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地区的铁路建设不仅实现了该地区铁路建设史上零的突破,而且构筑起东北铁路的主要框架,基本形成了纵横交错的铁路网络。这一时期东北铁路具有所有制类型多、铁路轨距不统一、运输系统各自为政等特点。东北铁路建设既方便了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和掠夺,也促进了东北边疆的开发,促进了东北工矿业的发展,加快了农业生产的商品化步伐,推动了新兴城镇的崛起,加快了该地区近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九·一八”事变是中国现代史的奇耻大辱,它给中国人民和许多亚洲国家的人民带来了空前劫难。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从中吸取的深刻历史教训是,一个国家必须保持国家内部的团结和统一,同时要增强全民族的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3.
“九·一八”事变前,为配合对东北的经济扩张,日本以正金银行、朝鲜银行为主导,整合中小商业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建立了一套剥削、掠夺东北人民的金融体系。但其统一东北金融的野心并没有得逞,东北军政当局的抵制措施,成为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不惜铤而走险发动“九·一八”事变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因袭已久的一种传统说法是,192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是战争策源地形成及第二次大战爆发的原因之一。关于这一点,苏联科学院主编的《世界通史》写道:192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对国际局势也发生很大的影响。帝国主义国家竭力推行侵略政策,以致产生新的世界战争策源地”;格列奇科及乌斯季诺夫主编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更强调指出:“在1929年开始的世界经济危机的条件下,帝国主义国家的统治集团中,产生了……通过战争来解决矛盾的新计划”  相似文献   

5.
“九·一八”事变爆发至今,已经50多年了。然而,它何以会发生呢?又何以在1931年发生呢?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已经看到了许多答案。比如:这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所致;这是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摆脱国内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这是日本帝国主义利用了欧美各国困扰于1929年爆发的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而无力他顾和蒋介石政权忙于“剿共”内战,无心顾及边患的“天赐良机”;这是日本“大陆政策”  相似文献   

6.
"九·一八"事变,是关东军作战主任参谋石原莞尔密谋策划的.然而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我国东北,并非少数人的意图.侵占我国东北是日本帝国主义的国策,多年来一直叫嚷"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日本不经营满蒙,就不能生存",只是在侵略的方法和时间上,日本政府和军部有着分歧.石原莞尔以他的战略思想和战术,调和了二者的矛盾,加速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从而使日本帝国主义提前侵占了我国东北.  相似文献   

7.
六十年前,日本帝国主义经过长期准备,精心策划,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挑起了侵略中国的战争,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在“九·一八”事变过程中,日本法西斯军人石原莞尔是一个举足轻重、十分引人注目的人物。在日本至今还有其信徒对他倍加推崇,还有其他一些军国主义分子阴魂不散。因此,我们有必要揭露他在这一事变过程中的丑恶行径,使人们从历史事实中认清日本帝国主义的罪行,接受历史教训,防止军国主义的历史重演,促进人类社会朝着和平、友爱、团结、进步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二十世纪初,日本发展成为富有侵略性的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尽管它实力不足,但野心勃勃,屡屡同美英争夺亚洲霸权。一九三一年的“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向美英的亚洲霸权进行全面较量的起点,它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面对着日本的侵略,面对着日本的争霸,以美英为代表的西方帝国主义者不是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惩罚侵略者,  相似文献   

9.
沈阳“九·一八”事变陈列馆是一个碑馆结合的综合性建筑。陈列馆建于1991年5月,同年9月18日落成并对外开放。陈列馆位于沈阳市犬东区望花立交桥北侧,柳条湖附近。陈列馆外型是一个巨大倾斜的残历碑,残历碑高18米、宽30米、进深11米共三层楼的建筑。残历碑的框架由混凝土铸成,花岗岩贴面,其坚固挺拔,表现了东北人民坚贞不屈的英雄气节。建筑主体正面弹痕累累喻示了日军侵华的野蛮罪行。残历碑右侧刻有1931年9月18日,九月小,农历辛未年,十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世纪初,日本发展成为富有侵略性的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尽管它实力不足,但野心勃勃,屡屡同美英争夺亚洲霸权。一九三一年的“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向美英的亚洲霸权进行全面较量的起点,它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相似文献   

11.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对东北的移民侵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民政策是日本帝国主义大陆侵略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军国主义在我国东北移民侵略的巨大狂潮是从“九·一八”事变后开始的。日本移民入侵分为武装移民时期、“国策移民”时期。两个时期的移民特点表现为军事性、强制性和掠夺性  相似文献   

12.
国共合作的分裂,破坏了国民革命力量的团结,削弱了中国的国防实力;而东北军在蒋介石唆使下入关参加内战,给日本侵略者侵占东北以可乘之机。历史证明,国共两党的分与合,关系到两党自身的发展与民族的兴亡,国共两党和,则国家民族兴;国共两党分,则国家民族危。  相似文献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问题,迄今尚无定论,检视国内外学术界观点,共有以下五种说法:(一)三九说,以1939年9月1日希特勒德国入侵波兰,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与此相近的还有以1939年9月3日为起点的。(二)三五——三七说,认为在西方开始于1935年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和1936年德、意对西班牙的武装干涉,在东方开始于1937年7月日本法西斯侵占北京、上海。(三)三七说,认为"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就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正式开始。”(四)四一说,以1941年12月8日“珍珠港  相似文献   

14.
"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地区华北移民离乡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北向东北移民历史悠久 ,至“九·一八”事变前达到顶峰 ,成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移动之一”。本文运用比较丰富的中、日文资料 ,从自然、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 ,对移民离乡的原因重新进了全方位的考察 ,这对于了解 2 0世纪二、三十年代华北、东北的社会状况 ,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九·一八"事变后,作为中国东北经济门户的海关也成为日本侵略的对象。日本通过操纵伪"满洲国",向各海关派遣日本顾问和封锁税收,将积存各银行之税款没收,以"优越力"驱逐各关税务司,强制接收各关。与此同时,中国海关总税务司梅乐和所代表的英国等国对日实行的"绥靖政策"以及国民党政府的对日妥协,均对日本的侵略野心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九·一八”事变前后的蒋介石和张学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不宣而战,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骄横的日本关东军几乎没有遇到什么象样的抵抗,仅用4个多月时间就占领了东北三省和一个特区的大好河山。东北沦亡,山河破碎,激起全国人民的无比愤慨,纷纷指责蒋介石政府的不抵抗政策,要求追究丧师失地军政官员的责任。著名的爱国学者王造时愤怒地指出:古今中外的历史,丧权的也有,失地的也有,甚至于亡国的也有,但决找不出丧失土地之多而不抵抗的例子。有之,只有“九·一八”后中国这般最可耻最卑怯的污吏!王造时问道:实行不抵抗主义的人们,还有什么理论可以自行辩护呢;失去东三省不抵抗;失去热河不抵抗;将来失去华北恐怕还是不抵抗;不抵抗主义不但断送了数百万方里土地,数千万的同胞,并且贻我中华民族万世之羞! 面对全国人民的唾弃,舆论的谴责,狡黠的蒋介石,把丧师失地的责任委罪于张学良,一时间,张学良成了众矢之的,辱骂张学良怯懦无能,是“不抵抗将军”;指责东北军是  相似文献   

17.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九·一八"事变距今已有近80年之久。"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新一轮侵华战争的开始,在中国近现代史的画卷上涂上了屈辱而悲惨的一笔。从"九·一八"事变起,中经华北事变直至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前,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一直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即对内加紧"剿共"和镇压人...  相似文献   

18.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把解决东北问题的全部希望寄予国联与美国。然而美国政府在事变初期的静观政策助长了关东军的侵略野心,后者不断扩大战事。锦州危局后,美国政府采取了两面外交,试图在不卷入中日战争的前提下,与国联合作迫使日本撤军,但却无果而终。最后,美国政府出台了史汀生不承认主义,却又遭到日本的无视,成为一纸废文。而美国政府并未采取任何强有力措施以制裁日本。事实上美国政府在中日问题上首先考虑自身利益,其貌似公正的外交政策只是出于道义上的考虑,于事无补。  相似文献   

19.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为了侵略中国而发动了蓄谋已久的柳条湖事变,接着迅速侵占东北全境。面对日本一步紧似一步的侵略行动,全国人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而作为执政者的中国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却采取了极端错误的退让政策,酿成了中华民族史上未有的惨祸,这究竟是为什么?值此抗战胜利50周年之际,重温历史,是为了记取惨痛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20.
“九·一八”事变是30年代发生的第一次重大的国际政治危机。日本的侵略扩张不仅危及着中国的生存,也威胁着其他国家在远东的利益。当时英国在远东拥有最大利益,它又是国际联盟的实际操纵者和远东华盛顿体系的缔造者之一,其远东政策势必对远东国际局势的演变产生重要影响。我国史学界一直比较忽视英国的远东政策,而只注重它的欧洲政策,常常简单地认为,30年代英国在远东只是美国政策的追随者。这种看法是片面的。本文将对“九·一八”事变期间英国的远东政策作初步探讨。一进入20世纪,远东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争夺的重要地区,其中重点是对中国的争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曾企图独占中国。在战后1922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英美列强联合向日本施加压力,迫使日本让步,并构筑了维护中国和远东现状的帝国主义华盛顿体系。1920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重新激化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加剧了它们在远东的争夺,(?)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