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临床医师岗位人文胜任力是临床医师岗位胜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能使医师胜任临床诊疗工作,并取得优秀工作绩效的医学人文知识、技能、态度、特质的总和。临床医师岗位人文胜任力构成包括医学人文知识结构、医师职业精神与素质、人际沟通与合作能力、综合管理能力、学习与批判性能力等5项核心要素及19项二级指标。它对医学人文教育提出了一系列基本要求,是深化医学人文教育改革、提升教育实效的新切入点。  相似文献   

2.
医学职业精神是以医学科学和人文科学为基础发生和发展的,具有很强的社会时代性.当前,市场竞争体制、医疗体制改革、医患关系紧张以及高负荷的工作量等对医学职业精神产生极大的冲击和挑战.文章从深刻认识医学职业精神的内涵和影响因素出发,结合医疗卫生实际,阐述新时期探索重建医学职业精神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人文素养的内涵一般是指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当前医师人文素养的现状令人担忧:人文素质培养的先天不足,有继续教育机制的不完备,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本文讨论了提高医师人文素养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医学院要重视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先天培养,医院也有责任加强对医师文化素质的再培养,医疗行政部门可在制度层面上予以关注和引导,严把医师的准入制度与晋升制度等,各方应形成合力,不断提高医师的人文素养,满足社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人文素质与辅导员职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辅导员职业与人文素质有着历史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辅导员职业发展是职业主体关于职业素质、职业能力、职业品位、职业实绩和职业社会价值的综合性发展.在社会转型时期,应以人文的眼光客观、辩证地看待职业化、行政化、专门化、事业化等不同的辅导员职业发展形式,并选择适合辅导员自身实际的职业发展路子.倡导辅导员职业行为的人文渗透,是实现辅导员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了解江苏省医学院校学生医学人文素质与医学人文课程教学的相关性,为各院校改进医学人文教育提供依据和建议。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江苏省七所医学院校学生医学人文素质及课程教学现状开展调查。结果显示,医学人文素质满分是168分,实际总分为(148.80±12.97)分,不同性别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课程教学方面,核心课程开设不全、学科融合不够,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结构不够优化,学生对医学人文师资队伍满意度不高。建议医学人文教育融入课程思政改革;优化课程和考核方式结构,强化实践教学;提升教学满意度,拓宽师资培养;丰富医学人文教育对象。  相似文献   

6.
辅导员职业与人文素质有着历史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辅导员职业发展是职业主体关于职业素质、职业能力、职业品位、职业实绩和职业社会价值的综合性发展。在社会转型时期,应以人文的眼光客观、辩证地看待职业化、行政化、专门化、事业化等不同的辅导员职业发展形式,并选择适合辅导员自身实际的职业发展路子。倡导辅导员职业行为的人文渗透,是实现辅导员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临床医师应自觉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临床医师面临挑战,主要表现为:对传统思维方式的挑战;对疾病认识的挑战;对传统知识内容和结构的挑战。为了迎接好挑战必须做到:自觉应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将健康和疾病放置在自然和社会全方位的背景下去重新认识;建立医学社会科学一体化的概念及“社会型”人才观;改变“静止型”的知识结构,建立“动态型”的知识结构,树立知识终身形成的观念。  相似文献   

8.
创新精神与人文素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科学分析创新精神与人文素质的基本内涵,对创新意识的培养与人文素质的养成教育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奥林匹克精神与青少年人文素质教育关系的研究,可以丰富奥林匹克精神内涵,促进奥林匹克教育的多元化。已有研究涉及到的问题有奥林匹克精神与人文素质的内涵、奥林匹克精神的人文教育价值、奥林匹克精神教育的途径等。  相似文献   

10.
红医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在医疗卫生领域的生动体现,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其内涵逐渐丰富,形成了以政治坚定、救死扶伤、艰苦奋斗、技术优良为主的价值内核。红医精神既是革命精神的遗产,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质,对解决当下社会热点问题,尤其是医学生医学人文素养培育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从课程育人、文化育人、管理育人和实践育人等方面,探索红医精神融入医学生医学人文素养培育的有效路径,为培养适应“新医科”建设和守护人民健康的“五术”医学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中国知网核心期刊数据库收录的843篇医学与人文领域相关研究文献为样本,利用知识图谱工具(CiteSpace Ⅲ)对检索数据进行主题、作者和机构等要素的共现分析和聚类分析,绘制了医学与人文领域前沿的知识图谱,客观反映出医学与人文领域的重要文献、学者和机构,展现了医学与人文的知识结构关系与演进。  相似文献   

12.
中医:科学与人文的艺术交融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是否是科学”这一争论已持续百余年。近年,由此而引发的有关中医存废问题的争辨引起了各界关注。其实,细看争辨中涉及的科学、科学划界,特别是抖学依据等概念,不难发现一些争辩中的结论似乎有些草率。毕竟,中西医是产生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两个医学体系,都带有自身的文化烙印。产生于中华文化的中医,不管过去还是现在都为人类的健康作出了重大贡献,至今仍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综合性学问。它是科学与人文的艺术交融体。在西方科学主义和西方现代医学占据主流的今天.应该不带偏见地认知它、研究它,使之焕发出新的生命。  相似文献   

13.
医学人文教育的必要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医学教育体制、经济体制等原因,我国医学人文精神的实践水准较低。医学人文的现状急需医学人文教育的支持。医学人文教育是医学本质属性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医学目的的必要条件。通过医学人文教育,可使医学人文内在化。  相似文献   

14.
置身于技术时代的现代人,对技术过多的依赖和期望,使人在使用技术的同时,却失去了自主性,成了被动执行系统命令的存在物,由此人的意义和价值失落了,技术正在以一种更加隐蔽的形式和不可抗拒的力量塑造着一个单面的人与社会.因此,在当前适时建构技术本质规定性的德性思维尤显迫切,这是使技术在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中发挥其积极作用的思想保障.  相似文献   

15.
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互依互渗互补互动的辩证联系.当今学人应以广远的开放眼光和自觉的谦逊态度,积极吸纳姊妹学科的优长,以增强各自学科的创新机制和生命活力.人文学科的相关学术成果和经验智慧,有助于拓展鲁迅研究的思维空间,开掘鲁迅研究的思想深度,丰富鲁迅研究的学术术语.  相似文献   

16.
大学校园人文景观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中国大学校园设计的发展历史,阐述了现代大学校园绿化景观发展趋势,并从校园历史、自然环境、交流空间等多方面分析了大学校园人文景观营造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从19世纪末至今,医学史能够且应该作为使现代医学人性化的力量——这一观念在美国医学中是个永恒的话题。聚焦美国,探讨此观念为何恰巧出现在现代西方医学兴起之时。正是在极度信奉科学医学的医疗机构里,一些医学领袖开始告诫,对科学的忠诚在推动医学专业技术和文化成功的同时,也正在威胁着对于职业精神、医学艺术和文化凝聚来说至关重要的人文价值。他们将历史视为使现代医学重新人性化、对抗文化危机的途径。医学的"人文主义"所承载的含义一直以来是变化和多元的。但是,诚如文章所示,将历史作为人性化力量的观念显然在整个20世纪是经久不衰的。这一观念尤其在19世纪70年代得到复兴。当时,由于公认的美国医疗机构"去人性化"受到更加广泛的批评,一些人提倡将医学史作为塑造新型人文医生的工具,并且作为一种解决医疗体制中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指导源泉。一直贯穿于始终的是,历史作为人性化力量这一观念几乎总是在谈论不足——对感知的生物医学、医疗机构和医学职业精神缺陷的响应。  相似文献   

18.
工程本身包括非技术成分,技术中含有非科学因素,现代工程技术活动是一种内涵着人文精神的社会文化创新活动、一项社会化的经济活动.高等工程专业教育在加强学生的科学、技术等专业素质基础上,还要重视其管理、系统化集成能力、人文素质等方面的培养,要加大人文社科含量,在一般科学学科、专业学科、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之间最合理地分配学时,采取各种有效手段,力促哲学、文学、史学等人文学科的跟进,以切实提升高等工程专业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9.
新闻消费主义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闻消费主义与新闻专业主义有相融合的一面,可理解为前者对后者的建构,具体体现在新闻消费主义对受众需求的尊重和对客观性原理的促进,同时二者又有相冲突的一面,可理解为前者对后者的消解,具体体现在新闻消费主义对新闻报道制作的影响和对受众的影响.通过制订法律规范媒体的行为和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可以缓解二者的冲突,找到平衡点,使其在对峙抗争和渗透融合中,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20.
科技翻译要求译文具有专业性,因此专业性要求成为翻译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任务。指出翻译推动了专业性的实现,但从专业属性、翻译的作用等角度看,它的实现是专业本身的表现,翻译仅起到了助力的作用。这一点已被航运保险播客翻译的实践所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