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目前对法学流派的界定大致有三种不同意见,但就其核心构成要素而言基本上是同一的.从法学流派的概念入手,结合西方法学发展之历程,以是否具有完备的组织形式为标准,我们可以将法学流派划分为思想型学派或松散型学派、组织型学派、结合型学派等三种不同类型.相比之下,目前中国法学流派的形成虽已初见端倪,但是仍有待进一步发展.法学流派的形成过程是对法的认识不断深化、不断地接近真理的过程,中国的法学只能随着中国法治的现代化而逐步发展和完善,并产生众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学流派.  相似文献   

2.
朱莉 《北方论丛》2008,(3):145-147
经济学分析法学具有自己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理论研究体系.就理论研究成果的着眼点和适用领域而言,经济学分析法学既可以作为经济学的流派,也可以作为法学的分支.站在法学的立场上、运用经济学的原理对法律制度进行效率评价的经济学分析法学理论是法理学的一个分支.经济学分析法学能够促进法律制度的有效设置和改革,其相关理论研究对于中国现代化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学术自主性与中国法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看来,正是经由种种不对研究对象进行反思或不对理论研究对象进行建构的过程,各种外部性需求渗入并在很大程度上支配了中国法学论者的知识活动。本文分别讨论了四个问题,即关于中国法学研究的自主性问题、关于中国法学研究与学术传统自觉建构的问题、关于中国法学研究与问题意识以及学术批判的问题、关于中国法学研究增长逻辑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讨论在更大的范围上关涉到了中国社会科学的自主性,关涉到了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有效性,甚至也关涉到了作为整体的中国学术体制如何走出困境问题。从总体的意义上讲,本文的研究所提供的视角或开放出来的各种问题实是一种警醒知识生产者去更关注知识生产和再生产本身的内在进路。中国学术研究和学术体制中还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本文研究所提供的知识内在视角也并不可能为上述问题提供一个全涉的解答,因为它同样也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社会法学派是借助于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法律问题所形成的一个法学流派,其法律观主要体现在法即社会秩序、法扎根和服务于社会、重实效而轻名分及重经验而轻逻辑等观念上。在西方法学的发展中社会法学特殊的贡献之一就是提出了一种新的法观念,即活的法观念,这一观念打开了我们对法认识的新领域,因而对法学研究和法制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现代西方主流法学派———自然法学、分析法学和社会法学的形成发展与理性含义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这种联系体现为,现代西方的主流法学流派都是建立在对理性不同含义的解读之上的,具体体现为:自然法学派建立在对理性本体论意义解读之上;分析法学派建立在对理性方法论意义解读之上;社会法学派建立在对理性效果控制论意义解读之上。  相似文献   

6.
历史法学派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萨维尼为代表的历史法学派在对古典自然法进行批评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整理、恢复人类法律文化遗产,认为法的本质是世代相传的民族精神,法的最好来源是习惯,主张对罗马法和日耳曼法进行系统研究,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法学研究方法,为建立和发展近代民法学作出了重要贡献。但该学派特别是萨维尼的政治倾向反动保守,过高地估计习惯法的作用,具有反历史主义倾向等历史局限性,历史法学被逐渐视为一种法学研究方法并溶进了其他法学流派。  相似文献   

7.
薄振峰  杨帆  黄斌 《东岳论丛》2005,26(3):150-155
进入2 0世纪以后,西方法学出现了一个“综合”趋势,这种“综合”表现在三大法学派的相互靠近与“合流”,也表现在一个新的法学派———综合法学的出现,还表现在其他一些法学派别的法律思想中的“综合”倾向。这种思想倾向的形成是多方面作用的结果,对西方法学的发展产生了长远的影响,但在一个综合的概念下统一西方法学更多地带有理想的色彩。  相似文献   

8.
周世中教授以其二十多年来对马克思主义从认识、了解、研究到讲授的经历中,为我们廓清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一些迷雾,并且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与当代法学问题进行了阐述,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法学取得成就和存在的不足,以及中国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研究的前景和走向.访谈还介绍了周教授的研究成果及其未来在马克思主义法学研究计划和构想.  相似文献   

9.
在庞德看来,历史上各种法律哲学和法律思想存在着一个一般性的思想谱系。据此,庞德的社会学法学理论通过对19世纪历史法学派的直接批判得以转出,同时,其理论的最终建构也是对当时社会历史情境的回应和对各种外部思想资源的借鉴和吸收。庞德社会学法学理论的建构路径可能的启示在于,在建构中国当下的法学理论中或许可以寻求到一条相似的建构路径。  相似文献   

10.
信息法学的理论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法学是以信息法的现象为研究对象,从法学角度研究有关信息和法律的关系的学科。信息法学体系的形成,受到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法律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信息法学的立法环境,是信息法学体系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确定信息法学的逻辑起点,关系到信息法学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和严密性。同时,它还关系到信息法学的学术导向和理论功能。  相似文献   

11.
论德国历史法学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兵  蔡迪 《兰州学刊》2010,(3):135-138
19世纪初产生于德国的历史法学派,是西方法学流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其思想主张在整个19世纪占据了德国法学研究的主导地位,引领了世界法学发展的潮流,并对以后的法律思想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总结德国历史法学派主要观点及当时和后世的学者对历史法学的正反面的评价,可以为我国法治现代化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自然法学说是西方一切法哲学流派的滥觞,对价值的不懈追求则构成了这一学说的核心所在。古典自然法学派,在整个西方法哲学的发展历程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典自然法哲学家们的思想为建构现代西方文明的法律大厦奠定了基石。本文拟从学说、贡献及其局限等方面对古典自然法学派予以评析,并就它的兴盛与式微作一番反思。  相似文献   

13.
"虚无主义"这个词并非是我们语言的新词,它目前已经属于大众话语.现代人深受虚无主义的伤害,却又安于虚无主义便是一个重要的例证.什么是虚无主义?某些人没有专门的词来表达的"理性信仰"这个范畴,可以被正当地归诸于产生它的源头.或者说,对理性范畴的信仰以及哲学以信仰为根基也是产生虚无主义的根源.虚无主义乃是历史主义观念发展的结果.要医治我们这个时代的"疾病"--"虚无主义",要避免陷入一片(野蛮的)荒漠中,就要看清虚无主义所设的陷阱或秘密通道,通向死亡或对所有本体论区分(包括在人与动物之间划线)的断然拒绝.马克思对法的历史学派哲学宣言的批判,崭露了虚无主义的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私塾应当是义务教育的一种补充教育形式,它与义务教育法的目的并不冲突;义务教育是受教育者的权利,也是未成年者其父母的一项不可剥夺的教育选择权.中国义务教育法应当为私塾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一定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5.
邓正来先生认为中国法学(及其学派思潮)发展应反对"本质主义".我们并不完全赞同,而认为存在阻碍中国法学学派发展的三个思维误区:以"本质主义"为名的窒息创造,以"非本质主义"为名的向恶演化,以及真问题簇的缺失.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本质主义"在实践中应以"非本质主义"的样态展现出来,即以法学的多元"学派",以学术路径的不同展现出同一个方向:追求理想的生活目标.  相似文献   

16.
试论新时期高等学校依法治校的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时期 ,高等学校依法治校是一个系统工程 ,应加强高等学校党委对依法治校工作的领导 ;加强制度建设 ,建立符合现代法治精神 ,又反映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的制度体系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不断提高干部师生员工的法律素质 ;加强民主建设 ,积极推进高等学校的民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赵旭 《学术探索》2012,(1):39-42
20世纪80年代以来,软法在国际法的部门法领域中发展日胜,人权国际保护就是其软法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中世纪末叶的西班牙学派基于人文主义、宗教、道德、自然法等"软法因素"对西班牙征服美洲殖民地的法律问题进行阐述,并推动了国际法的近代化转型。通过论证西班牙学派理论中的软法因素,分析西班牙学派有关人权国际保护的理论观点,评注当前人权国际保护内容和对未来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王亚明 《北方论丛》2006,4(5):144-147
历史法学派思想内容非常丰富,如关于历史方法论、法律发展的阶段论、法律性质的反映论思想。历史法学派的思想对纠纷解决方式研究同样有很多启示,即在纠纷解决方式的选择使用上,应坚持历史的方法寻求纠纷的合理解决,反对纯粹的“理性司法”;纠纷解决方式的选择,应发现适合本民族传统的方式,坚持民族化与国际化的结合,兼顾法的民族性与趋同性;注重法律与道德的双重力量,使纠纷解决中法的不同渊源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9.
韩非是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司马迁提出了韩非思想以黄老之学为本。文章在论证韩非思想本于黄老的必然性的基础上,分析了韩非关于“道”、“理”、“法”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与黄老思想进行比较。韩非重视“道”的规律义,明晰了“道”与“理”的关系,对黄老思想有继承和改造。不同于黄老通过直观方式体道,韩非提出根据“道”的功用和表现来认识“道”,“理”、“法”均为道的表现。韩非继承黄老道法结合的思想,但未明确提出“道生法”的主张,他的“法”是根据现实问题而制定的成文法。  相似文献   

20.
作为战国时期诸子学高度融合而形成的黄老学,主要是有关社会和政治的学说。具体地说,它是一种以法律为中心的法哲学,是由一些彼此密切相连的问题、观念构成的法律统治的原理和体系,它试图通过法律建立一种"乌托邦式"的法律共同体。本文在澄清对黄老学误解的同时,试图探讨黄老学是如何以"道法"和"人性"为基础建构法律秩序的,力求揭示黄老学的法哲学在世界法治史上是一种先驱性的"法治观",并说明它是如何把法律统治理想化以致于使自身受到限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