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瑜 《中外书摘》2010,(1):69-70
许广平和鲁迅相识于1923年10月,当时,鲁迅刚刚接受北平女子师范大学校长许寿裳的邀请,在该校兼任国文系讲师,每周讲授一小时中国小说史,而许广平是该校国文系二年级学生。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之父,鲁迅一生共创作了三部短篇小说集、两部散文集和十几部杂文集,还有大量的日记、书信、翻译作品等.但奇怪的是,在鲁迅丰厚的文学遗产中,竟然没有一部长篇小说,这让不少人深感遗憾.其实,在鲁迅的创作生涯中,曾有过三部长篇小说的写作计划,只是没有完成. 第一部是历史小说《杨贵妃》.1924年,鲁迅应西北大学邀请到西安讲学.鲁迅当时的想法是沿途好好考察,回来后完成长篇小说《杨贵妃》.关于这个写作计划,鲁迅曾多次向许寿裳、郁达夫等人提及.但是,等鲁迅从西安回来后却说不写了,理由是他到西安后发现西安的天空已经不是唐朝的天空了,艺术感觉全都被破坏了.  相似文献   

3.
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决定推行白话文教育。“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涌现的一批白话文作家,得以在新式语文课本中集体亮相。鲁迅即其中代表。从“五四”到现在,鲁迅作品是中小学课本中一道特异的风景。  相似文献   

4.
正鲁迅出名于民国七年,也就是1918年。这年四月,他写出了小说《狂人日记》,刊载在《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抨击家族制度与礼教之弊害,一夜成名,被视为文学革命、思想革命之急先锋。这一年,鲁迅38岁,已经在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工作了6年,在北京独自生活了6年。名气大、高收入都是1918年后的意外之喜,那么未成名之前的小公务员鲁迅(那时还叫周树人),都在做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5.
梁晓声 《中外书摘》2014,(11):34-36
“国民劣根性”问题是“五四”知识分子们率先提出的。谈及此,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鲁迅。其实不唯鲁迅,这是那时诸多知识分子共同关注的。叹息无奈者有之,痛心疾首者有之,热忱于启蒙者有之,而鲁迅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梁启超对“国民劣根性”的激烈抨击绝不亚于鲁迅。陈独秀创办《新青年》伊始曾公开发表厉言:凡1919年以前出生者当死,唯1919年后出生者应生!何出此言?针对国民劣根性耳。当然,他指的不是肉体生命,而是思想生命、精神生命。  相似文献   

6.
鲁迅于1936年病逝后,许广平携子在萧军的协助下搬到霞飞坊64号,当时生活的主要来源是鲁迅遗留下的有限版税。许广平曾被日本宪兵队抓去关了两个半月,受尽酷刑。为躲避敌人的搜查,许广平将鲁迅手稿分成若干包,伪装起来,放在堆煤的小灶间。  相似文献   

7.
北京是鲁迅从日本归来后长期生活过的城市,从1912年到1926年,共生活了15年,仅从这一时期鲁迅日记中,我们发现他去过的有名的餐馆就有65家!鲁迅对于北京菜、北方菜非常喜爱。他喜欢吃油炸的东西,硬的东西。尽管他的胃不好,每饭后必吃脾自美胃药丸一两粒以助消化,但他还是乐此不疲。回到上海后,许广平甚至曾想为其请一位北方厨师到上海,但因为厨师薪水太高,才打消了这个念头。  相似文献   

8.
<正>鲁迅文学在韩国的传播与发展由来已久。自20世纪鲁迅文学产生之初,韩国青年学者柳基石便翻译了鲁迅的首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这次《狂人日记》的翻译不仅创造了外国人翻译鲁迅文学作品的最早记录,同时也拉开了鲁迅文学在韩国传播与接受的序幕。在此之后,韩国近现代汉学家纷纷加入译介、研究、阐述鲁迅文学的队伍,韩国的鲁迅研究也逐渐成为一门显学,更是衍生出试图将“鲁迅学”由“东亚视野”推向“世界场域”的韩国“鲁迅学派”。早在2018年初夏,韩国Greenbee出版社出版发行了由韩国“鲁迅全集翻译委员会”统筹翻译的韩语版《鲁迅全集》20卷,至此实现了韩国汉学界自主翻译《鲁迅全集》的突破。  相似文献   

9.
郝铭鉴 《中外书摘》2006,(11):39-39
一、鲁迅原名周树人。关于“鲁迅”这一笔名,有过多种解释。你知道鲁迅自己是怎么说的?  相似文献   

10.
《中外书摘》2007,(4):46-47
1919年,鲁迅以三千五百大洋买下八道湾11号三进四合院,共三十余间房。鲁迅三兄弟及母亲十二口人及帮佣杂役等住其间,鲁迅住南房。房前有手植的丁香等。鲁迅在八道湾的三年零九个月,写下了《阿Q正传》、《故乡》、《呐喊》等著作,李大钊、毛泽东(适逢鲁迅外出。仅见到周作人)、蔡元培等曾来此造访。1923年8月因与周作人的矛盾而搬出,另觅新居。此地现己被拆除  相似文献   

11.
与朋友交     
小时闻“君子之交淡如水”的话,总感到不以为然。与人相交嘛,讲的是性情相投,要么不交,形如陌路,要交便是朋友。朋友之交应该胜似手足,应该甘愿两肋插刀,应该同生死共患难。这样的相交用水来形容,很使人不可思议。那时便会怀疑说这句话的人,大概是个没有血性的人,大概是个平的老夫子,起码是个明哲保身的孤独者。真要形容君子之交,那也该引如醇酒,热热烈烈,相合相凝,能点出火来。能你呼我应,能携手共进,一诺千金,誓共生死。多少年过去了,导人相交也多了。而今再来想“君子之交淡如水”这句活,觉得浅浅显显,却明明白白,…  相似文献   

12.
没有比鲁迅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更骁勇善战的了。作为文化巨人,鲁迅同旧文化的搏斗,近乎是青年式的;作为青年导师,鲁迅对新青年的启蒙,又多半是文化性的。本文注意到,尤其是在1925年-1926年前后的时期,正是鲁迅对封建传统文化抨击最猛烈的时期,也是前期鲁迅作品最多、思想最  相似文献   

13.
不少绍兴特产小吃,堂而皇之地打着“鲁迅最爱”的旗号。可见,鲁迅的吃,是大大有名的。一个时刻准备举起匕首、投枪的战士,一个经常怒发冲冠的英雄,居然也是个馋嘴?这不禁让人好奇也倍感亲切起来,印象中笔伐的先生不苟言笑不易接近,相比起来,爱吃的鲁迅可不就是个邻家大哥么?  相似文献   

14.
朱安说的最伤心的一句话是,她是鲁迅的遗物,跟了鲁迅一辈子,没有享受过正常女人该有的生活。她只有一个名分,她与鲁迅的书稿一样,毫无生命,只是鲁迅先生的遗物。  相似文献   

15.
陶渊明是老庄所开创的道家文化传承的重镇,鲁迅和夏目漱石都曾受到陶渊明的影响。这种影响在鲁迅、夏目漱石的诗文中鲜明地表现出来。夏目漱石赞赏陶渊明的出世思想,鲁迅却每每提醒人们注意陶渊明金刚怒目的入世情怀,这与鲁迅、夏目漱石性格不同有关系,更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不同的价值取向相关联。  相似文献   

16.
1934年,鲁迅在他的杂文《病后杂谈》开头这样写道: 生一点病,的确也是一种福气,不过这里有两个必要条件:一要病是小病,并非什么霍乱吐泻,黑死病,或脑膜炎之类;二是至少手头有一点现款,不至于躺一天就饿一天。这二者缺一,便是俗人,不足与言生病之雅趣的。  相似文献   

17.
汤园林 《老人世界》2013,(12):37-37
上海鲁迅纪念馆保存着一枚刻有“生病”二字的图章,是鲁迅先生的遗物,这枚“生病”图章,研究者一直不知道它的用途,直到鲁迅之子海婴在书中谈到了这枚图章,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鲁迅在繁忙的读书写作之余,一直坚持为青年朋友看稿,或是解答他们来信中提到的各种问题,但后来,鲁迅的病越来越重,以至于无法及时为青年朋友们看稿和回复他们的信件了。  相似文献   

18.
世纪交替和千年更迭,是人们抚今追昔、展望明天的美好时刻。新旧世纪相交的2000年,是我国老龄工作面向新世纪,迎接新挑战,描绘新蓝图,开创新局面的重要一年。  相似文献   

19.
《中外书摘》2014,(5):98-99
鲁迅在京期间,几乎尝遍京城著名餐馆,著名的“八大楼”和“八大居”,都或多或少地留下了他的足迹。这份与北方美食结下的不解之缘,让离开北京后的他也一直念念不忘北方美食。  相似文献   

20.
智取枇杷经     
凌励  张涛 《当代老年》2007,(10):51-51
1、清代书画家郑板桥与一道士相交甚厚。每到枇杷熟了的时节,道士总要请郑板桥尝尝道观里自己种的枇杷。道士的枇杷与众不同,不但个大味美,而且没有籽。郑板桥每每问及其中奥秘,道士总是支吾其词,说这是仙种,非凡人能种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