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谈我国高等教育精英化与大众化的并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扩招至今的短短几年,我国已经步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为迎击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质量下滑的诘难,一些学者提出了扩招后的"大众化高等教育"与扩招前的"精英教育"有别的论点以回避问题.但是精英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方法,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与否无关.我国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既需要普通劳动者,也需要精英.我国的高等教育应大众化与精英化并举,并可从加强分类指导、强化精英意识、加强政策导向等方面逐步推进.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包括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精荚教育和大众教育不是高等教育中两个高低不同的层次,而应是高等教育发展到大众化阶段出现的两个并存的体系.这两个体系不仅能共存于高等教育系统中,而且应协调发展,实现共赢.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大学的使命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文章针对大学扩招与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趋势以及我国大学目前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如何正确看待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应对大众化教育阶段新问题的3个观点:1.高校在迅速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承受着巨大压力,功不可没;2.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过渡到大众化教育阶段,不仅仅是量的增长,也是质的变化,其特点是多样化;3.大众化高等教育推动下的传统“就业观”和“知识产业”问题受到冲击,值得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4.
随着近几年高校的扩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问题已成为我们较熟悉的话语.但究竟什么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并非人人都十分清楚.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50年是世界高等教育规模空前扩大的时代.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得益于"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和"人力资源开发思想"在全球范围的影响.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因而也有了不同规模的扩张理论,其中最具影响力的莫过于20世纪70年代西方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重要代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教授马丁·特罗(Martin Trow)提出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论.特罗指出,高等教育的发展划分为精英教育阶段(毛入学率15%以下)、大众化教育阶段(毛入学率15%-30%)和普及教育阶段(毛入学率50%以上).  相似文献   

5.
祝启军 《金陵瞭望》2007,(12):53-54
随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15%(2004年全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是19%),高等教育便由原来的精英化教育转变到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带来了就业的大众化。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教育质量观的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趋势。基于我国国情,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视角,探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将给我国高等教育带来的影响,以及我国高等教育如何尽快树立与高等教育大众化、多样化相适应的教育质量观,这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从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正式进入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公平面临如何从教育机会数量均等化转向教育机会质量均等化、如何从起点单维公平转向"起点-过程-结果"多维公平等新问题.利用"中国大学生追踪调查"2020年数据,采用线性回归和逻辑斯蒂回归等多种方法分析了在高等教育步入普及化阶段背景下,社会阶层差异对高等教育公平状况的影响.研究证实:社会阶层地位显著影响着高等教育起点公平,并通过起点公平对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产生间接影响;起点不平等和过程不平等的叠加效应,加重了弱势阶层出身的大学生在教育结果上的累积劣势.提出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步入普及化阶段和"十四五"时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任务和目标,为此应秉持发展性与补偿性并重的原则、采取系统化和协同性的整体视角制定教育政策,注重提高职业技能教育的回报率.  相似文献   

8.
高校扩招20年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完成了从精英化阶段到大众化阶段,再到普及化阶段的"三级跳",高等教育规模位居世界首位,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回顾高校扩招20年历程,可以把握高等教育现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中国高等教育需要继续扩大在学总规模,提高普及化程度;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增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提高高等教育投入;创新高等教育管理,优化高校生师比,尽快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早日成为高等教育强国.  相似文献   

9.
后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审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高等教育经过10年快速发展,现在全国毛入学率已经到达25%左右,部分省市接近或超过50%.急剧扩张之后,将进入一个平台期.我们把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高速发展以后进入的平台期及大众化的后阶段,称之为后大众化阶段.提出后大众化阶段的意义在于对高教发展问题的"预警"和对大众化理论的"修正",在这个阶段,必须对前一阶段大众化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寻找出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路径.其中,高等教育无边界化和核心质量的形成,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高等教育从2003年已经基本达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临界水平———15%,回顾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并重温马丁·特罗先生提出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我们可以发现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具有"后发型"、"内涵式"、"均衡化"、"超常规"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特点。从中国高等教育的特点与实际出发,为了深入推进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今后必须解决好政府投资不足与干预不当、高等学校产权不清与低效、办学理念不清导致过度教育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的价值关系因素质教育实施得以保持和强化.教育活动主体素质教育观的牢固树立是二者价值关系保持和强化作用实现的根本前提.  相似文献   

12.
浅议德育中的隐性教育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德育过程中 ,隐性教育较显性教育有着教育途径的多样性 ,教育内容的隐含性 ,教育过程的顺然性等特征。在德育效能弱化的形势下 ,教育工作者应从扩大教育领域 ,树立学校、家庭和社会系统工程的概念 ,做好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转化等方面着手 ,以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宪法和公民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概念,现代意义上的公民是在近代宪政运动中产生的;凡是成功的宪政国家,均有一套成熟的公民教育体系,宪法教育是公民教育的基本内核,公民教育是宪法教育的基本内容;要克服法学教育的功利化倾向,使法科学生具备优秀公民的基本素质;要改变宪法教育的泛政治化,与公民教育紧密结合,多种途径加强法科学生的宪法意识和公民素质.  相似文献   

14.
实践教育对培养法科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至关重要。当前,无论是教材的编写,还是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手段,抑或对学生的考核标准都缺少实践性及实效性,应当让学生参与实际办案,加强对其业务技能的培养,改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为以就业为导向的实用型人才的素质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5.
把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具体的结合内容,笔者认为主要的有这样几个方面树立正确的信仰、调节过大的心理压力、调节人际关系,矫正多疑心理,克服嫉妒心理等.  相似文献   

16.
教育行动研究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方法.在以往对教育行动研究的研究中,我们忽视了对教育主体的关注,但正是各教育主体在沟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各教育主体实际行为的改进,使教育行为研究真正能成为沟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桥梁.  相似文献   

17.
在利用数学的学科品质、理论联系实际以及数学史料进行德育教育时应立足于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 ,爱国主义教育与人格教育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系统中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有机结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大众教育阶段,但绝不应忽视精英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应该是一种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将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深入分析了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的含义和特点,以及两者的联系,并提出了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结合的原则。详细分析了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的结合模式,具体包括学生生源上的结合和划分、培养模式上的结合与区分和师资来源上的结合机制。  相似文献   

19.
思想道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灵魂。目前要抓好思想道德教育必须建立教育网络 ,实施全员育人 ,必须按照德育总体目标和学生成长规律 ,形成德育的“目标递进层次”并且加强德育的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20.
从当今时代的学生承受、克服挫折的勇气和能力越来越弱的现状,阐明挫折教育的必要性。从面对挫折的心理承受教育,战胜挫折的信心、勇气教育,挑战挫折的能力培养三个方面,阐述了实施挫折教育的方法性。同时,认为实施挫折教育,必须与爱国主义教育、生存教育、危机教育等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