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 ,任何一个国家的广告设计艺术中都打上了深深的民族烙印。尽管文化的相互交融打破了民族、国家的界限 ,但要使一个民族真正接受外民族文化 ,还须经过一个过程。在广告设计艺术中过分强调民族文化的作用是不可取的 ,但是简单否定民族文化对广告效果的影响也是设计的误区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上,从综合国力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民族精 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民族精神在以文化力为焦点的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民族文化的独立和安全,民族精神作为一种精神资源具有的强大的社会凝聚和社会整合功能对综合国力提升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民族精神作为一种精神成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  相似文献   

3.
资源是财富的财富。在当代社会,文化产业的发展使文化资源受到了世界性的普遍重视。我国艺术生产的民族文化资源的优先性所指,既不是单纯的地方民族文化资源,也不是那种宽泛的华夏民族文化资源,而是"中华文化"资源。这是一个历史悠久,形质丰实,伴随国家走向和平崛起的宏大的文化资源库。从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方向来看,将民族文化资源置于优先地位,是其应有之义,因而也是民族化的艺术生产的内在欲求;从文化多元化的世界格局看,我国的艺术生产应该努力开发"中华文化"资源。当代文化的世界格局有两种声音:一是以美国为中心的文化霸权主义声音,它以超强的经济和科技实力,操持着文化生产与传播的媒介力量,凌驾于他国文化之上,向其他民族国家传播渗透美国式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业已对某些弱势民族国家构成严重的文化伤害;另一种声音是来自世界绝大多数民族国家的呼吁文化多元化的声音,这是一种阻止文化霸权的声音。在这样的世界文化格局中,艺术生产作为民族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翼,在操作层面上最终取决于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使用上。谁忽略了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谁就会失去文化建设和艺术生产的主体性、自主性。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民族教育工作,始终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础工程的高度,从国家长治久安、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高度,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精准扶贫脱贫的高度,从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高度,从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相结合的高度,谋划和发展民族教育,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和创新观点。当前,民族教育战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其首要任务是深入学习、研究、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推进民族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美民族高等教育的比较和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和科教强国,也是一个多民族、多种族的国家。从19世纪60年代南北内战以来,美利坚再也没有因为民族问题发生内战或国家分裂的情势。美国成长和崛起的历史表明,美国对少数族裔高等教育的优惠政策及其国家认同战略,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我国也是多民族国家,自古以来就有"多元一体"的大一统文化格局。但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由于位于老少边穷地区,出现了一些不稳定因素。其中民族高等教育的落后乃其重要原因之一。比较借鉴美国的民族高等教育经验,对建设和谐的民族关系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有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漫谈期刊文化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力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体现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发展状况和建设成果,蕴含着巨大的精神力量。期刊文化力是文化力的重要组成成分,它既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期刊文化的现实水平,同时也包括对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以及其他文化形态等方面的作用力、影响力和辐射力。期刊文化力是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提升民族文化素质的重要原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7.
美国是近三百年里发展起来的最大的一个移民国家,多种族、多民族、多文化共存成为美国教育中的一个难题,也成为多元文化教育产生与发展的主要背景。美国多元文化教育政策演进过程分为同化主义、平等且隔离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强化国家认同等四个阶段。当前的发展趋势是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强调美国精神的共性形成。美国多元文化教育是美国民族教育发展的一种有效模式,同时面临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8.
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对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加坡是一个典型的移民社会,是一个多种族的国家。新加坡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崛起,成为一个经济发达、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的国家,这其中思想政治教育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我国也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特别是我国的民族地区,民族成分多样、呈现的文化多元。我们应结合我国民族地区的实际,学习借鉴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经验,以利于我们有效地开展民族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速民族地区的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9.
和而不同息纷争——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调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化不是单极化、西方化、同质化 ,不是全球资本主义化。在每一个层次上 ,全球化都是一个理想而又不能完全实现的目标。全球化不应该也不可能磨灭民族文化和文明的差异 ,更不能消解各个国家的主权。中国的“和而不同”是华夏文明长盛不衰的关键所在 ,是消弭可能发生的文明冲突的上上之策。美国的文化走向经历了一个由多元走向一体 ,走向和谐共处的过程。这两个民族文化的历程给人以启示 ,给当代全球文化的走向提供了有益的深层思考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是世界性的潮流和必然趋势,回避是绝对不可能的。但“全球化”决不是无原则的要求民族国家全盘吸收外来文化,也不是导致民族国家消弭自身的民族文化特征。在全球化语境中,我们应该引起重视的是民族国家如何进行民族文化的策略应对。  相似文献   

11.
关于民族风俗形成与发展的要素是学术界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 ,对此问题多数学者是避而不谈 ,少数学者则谈之甚少 ,从而使该问题没有形成学术争鸣的氛围 ,相应地其准确度也就不高。本文作者以民族文化是人类与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产物为基点 ,通过大量例证 ,论证出 :影响民族风俗习惯形成与发展的核心要素 ,是不可能超乎三者之外的。因此 ,影响民族风俗形成与发展的要素主要是生态环境、社会和文化个体 ,并且任何一种民俗所展示的情节都是三者互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与西方关于"民族"的概念有很大差异。前资本主义时代的"民族"可以叫做"文化民族",近代以来伴随"民族国家"崛起而形成的"民族"可以叫做"政治民族"。任何现代国家不论姓"资"姓"社",建设过程中都有一个由传统"文化民族"向现代"政治民族"过渡的必经过程,国家应采取种种措施去建构作为"国族"的"政治民族",而关键问题在于如何正确地去建构"国族"。民族问题"去政冶化"、"第二代民族政策"的主张者以否定民族集体权利、建立同质化的"公民"或"国族"的构想是违背"民族平等"这一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的,是违反中国国情和当前世界潮流的,如实施必将造成严重后果。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不能采取"同化"或"融合"的方式,而应当按文化多元、政治一体的思维去"整合"建构社会主义属性的政治民族——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13.
文化是一种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人们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文化的核心应该包括人们的价值观、语言、宗教、传统以及习俗等。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具有不同范畴、不同层次特点的人类社会群体,是一个由浅层的文化和深层的民族意识组合起来的共同体。民族与文化密切相关,民族人民创造民族文化,民族文化体现民族特点。文化认同可以促进民族认同,民族认同是民族产生和民族凝聚力发展的基本条件,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P.Huntington)提出的"文明冲突论"认为,国际间真正值得注意的不再是"国家",而是植根于过去宗教渊源的"文明"。所以,文化核心在民族认同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刘仓 《中华魂》2008,(10):62-62
占世界人口总数五分之一的炎黄子孙,五千年来在神州大地上生生不息,冲破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创造灿烂的人类文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没有强大的物质文明,一个民族不可能自立自信自强;没有坚韧的精神力量,一个民族同样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大到一个民族、国家,小到一个政党、个人,如果没有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也就失去了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5.
数字借助语言文字符号作媒介 ,其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作为一种数文化现象 ,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一个民族的社会状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等诸多文化背景因素。深受宗教影响的数字的吉凶褒贬象征鲜明地体现了民族文化传统和特色 ,具有久远的民族文化根源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6.
任何一种民族文化,都是以其伦理价值观作为文化精髓和核心而显示出其不同于其他民族文化的特征,并以此形成其独特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品格的。而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品格如何,对于民族的兴衰存亡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我们中华民族是历史悠久的民族,在数千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少数民族教育虽有较大发展,但发展的速度却极为缓慢,西南地区尤其如此。究其原因,一是风俗习惯使然,一是经济落后所致,另外教育本身也有不适应之处。因此在国家目前尚无力加大教育投入的情况下,在民族教育中适当加入民族文化内容,将提高各民族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亦能促进少数民族教育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西北民族地区文化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使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不再可能闭关自守,自然地理环境相对封闭的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亦不例外。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一个经济增长与文化传承相结合的综合发展体系,因此,保护和改善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和利用文化资源优势,是推动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健康、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把分散的多民族打造成一个整体的国家民族建设,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一个普遍倾向,中国也不例外。中华民族建设实际上也就是"多元一体"建设,一方面要包容文化和族体的多样性,一方面又要认同国家的政治和文化,实现国家层面的一体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要从文化认同上表现出来。中华文化认同包括三个层面:各民族的自我认同、各民族之间的相互认同和中华民族的一体性认同。中华民族是一个文化共同体,同时也是一个基于政治、经济和地域等因素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除了讲文化认同之外,还要讲中华民族的政治认同,既包括国家认同,也包括利益认同与命运认同。自觉认识和发挥中国民族建设的优势,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旗帜,努力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当前我国民族理论工作的一项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20.
广告活动是一个创作活动,广告作品实际上是文化和艺术的结晶。广告创意过程是一种复杂的思维过程,同时它与民族文化密切相关。广告作为一种大众的消费文化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起了重要作用。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任何民族的广告文化都受其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的广告文化也不例外。因此,为提高现代广告的有效性,需要从源远流长的民族传统文化和绚丽的现代文化中汲取营养,使民族文化与现代广告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有效地提高现代广告的文化品位,强化广告宣传活动的市场销售效果和形象塑造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