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小平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人学”这一范畴 ,但透过其理论视角境域的结构层面可以发现丰富而深刻人学涵涉 ,内蕴着对人的存在和发展的深沉眷注。本文试图探索邓小平理论人学意蕴的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2.
浅论邓小平理论的三大渊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认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邓小平理论的理论渊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和继承是邓小平理论的文化渊源;对所经历的近半个世纪的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科学总结和深层次思索是邓小平理论的实践渊源  相似文献   

3.
李克实 《南都学坛》2002,22(3):100-104
邓小平理论科学地确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道路 ,以及实现这种发展要求的路线、方针、政策 ,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实用性和创造性 ,形成其实用理论的基本特征。同时通过对社会主义的实践总结和理论升华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开创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新阶段。只有从社会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性要求两个方面 ,才能够完整、准确地把握邓小平理论的实质 ,不断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4.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起点。首先 ,这次会议提出了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从而为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根本条件。其次在于会议对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 ,启动了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进程 ,为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到新水平举行了奠基礼。再次由于全会用宽广的眼界看世界 ,提出了对外开放和发展科技与教育的任务 ,内含着对国际形势和时代特征的新的判断 ,孕育了新的国际战略思想。最后因为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 ,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理论形成发展有其社会历史条件,经过了长时期的孕育发展,它的形成和发展是历史的必然,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只有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才能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二十一世纪.  相似文献   

6.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的检验 ,不仅表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真理 ,而且是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统一。因此我们应不断探索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以便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理论具有极其鲜明的实践品质。邓小平理论源于实践 ,其生命价值和存在意义在于指导实践 ,实践是推进邓小平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理论孕育于邓小平在江西新建县拖拉机厂劳动期间,1975年抓全面整顿,拨乱反正,是从理论到实践的初步尝试;1977-1978年邓小平理论的一些重要观点已经形成,并指导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转折;群众在改革开放实践中的创造促进了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在与“左”的和右的错误的斗争中走向成熟;邓小平理论是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除了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外,还需要邓小平本人具备独特的主观条件。这种主观条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他具有特殊的个人经历;二是他具有非凡的个人素质;三是他具有在长期革命实践中锻炼出来的革命品格和崇高风范。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对于这一伟大理论,可从五个实践维度去把握,即:在认识维度,邓小平明确作出了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判断;在价值维度,邓小平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在目的维度,邓小平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及根本任务;在动力维度,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在方法维度,邓小平开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先河  相似文献   

11.
理论的实践力不等同于理论的实践性 ,实践力是对现实问题的解决能力。理论的实践力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 :一是理论本身的科学性 ;二是理论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的耦合度。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都历史地具有实践力 ,但在当代中国只有邓小平理论才最具有实践力。邓小平理论实践力的基础在于它的前溯性和创新性 ,对改革开放后的实证分析显示邓小平理论具有强大的实践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邓小平理论的核心是发展、邓小平的发展观以及新形势下的发展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从邓小平同志革命的历程;;邓小平理论产生的经过;;从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以及中国老一辈革命家的奋斗目标等方面对邓小平理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认为“发展”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成功与失败、高潮与低潮的曲折发展历程。前苏联与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有两次大的理论创新 :(1) 2 0年代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理论 ;(2 ) 80年代后逐步形成的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上有三次大的转换 :(1)2 0年代初由战时共产主义转向新经济政策 ;(2 ) 2 0年代末由新经济政策转向斯大林模式 ;(3) 80年代以后由斯大林模式转向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事实证明 ,在经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 ,不能照搬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则 ,而要根据各国实际情况制定新政策 ,发展新理论 ,创造新模式。只有这样 ,社会主义才能永葆青春之活力。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理论的方法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方法论基础,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构建的框架模型。邓小平理论的方法论具有深刻的哲学意蕴和严密的逻辑结构,其思想基础和基本原则是实事求是和理论联系实际,其基本特征表现为时代性、民族性和人民性,邓小平的辩证思维方法、实践和认识方法、社会历史方法和领导方法构成了邓小平理论方法论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判断邓小平理论精髓的标准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既不是因为它是邓小平理论形成过程的历史起点,也不是因为它是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逻辑起点,而是因为它是贯穿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精神所在.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在实践中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和坚持实践标准.  相似文献   

17.
作者认为,邓小平理论在本质上是包含在一个以社会进步与人类解放作为最高价值目标的价值系统中.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是实践的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理论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有其历史基础、思想基础和主观条件。该理论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是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理论 ,催生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诞生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论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李亚宁关键词:邓小平理论中国现代化马克思主义在一定意义上,中国现代化是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邓小平理论的观点、思想、方针、政策、路线有机地构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蓝图。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继毛泽东思想之后...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理论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文章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作为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前提和理论基础;把中国的特殊国情作为邓小平理论的客观依据和基本出发点;把总结中国建国之后建设国家的独创性经验作为邓小平理论的实践基础和不竭动力;把党的思想路线作为贯穿邓小平理论始终的生命线,从多方面探究了邓小平理论的实践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