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所唱响的个体人格精神,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思想文化基础上产生的,是古代先民综合认知能力提高的思想结晶.中国古代人格精神以"德性"要求作为主要思想元素,从最初对君王的嘉德要求,逐步走向民间,成为规范社会个体行为的理性精神.传承这种理性精神,是太国崛起的需要,是新时期调节个性与群性和谐平衡发展的要求.超越这种理性精神,建立理想驱动与利益驱动相辅相成的新时期社会个体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2.
黄健 《兰州学刊》2012,(11):207-209
文章以文化人类学理论作为普适价值观体系,整体性探究鲁迅文化人格的内涵。文化人类学认为,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因此,价值观是形成作家文化人格的根基,形成了独特文化人格的作家,都具有自己个性鲜明的精神信仰。文章便是由鲁迅精神信仰的四个层面:家族性人伦情结、社会道德情感、宗教意识、哲性精神,论析其文化人格的整体特征。  相似文献   

3.
柳杨 《理论界》2002,(3):30-31
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区分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重要标志。一切文化现象都是人的创造。现实的个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纪包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以及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社会组织制度的各个层面和各个部分,无不打上个性的烙印,蕴涵着不同形式的人格。一、作为先进文化内在本质的现代人格意蕴人格是一个历史性概念。严格说来,一般意义上的人的品格、素质,还不是历史性的人格,只有在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生成的现  相似文献   

4.
文学风格与作家人格关系问题,古代有 "文如其人"说.从风格与人格、风格与创作个性的关系入手,比较详尽地分析了风格与人格之间存在的种种复杂的对应关系.在审美创造中,风格与人格既有相适应的一面,又有不相适应一面.因此,对于风格与人格的关系应当作具体的考察,不能简单地视所有的风格就是人格的表现.同时,还要从传统思想、文化和历史背景等方面,考察了这一现象在我国产生的原因以及这一命题对我国古代作家的人格修养、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产生的深远影响. "文如其人"作为我们民族文学艺术创造和文学批评价值评判的一个优秀传统,它强调的是一个民族的某种优秀历史文化、个人思想道德修养和独特的主体人格精神对文学艺术创造的决定性影响.在当今大众文化泛滥和个人低俗无根写作的语境中,重提这一话题,对于重塑当代作家纯正的人格与文格,重建文学作品优秀的思想道德文化内涵,宏扬作家主体人格精神和确立文学批评的道德评判标准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作用和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5.
以政治生态理论为视角 ,观照与考察法律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历史进程 ,发现在不同的社会政治背景下 ,法律文化具有极不相同的生态表现。从臣民文化走向公民文化 ,从义务本位到权利本位再到二者的折中衡平 ,从“法个人”到“法国家”再到二者的中庸中和 ,法律文化一直在沿着规避反公民、违民意的非生态法律文化 ,求取利公民、顺民意的生态性法律文化的生态之路前行。以公民之自由和民主为本的人文关怀 ,是法律文化从反生态走向生态之路的根本性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6.
具有人文主义色彩的现代基督教文化是林语堂人格构成中的根基性元素 ,因此林语堂将“人何以为人”这一命题作为自己的终极关切 ,并赋予“上帝”现代人文的涵义。信仰人格影响了林语堂的理性人格、道德人格、审美人格等 ,在他的文化人格中起着决定和制约作用。现代基督教文化中的价值理念成了林语堂品评中国文化的潜在标准 ,从而造成了东西文化在他人格构成中的不同地位 :西方文化属于价值根基层面 ,中国文化属于审美情趣层面。  相似文献   

7.
鲁迅文化人格的“异端”与越文化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文化人格的"异端"表现在特立独行的个性气质、反传统的思维方式及其独特的审美追求。他的"异端"一方面来自先辈的异端精神的感召,一方面受到现代西方思想家如尼采、叔本华等"新神思宗"哲人以及表现主义艺术家们的重大影响。作为"固有之血脉"的越文化是鲁迅文化人格形成的内源性因素,其为鲁迅吸收西方文化而"不后于世界之潮流"铺平了道路。越文化精神的先进性激励着越人后俊鲁迅,使其敢于引领思想文化潮流。越文化传统中的叛逆性和坚韧性,孕育了鲁迅彻底的反叛主流话语的秉性,最终铸就了以"深刻"著称的鲁迅。  相似文献   

8.
如何推进西方自由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沟通融合,是我们探讨中的话题,也是建立现代民主政治制度必须要考虑和面对的问题.本论文提出以"自由"为价值导向,人格完善与制度建设双向推进的观点.以自由作为中西文化通约的基点.充分发掘儒家人文资源,创造性地应用于公民的人格塑造,促进现代公民人格的形成:同时积极借鉴西方宪政制度建设经验,建立起市场经济秩序下的法治宪政框架,为民主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9.
公民道德人格的价值涵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立英 《东南学术》2005,(1):139-144
本文试图从政治哲学视阈下的公民社会的特性出发,解读公民道德人格的本质规定.指出公民社会是确证了"公民身份"的社会,而公民道德人格则是公民社会伦理价值生态在社会主体内在人格向度的折射.建基于公民社会及其人伦价值生态特征,公民道德人格只有在主体性与主体间性、契约精神与德性精神、多元范式与一元价值的统一中,方能得以科学地读解与诠释,而中国公民社会发展中的公民人格塑造,也只有在三对矛盾范式的辩证致思中找到科学理路.  相似文献   

10.
从哲学的层面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和谐人格"是自由自觉、自律自主的人格,是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人格,社会性是马克思主义"和谐人格"的主要特征.马克思主义"和谐人格,,系统包含了社会、道德、生理等诸多要素,它的生成则受到社会经济、文化、个人需要和实践等现实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