消费的物质基础、市民文化价值意识的定向性基础、市民文化价值解悟的心性基础.  相似文献   

7.
大足,唐乾元元年(758年)始割合州巴川县绶仁乡地与昌州同置。光启元年(885年)徙昌州来治,至宋末州治未再迁徙。按大足石刻的始凿年限,有文可征者是在徙昌州治大足的第七年(892)年,刺史韦君靖以北山为中心“维龙岗山建永昌寨”的同时,在寨内(今北山石窟佛湾)开凿出北方天王、千手观音等窟为始,经五代,到北宋元丰至南宋淳祐的近二百年间里达到高潮,今存的宋代石窟多在此间凿造。  相似文献   

8.
试论宋代墓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以后的封建家族是以族产、家谱、祠堂为特征,这是研究者们所公认的。作为中国封建家族制度转变时期的宋代,封建家族组织是极不完善的。这时的私家修谱尚属初创阶段,族谱的修撰并不普遍;封建家族建祠祭祖至南宋中期,才由朱熹倡导,付诸实施的事例,至南宋末年仍寥寥无几,直至明代中叶,建祠祭祖才盛行于民间。在宋代封建家族用来团结族人,维系家族制度存在的精神因素中,墓祭是值得重视的。而以往的研究者在论述宋代家族组织时,忽视了墓祭的作用。因此,对墓祭及其在宋代家族中的地位进行研究是必要的。 一、墓祭是宋代封建家族收族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李凤斌 《阴山学刊》2005,18(3):89-92
任何政治制度都有其思想文化基础,以多党竞争轮流执政、分权制衡、代议制、普选制和法治等为主要特征的西方当代政治制度,其思想文化基础是根源于古代希腊,在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那里得以形成和完善,并在当代西方的政治思潮中得到了一定程度发展的自由民主思想。这种自由民主思想集中体现在西方思想家对人性、民主、法治、道德等问题的探讨与认识之中。  相似文献   

10.
傅日晶 《学术探索》2006,(3):105-108
宋代在司法机构、审判制度、监察等方面表现出很有个性的“自立一王之法”。中央司法机构建立了审刑院,地方有了专门的司法职务和司法人员;审判上建立独具特色的鞫(审)谳(判)分司制度与翻异别勘制度,打开了越诉之门;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监察机制。  相似文献   

11.
试论宋代商人的经营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宋时期,经商风气空前盛行,商人们普遍表现出较为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成熟的经营理念,经营之道呈现出诸多新特点:在商品选择方面,基于当时工商业特点、社会风气和市场状况,多以消费品尤其是饮食类物品和奢侈品为经营重点;在经营区域和市场选择方面,则以人口大都市、专业化生产区域、交通要地和海外市场为主;在经营方式和手段方面,灵活多样,包括长途贩运、批发交易、预购产品、市场预测、包装宣传、树立品牌、完善服务等。商人经营策略的转变有力地促进了宋代工商业形态的变革。  相似文献   

12.
陈旭东 《学术探索》2003,(11):64-66
在宋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浪潮中,有一支异军突起的力量,这就是制糖业的发展。其发展主要表现在:甘蔗种植地域的扩大,甘蔗品种的增多,生产技术的进步,生产关系的改善,商品流通的扩大。  相似文献   

13.
马新 《文史哲》2012,(5):108-121
对于宋代的乡村建制,学界多认同乡在宋代已从县之下的一级组织演化为单纯的地域概念,乡政与乡级行政组织也是在这一时期完成了从有到无的转变,被都、保体系所取代。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两宋时代,乡与乡政一直存在,都、保体系的建立与变动也未实现对乡村社会的组织重构,自然村落仍是实际上的最基本的组织单位。认清这一点,对于把握两宋乡村社会至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历史上,宋元时期是开放海上自由贸易的时代。除钱币、陶器以外,中国生产的高级丝织品、装饰品、文具等也是蕃商的交易目标。而为了获取这些商品,商人们到底会带什么样的东西去中国呢?肯定会有大量的舶货自海外输入。那么,在宋代海外交易的盛况中,对中国来说必要的舶货到底是什么东西呢?一般都认为是香药、宝石之类。那又是怎样的香药,香药中哪一种最受欢迎,香药以外又会考虑哪一类?运送至市舶司的货物,未必都是南方的物产吧?本文试图在考虑产地等情况的同时,通过对进入中国的舶货的研究,了解宋代海外贸易的具体情况。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参考了《宋会要辑稿》职官四四"市舶"条(以下简称为《宋会要》"市舶")以及东洋文库本(藤田丰八手抄《宋会要辑稿》食货三八"市舶"条)的一部分,将其中记载进入中国的舶货全部抽取出来,并按内容加以分类,做成分类表,逐次加以分析,考察这些舶货即输入品的特征,进而考察当时海外贸易的特点。作者将舶货分为植物(占80%)、动物(占11%)和矿物(占9%),发现植物类中的83%是香料、药和香辛料,显示中国人对香的偏好。最后,作者揭示,进口的奢侈品被分为呈送宫廷(起发)和剩余的由市舶司在当地销售(变卖)两部分,后一种行为使民间也能用上外来货品,提升了整个宋代的文化。  相似文献   

15.
<正> 诗以唐名,词以宋称。宋词又以咏物词著名。宋人咏物,对象既广,寄托亦深。除若干无聊词外,就其成功者试作探索,无论于评价宋词,或借鉴于今世,都极有意义。(一) 《词源》作者张炎说:“诗难于咏物,词为尤难。体认稍真,则拘而不畅;摹写差远,则晦而不明”,唯“所咏了然在目,且不留滞于物”,方为上乘。《莲子居词话》也说:“咏物虽小题,然极难作,贵有不粘、不脱之妙”。宋诗人石曼卿写了一首咏红梅的诗,其中有“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两句,由于仅着眼于“形似”,过于粘着,且类诗谜,了无意趣。苏轼对此甚为不满,作诗讽嘲,并又以之入词。苏轼吟诗作画,一贯反对限于“形似”。他曾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相似文献   

16.
试论宋代的粮食贸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粮食贸易的发达程度,是反映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分工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宋代粮食贸易和粮食商品化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本文试图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相似文献   

17.
赵全宇 《学术探索》2013,(9):136-14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是历史的进步,也是伦理道德的进步。人本德育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蕴、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为理论基础,契合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新的德育模式的诉求,即在德育目标的设定上向公民道德转向,道德价值的衡量上向多元一体的集体主义道德转换,道德社会化途径上向交互隐性转轨,这为人本德育的生成奠定了社会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8.
礼佛图是石窟造像的重要题材,既是时代生活的生动写照,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万佛山义邑礼佛图在内容上、形制上、艺术上均有较大的创新,对北魏河洛地区义邑构成形态也有真实的反映,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9.
试论宋代大家庭的社会职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是中国封建大家庭极盛时期,其数量仅《宋史·孝义传》就载有60家,其他文献中亦俯拾即是。它们一是规模大。河中姚宗明有田数千亩;青州王纲家,家庭成员的住房就有600间;建昌军祝确家,“邸肆生业几郡城之半,因号‘半州’”;而会稽唐氏,一门之中,犹如一小都会。二是人口多。家之食口数十、数百者极为常见,上千人的亦有。如池州余起家有1300人。  相似文献   

20.
试论宋代乡役的性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乡役是宋代职役的组成部分,宋政府在农村设置里正、户长、乡书手掌驱催赋役;耆长、壮丁掌缉捕盗贼,维持地方治安,人们称之为乡役.乡役问题十分复杂,本文就其性质谈些自己的看法. 宋代职役(包括乡役)的性质是一个长期争论而没有解决的问题.有人认为宋代差役是国家劳役制的残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