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试论七律的定型与成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学术界普遍认为,七律定型于沈、宋而成熟于王维。本文作者对《全唐诗》所收初盛唐诗人作品进行格律上的细致审核,发现上述观点与创作实践不符,沈、宋“七律”多有失粘之处,难取“定型”之功;王维“七律”亦大量失粘,且内容多为应制或应酬之作,难享“成熟”之誉。文章在详尽考察初盛唐诸诗人作品运用格律情况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观点,即:七律定型于李峤而成熟于杜甫  相似文献   

2.
李白、王维是山水诗歌史上各具艺术风格的杰出诗人。本文用大量诗歌实例,从四个方面,对其风格的不同表现形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对深刻理解两位诗人在艺术上的独创精神,及对山水诗创作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重读王维 --从《竹里馆》说开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王维种种"历史问题"的解剖,试图对王维其人其诗有一个更贴切和公允的评价.文章以人类共同的人性人情去贴近千载而上的古人,揭示了王维作品中隐含的丰富而又多彩的情感内容,认为被人们目为"诗佛"、"隐士"的王维,其实终其一生都是深于情的一代"情种",而王维诗歌之所以能在李杜之外名列盛唐诗人之首,其原因正在于其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深挚的情感内涵.  相似文献   

4.
从王维及第之前、贬济期间、任右拾遗前与知南选后四个阶段,可以全面具体地勾勒出他隐逸念头表露的过程及隐逸行为出现的轨迹。隐逸思想几乎贯穿了王维的一生。而儒、道、释三教思想对王维隐逸思想的形成虽呈多元状态,却不表现出阶段性,它们都一以贯之对王维隐逸思想起着作用。对王维隐逸思想应作历史的、具体的分析,不能概之以消极避世。他半官半隐期间,并非万事不关心,亦并非与世隔绝,而是用世之心始终未泯灭,始终坚持儒家“施仁布义,治国济人”的政治理想。当然,王维隐逸思想中的消极因素及阴暗面,我们也要历史地看待。  相似文献   

5.
论王维诗中的“动”与“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①大凡有作品传世之诗人词人,都各有自家之内在精神,笔下也当各有自家境界而不相杂混。王维诗中动静相衬造成的意境美,就是他在艺术上有别于其他诗人的最突出的特点之一。 王维诗中的“动”,主要在他前期的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行神如空,行气如虹”②的“劲健”之美。此时,诗人已开始注意到以静衬动的艺术辩证法的运用。王维诗中的“静”,则主要表现在其山水田园诗中。这时,诗人对以动衬静、静中有动的艺术辩证法运  相似文献   

6.
法国著名文艺理论家泰纳曾经说:“如果一部文学作品内容丰富,並且人们知道如何去解释它,那么我们在这部作品中所找到的,会是一种人的心理。时常也就是一个时代的心理,有时更是一个种族的心理。”在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的诗人,是有着独特的创作个性和创作心理特征的。这些心理特征,也将反映在他的作品之中。纵观前人对唐代杰出诗人兼画家王维的评论及探索,大都着力于诗文的艺术特色及美学思想,而对构成这种特色的创作心理探索却不多见。为此,本文试想从社会定势和王维的个性心  相似文献   

7.
鲁迅认为司马迁是“文豪”.“雄于文”的“高手”;《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指司马迁在写史形式上的创造与革新;“无韵之《离骚》”指《史记》在内容上的一个特点,主指内容。鲁迅认为《史记》的成因是;家学渊源、社会实践,李陵事件的促使、时代使然。还认为《史记》艺术上“爱赋”、尽小品性能、注重情感力量。鲁迅要求青年读《史记》。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山水诗,到唐代走向成熟,而王维便是唐代山水诗人中最杰出的代表。王维不仅是诗坛圣手,又是当时杰出的画家和音乐家,遂使他以山水为题材的作品达到了“诗中有画”、声色并茂、情景交融的境界。以画笔写诗,讲求声韵之美,相互映衬,借景抒情,是诗人经常采用的手法。大自然、田园之美,通过这些手法,形象而又生动地再现于诗人笔下,使今天的读者仍能从不同侧面,欣赏祖国山河的壮伟、风物的秀丽、农村的清雅,从而得到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9.
“诗言志”,“诗缘情”,诗歌、艺术的特质在于它的表情性。一切优秀的诗歌、艺术作品无不具有独特的情感内容和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王维的诗歌自然亦是如此。自从北宋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问世之后,千百年来,“诗中有画”一直被公认为王维诗歌的艺术特色。但是,“诗中有画”的具体内涵究竟如何,历代的诗论家很少予以阐释。  相似文献   

10.
所谓“盛唐气象”,是人们对盛唐诗歌总体风貌的一种体认、概括与评价。它应蕴含这样一些审美特质:一、丰富的社会、人生内容与深厚的情感体验相交感所生发出来的强大的情感力量与气势;二、词理意兴浑然一体,意境浑厚博大;三、刚健、明朗、自然、流畅的语言风格。以此去审视王维的古体诗,可以发现他在作品中歌颂理想,肯定人生,干预社会,表现出一份积极入世的情怀,故而显露出高昂的情感气势;与此相应,诗中的意境是雄浑与博大而非平和与淡雅;语言上,则是在自然、流畅中持有一份刚健。王维古体诗中的这些风格特征,完全融会在“盛唐气象”之中。而这种风格的产生与显现,正是“盛唐”这一特定时代精神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由孔孟儒家美学、老庄道家美学和六祖慧能禅宗美学共同构成.从某种意义上讲,唐代三位杰出诗人杜甫、李白和王维就分别代表了这三家美学,并且在各自的人生态度和诗歌风格中鲜明地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2.
本文引据刘若愚等诗学理论,从意象类型;视觉意象的突出地位;常用意象;意象征等四个方面,全面论析了杜国清诗作中的意象运用问题,论者认为杜国清诗作之所以有“镂金刻玉、幽趣纤妙”的艺术魅力,正是诗人善用意象所致。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诗禅合一”的角度,通过对禅境与王维诗境的分析,认为,静穆的观照与飞跃的生命构成“禅”的心灵状态,同时也构成王维山水田园诗“静”的意境的两极。静穆的观照即是以己虚静之心照彼境之静,飞跃的生命即是禅定、顿悟之后主体对生命作内外一如的重新肯定,自我与自然被肯定地而非否定地统一在审美观照之中。二者相即不二、圓融无碍即是王诗“静”的意境的圆成。王维“诗禅合一”的艺术实践为禅宗美学思潮之渊源。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六朝的“人的觉醒”与“文的自觉”促使为人生的艺术蜕变为为艺术而艺术,并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汉音与魏响之异;正始之音对儒家诗教的背离;西晋诗歌由具体的感时忧生泛化为抽象的、玄化的杞人忧天;南朝诗歌的哀美意识。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王维的佛理诗进行了爬梳,认为其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以纯粹的宣讲佛理为其主要特征,内容涉及到佛家的本体论、认识论及修习方式等等。另一类,则是通过对寺院的游赏、与僧人的往还等来表述他自己对佛理感悟之一得。前一类诗,因其纯粹言理,诗只是作为宗教理念之载体而存在;后一类诗,因加入了自然风物的描写,文学意味与宗教理念相联相融,更具一种风神。同时,本文还指出,前一类诗上承东晋以来的玄言诗、佛理诗;后一类诗则承接谢灵运之山水诗、承继之迹,历历可见,在这种承继当中,王维佛理诗又有其变化。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艺术哲学的角度探讨苏轼文学散文的价值。指出苏文的基调是弹奏出了儒家博大而深邃的人文精神;其主调是歌颂儒家积极的参与意识和百折不回的探索精神;其主旋律是展示当时知识分子的复杂心态;其艺术哲学的渊源主要是道家的自然观,而其主要表现形态则为“自然天成”四字。  相似文献   

17.
盛唐杰出诗人王维的诗作,风靡当代,留泽后世,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闻一多先生曾说:“王维替中国诗定下了地道的中国诗的传统,后代中国人对诗的观念大半以此为标准,即调理性情,静赏自然”。①清人王士祯把王维推为“诗佛”,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相鼎足,三分盛唐之诗坛。对于这三大诗人,也有称之为“魏蜀吴”的,又有称为“天地人”或“真善美”的,不一而足。我们当然不能说王维在文学史、艺术史上的地位至高无上,但是,他作为一个接受了佛教禅宗影响,接受了禅宗思维方式的诗人兼画家,的确标志着中国士大夫艺…  相似文献   

18.
“诗中有画”是王维诗歌创作的一大特色。作为诗人和画家的王维,在他的山水诗中不仅善于“应物象法”、“经营位置”,注意构图的多层次和移步换景,而且也非常讲究“随类赋彩”、选择有色彩的字眼入诗,使“无形画”的诗歌趋于“有形”。同时,王维通过以虚求实、以动求静、物我交融等绘画技法和艺术手段的巧妙运用,创造了诗人和画家所共同追求的最高境界——意境美。由于此,形成了王维独特的诗画混成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9.
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刺绣品上的图案,神秘莫测,精美绝伦,令人惊叹之余而又难于文化破译。本文试图将其中充满魔幻意味的艺术形象纳入先秦神话系统,从对应与整合中找寻它们的原型及组合关系,发掘其深层文化意蕴,认为;“三头凤”就是古籍中“离朱”的艺术造型,与“三头凤”纠结在一起的植物应是“琅之树”,绣纹是日月星的象征符号,而亲密交合的龙凤虎则是楚人的尊崇对象。这些艺术形象展现了楚人的“光明崇拜”、“生命一体化”巫术神话意识、强烈的生命情感和超自然的心理经验世界,构成了楚人观念中生气盎然的关于宇宙生命运动的系统信息。  相似文献   

20.
论文对后期象征主义诗歌的伟大代表叶芝的代表作《驶向拜占廷》与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伟大颂诗《希腊古瓮颂》的思想内容进行分析比较,认为,《驶向拜占廷》描写了“生命之春在艺术”的主题,《希腊古瓮颂》唱出了“艺术之美在永恒”的基调。两首诗所揭示的“生命──艺术”的不同主题在“永恒”中得到统一。这是两位诗人从悟解人生命运的角度所作出的对生之极致──死亡的赞美,也是两位诗人追求人生的自我完善之表现,是他们从诗人的思考方式出发解决人生问题的最好范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