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习语是民族语言的精华,承载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在翻译这类习语时,既要保证两种语言系统之间的信息传递,更要注意两个文化系统之间的文化交流。本文旨在通过探讨语言、文化与翻译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马"习语在英汉文化中所负载的文化内涵来为这类习语的翻译提供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文化翻译不是专属于任何一个学科领域和任何一个特定范畴的话语,我们至少可以在翻译研究、民族志研究和后殖民研究中频繁看到它的影子。文化翻译一词出现在翻译研究、民族志研究和后殖民研究中,所表达的内容不尽相同,甚至相距甚远。翻译研究的文化翻译与语言翻译相对,强调翻译过程中文化意义的传达,认为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具有文化塑型的力量。民族志文化翻译基于民族志实践,将考察、表现他族文化的过程视为文本化和翻译的过程。后殖民研究的文化翻译则取翻译原本的"移动"之意,与"文化杂合"、"文化离散"同义,表现后殖民语境中的一种文化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翻译学界,文化学派主张在文化研究的大语境下来进行翻译.因为不同民族的语言交流,实质上是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翻译时译者不仅要了解语言本身的特点,还要考虑语言所负载的文化意蕴,了解中西方行为方式中思维模式和审美情趣上的差异,并遵循"文化传真"这一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4.
在语言翻译过程中,语言的时代特点通过新词新语的方式展示出来。文章针对汉语新词新语的文化透视与英译原则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感知语言发展的现状,促进世界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5.
从文化的视角来研究翻译可以给我们更开阔的视野,使我们认识到翻译不仅仅是文本的转化,还体现着文化的操纵和翻译的暴力。从译者的文化身份、翻译对文化身份的塑造、翻译的流向,以及翻译的策略四个方面来探讨,发现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操纵和暴力,但文化交流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在文化交流中,最佳的状态是交流各方达到“共赢状态”,译者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转换语言,而且肩负着跨文化传通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文化交流的过程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是文化的输入与输出并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文化的输入还是输出,都必须坚持根据自身的特点来推动文化交流,既要在文化交流中坚持吸收和利用优秀的外来文化资源去发展本民族的文化,也要在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地将体现着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文化推向世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顺利进行体现了文化交流中的这一原则,当代中国实施的文化"走出去"战略也同样需要贯彻这一原则,在文化交流中必须坚持"我们自己的"存在.  相似文献   

7.
文化和语言上紧密不可分割,语言是文化的历史沉淀,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中介,不仅要转换两种语言符号,更要起到沟通两种文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文化、语言、翻译三者之间的关系,论证了文化翻译的理论基础。本文认为:文化翻译是在文化研究的大语境下来考察翻译,即在民族生存环境,习俗和宗教等条件下,对文化与文化翻译的"表层"与"深层"结构进行研究,探索文化与翻译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文化"传真"意指文化翻译的基本准则,即要求译语从文化义的角度准确地再现原语文化所要传达的意义、形式及风格。翻译中"文化传真"度的把握也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由于任何文本都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还涉及翻译文本的文化交流,译者在传达文本表层意思的同时,要兼顾深层的文化意思。提出文化与翻译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分析了文化对翻译的影响问题及文化翻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决定了我们在研究和从事翻译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文化因素.随着翻译对文化的重视,"文化翻译"一词应运而生.译者要增强文化意识,面对原文文本时及时析出文化形态表现;处理文化形态表现时尽量保留原作的原汁原味;以及在转换具体的文化信息时要进行原文与译文双向变通三个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