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拟测的意义1 古汉语语音的研究,是要对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区分音类,拟测音值.本文从音韵学教学的角度概述音值的拟测.汉语古音的拟测,是现代的汉语语音学研究中,借鉴历史语言学的比较方法(comparativemethod)考定汉语古音音值的手段.音韵学对汉语古音的实际读法即汉语历史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的各音类的音值,虽也有一些比喻性的描写,但并未具体确定.上古、中古汉语的音值都是用拟测的方法拟测出来的拟测音.汉语古音的拟测音只是对汉语语音音值的一种科学上的假设,并不完全是当时使用古汉语的人的实际的读音.法国语言学家梅耶(AntoineMeillet)曾经批评过德国语言学家施莱赫尔(August Schleicher)用拟测出来的语言来写成  相似文献   

2.
从中古音和上古音分析崇阳方言声系,并对语音现象成因探讨,全面总结其读音规律,可得出一些重要结论:部分晓匣母字读f是介音清化的结果,部分书禅母字读f是声介合音的结果,泥疑影三母的舌面音值η.是腭化的产物,日以二母的舌面音值η.不是腭化的结果,见母的腭化与否与介音ν的位置密切相关等等.  相似文献   

3.
汉语上古音的音值,一直是比较含糊的。中古音的音值,则因随、唐之后。相继出现了《切韵》、《广韵》、…等韵书,所以普遍认为已经搞清楚了。其实并不尽然。不同学者对某些声韵的音值,仍持有不同的看法。例如在“遇”摄中,王力教授拟“鱼”为[o],拟“模”为[u];李新魁教授恰好相反,拟“模”为[o]、拟“鱼”为[u]。  相似文献   

4.
章太炎对古音韵部的划分、古音声纽的考证、汉字音值的描写以及汉语音转关系等方面都有过专门的论述,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古韵分部方面,章氏总结了前代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古韵二十三部;在古声纽方面,章氏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古音二十一纽;在音值描写方面,章氏是用汉字全面描写古韵音值的第一位学者;在音转关系方面,章氏的《成均图》则是汉语韵转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相似文献   

5.
通过湘语各地古匣母字的比较,整理出湘语古匣母字今读的17种音值。通过追溯古匣母历史,湘语零散地保留了古匣母的读音;此外,古匣母还进一步通过脱落、唇齿化、前化和卷舌化的语音变化机制演化成其它多种音值。  相似文献   

6.
文章主要从《说文解字》的谐声系统和音系学讨论了在上古音单声母的研究中各家有分歧的前两个问题:来母、邪母和以母的音值问题,以及上古清唇鼻音声母的问题。认为把以母的声值拟为*l-,连带地把端知组等音值拟作各种边音是不妥当的。以母自身通转可拟为*l-,跟定母通转可拟为*d-。心母和以母的谐声,可拟为*sd-。从音系系统性上来说,鼻音和送气音及书晓的谐声关系不具备拟一整套清鼻音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身毒”是古代对今印度国名的音译。由于语音的历史发展、语言传播、词汇扩散,该词的音值拟测众说纷纭,即使《辞海》《辞源》等权威辞书,对这一词的注音也不尽相同。文章通过历史语言的比较分析,寻找各种拟音之间的联系线索,从而试图接近“身毒”的实际音值。  相似文献   

8.
I 导言我们整理四川方言音系的工作是这样进行的:先处理每一个调查点的材料,确定第一个调查点有多少声母韵母声调,列出各点的声母表、韵母表、声调表;然后综合起来得出150个调查点的声母、韵母、声调的音类总数,并根据各点的实际读音,对每一个音类进行综合概括的音值描写。现在为了读者了解的方便,我们把四川方言音类和音值  相似文献   

9.
根据中古音的变化特征,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中古音分早晚两期,论证中古音早晚两期说,一个重要的依据就是中古音早期到晚期音变的时空性。中古音变包括音值音变跟音类音变两类,音变或以文献为依据,或从唐代方言得到支持。  相似文献   

10.
邹汉勋的古韵研究以传统哲学中的“数理”思想为指导,分古韵为正韵十五类,另有入声十部属之。邹氏正韵十五类与段玉裁的古韵十七部高度密合,其间传承关系颇为明显;在入声韵部的处理上邹与顾炎武、江永、戴震、段玉裁大为不同。邹氏开启了参酌方音以求古韵部音值的先河,他对语音演变的认识已有离散式音变理论的萌芽;然而,邹氏狃于南楚方音,推求古韵音值的过程中,失当之处不少。    相似文献   

11.
方言和民俗紧密相关。以往的研究往往从词汇的角度来讨论方言区的民俗现象。实际上,方言语音对某些民俗的形成更有解释力。方言和习俗都具有地域性。它们都有自己的中心地带和流行范围。从方言词汇能较快地发现某一方言区的民俗特点。从语音的角度,通过对方言语音具体音值的考察,具体从吴方言的声母、韵母和声调等特点来探讨相关谐音习俗的形成和流布情况。  相似文献   

12.
声调是指语音的高、低、升、降、曲折,是超音质的一种语音。它包括调类和调值两方面。调值主要是为归纳调类所需要的原始的感性材料。调类作为音系的基本单位。才是具有区别词义作用的理性产物。调类是本质,调值是现象。所以正同音质音位比它的音值更重要、更高级一祥,调类比它的调值更重要、更高级。一个音质音位按音值有时可以有几个变体,同样,调类按调值有时也可以有几个变体,一些有条件的变体调值还可以和别的调类相同。  相似文献   

13.
醴陵方言属赣方言,共有19个声母,与普通话声母相比较,醴陵方言中的有些声母的音值有所不同,每个声母所包含的字更是不同,但其与普通话声母相比较又具有较明显的规律性特征。  相似文献   

14.
保安语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语言,有积石山方言和同仁方言之分,其间的语音差别较大。本文在大量一手保安语语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从传统语言学的角度对保安语各个方言土语的语音体系进行系统梳理与比较研究。从音质特点、音位数量以及具体音值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保安语方言土语语音体系之间的差异,以期对保安语语音声学的理论研究起到一定的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重庆话儿尾的文白音值和重庆话儿尾在语素“儿”的发展演变中所处的特殊地位 ,即重庆话儿尾正处于“儿”从实语素到虚语素发展的承接阶段上  相似文献   

16.
呼吸是唱歌的基础和动力,良好的发声依赖于歌唱时正确的呼吸方法的运用。气息运用的好坏,决定着音值是否优美、纯正;共鸣的优劣又与咬字、运用呼吸支持相辅相成。因此,歌唱时对气息的控制与合理调整是非常重要的。论文结合本人的音乐教学实践,从”歌唱呼吸”方面存在的问题入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韵母ie、üe主要元音的音值张鹤泉的母ie、e主要元音(以下用e表示)的标音,一直存在着分歧.从目前情况来看,主要有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是三号元音[ε],开口度最大,可以胡裕树、黄伯荣等分别主编的高校教材《现代汉语》为代表;第二种意见认为是二号元...  相似文献   

18.
穆麟德的《宁波方言的音节》采取符号记音法,其中精照见晓组ky、ts、c三类细音声符的音值及其演变是研究争议的焦点,利用穷尽统计法与音类比较法,对三类符号的音值研究进行再分析,进而探讨其百年来的演变,*ky[kj]>[?]的辅音转移在百年前就已完成,ts的细音腭化为舌面音[?]要晚于见晓组细音ky演变为舌面音[?]的时间,词汇扩散机制触发了止开三舌尖化的残留形式tsi演变为[?i]的过程,同时ts的音位变体c的舌叶音特征百年来逐渐式微。  相似文献   

19.
§0 宗旨本文从操突厥语族语言的维吾尔、哈萨克学生学习汉语语音的难点出发,拟对汉维语元音、辅音、音节、声调等方面进行对比,摆出他们在学习中常犯的典型错误,以图说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在普通话语音教学中应采取的方法。§1 元音的对比1·1 单元音单元音在汉语语音系统中称为单韵母。汉语拼音方案规定单韵母为a、o、e、i、u、ü六个。其中i 既代表舌面元音[i],又代表舌尖前元音[(?)]和舌尖后元音[(?)];e 既代表后元音[γ],又代表[ε]、[(?)]、[e]等不同音值的元音。为此,本文采取十二个单元音与维吾尔语进行比较。它们是a[A]、o[o]、e[γ]、[ε]、[(?)]、[e]、i[i]、[(?)]、[(?)]、u[u]、ü[y]、er[(?)]。  相似文献   

20.
中古知庄章三系在城阳方言里合流为两组不同的声母,而《中原音韵》里来源于中古此三系的字的声母归类和城阳方言有着很强的一致性,表明《中原音韵》时代,知庄章三系声母的实际音值是合流为两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