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姜德珍 《新天地》2012,(1):38-39
老年人要过好每个今天,保持心理平衡,必须学习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坚持适当的活动老年人由于社会角色和人际关系发生了变化,容易产生失落、孤独、忧虑等消极情绪,要排除这  相似文献   

2.
借助精神现象学相关理论,考察当下中国老年人群体可以发现,经历了剧烈社会转型的这一群体有着独特而复杂的精神特征与心理体验,主要表现为对生命意义的惶惑、对死亡临近的恐惧、应对心理情绪的调适危机等。从哲学视角解读老年人主体性的衰落、实践性的被遮蔽、社会性的沉寂以及历史性的消解等精神现象,研究由此产生的失落感、冷漠感、孤独感与保守性等心理情绪,有利于理解老年人的行为方式与真实需求,有助于深层次探索老年人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3.
《老友》2012,(12):61
1.坚持适当的工作和活动。老年人由于社会角色和人际关系发生了变化,容易产生失落、孤独、忧虑等情绪。要排除这些消极情绪,最好的方法就是适当地做些事。有些人认为对老年人来说清闲是福,实际上无所事事的感觉反而会使老人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烦恼,影响身体健康。老年人由于生活圈子的变化,还容易产生孤寂、封闭的心理状态。因此,尽可能地参加一些社会  相似文献   

4.
边哲 《老友》2010,(7):62-62
1.孤独心理。老年人离退休回家后,由于无所事事,久而久之便会产生孤独、空虚和被冷落、被遗弃的心理。2.怀旧心理。留恋过去,怀故忆旧,睹物思人,容易产生多愁善感的情绪。3.牵挂心理。对小辈牵肠挂肚,  相似文献   

5.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老年抑郁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及生活满意度指数问卷,对绍兴市795位老年人进行测查,发现城乡老年人焦虑、抑郁、应对方式及生活满意度存在差异,城市老年人心理水平高于乡镇老年人.居住地、健康状况、性别、应对方式、情绪状态、文化程度等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人在60岁以后,由于生理的衰老,思维能力和生活能力日趋下降,若家庭和社会对老年人的关照未能相应加强,老年人会容易产生心理危机。如果能够及时有效地对老年人予以心理疏导,将会最大限度地减少老年人的心理症状。子女、亲友等的关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应定期为老年人请专业心理医生进行心理辅导治疗。应该让老年人多参加集体活动、多做些让其感到健康快乐的事情,使其做到老而不衰,精神焕发,有为有乐,活得充实、愉快,以此帮助老年人慢慢走出抑郁的阴影。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手术室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情绪的影响及护理满意度。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情绪变化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HAMA与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HAMA与HAMD评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HAMA与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高于对照组(8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临床护理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对卧室的布置,一般不大讲究,也没有太高的要求。殊不知这是不明智的选择。老年人除了其他活动外,就是要有一个充分休息的空间,这个空间就是卧室。所以卧室的布置是不可忽视的,因为它关系到老年人的情绪和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世说新语>中的心理动词从心理学的角度分为情绪类心理动词、认知类心理动词和意志类心理动词,并对这三类心理动词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我们发现:情绪类心理动词在这三类心理动词中最多,占68.2%;认知类心理动词较少,越高级的认知活动,其相应的动词越少;复音词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单音词在数量上和使用频率上仍占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
王丽心  刘国良 《老友》2008,(8):61-61
老年人如何搞好自身心理养生?笔者认为,应具体做到"三心"。1、增强"自信心"。一个人的离职休养,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发展规律。面对这个规律,有的老年人能够坦然处之,而有的老年人则会产生一些消极的思想情绪。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从岗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