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目前对法学流派的界定大致有三种不同意见,但就其核心构成要素而言基本上是同一的.从法学流派的概念入手,结合西方法学发展之历程,以是否具有完备的组织形式为标准,我们可以将法学流派划分为思想型学派或松散型学派、组织型学派、结合型学派等三种不同类型.相比之下,目前中国法学流派的形成虽已初见端倪,但是仍有待进一步发展.法学流派的形成过程是对法的认识不断深化、不断地接近真理的过程,中国的法学只能随着中国法治的现代化而逐步发展和完善,并产生众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学流派.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三大法学流派就“什么是法”不同观点的分析得出结论:三大法学流派存在的意义不在于它们的观点谁对谁错,而在于它们存在本身,以及它们提供给人们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评价法律的思维方式,使人们能看到法律的面目。  相似文献   

3.
根据美国广告家广告理论和实践的不同,可以将他们划分为不同的流派。认真总结这些广告流派的经验教训,不仅有利于理清美国现代广告发展的轨迹,而且对我国广告理论的建设和广告实践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祝磊 《江汉论坛》2002,19(2):63-66
国际私法中的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产生与发展深受法哲学理论的影响,自然法学派与社会法学派为其成长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当我们问道"孙本文到底是一个心理学派的社会学家,还是一个文化学派的社会学家,拟或是一个综合学派的社会学家"时,实际上是预设了一个学术思想前后一贯、恒定不变的孙本文。而事实上,正如大家都明白的那样,仔细浏览一下孙本文的著作,我们就会看到,他的思想前后是有变化的。孙本文最早的思想的确是属于心理社会学派,而20世纪40年代的思想也的确是属于综合论社会学派。因此,笼统地问孙本文是一个心理学派社会学家、文化学派社会学家,还是一个综合学派社会学家;或者笼统地回答孙本文是一个心理学派社会学家、文化学派社会学家,还是一个综合学派社会学家,应该都是不合适的。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学方法论发展的历史上,存在着历史归纳法和抽象演绎法两种经典思维方式,与之相伴的争论也层出不穷。经济学的方法论,也正是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论战当中,萌芽、成长与升华,推动着经济学理论的前进。通过对德国历史学派和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论渊源、特点以及“方法论之争”的回顾分析,从一个侧面展现出经济学方法论的演进特征。  相似文献   

7.
邓正来先生认为中国法学(及其学派思潮)发展应反对"本质主义".我们并不完全赞同,而认为存在阻碍中国法学学派发展的三个思维误区:以"本质主义"为名的窒息创造,以"非本质主义"为名的向恶演化,以及真问题簇的缺失.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本质主义"在实践中应以"非本质主义"的样态展现出来,即以法学的多元"学派",以学术路径的不同展现出同一个方向:追求理想的生活目标.  相似文献   

8.
文学流派与经典营构--以"七月派"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燕芬 《人文杂志》2004,(4):120-123
文学个性是创造文学经典的一个关键性乃至决定性的因素 ,只有卓越的文学个性才能够创造出文学的经典之作。文学流派代表着相对高层次的文学个性 ,它对经典作家和经典作品的产生 ,会起到积极和有力的推助作用。同样 ,经典作家和作品的出现 ,也是衡量一个文学流派成熟和成功的基本标志。以在现代文学史上发生过重大影响的七月派为例 ,颇能说明文学流派与经典营构之间的深层关系。  相似文献   

9.
现代西方主流法学派———自然法学、分析法学和社会法学的形成发展与理性含义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这种联系体现为,现代西方的主流法学流派都是建立在对理性不同含义的解读之上的,具体体现为:自然法学派建立在对理性本体论意义解读之上;分析法学派建立在对理性方法论意义解读之上;社会法学派建立在对理性效果控制论意义解读之上。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由于媒介技术的发展,技术主义研究范式的代表学者伊尼斯和麦克卢汉迅速吸引了众多学者的视线.而传播学三大流派的研究中,伊尼斯的研究话题也总是若隐若现,人们越来越发现,对于伊尼斯“媒介决定论”的简单定性,是无法涵盖伊尼斯杰出的学术贡献和卓越的学术传承与创新,伊尼斯对于芝加哥学派的发扬光大,使他与众多的传播学流派研究产生交集,在传播学的三大流派中都必然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1.
对犯罪危害性的切身感受和保持社会共同体的稳定与自由,既是刑法规范生成的动力也是根据.社会共同体代表者的和议与其他成员的认同是刑法规范诞生与传承的主要方式.而刑法规范生成的国家机制和民间机制则具体表现为规范与认知两种形式.同时,刑法规范的效能检测并非一定在刑法规范生成之后,规制与指导效用往往在刑法规范生成之际就应该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12.
高达  王鹏 《学术探索》2014,(1):54-58
信托法是一个古老法律制度,因其在克服委托人和受益人能力之不足、确保财产权益之有效增值与承继、活跃社会经济活动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在英美法系得到广泛传播和发展,在大陆法系也得到肯定。信托法在转型时期的中国同样能发挥重要作用,但中国总体上师承大陆法系,法律制度及传统与信托法亦存冲突,目前的信托立法也颇多缺陷。本文在回顾历史、总结成果、梳理现状基础上,对我国信托法的完善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3.
情感教育是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方法和手段。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应当依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年龄特点等因素,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全方位的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情知交融的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把学习变为自身要求,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一、以情入境,体现情境美,意境美中学语文教学中重要手段之一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感情,使学生理解作品中的形象,在各方面被文章所打动、所感染,在感情上产生共鸣。l导语情境的设计,把学生领人作品的情景中去。如在第六册机园春·雪卜课的导语是这样设计的:“…  相似文献   

14.
王先明 《河北学刊》2001,21(3):68-73
将近代中国的"新学"等同于西学,是学术界习以为常的认识.本文认为,西学即"新学"的说法,并不符合近代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实际.因此,本文着重从"新学即西学说"的形成过程、新学的指属范围、新旧之争的历史内容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对近代新学的民族定位问题提出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中国客观地存在"一国、两制、三法系、四法域"的现状,因而区际刑事法律冲突不可避免,中国区际刑法应运而生.中国区际刑法主要针对跨境犯罪而展开,研究如何处理不同法域的刑事管辖权冲突,并有效地开展区际刑事司法协助.中国区际刑法在范畴上包括跨境犯罪、基本原则、各法域刑事法主要规定、刑事管辖权冲突、刑事司法协助五个方面的内容,因而具有独立的对象、内容.关于中国区际刑法的研究也具有独立的方法,中国区际刑法具有独立学科的属性.  相似文献   

16.
近代以前的中华法与西方法是完全不同质的两种法律。西方法律的基本精神与核心内容是"契约",而我国法律的基本精神与主要内容,则是为了维持社会的尊卑等级秩序与稳定。二者之间的主要差异在于三个方面:中西方法律制定的出发点不同;中西方法律的制定者不同;中西方法律的各自约束对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7.
雷戈 《社会科学家》2000,15(1):82-85
历史学作为历史学本身而存在,它不依赖于任何其他外在的异已力量,更不依赖于一家历史观,历史应成为自己本身的思想境域。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刑法解释主体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厚勇 《江汉论坛》2003,(5):104-106
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规范,刑法的立法权由最高立法机关行使,刑法的解释权也应由相应的机关行使。但是,我国目前对刑法进行解释的机关很多,有最高立法机关、最高审判机关、最高检察机关,还有最高行政机关的职能部门、省级审判机关和省级检察机关等等。在这些对刑法进行解释的国家机关中,有的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对刑法进行解释,有的不是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而是根据行使职权的需要对刑法进行解释。这种多个国家机关对刑法进行解释的现状,是与我国当前施行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大政方针相违背的,也是违反现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另外,本文在列举和分析我国刑法解释主体的现状以及种种违法解释的同时,也一一指出了我国规定法律解释的法律之间的冲突问题。最后,笔者阐述了解决我国刑法解释混乱状态、规范刑法解释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典解释学方法论反思--兼与杨润根先生商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光庆 《学术界》2001,(4):126-134
本文重新反思了中国古典解释学的解释方法论,认为在"述而不作"亦即"寓作于述"解释宗旨的作用下,中国文化经典解释的基本方法是语言解释方法、历史解释方法和心理解释方法,它们相互结合,不断发展,从一个角度成就了中国文化经典解释曾经有过的辉煌.本文还以此为依据,对杨文提出了商榷的意见.  相似文献   

20.
论中国古代刑法的人性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刑法从理性存在的人性出发,既张扬人的向善能力而肯定刑罚教育主义,又坚持理智败坏人性的"反智主义"而主张刑罚工具主义的惩罚观念;从作为社会存在的人性出发,深入探讨了犯罪产生的社会根源,提出了犯罪预防和控制的综合治理理论;从作为历史存在的人性出发,既树立刑罚的历史权威,又强调刑罚的现实运用.此外,基于"性恶"与"性善"的长期论争,中国古代刑法也深深陷入教化的道德理想主义与刑罚的工具主义的矛盾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