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三十年来,北京近代市政建设问题逐渐为学界所重视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使近代北京城市史的研究不断深化。本文从社会史的视角,对三十年来北京近代市政建设的研究加以总结和梳理,评述了学界在探讨市政建设与城市社会运行、市民生活变迁,以及城市文化演进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张美丽 《学术交流》2006,(1):160-162
韦庄是唐末诗坛上一位重要诗人,感伤是他的诗的情感基调。韦庄诗的感伤意蕴主要体现在一些伤春、悲秋、叹老之作中,表现的是末世文人在天崩地裂的特定时代里,由剧烈的心灵震撼所带来的感伤之情。这种感伤之情既是对现实的反映,又是对人生体验所带来的震颤的描述。他的诗的感伤之情不但是普遍的、深刻的,而且是真挚的、深厚的。清代陈廷焯曾用“深情苦调”来评价李清照的《醉花阴》词,其实用它来概括韦庄诗的感伤意蕴,也是恰当的。  相似文献   

3.
杭勇  张美丽 《学术交流》2012,(7):178-180
唐末诗人韦庄在对情与景关系的处理中,仍走的是盛唐诗歌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路子。韦庄诗中情与景的关系大致有三种:第一是通篇以景写情,景中含情,移情入境。第二是先景后情。第三是先情后景,因情而景,景中含情。但不论哪种方式都能做到情景交融。韦庄诗中的情与景不仅是交融的,而且是和谐的,具有和谐的美学意蕴。韦庄诗以这种情景交融的方式来抒情的特征,不同于唐末的许多诗人,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4.
杨许波  郑友征 《社科纵横》2006,(10):112-114
本文主要从生平著作、诗词文创作各方面对近五十年来苏舜钦研究现状作简要介绍,以求有助于研究的进一步拓进。  相似文献   

5.
邓红学 《社科纵横》2009,24(1):94-96
以南唐、西蜀为中心的五代词当中,与温庭筠并称“温韦”的韦庄是西蜀成就最高的词人。作为一种审美文本,韦词不但以疏淡、秀雅的笔调,传达出词人内心真挚、热烈的情感,一扫温词绮丽浓艳的气息,从而在《花间集》中独树一帜;而且以其独特的审美表象世界与象征世界,为审美超越的实现提供文化底土和契机,从而完成文学接受者审美活动的超越层次。  相似文献   

6.
张美丽  杭勇 《学术交流》2003,(9):144-146
韦庄诗的审美特征是清丽。王国维曾用"弦上黄莺语"来形容和评价韦庄的词风及其审美特色。其实将它用以评价韦庄的诗风也未尝不可。这可从韦诗自然真挚的情感、凄丽浑然的意境及清新流畅的语言等特点看出,同样恰当。  相似文献   

7.
张美丽 《学术交流》2004,(3):147-149
韦庄是唐末五代一位诗词皆擅的大家,他一生的创作以入蜀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入蜀后主要从事词的创作。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首先它是在唐末五代"词代诗兴"这个大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其次,可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即词人所处的历史背景、创作环境和作家的创作心理、文化心态来说明。  相似文献   

8.
9.
道德功能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清文 《唐都学刊》2009,25(3):26-29
国内学者在道德功能问题的研究中,揭示了道德的主要社会功能,分析了道德功能的特殊性,比较了中西伦理文化中对于道德功能问题认识上的差异,探讨了道德功能的实现问题,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但与此同时,研究中也仍然存在着一些尚需完善之处,如道德功能的界定不够科学,对道德各项功能缺乏层次划分,对道德功能实现问题的探讨需要加强等。为了将道德功能的研究推向深入,当前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必须对其功能进行科学的界定,并区分出基本功能与派生功能。  相似文献   

10.
<夷坚志>的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1911年以前只言片语式的评论;20世纪90年代以前,集中在<夷坚志>作为白话小说、戏曲文学的故事本事考证;20世纪90年代以后研究范围扩大,从文献、文化、民俗等角度展开,涉及版本、成书、辑佚、作者小说观、故事内容等各方面.整体而言,虽成绩良多,但也有明显的不足,尚有许多可开拓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11.
张应超 《唐都学刊》2005,21(6):11-14
魏徵是唐朝杰出的政治家和著名学者,他对初唐国力的恢复与社会政治的清明作出了贡献。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徵在治国大事中配合默契,相得益彰,是“贞观之治”开明盛世得以出现的重要原因。治理国家历来是政治家与关心国家大事的有识之士思考的重大问题,魏徵关于治国的许多言行已成为以后诸多有识之士的借鉴。他深刻指出,德、礼、诚、信为治国大纲,关系治国成败;居安思危,特别强调朝廷与其下属百姓关系的和谐;考察官员的实际政绩,由其政绩优劣来决定对其升降;帝王能听进逆耳忠言,大臣敢进谏逆耳忠言,均很难做到,但对治国关系重大。  相似文献   

12.
贞观之初,民族关系比较复杂,民族矛盾也比较尖锐。魏徵吸取隋朝国力强盛却仅历二代而亡的教训,结合当时民生凋敝的现实状况,抓住唐初民族关系的主要方面,提出了以偃武修文、勿劳弊中国、以道御之等为主要内容的民族思想。这些思想大多为唐太宗所吸取,开创了经过魏晋南北朝之后我国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的崭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李喜所 《唐都学刊》2003,19(1):88-92
魏源是鸦片战争时期著名的改革家。其特定的社会地位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其改革思想的形成奠定了根基。进化的历史观、实践第一的改革观、富民的经济观以及向西方学习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构成了其鲜明的改革家的思想特征。  相似文献   

14.
明清时期,自幼便浸润干八股文章的小说评点家形成了顽固的文章学思维定式,他们往往以文章学视野来观照小说.在尊题意识支配下,他们惯于按题解文而喜欢抱定题目来分析小说的叙事写人艺术.他们的小说评点表现出文法至上的批评倾向,以"合掌"、"断续"、"伏应"、"急脉缓受"、"虚实"等文章学理论来审视小说情节结构,以"代言"、"宾主"等来分析小说人物描写.文法派的出现在中国小说批评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他们重文轻道,注重小说艺术技巧分析,其评点体现出明显的导读意识,并促进了小说在文人中的传播,但其评点文字也缺乏独立的理论品格.  相似文献   

15.
《东盟宪章》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少廉 《创新》2009,3(1):38-40
《东盟宪章》的签署和通过标志着东盟区域合作进程取得了重大进展。宪章对东盟的组织机构进行了调整,加强了机构以及成员国间的协调。但是,我们对宪章的作用不能有过高的估计。宪章基本上重申的是过去已经确定的和实施的目标和做法,对于东盟所面临的机制化问题仍然未能提出有效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6.
高杨 《阅江学刊》2012,(6):123-127
文学研究应该本着对时代进行精神超越的原则厘清其固有的研究范式,这样既可以保证文学研究自身的独特性,又可以为文学研究的拓展提供一个稳定的研究思路。文学研究应该把文学看作一种特殊精神现象,从中分析总结人类情感中的各种类型以及情感所体现的不同文化背景和人的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17.
过伟 《创新》2007,1(6):115-123
南方稻作民族人文始祖洛甲及布洛陀、洪水育人神话盘古兄妹、左江花山崖壁画、歌圩的女儿、歌仙刘三姐、全国篇幅最长的民间抒情长诗《嘹歌》,及壮族原生态民歌,是广西壮族五大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建设先进文化的民族根基,抢救文化遗产与建设首府先进文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我们把中国的人权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分析:前30年、改革开放的30年与后30年。从排斥到接受是前30年国家人权发展演变的基本样态。改革开放的30年,"人权"在价值上优位于"专政",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是当下30年的人权发展的现实场景。2009年之后的"后30年"是中国特色的人权体系逐步形成的时期,是我国人权发展的未来趋势。通过前后三个30年的整体分析,我们发现,在不自觉间,我国已经走上了人权建设的百年之路,人权事业成为国家百年大计的主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9.
论题学的法律方法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法律方法的一种,论题学方法虽然长期受到忽略,但这种研究在20世纪后半期得以回归。论题学法律方法是在具体个案场合,经过讨论或论辩,给出论据,解决法律问题,并由此成为当今法律论证方法中的一种。虽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论题学方法对我国法学与法治均有重要启示意义。
Abstract:
As a kind of legal method,the method of propositional study has been neglected for a long time,while this study revives in the later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This method can be defined as to present arguments through debate to solve legal problems in concrete cases,and thus the method has been a kind of method in legal argument.Although there still exists some defects,it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legal theory and rule by law in China.  相似文献   

20.
王东 《唐都学刊》2006,22(5):81-85
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是南北朝时期代表北方语言特色的重要文献。从汉语词汇史研究的角度把该书的词汇分为上古词语层和中古词语层,其中中古词语层又包括南北朝时期通行的书面词语、佛教道教词语、实际生活的歌谣词语和方言词语、以及郦道元自创的新词等几个方面,以期对《水经注》词汇性质有清楚的认识,为深入研究该书词汇系统以及南北朝时期北方语言提供参考,也为专书词汇研究提供某些个案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