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江海燕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6):112-115
发展伦理认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和最高的价值追求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的发展的最终日的就是人的幸福。因而在发展实践中,就要不断扩展人们的实质自由,提高人们创造幸福的能力,从而实现GNH最大化,真正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2.
从GDP崇拜到GNH关怀,是两种发展观的转变,其实质也是对幸福的一种崭新诠释和评价标准的转变。由政府善治、经济增长、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四极组成的GNH关怀发展理念,已成为我们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和行政理念,彰显以人为本的伦理理念、匡扶公平正义的基本道德、尊重个体发展的主体价值、凸显和谐可持续的发展伦理、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价值实现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3.
道德冷漠已成为制约当前社会道德发展的瓶颈,究其根源在于传统伦理对“分离”的强调,即强调人的自主性和权利是以人与人之间的分离为基础的。在解决道德冷漠问题的可能性方案中,关怀伦理主张以关系性为理论基点进行自我建构,重新定位关怀与爱等情感因素,重视在情境中强化关怀行为,以对话和商谈的方式解决道德分歧,满足人们“被需要”的心理需求。虽然关怀伦理在公正与关怀的关系、适用度及其在社会变革中的效力等方面存在一定局限,但它为促进当代社会和谐发展而提出的解决道德冷漠问题的可能性方案仍然是一次伟大的尝试和探索,也为当代人提供了一种可能的伦理生存样态。 相似文献
4.
关怀伦理视野下的环境伦理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与社会经济和谐发展互动问题,是当今学术界关注和探讨的重大热点问题.环境伦理是人类对其自身与自然关系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环境伦理的核心是要学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关怀伦理学在反对以人类为中心和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化结构中也对环境伦理投入了较多的关注.所以.女性与环境发展息息相关的观点开始受到重视,女性与自然被逐渐紧密地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5.
王建光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6):89-94
生命的临终不仅仅是单纯的医学技术性问题,也是个体生命的一种特殊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临终者展示了对人生进行道德反思的一种特殊体验,体现了丰富的伦理学和形而上学的意义。作为人类特有的机能和理性的表现,个体生命的临终具有强烈的道德自觉。临终者能够在不同程度上以自己的方式认识到自己的历史属性及其道德内涵,意识到临终状态的多重意义,展示出自己的道德原则及其对人生实践的反思。因此,在对生命个体的临终伦理关怀中,应该注意这种临终状态的复杂情感和对人生得失的自我认知。本质上,这种伦理关怀即是要接受来自历史和未来的双重维度的道德审视。 相似文献
6.
武淑梅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119-121
利益驱动使个体呈现出道德冷漠。道德冷漠将道德参与者割裂为独立的个体,忽略了人际交往的交互性与集结性。关怀伦理既突出对人的感性层面的关怀,更强调对人的内在关系性关怀,因此,关怀伦理能有效消解社会道德冷漠现象。以关怀伦理为视角探讨道德冷漠的消解,需要对道德动机移置,伦理关系共建,真实心理满足和关怀行为强化,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楚丽霞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5):350-353
网络时代人文精神缺失的现象表明,伦理观念与社会生活的紧张程度相当严重。网络伦理产生于人们对网络发展负面效应的认识和思考。网络伦理科学的人文关怀本质,体现在人与网络信息和网络人与网络人之间合乎理性的互动,是以合乎人类自由天性和保护网络环境为指导方向的,旨在呼吁全社会关注网络人道德素养的提高,构建与网络时代相适应的伦理观,让网络技术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与关怀伦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蔚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8(2):82-84
一、关怀伦理追求人们之间的彼此关怀,有利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 关怀伦理的倡导者们大都是女性,她们将视阈投向私人生活领域,在对人们有关"爱、友谊、血缘关系"等生活世界的行为进行考察中,她们看到,人们的具体行为方式总是以增进、维持关系为价值核心来自觉调整的,人们的行为原则以"对他人的关切与反应"为标准.特别是在对父母抚养孩子的"母性实践"中,行为者直接在他人的需求与自身的情感反应下行动.在传统伦理学中,这些行动都是出自人类内心情感的自然行为,不属于道德理性的范畴,也不能纳入道德的价值领域.但是,在关怀伦理学者那里,正是从行为者按情感反应而行动的实践中,提出关怀伦理的道德推论模式. 相似文献
9.
罗蔚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6(3):16-20
近代启蒙伦理以公正为内容与目的为现代政治建构提供了价值合理性论证,并为西方主流政治哲学的权利政治形态奠定了基础。女性主义对权利政治的个人主义方法论提出质疑,以公正政治伦理采用“普遍他人”式的理性自我范畴作为批判焦点,指出了这种理论建构的问题是忽视了共同体所具有的关怀性质,漠视人类生活中人的脆弱性与依赖性的人性基础,以致于权利政治建构中的公正政治伦理不能体现出关怀价值的政治意义,更不能揭示现实政治实践中性别权力的运作。 相似文献
10.
女性的道德发展——吉利根的女性道德发展理论评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肖巍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6,(6)
美国女性主义道德心理学家卡罗尔·吉利根审视批评了西方社会现有的人类道德发展理论对女性的忽视,通过访谈等方式对女性进行经验性研究,论述了女性在道德发展上的不同,建立起了女性主义的关怀伦理学。她的理论在西方社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和争论 相似文献
11.
幸福指数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宫春子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6):84-87
经济增长的终极目的是使人民生活得更幸福。但由于过去在评价经济发展时过多的关注GDP等硬数据,而对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重视不够,对人民幸福程度这一软指标关注不够,使得虽然经济增长了,但人们的幸福感不但没有随之增长甚至还有所下降。因此,研究幸福指标的经济学意义及幸福指数指标体系的构建,对决策部门制定经济发展政策、出台以人为本的相关人文关怀政策、促进社会全面和谐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罗素通过分析人的愿望和冲突等心理行为,对政府的合法性来源、什么是人类应该追求的善和正当的政府行为以及通往人类幸福之路等政治问题作出了详尽的回答,从而开辟了对政治伦理探索的行为动力学途径.罗素的政治伦理思想在现代西方政治伦理思想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并对现代西方各种政治思潮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强昌文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0(6):67-72
个体主义伦理观与集体主义伦理观相对,它是西方除中世纪以外的一直占主导地位的伦理观,从古希腊到当代,不乏代表人物。个体主义伦理观为权利观念的生成和权利制度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对权利的发展起到一些负面影响。倡导法治,我们必须充分认识个体主义伦理观的合理性,才能够为权利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吴灿新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9-18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的伦理道德理论发展伴随着广东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先后经历了不断发展进步的三个阶段:领域伦理道德的率先发展阶段、应用伦理道德的蓬勃发展阶段和伦理道德理论的全面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5.
徐保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4):5-9
科学的金钱观是在金钱问题上,主体认识到金钱只是价值的一种象征物,能正确处理金钱和道德的关系,强调健康、科学消费的一种态度和观念。由于科学的金钱观能正确认识金钱和价值的本质关系,所以能科学地处理金钱和道德的关系,从而在获取金钱的途径上坚持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同时在对金钱的消费上能认识到金钱只是获得幸福的媒介,呼吁健康消费。 相似文献
16.
由法律与伦理的一般关系分析入手 ,考察了法律发展与伦理类型的有机联系 ,引申出中国法制现代化与伦理变迁的互动关系 ,得出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实现依赖于传统宗法伦理向现代契约伦理转型的结论。最后 ,着重从法制现代化的价值目标、运作环境和实施效益三个层面阐明了当代中国法制现代化与建构契约伦理的高度一致 相似文献
17.
网络虚拟社会道德构建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昊青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6,(1):22-25
网络社会的基本特征是虚拟性,虚拟的本质是数字化和符号化。因而,网络道德与实在道德相比较,具有自己的特征:自由性、开放性和多元性、非人性化。与此相适应,网络伦理问题也呈现出上述基本特点。网络虚拟社会的基础在于实在社会。因而,网络道德的存在和建构不仅具有逻辑上的可能性,而且具有现实的必要性。网络道德的建构必须从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考虑,以期找到解决问题的合理思路。 相似文献
18.
行政人与其他人一样生活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下并承担着不同的角色,每一种角色都附带着一系列的义务与利益规定。角色冲突、利益冲突甚至是道德冲突产生的伦理困境,使得行政人经常处于两难的境地。因此,应从创设制度化的个人伦理生存空间、行政人对角色责任的清醒认识、弘扬行政人的个体独立人格、界定行政人的忠诚限度等方面帮助行政人找到既可保存公共利益又可保存自己人格完整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