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七经指《周礼》、《仪礼》、《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孝经》、《论语》、《尔雅》而言。北宋太宗、真宗时期对七经疏义的整理,不仅是宋廷提倡儒学的一项重大措施,而且是统一、熔铸儒学的一项重大措施,值得加以论述。 此事肇端于太宗至道二年(996)李至之建议,完成於真宗咸平四年(1001)邢昺之表上,首尾共历时六年。其简单经过,散见於《长编》卷49“咸平四年九月丁亥”,《玉海》卷41《咸平论语正义》、《咸平孝经论语正义》、卷43《咸平校定七经疏义》;《宋史》卷266《李至传》,卷282《李维传》,卷431《邢昺传》等;而以《李至传》及《玉海》各条所记为简明详备。  相似文献   

2.
刘筠,字子仪,大名(今河北大名)人。举进士,历任知制诰、翰林学士、给事中、御史中丞、龙图阁学士等职,为著名西昆体诗人。《宋史·本传》未记其生卒年,但云:“筠素爱庐江,遂筑室城中,构阁藏(真宗)前后所赐书,帝(仁宗)飞白书曰:‘真宗圣文秘奉之阁’。再知庐州,营冢墓,作棺,自为铭刻之。既病,徙于书阁,卒。”今《辞海》文学分册、《中国历代名人辞典》等书“刘筠条”均未能标明其生卒年。据王偁《东都事略·刘筠传》记载:‘仁宗即位,复召为翰林学士,拜御史中丞。已而数以疾辞,进枢密直学士,  相似文献   

3.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这首《点绛唇》,是北宋最早的小令之一.也是作者王禹偁留传下来的唯一词作.前人评价这首词“清丽可爱”.在浮靡之风笼罩的宋初词坛,这首清新淡雅的小令,确实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钜野(今山东县名)人.世代务农.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进士.历任长洲(今苏州)县令、右拾遗、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在朝廷里敢  相似文献   

4.
王禹偁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者,他信奉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原则,积极入世,经世致用。儒家思想作用于王禹偁文化人格的影响是深刻的,可以说,儒家思想和品格是王禹偁文化人格的底色,它决定了王禹偁文化人格的基本取向。  相似文献   

5.
李治(628——684),字为善,太宗第九子,母为长孙皇后。贞观五年(631),封晋王;七年,遥领并州都督。九岁时,长孙皇后病故,太宗特加宠怜,拜右武侯大将军。贞观十七年,立为皇太子。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太宗驾崩。六月一日,即皇帝位于灵枢前,时年二十二岁。弘道元年(684)正月,驾崩,在位三十四年。文明元年八月庚寅(十一日),葬于乾陵(今陕西乾县梁山),庙号“高宗”。天宝十三载(753),上尊号“天皇  相似文献   

6.
晏殊(公元991-1055年)北宋政治家、词人.字同叔,因卒后谥“元献”,后人称他为晏元献.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一说江西临川)人.七岁能文,文章瑰丽,尤工诗词,以情致胜.十四岁时被张知向以神童荐于朝廷.真宗命他与进士一千多人并试于廷中,他援笔一挥而就,真宗大为嘉赏,特赐同进士出身.官至集贤殿学士,同巾书门下平章手兼枢密使,成为一代名相.当时名  相似文献   

7.
北宋真宗朝的君权与相权,在真宗执政的不同时期表现出了不同的君相关系。由于宰相对宋真宗顺利即位有较大帮助,且澶渊之盟中宋真宗需要倚仗宰相进行决策,因此真宗朝前期宰相权力比太祖、太宗时有所加强。但看似强横的相权依然被君权加以诸多限制,君主牢牢把握着朝政最终决策权和官员任免权。因此澶渊之盟后真宗朝的相权实际上更多体现为君权的附庸。  相似文献   

8.
一六四五年(清顺治二年),清英亲王阿济格追李自成农民军下九江,南明将领徐勇随左梦庚迎降。阿济格令徐勇署九江总兵,后又调镇黄州,将黄冈、蕲水(今浠水)、蕲州(今蕲春)、广济、黄梅纳入清朝版图。次年,清朝在麻城、罗田、黄安(今红安)三县置官,至此,黄州府七县完全置于清政府统治之下。当清朝统治者在蕲黄一带立足未稳之际,各地抗清斗争烈火便开始蔓延,蕲黄四十八寨东连安徽英、霍,北接河南商、固,一场声势浩大的反抗清朝统治的民族战争在鄂、豫、皖边界地区蓬勃展开了。  相似文献   

9.
田锡被尊为北宋太宗、真宗朝一代名臣,以谏诤显名,更是北宋前期重要的奏议作家。田锡一生进言勤勉,所作章疏52篇,今存25篇。在国家治理方面,田锡奏议反映了轻徭薄赋、安民以礼,直谏君主、修德弭灾,巩固边防、不事征伐,忧国系民、条划万机的治理思想。就文学特征而言,田锡奏议骈俪藻饰、说理多样、条达简练,体现了北宋前期奏议的典型风格。从政治影响来看,田锡奏议的核心内容是规箴帝王、辅弼时政,提振了北宋一代的忠义士风,为宋时文人树立了一个精神标杆。田锡奏议经纬大道、淳厚典雅的文风,得到了范仲淹、司马光、苏轼等北宋名臣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0.
杨徽之是五代入宋的文人,他精通儒典,学问广博,品德高尚,被周世宗选拔,入宋后受知于宋太宗,建议宋太宗崇尚儒学,为太宗所赞赏。后又成为宋真宗的潜邸文臣,担负辅导教育真宗的重任,提高了宋真宗的文化素养,真宗即位后继续辅导真宗,积极举荐文人,培养后辈人才,为宋初儒学的振兴及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1.
《前赤壁赋》创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即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年。元丰二年(1079),苏轼遭到御史何正臣、李定、舒亶的诬告,坐了五个月的监牢,几乎丢了性命,史称“乌台诗案”。由于许多正直朝臣尽力疏救,神宗皇帝也可怜他有文采,他才终于获得释放,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到黄州(今湖北黄冈县)后,苏轼政治上受歧视,行动不自由,“不得签办公事”,  相似文献   

12.
李沆是北宋太宗、真宗两朝的名臣,真宗时位至宰相.他在位期间,重视吏治,"不用浮薄新进喜事之人",尤注意抑帝奢心,"日取四方水早盗贼奏之",每谓人曰:"人主少年,当使知四方艰难."故有"圣相"之美誉.  相似文献   

13.
苏东坡自北宋绍圣四年(1097)七月二日再度遭贬,以“琼州别驾”的虚衔,谪居昌化军(亦称儋州、儋耳,即今海南岛儋县),到元符三年(1100)六月二十日遇赦北归,在当年还是瘴海炎荒的儋州度过了三年多的流放生活。苏轼在回顾其一生的思想功业时曾概括地写道:“问尔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简短的诗句,表现的固然是东坡的愤激之情,意谓其平生宝贵的光阴、大好的年华都是在谪居和流放中度过的;然而,从另一方面看,“黄州、惠州、儋州”的生活,也使他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对人生的理解,促成了他在文学方面的“功业”。  相似文献   

14.
梅询年谱     
梅询,字昌言,安徽宣城人,北宋官员、诗人。生于太祖乾德二年(964),卒于仁宗康定二年(1041),太宗端拱二年进士,历仕太宗、真宗、仁宗三朝,官至翰林侍读学士。梅询是梅尧臣叔父,曾长期带梅尧臣宦游,若要了解梅尧臣早期生活,亦需了解梅询之官宦履历。现存有关梅询的资料较少,主要有《宛陵宦林梅氏宗谱》、陈天麟所编《许昌梅公年谱》、欧阳修《翰林侍读学士给事中梅公墓志铭》,惜其所载并未完备,且相互之间有所抵牾,兹再钩稽搜弋资料,制成梅询年谱。  相似文献   

15.
王禹偁作为北宋初期一位重要的文学家,他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和散文作品,但对其作品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诗歌作品的赏析和评价上,对王禹偁大量的更鲜明地表现其思想人格的散文作品却少有触及。而对王禹偁这些散文作品的分类解读却是深入研究王禹的关键,因此,对王禹偁散文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王禹偁创作的散文文体是多样化的,其中具有较强文学性的占其散文创作50%以上的非公牍文,包括辞赋、书牍、赠序、论说、序文等五种。它们因为文体的不同各自呈现出不同的艺术特色,而这些不同文体却也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王禹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艺术观,通过分体研究试图进一步解读王禹偁其人其文。  相似文献   

16.
李时灿 ,字敏修 ,清同治四年 (186 6年 )生于卫辉府城 (今卫辉市 ) ,194 3年在禹县 (今河南禹州市 )沙坨里村逝世 ,享年 78岁。他一生献身于教育事业 ,率先在全省改革书院教育 ,并亲自创办中、高级新式学校 ,特别是创办了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河南优级师范学堂、河南法政学堂  相似文献   

17.
对于与宋初的"斧声烛影"事件密切相关的"晋王有仁心"之"神言",当今研究者大多视作荒诞无稽之语而不予讨论,或将其视作太宗为篡位而进行的舆论准备。但"晋王有仁心"一说实为掩饰"斧声烛影"之真相、以证明太宗继位符合"天命"而产生,且此说出现于真宗朝,与真宗继位前后的诡谲政局密切相关。李焘编纂《续资治通鉴长编》时,为维护本朝天子之"圣明"形象以及皇位传承之"正统"性,又将《杨文公谈苑》中"太祖以其妖,将加诛"诸语删去,使造作于真宗时的"晋王有仁心"之语成为能证明太宗合法继位的一大证据。  相似文献   

18.
宋初整顿钱币质量的政策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初钱币质量混乱,私钱和劣币泛滥。为了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政权巩固,在宋太祖、太宗、真宗三朝,采取了一系列整顿钱币质量的政策措施。这主要表现为:统一铸造法币,确定钱陌制度,规范钱币质量,严禁私铸劣币。经过宋初整顿钱币质量之后,至真宗景德年间,宋朝货币金融领域中的所谓“祖宗之法”基本上确立,社会经济也逐渐走上了繁荣之路。  相似文献   

19.
元初散曲作家卢挚,生于蒙古太宗窝阔台十二年(公元1240)左右,卒于元仁宗皇庆初年(公元1313年)前后。其字处道,又字莘老,号疏斋,又号嵩翁,祖籍涿州,家居河南。卢挚少年得志、一生当官,仕途较为坦顺,于文坛曲苑名声尤盛。  相似文献   

20.
“澶渊之盟”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事件。对这一事件的评价,当前史学界仍有不同意见,不必强求一致。在这次事件中寇准的历史作用,已多有评述,而对毕士安的作用却鲜为人知。从订盟前后的实际步骤与最后结局上看,毕士安的意见竟占主导地位。不弄清这一点,澶渊之盟的许多历史真相难以揭示,具体人物的是非功过也难以正确评价。为使这一问题得以深入研究,故不揣冒昧,把初学心得写出,以求教于方家。 毕士安(938—1054)本名士元,字舜举,乾德中进士,历仕太祖、太宗、真宗三朝。景德元年(1004年)为参知政事。当时,宰相李沆卒,真宗正在选择新相,意属毕士安,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