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论界》2015,(11)
"理性"和后天社会性,其中任何一个,都难以从根本上把人类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亦即都难以说明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在于二者的统一。这既是马克思的社会关系说和劳动本质论在逻辑上的必然结论,也是摆脱卡西尔的符号本质论之困境的可选之路。"理性"是指只在人类独特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作为人类创造活动之必要条件的人的一种独特功能。后天社会性是指由人类理性参与所创造并反哺锻炼个体理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文明机制。后天社会性不同于动物的先天社会性。缺少理性,人类社会就与其他动物社会无异;离开人类的后天社会性,个体的理性就无法得到培育锻炼。  相似文献   

2.
道家所谓“先天”就是与生俱来和与道俱来的因素,所谓“后天”是人生后派生的东西。人的发育成长的过程就是由先天向后天转化的过程。先天人格就是由先天因素支配人的行为所表现出来的人格;后天人格则是由后天因素支配人的行为所表现出来的人格。先天人格的特点:自然淳朴、宁静自由、性命合一、和顺自然、人我和同;后天人格的特点:人为失度、躁动抑郁、身心失调、违逆自然、人我失和。从后天返先天是健全人格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3.
人是操语言的动物,语言现象和人类有着同样悠久的历史。卡西尔说:“自我们生命诞生之日,自我们意识之光乍一闪亮时,语言就与我们形影不离。它陪伴着我们智慧前行的每一步履。人不可能离却这一媒介而生存,因为,语言宛如一种精神的气氛,弥漫于人的思维与情感,知觉与概念之中。”(《符号神话文化》第89页)远古人类在数百万年中孜孜不倦所创造出来的一切精神文化财富都积贮在初阶语言形式中,初阶语言负载着史前人类全部的内在精神与现实存在。  相似文献   

4.
陈方 《学术探索》2012,(3):143-145
语言相对论是一种思维相对于语言的人文课题,即人的思维模式随着语言的变化而有所不同,随着语言相对论的发展及其应用,深入探析语言模式,带动了人类对语言的全新思考,实现广泛的语言主义改革,将对人类的思维与行为产生深远影响。本文结合当前语言相对论的应用状况,分析并阐述了语言相对论对认知语言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乔姆斯基看来,语言是一种心智活动和表现;语言机制是心智的组成部分,进而是大脑的组成部分;对人类语言的研究就是对人类心智,最终对人类大脑的研究.乔姆斯基"语言-心智-大脑"研究的意义在于:将语言研究转到人脑研究,这是语言学的一大进步,有助于认识人类思想和智慧的本质.  相似文献   

6.
人对语言须臾不离的依赖,使得人居于语言中的生存状态呈现为:人活在语言中,人不得不活在语言中,人活在程式性语言行为中,语言是人类存在之居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语言特别是地方语言面临一场巨大的生存挑战。本文旨在通过对语言与存在的哲学反思,探讨语言在族群认同上的价值所在,强调语言正在面临的生存危机,并对此提出切实有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智慧是后天的和长期培养才能具备的能力,是指一个人能够看清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核心,能够深刻理解洞察事物真相,辨析判断,解决问题和发明创造的能力等。智慧的第一层境界是知识;智慧的第二层境界就是知识的运用;智慧的最高境界是心灵境界。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具有最高智慧的理性动物——人所特有的工具.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达,是同语言的发明和发展息息相关的.只有借助于语言,人类才能超越经验,形成抽象概念,展开复杂的判断和推理,日益深入地认识世界;只有借助于语言,人们才能获得经验之外的信息,分享他人的经验和体会,交流思想和情感,世世代代地流传知识和技能.语言是在劳动实践中产生的,并且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而发展.语言史表明,语言的发展同  相似文献   

9.
非语言交际是人类经验和智慧的结晶,也是文明发展的一种象征。体态语言、图形、符号语言、物态语言是非语言交际的三种形式,它们既有国际共通性又因文化和环境之差异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0.
人的实践智慧不仅证明了人的实践创造能力,而且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从古至今,人类社会形态的更替遵循着社会发展规律,但同时也是人类实践智慧的体现,没有人类的实践智慧,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就无人把握,社会发展就会迷失方向。传统的实践智慧倾向于思辨智慧,而现代哲学则更倾向于创制智慧。马克思哲学实践智慧具有两个向度,即现实向度与理论批判向度。这两个向度规定了实践智慧既指向现实又超越现实的性质。  相似文献   

11.
正天才一定就是天生的吗?能否在后天被打造呢?长久以来,这个问题一直让人们非常纠结。一种观点认为,天才是天生的,没有办法在后天复制;而反对者认为,天才在后天也可以打造出来。孰是孰非,近些年来,科学家们纷纷对此进行了深度探索。天才有先天的烙印吗世界上许多大师的行为给人的感觉只有一个字:怪。如爱因斯坦在日常生活中很难与人正常交往;普  相似文献   

12.
论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生态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认为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环境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劳动是人对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控制 ;人类要学会预见自己行为的长远的自然影响和社会影响 ;真正的人的生产有两种尺度 ,它要顾及其他物种的生存需要。这些充满生态智慧的光辉思想对于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人类祖先选择了以智慧进化代替器官进化、用生存本领代替本能的独特的进化道路 ,逐渐让人类变成了独一无二的文化动物 ,拥有了动物学和社会学的双重本性 ,也有了像养老这样的独特的社会行为。一、从猎物到猎人 :人类养老行为的起源与早期养老的方式  从南方古猿 (生活在距今 4 5 0万— 10 0万年前 ,已知最早的人科动物 )进化成智慧高度发达的现代人类经历了近 5 0 0万年的时间。这漫长岁月的绝大部分时间 ,人类是在居无定所、食不果腹、朝不保夕的艰苦日子里熬过来的。没有强悍体魄和尖牙利爪 ,我们的早期祖先其实只是食物链上的普通一环 …  相似文献   

14.
论语言素质及其培养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它是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结合的产物,与人的思维方式、文化素质、语言知识、语感等密切相关,语言素质是可以培养的,它是一个全面的、开放性的、综合性体系,要提高人的语言素质不只是语言学范畴的事,需要我们从许多方面加以努力.  相似文献   

15.
人的语言能力,是其天生的语言能力与后天的语言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儿童习得母语,是在他发展认知能力,在一定的社会语言环境下,无需专门教授便可习得。外语能力不同于语言能力,制约外语能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语言环境。成人学习外语,则是在特定或人为的外语环境中,通过专门教授而获得。语言能力必须通过交际能力体现出来。要熟练地运用外语,必须充分调动和发挥先天的语言能力,发展和提高后天获得的外语能力,培养和增强实际言语交际中的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6.
陈刚 《江淮论坛》2010,(4):64-69
著名的以言行事理论揭示了人类语言所具有的行为属性和做事功能。本文所说的以行表言则旨在揭示人类行为,不仅肢体动作,包括所有行为实践都具有一种言说的功能,是以行动和身体在表达意义,这种表达可以视同为说话。身体之所以能够成为述体,一方面因为人的身体说到底是从事意指性实践的能动主体,另一方面因为人通过语言和行动把包括自己在内的世界对象化、抽象化、符号化乃至语调化。  相似文献   

17.
领导行为的系统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研究领导行为的现实意义 1.研究和完善领导行为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领导工作之所以成为成千上万人从事的专业劳动,正是因为领导行为对社会实践具有特殊而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社会的发展、政治和经济的进步依赖于一大批德才兼备、勇于改革创新的领导者,依赖于领导者的知识、经验、能力和智慧,依  相似文献   

18.
道德是随着人类有意义的文化事件的创造而出现的,它不是人类与生俱来就有的,而是人类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出现的;人类道德的获得是通过后天的道德社会化而来的,是一个社会成员通过社会互动不断学习道德规范、内化道德价值、培养道德情操的过程。在道德社会化过程中,也常由于各种复杂的外在因素而导致社会化的偏差和失败,出现道德冷漠和不道德的社会行为,严重影响了人与人之间信任感、正义感、安全感和幸福感;使人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面临巨大风险,必须引起全社会人的关注。本文从传统文化、社会环境及社会心理等方面对当前社会道德冷漠的成因进行梳理,进而探求其对策。  相似文献   

19.
魏建华 《兰州学刊》2007,3(7):17-19
通过分析西方哲学家对具体的智慧形态的理解,可以看出他们认为智慧是人的怀疑精神,是人在意识之中的超越、超越途径以及在超越中所获得的成果.智慧也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但智慧或具体的智慧的价值总是存在限度.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正确途径来获得智慧,比如理性思维、合理使用语言、信仰、直觉等.  相似文献   

20.
Bickerton的语言中心论认为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语言.他将语言的核心特征归于句法.语言的出现赋予人类特殊的智力和不为动物所知的行为.语言不是缓慢平稳进化的,而是某一"神奇时刻"突变的结果.由于该理论过于强调思维对语言的依赖关系,语言进化的两阶段说不符合进化事实,引发了诸多争议.然而,Bickerton的贡献在于对传统的进化论大胆提出挑战,揭示了语言之于人类产生和存在的关键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