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一悟:勤勉实于,甩掉惰性 勤是立身的至要,任何一个上司,都厌恶懒人。当你走进工作场所,看到“脏乱差”,就要动手来个“洒扫庭除”。最好是常比别人到得早一点,干得勤一点。对“打开水”、打扫卫生之类的杂活和“跑腿”的事,要乐此不疲。办公室里,几案整齐,地面清  相似文献   

2.
正1.工作时间就聊工作。如果我们是在工作时间和上司偶遇,那么就聊些与工作有关的事情。我们应该明白一点:在职场中,公事就是公事。在工作时间,公事和私事之间通常不会产生交集。如果领导没有主动和你聊其他的事情,你一定要和领导谈工作。这代表了一个人的基本职业操守和对工作的尊重,你的上司也会因此肯定你。但是要避免过分表达自己,要让上司多说话,你应该尽量做一个好的"捧哏"。  相似文献   

3.
原野 《决策》2013,(8):90-91
员工和上司就像"一根线上的蚂蚱",要想成功就得同舟共济。聪明的下属是绝对不会跟上司较劲的,而是想方设法去与上司合作双赢。相信不论在企业还是在政府机关,不少人都有这种想法:唉!给别人打工多辛苦,当领导多好!可是,没有人天生下来就能当领导。再优秀的领导者也是从做下属中得到历练,具备了领导能力后才完成从员工到领导的跨越。因此,先要认清自己做下属的角色,摆正自己的位置。只有在追随领导中锻炼出自己杰出的能力,具备了领导才能,领导才会发现你这块金子,给你一个发光发亮的机会。  相似文献   

4.
一个人的才能从根本上讲需要实干,不实干无以出成绩,无成绩无以显才能。但干出成绩有时得需要很长一个周期,那么在未出成绩之前,就需要你的“自我表现”了,让你的上司一眼  相似文献   

5.
很多人都有怕见领导的心态,和领导说话时紧张得结结巴巴,路上遇到领导低下头不敢打招呼,开会时空位子明明很多,却只敢坐在离领导最远的地方……当下,"惧怕上司"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怎样才能化解"上司恐惧症"?其实,关键在于清楚自身定位和与领导之间的关系。接到上司电话心惊肉跳电梯里遇到领导特想隐身事实上,大多数职场人或多或少都对上司有一点畏惧心理,轻徽的紧张是很正常的。很多上司本身  相似文献   

6.
抓落实是一切方针政策能够见效的唯一途径,领导工作中的各项任务要求只有落实到基层才能奏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对于基层领导而言,抓落实就是实干的重要表现。那么,基层领导怎样才能抓好落实呢?结合自身的实践和体会,笔者认为,基层领导要抓好落实,重在创新理念,要通过理念的创新促进工作的落实。一、用"项目分析"的理念来抓落实项目分析的特点在于讲成本、重质量、增效益。在基层,每个地区和部门的资源禀赋、经济条件等都相对有限,  相似文献   

7.
当下属的都渴望被上司赏识,但上司却不会无缘无故地赏识某个下属.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要让上司赏识你而不是别人,关键在于你必须具有值得上司赏识你的"本钱",即要给上司提供足够赏识你的理由.从实践来看,最能引起上司赏识的理由有以下七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正在职场上,为了把工作做得更好,与上司沟通、给上司提意见是非常必要的,但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否则,可能引火烧身。1.上司都不喜欢听意见,只喜欢听建议。聪明的下属,要学会巧妙地将"意见"转化为"建议"。2.上司也是普通人,每天公务缠身,未必总有好心情,所以,要学会选择合适的时机说合适的话。一般早晨刚上班时,上司心情好,谈话效率很高。下班前,他忙碌了一天,心情极其烦躁,你千万别再火上浇油了。  相似文献   

9.
杜生梅 《决策》2012,(6):88-89
“职场定律”告诉我们,跟对人很重要,因为上司将是你未来职场生涯中最重要的一个人。因此,只要你不是要尽快找份工作糊口,不妨事先“面试”一下你的上司。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当你决定去一家新单位或新公司工作,上司作为你最重要的“拍档”,无时无刻不在观察你、考验你:他的能力如何,我们能够合作得好吗,什么样的工作方式最容易打动他……当这些问题在上司的脑袋里如霓虹灯闪烁不停时,你是被动地被他挑选与揣测,还是同样地、主动地去了解他、挑选他?  相似文献   

10.
正1. 领导前常夸海口,兑现不了要出丑。不要逞一时之能,在领导面前夸海口,这可能成为你久久不能逃脱的小小把柄。2. 大事小事不汇报,领导早晚要知道。不要听领导说"你自己做主就行了,不要向我汇报了",一定要非常勤地向领导汇报。3. 领导办事不跟踪,你的计划一场空。你找领导办的事,一定要跟踪领导,而不是领导跟踪你,时间久了,你就是工作积极主动的典型。  相似文献   

11.
正很多职场人把"心腹"想得太脏了,以为就是溜须拍马毫无底线,在聪明的领导眼里,拍马屁的最多算个棋子,成不了心腹。真正的领导心腹是有尊严的。有尊严地成为领导的心腹很简单,就是"三要三不要"。一要有需求。没有需求的人是最危险的,领导根本控制不了他。很多人以为在领导面前就是要表现出一心做事、无欲无求。错了,什么都不要,领导很慌的。如果你要加薪,要升职,要获得重视,这些都是领导可以给的,领导就可以用这些来和你交换。  相似文献   

12.
博文集萃     
正这四个方面妨碍你升职加薪1.忙是忙,但是忙无所获有些人工作兢兢业业,起早贪黑没有一天懈怠,却始终没有得到提拔。这样的人其实具备了一定的升职潜力,但是缺乏的是对工作的理解和表现。你做了什么,要让老板和上司知道,如果你的工作确实能够推动公司走向"挣更多的钱"这个目标,那么老板必然要提拔你这样的人为其所用。2.喜欢追求"风言风语",却不关心"眼见为实"一个公司,除了老板挣大钱,一定是有人能"分得一杯羹"。题目中的升职加薪实际上就是努力去争取  相似文献   

13.
正任何人在职场都难免被上司批评,但不是每个人都知道如何应对,一旦由着自己的性子来,职场生命很可能很快就会终结。官场"不倒翁"冯道一语道破面对领导指责的标准应对姿势:"祸于上,无辩自罪者全。"1.你的辩解会引发领导不满。很多人面对领导的指责,第一反应就是自我辩解,证明自己的正确。其  相似文献   

14.
在工作中几乎人人都有上司。与自己上司的关系处理得好坏与否,直接影响到你的工作甚至生活。当你遇到好的上司时就如同遇到了一位有力的领跑者,你可以放心依靠;然而如果遇到以下几种类型的上司时,你是绝对不能依靠的。  相似文献   

15.
一个人选择职业会有诸多的不自由,要选择上司就更难了,反正摊上谁就是谁,管他(她)是男是女、高矮胖瘦、学识深浅,都由不得你喜欢或不喜欢。一般来说,只有下属去适应上司,而不可能让上司来适应你。不过,问题反过来就不同了,许多人都希望遇到一个能够喜欢自己、赏识自己的上司。真能如此,就意味着你有可能获得一个比较宽松的工作环境;有可能拥有一个比较良好的发展空间;有可能让你心情舒畅地把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出来,当然,还有可能得到不少加薪、升迁等机会。  相似文献   

16.
有一位老同事,当过多年领导,常给我教诲。他的名言,我还记得一些,比方说:“新领导上任了,头一拨扑上去的都是‘坏人’”。坏人要打引号,这句话也要打折扣,但这句话也有几分道理。新领导走马上任了,谁都希望给上司留下一些好印象。热情一点,勤快一点,笑脸多一点,都正常。不如此,一定是精神有毛病,缺心眼,少教养。对新人不欺生,当然对领导也该一样,欺生欺到新上司头上,大概是不食周粟者,准备撂挑子跳槽了。这也是事实。新官上任,最积极,最殷勤,最奋不顾身,同时也给新首长留下深刻印象者中,常常少不了那些官瘾十足的钻营者。换句话说,这类人绝…  相似文献   

17.
颜俊的上司能力十分平庸,下属们因此吃了不少苦头.有些同事在私下里多次跟颜俊说:"论资历,论水平,论才干,他哪里及得上你?偏偏让这种人来当我们的领导!"想想也是,一个自己看不起的人,却不得不整天对他恭恭敬敬,听他指挥,让他使唤,这不是很痛苦么?  相似文献   

18.
舒达 《秘书之友》2014,(8):46-46
正一、不管在什么位置都要不断学习进入社会工作十年到十五年左右,会有一种"上下卡住"的闭塞感与无力感。因为这个阶段的上班族虽然拥有一定的资历与经验,工作也得心应手,但上面有比自己更资深的前辈压着,身边有随时想超越你的同辈,下面又有一群"年轻就是本钱"、娴熟科技的新时代员工虎视眈眈。那么,该从哪方面打造个人竞争力?这时你就要不断地学习,外语能力与使用网络的能力在现今最为重要。二、永远做得比上司要求的更多一点  相似文献   

19.
<正>最近,办公室里的MM和帅哥说得最多的是关于他们的上司——尤其是那些凶狠的上司:在平时工作中,你要仔细听他的说话,他说“也许”的意思就是“必须”;他说可能的意思就是“一定”;他说“随便”的意思就是“要按照他的意思百分之百地执行”。你不能单从他的字面意思来领会他的意图,也永远摸不透他对你笑的时候肚子里的弯弯绕……当你面对凶狠的上司时,你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20.
<正>要想在职业生涯发展道路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就必须遵循一定的“游戏规则”,以下17条职场制胜规则是笔者在职场中的点滴体验和感悟。一个有思想的上司总是喜欢少说话、多干活的下属。你不要对你的上司唠叨你过去已作过什么,而是告诉他们你现在或将来能作什么;毕竟,过去属于过去,未来属于你自己。聪明的上司总是明白“说得多并不等于口才好,干得多并不等于能干”的道理。不要就工作完成时间与上司讨价还价,争取在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或提前完成,尤其是你的同事经常提前完成任务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