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软件质量保证的关键步骤。软件测试的全过程是由一系列不同的测试阶段工作组成的。任何软件产品都可以使用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来进行测试,测试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发现软件缺陷与错误,而且是对软件质量进行度量和评估,以提高软件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古朝鲜国和汉四郡在朝鲜半岛的存在,密切了中朝人民之间的接触,加速了朝鲜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加快了朝鲜本地国家政权的形成。朝鲜半岛三国并立及其相互战争,日本对朝鲜半岛的侵略扩张和中朝特殊关系,构成白江口之战的历史背景。中日首次军事交锋的直接导因、经过和基本特点。白江口战役对推动朝鲜半岛由长期分裂走向统一,对促进中日文化交流的繁荣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美国女作家珍妮特·菲奇的《白夹竹桃》是一部很严肃的通俗小说。作品中,作者揭露了社会的黑暗面,如人类的自私、麻木和无情,同时也细腻地描写了人性美的一面。对于人性和人性化的探讨使这部作品成为畅销书之一,并为珍妮特·菲奇奠定了成为一位优秀作家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坛城镇大力发展莲藕生产.面积逐年扩大。产量和质量逐年提高。92年.蒙城县坛城镇种植莲藕900多亩。可产优质鲜藕2000万斤:除去在当地市场上销售和留作种以外.仍有100多万斤优质白莲藕至今无销路。日前莲藕的栽植季节已近,  相似文献   

5.
从日常生活事象看金平白傣的神灵崇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傣是云南省金平县自称“傣端”的一个傣族族群。该族群不信仰小乘佛教 ,而笃信传统的原始宗教。神灵观念在白傣中普遍存在 ,并深刻地影响其社会生产与日常生活。本文从人生礼仪、农祭习俗、节日活动等方面对该族群的神灵观念及其崇拜对象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译者伦理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以翻译伦理为视角,以《活着》英译本为研究个案,探讨译者白睿文的翻译策略。译者有效兼顾了译文"透明性"与"异国风味",较好地完成了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的使命。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药用植物白簕的抗氧化性,全文以维生素C(VC)为对照,采用DPPH.清除能力法、铁还原力法和总抗氧化力3种方法,对白簕叶总黄酮的纯化液进行体外抗氧化性实验.结果显示:白簕黄酮纯化液的抗氧化性与其浓度相关性大.在一定剂量范围内,抗氧化性随着纯化液浓度的增大而加强;但到某一水平时,随纯化液浓度的增加,抗氧化力变化微小.总体来讲,浓度选用45mg/mL抗氧化效果较好.白簕总黄酮纯化液抗氧化性明显强于VC.该实验结果对于应用白簕作为新型抗氧化剂,如何控制好黄酮使用量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黑""白"观念是与纳西、彝、羌等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族群以及喜马拉雅周边地区和"藏彝走廊"不少族群的宗教信仰和民俗有密切关系的文化现象.学术界因此将"黑白"观念与有些民族的族称联系起来作了不少探讨,也有不少争论.长期以来,纳西族宗教和民俗中的"黑""白"观念成为一个争议多的问题.本文用丰富的民族志、宗教学资料和历史文献为依据,深入分析了纳西族的"黑""白"观念.指出纳西族的宗教信仰和民俗是"尚白忌黑"的,纳西、纳罕、纳恒、纳、纳木依等族群的"纳"一词,是一个尚待探讨其含义的族名,无论它的语意与"大"、"巨大"或与"黑色"有无联系,都与"黑色崇拜"无关.此文对探讨有争议的彝族的"黑""白"观念以及进一步探讨藏缅语族族群的色彩信仰和相关的民俗亦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舅权在我国历史社会生活当中的影响是相当深远的,汉族如此,少数民族就不言而喻了。有着“人类活化石”之称的白裤瑶民族,舅权的影响更甚,特别是对婚姻的影响。文章针对舅权的权力意志及其在婚嫁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了解了白裤瑶的婚姻状况、舅权深层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国内外畜禽精细养殖技术平台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平台采用的技术架构和开发环境,设计了平台的总体结构、数据库表和各子系统的功能模块。平台提供了生产管理、辅助育种、饲料配方、疾病诊断等功能,实现了陕北白绒山羊精细养殖过程中的数字化管理。  相似文献   

11.
歧义和多义的区别性特征及其转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吕叔湘的静态、动态观为理论根据,区分歧义和多义,认为歧义与多义的主级区别性特征是动态和静态 的对立,次级区别性特征是主观和客观的对立、实现和可能的对立、交现性和共显性的对立,语境对歧义具有强制 约,对多义为零制约。并辩证地看待多义和歧义,认为二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相似文献   

12.
汉俄语中含有数字“七”的词组、成语数量浩瀚繁多 ,意思广博深邃 ,俄罗斯人又把“七”看成是完美、吉祥、幸福的数字。汉俄语中含有数字“七”的词组、成语互译的总原则虽尚未确立 ,但在具体翻译中却不难掌握 ,即 :词组一般可以直译 ,成语一般可意译。汉俄语言、教学、翻译工作者应采撷其内涵 ,探究其外延 ,比较其异同 ,从而达到恰当使用 ,准确翻译 ,以促进中、俄文化交流之发展  相似文献   

13.
赵树理小说的怨恨来源于以下诸多冲突:创作方法和创作目的的冲突,文化立场和文化人格的冲突,民本立场与官本立场的冲突,社会功利与文学审美的冲突,革命话语与民间话语的冲突,农民立场与知识分子立场的冲突。赵树理的冲突是整个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冲突,赵树理的怨恨是整个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怨恨,中国现当代文化就在这种无尽的冲突与怨恨中呼啸前进。  相似文献   

14.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教育的发展就是要坚持教育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确立教育发展的科学价值理念,即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效率价值与公平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的统一;生产价值与生态价值的统一;学术价值与实践价值的统一以及现实价值与理想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论21世纪道德教育发展的主导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确分析和把握21世纪道德教育的主导趋势,可以使我们尽快摆脱陈腐落后道德思想观念的束缚,主动适应新世纪社会和人发展的要求,并在道德实践中做出符合新世纪要求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选择。这是新世纪伊始迫切需要研究而又具有重要现实和长远意义的课题。在市场化、知识化和全球化三大浪潮中,21世纪道德教育发展的主导趋势是:实现优秀传统道德现代化的趋势;东西方优秀道德融合的趋势;人类社会道德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同时要强调正确认识和处理传统道德与现代道德、东方道德与西方道德、多元化与一体化及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6.
古希腊人在现实生活和精神生活中,追求人的存在的超越和审美化人生,追求生命、灵魂的不朽和永恒,这一取向为古希腊审美主义的发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希腊哲人对人的存在处境和世界存在的理性反思,标举和谐、逻各斯、美和善作为一种终极价值,从而不断推进人和人的生活、人类社会的完满化及其人与宇宙、人与自然的和谐建构,并依此对人生和社会意义进行哲学追求。前苏格拉底的审美价值形而上学为西方审美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本的价值维度。  相似文献   

17.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利用现象学和解释学的方法,对空间现象作了深入的探讨,消解了流俗的空间解释,首次提出了生存论存在论的空间观念,对于变革人们的思维方式,重新确立和把握哲学研究的主题、对象和方法做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通过集中考察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对空间问题的探讨,凸显了其在空间问题研究上所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深入地揭示和剖析了这一研究所存在的理论缺陷和难题,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了海德格尔生存论存在论的时间观念在解决存在的意义问题时所固有的局限性和不彻底性.  相似文献   

18.
后现代哲学对传统理性概念的批判 ,以及后现代哲学的社会基础和科学背景 ,值得我们去分析和揭示。西方现代性的内在矛盾是 :一方面是充满了不确定性而又渴望确定性 ;另一方面是人们在获得了一些东西的同时又失去了一些甚为珍贵的东西。现代科学所揭示的事物的相对性、非确定性、不完全性破坏了人们旧有的确定性世界观。因此 ,超越传统理性的概念框架 ,构建当代的理性形式 ,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和时代的呼唤。理性结构的当代内涵在于 :理性是规定与超越、确定与不确定的统一 ;理性是逻辑与非逻辑 (隐喻、直觉 )的统一 ;理性是基础 (中心 )与非基础 (边缘 )的统一 ;理性是认识 (真 )与价值 (善美 )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伯恩施坦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新材料"为借口,声称垄断组织和信用制度一样可以调节生产和流通,消除经济危机的产生;中小企业的广泛存在,以及它们表现出的"适应性"和"顽强性",完全有能力和大企业竞争、并存等言论,遭到了考茨基、卢森堡等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批驳.考茨基和卢森堡对伯恩施坦资本主义"适应论"的批驳有相同的视角,但态度、方法和侧重点却有差别,这对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原则去对待马克思主义以及对研究当代资本主义新现象、新趋势都是很有启示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日本企业集团的董事会制度、层级制度、事业本部制度等组织机构及其经营特点 ,并在分析我国企业集团现状的基础上 ,通过对比研究 ,从组织结构、规模、技术研究、产品开发、业务指导与管理、人才的培养和配置等方面对建立和完善我国企业集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