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领导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对一项工作任务的处理领导者不能满足于“定下调子,指明路子”,因为大量的工作仍处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之中。如果领导者平时工作及时有力,此项工作的整个过程就会少一些起伏和摩擦;平时工作跟不上,各种矛盾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直到积重难返,影响大局。为此,领导者在工作中应善于“吹风”,以保证平时工作落到实处。吹好“暖风”。领导工作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用人。从培养爱护的角度用人,是调动下属积极性、充分发挥下属才干、提高工作整体效能的核心内容。领导者对下属要像兄长一样,一边用、一边教、一边…  相似文献   

2.
云高 《经理人》2004,(5):110-112
“好的经理人是站在领导角度想问题,立足自己岗位做事情。”“管理者如果想发挥管理效能,必须得勇于承担责任。”“扯皮到此为止。”“权力不能用来激励,不能使人自觉,不能产生认同,不能影响下属。”  相似文献   

3.
李祚松 《领导科学》2005,(20):20-21
批评是一种领导方法,更是一门领导艺术。长于批评者,会让人闻批则“喜”,挨批就“笑”;拙于批评者,易使人闻批则“忧”,挨批就“跳”。实践证明,要发挥批评警醒人、教育人和激励人的正面效应,关键是要按照“六异”的要求,努力增强批评的针对性。因人而异。因人而异实施批评,是批评取得成效的首要因素。实施批评时,应着力搞好“三个区分”。一要区分相互关系定“调”。弄清批评者与被批评者之间的关系,看是直接下属还是间接下属。如果是间接下属,应尊重其直接领导的第一位批评权,防止越俎代庖;即使有必要亲自实施批评,也不宜在其直接领导面前…  相似文献   

4.
袁潇  孟李 《领导科学》2003,(8):10-11
生活中,有些人的心理活动和外表所透露出的信息常常不一致,有时甚至截然相反。遇到这样“表里不一”的下属,领导者如果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他们的心理特点,把握工作的方式和尺度,只是一味简单、粗暴地对待他们,就会与他们产生分歧和矛盾,不仅会导致感情的疏远,而且会造成上下级关系紧张,影响单位的团结。那么,应当怎样领导“表里不一”的下属呢?对知“错”道“对”的下属要留点面子。有些人与别人讨论问题时,虽发现自己的观点错了,却固执己见,不肯承认错误。有时他的错误被别人指出来了,他自己也领悟到别人说的是正确的,却依然装出一副…  相似文献   

5.
领导对下属的负面评价,既影响下属的工作绩效,还影响其社会公民行为。领导负面评价的主要影响因素有领导的个体特征、下属特征和组织情景三个方面,这些因素会对下属绩效、社会公民行为以及下属心理等产生影响。为降低领导对下属负面评价产生的不良后果,促进领导管理良性健康发展,应运用适当的情绪调节策略,营造和谐的组织环境,提高政治技能水平,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  相似文献   

6.
学会"挨批"     
一个人总会遇到批评,特别是走上工作岗位后会经常受到来自领导的批评。可以说,一个人就是在领导的批评中成长进步的。如何对待领导的批评,既是个人素质涵养问题,也是处事艺术问题。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业务能力很强,但就是不能正确对待批评,导致与领导关系紧张,甚至影响了工作和个人事业的发展。不可否认,有的领导处事不公,经常无端批评下属,但就领导和部属这对特殊的矛盾来说,领导对部属进行批评指导也可以说是领导的职责所在。因此,作为部属,应更多地从自身找原因。笔者认为,不能正确对待领导批评的部属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一批就跳型。…  相似文献   

7.
李一 《领导科学》2006,(14):16-17
在领导工作中,一事当前,若以肯定的态度去对待它、以欣赏的方式去激励人,就叫做肯定型领导方式;反之,若以否定的态度去对待它、以苛求的方式去要求人,就是否定型领导方式。一般来说,有的领导偏好于肯定型的领导方式,有的领导偏好于否定型的领导方式,没有一个领导者可以摆脱这两种偏好,因为这是由人的心理特性决定的。肯定型领导方式善于调动下属的智慧和热情。在工作中,领导者通过肯定下属来指导工作,通过欣赏别人来获得魅力,那么其下属的工作一定是主动的、自觉的。如果领导者采用否定型领导方式,为人处事追求完美,通过“否定”和“苛求”…  相似文献   

8.
<正>带领他人工作、引领别人完成任务的领导者,其领导思维关系到领导决策的质量和领导过程的效能。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主要就是对领导思维及由此产生的领导作用的评价,领导者相互之间的差距也主要由领导思维的能力与水平所决定,如果思维能力不适应和思维水平跟不上,就势必影响领  相似文献   

9.
唐信祥 《领导科学》2003,(22):15-15
现代领导干部要实现有效的领导,关键在于他的领导影响力,也就是他在领导工作中表现出来的以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和改变下属的心理与行为的能力。领导影响力的形成过程,实质上就是领导赢得下属认同的过程。如果在工作中不能让下属形成发自内心的认同和服从心理,就难以收到良好的领导效果。要赢得下属的认同,不妨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做一些努力。在了解下属的基础上善待差异,是赢得认同的前提。某春风得意的年轻领导干部,在没有被提拔之前,上下都认为他各方面都很不错。当他被调入另一个单位做领导以后,他总认为新单位能干的人不多,便在言行举止中表…  相似文献   

10.
领导要对下属进行有效的管理,就要与下属进行有效沟通,不能不顾下属的所思所想,单凭自己的感受管理下属,而这恰恰是许多领导在管理下属时容易忽视的问题。领导只有实现与下属之间由排斥性沟通向建设性沟通的转变,才能与下属进行有效沟通。一、排斥性沟通的表现形式一般来说,在等级制度森严、领导管理严厉的环境下,下属会刻意地包装而尽量不暴露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因为领导具有评判权和赏罚权。领导者在给下属做指导或提建议时,如果高高在上,与下属有明显的等级距离,下属就很容易产生一种被排斥感,这就是排斥性沟通。这种沟通实际上否定了下属…  相似文献   

11.
忙闲不均是管理中的一种常见病。这种现象如果不能及时消除,久而久之,不仅干事者积极性受挫,产生抱怨,而且“闲人”也会牢骚满腹,心生怨恨,于人尽其才、事业发展都十分有害。如何盘活“闲人”.让每一位下属的能力都发挥到极致,造成一种“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的局面,既是管理者的重要职责,也是衡量领导艺术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2.
正领导对下属的评价体现着组织的价值标准和工作标准,既要体现单位评价的公平导向,又要体现领导者个人评价的公道导向。客观公正地评价下属,是领导的职业操守,也是领导必备的工作方法。但是,现实中有些领导对下属的评价常带有主观性,个别领导对下属的评价甚至会掺杂私心杂念。领导对下属有失偏颇的评价不仅会挫伤下属的积极性,造成上下级情感和心理对立,而且会破坏单位公平、公正、公道的评价体系和人际氛围。因此,  相似文献   

13.
激励的方法有很多,然而就保证领导目标的实现而言,责任激励更能激发人们工作的热情.领导干部在赋予下属责任、检查下属责任和追究下属责任的过程中,如果方法恰当,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激励效果.  相似文献   

14.
领导方式是指领导者实施领导行为采用的具体形式和手段,它是直接影响领导效能的重要因素。领导者要实现领导职责和任务,就必须注重领导方式的选用。实践证明,不少领导者尽管事业心、责任心比较强,成就动机也非常强烈,但由于在实施领导活动中选用的领导方式不太恰当,致使其领导效能大打折扣,不能更好地引导和影响组织成员去共同实现组织目标。一、在选用领导方式时,要对下属有一个正确的估计和认识。西方管理心理学中提出了“实利人”、“社交人”、“自我实现的人”和“复杂人”四种与领导方式选用有关的人性假设理论。这种理论认为,领导行…  相似文献   

15.
作为领导,应有爱人之心、容人之量,要善于设身处地为下属着想,真诚平等地和下属相处。只有这样,领导才能以良好的风度和修养、无穷的人格魅力,赢得下属的敬重和信赖,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但从多年的实践来看,我感到善待下属还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注意。对下属的企求———关心但不能偏心。领导对下属所盼望得到的利益和进步给予关心,无论从人情味儿上讲,还是从工作需要上看,都是必要的。但这种关心,应当出以公心,而不能存有偏心或私心。当前,领导在关心下属的企求上要注意防止三种现象。一种是因感情深浅而异。对交往频繁、关系密切的下属关…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名领导者,要想领导好下属,最大限度地调动下属的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效能,就要让他们施展才华有平台、角逐竞争有擂台、成就事业有舞台。那么,如何才能为下属建好“三台”呢?笔者有以下几点认识。当好“班长”建平台。为下属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建起良好的工作平台,是确保下属保持良好工作状态和发挥好个人主观能动性的根本所在,同时也是保证领导工作顺利开展和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对于领导者来说,要想为下属建好工作平台,首先,要当好“班长”,带领和团结好领导班子。领导工作是分层次进行的。作为领导者,带领和团结好…  相似文献   

17.
汉关云 《领导科学》2003,(19):46-47
同为一个单位或部门的领导,因领导方式的不同,往往会产生迥然不同的领导效果。有的领导不仅工作有成绩,下属有干劲,还留下许多好口碑,大家都感到心服口服。而有些领导虽然也有一定的能力,工作也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但下属和群众却不服气,甚至觉得在这样的领导手下工作不会有什么前途,感到非常失望。下属的失望隐含的信息是单位人力资源的浪费、下属工作积极性的萎缩。作为领导,谁都不愿意看到让下属失望的一幕。那么,什么样的领导容易让下属感到失望呢?喜欢讲大道理,却不能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去关心下属的切身利益。提高单位职工的物质文化…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贝叶斯决策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制度体系模型来模拟威权体制的决策过程,并通过求解均衡条件方法分析威权体制内“下属揣摩逢迎领导意图现象”的原因、危害及应对措施.分析结果表明,对上负责的制度设计是导致“下属揣摩逢迎领导意图现象”的根本原因;“下属揣摩逢迎领导意图现象”会造成两种类型的领导决策偏误,即“I型决策偏误”和“Ⅱ型决策偏误”.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单向透明的信息传递机制和领导自身的“勤政”努力对于缓解因“揣摩逢迎偏误”而引发的“决策偏误”都有正向作用.但是,如果要从根本上解决因“揣摩逢迎偏误”而引发的“决策偏误”,则需要改变威权体制内下属业绩评价及职业命运由领导主观决定的制度安排,并引入客观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9.
领导与下属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的;领导的话,在下属面前应该是有号召力的。在领导与下属关系和谐的环境中,工作有干头,顺心;心结有人解,顺气;任务有人领,顺意。这样的上下级关系,应该是比较好的。但是,现实工作中往往不是这样。有的领导与下属之间非但没有向心力和凝聚力,反而产生了很大的离心力,关系很别扭:下属不愿见领导、不肯听话、不想做事,甚至避而远之。下属一旦产生了离心力,负面效应是显而易见的。作为领导干部,不妨从以下“六心”入手,化解下属的离心力。双向沟通多交心。有些下属之所以与领导产生离心力,主要缘于领导不注意、…  相似文献   

20.
基层领导大都希望自己的主张、建议能很快得到下属的响应和支持。而在实际工作中,却存在着与个人愿望相反的现象:明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而且事后也证明大部分下属都自觉地接受了自己的观点,但在当时却得不到下属的有力支持。这种情况下,就说明发生了“睡眠者效应”,这种现象在不少基层领导身上都发生过,也使不少人感到困惑。什么是“睡眠者效应”呢?最早提出“睡眠者效应”的是心理学家霍夫兰和韦斯。他们曾为探讨“可信性”问题做过一个实验:实验中请几位外部形象不同的人来说服公众接受某一事实。实验证明虽然说的是同一问题,但不同说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