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人类的绝大部分早已走出森林怀抱的时候,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额尔古纳左旗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的鄂温克族猎民们,至今仍在大兴安岭北部林海中,从事着放牧驯鹿和狩猎的生产,保留着自己独特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今天狩猎鄂温克族居住的贝尔茨河边的敖鲁古雅,不是他们历史上的原居住地。根据民族学的资料,后来形成鄂温克族族体的古代民族,分布于贝加尔湖以东直至库页岛的外兴安岭和大小兴安岭地区。在三百年前的列拿河时代,他们就信奉萨满教,十二个氏族有十二个氏族萨满,每个氏族还有氏族首领“基那斯”。  相似文献   

2.
鄂温克族文学是鄂温克族文化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鄂温克族文化是我国北方通古斯—满语族渔猎文化的组成部分。根据鄂温克族社会历史发展和口头流传的民间文学状况,其文学脉络可划分为以下三个时期:1.古代文学时期。主要是民间口头文学,其内容是动物神话传说、自然神话传说、起源神话传说、萨满神话传说以及萨满神歌、咒语和祈祷词等。神话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特定历史时期产生的。神话的产生与人类的生产方式、社会形态、思维特点密切相关。鄂温克族的动物神话接近原生态神话,其神话形象多为半人半兽或完全是动物形象,其情节较为简单、质朴、…  相似文献   

3.
萨满(博)服饰与原始信仰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治区境内的蒙古、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民族历史中都存在过具有原始特征的萨满教文化时代。萨满(博)服饰作为萨满(博)教行为艺术之一,其款式、造型、装饰等都与萨满教原始信仰有着密切的联系。据我们调查,区内这些民族古代萨满(博)服饰种类繁多内涵十分丰富,为我们研究萨满教文化艺术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可视性形象资料。  相似文献   

4.
鄂温克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兄弟民族之一,共有一万三千余人。主要分布在我区呼伦贝尔盟鄂温克自治旗、陈巴尔虎旗、阿荣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额尔古纳左旗、额尔古纳右旗,还有一小部分分布在黑龙江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 “鄂温克”意思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据调查鄂温克族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百年以前。他们世代过着游猎生活,终年狩猎在大,小兴安岭的深山密林中。约在十八世纪中叶,一部分鄂温克人从雅鲁河一带迁到今鄂温克自治旗境内以后,便由狩猎业转向畜牧业生产,成为鄂温克牧民;很少一部分迁至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阿荣旗一带,有的转向农业,成为鄂温克农民;从勒拿河迁至额尔古纳旗的猎民,至今仍从事狩猎生产,他们是鄂温克猎民。清朝雍正年间,鄂温克族编入八旗,有的被派遣到爱辉、嫩江、齐齐哈尔、呼伦贝尔、新疆伊犁一带守卫边疆。在反对帝俄侵华战争中,鄂温克族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收藏和展示了许多鄂温克族桦树皮制品的文物,这些文物反映了鄂温克狩猎民族的日常生产、生活习俗所用的桦树皮制品的文化艺术与特征,并从中透出以鄂温克为代表的黑龙江边陲地区少数民族人民驾驭自然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智慧与灵气,显现了边疆各少数民族人民的生产方式、民族习俗和桦树皮文化艺术的深厚意蕴.  相似文献   

6.
史诗(EPiC)作为古代民间文学的一种重要体裁,对民族文化的形成发生过极其重大的影响。史诗一般描述本民族具有普遍意义的重大事件,歌颂在本民族形成初期及发展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的英雄的丰功伟绩;多以本民族的迁徙、征战和历史传说为主要题材,反映了早期民族社会。人类群体在自然斗争、社会斗争中所取得的最初的胜利。  相似文献   

7.
《额尔古纳河右岸》以鄂温克族一个部落的最后一位族长的妻子为叙述者,描述女主人公九十年的生命历程和鄂温克民族的兴衰史。小说厚重的史诗品格和文化人类学思想令人称道,而对鄂温克等弱小民族生存状态和萨满文化的关注更构成了小说的内在肌理。萨满文化赋予《额尔古纳河右岸》飞扬灵动的想象力、瑰丽奇幻的神秘色彩以及深沉苍凉的终极意识,独特的异域气质,是"寻根"思潮的深化。  相似文献   

8.
<正>探讨英雄与性相关的神秘力量,必然进入有关萨满能力的配伍与来源的多元性方面的模糊且复杂的争论之中.按照萨满文学分类,在中国少数民族史诗中,英雄的异能妻子无论从神秘能力上,还是从萨满实践上,都涉及了人与神灵及其中介问题.或许有人认为英雄接受或依赖由其妻子带来的神灵帮助是他的部分神授能力不具备或丧失的表现.然而,追索一下人类与神秘力量之间相互关联关系,却是相当悠久而又普遍的文化母题.史诗中的异能妻子,只是这一文化河流中的一段特殊表现.依玛堪中赫哲族将莫日根(英雄)的异能妻统称为“阔里”,其形象为一种神鸟.当然英雄的姊妹也是“阔里”,她们常常嫁归与英雄的朋友.虽然被称为夫妻.但是几乎所有的作品中都没有关于她们和莫日根现实夫妻生活的描述.他们常是主人公的护  相似文献   

9.
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的虎熊神话来源于先人的图腾崇拜,具有原始的形态,带有浓厚的萨满文化痕迹,反映了他们对人类起源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鄂温克族是一个以狩猎经济为主体的塞外民族,其风俗习惯在宗教风俗、节日、婚姻、经济、交通、饮食等方面,都表现了浓郁的特色。玛鲁神袋是其多神教萨满文化的遗存,火神崇拜是其在母系社会即已形成的自然崇拜,黑灰节原是一种秽天巫术,柳蒿菜曾是其植物崇拜,还骨头婚俗源于远古的近亲婚配,四不像是其“森林之舟”,稷米茶是其没有茶叶的民族茶。随着历史的发展,各民族文化的交融,鄂温克风俗也在渐变,表现出交融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50年代初期,东部区党委组织的对鄂温克等几个少数民族的社会调查,已确认聚居在呼盟境内的打牲索伦、通古斯、雅库特共同构成了单一的民族——鄂温克族.鄂温克族有自己的语言、风俗习惯、居住区域、经济生活特点和宗教信仰.鄂温克族的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满洲通古斯语族的北语支.我国的鄂温克语言分辉河、伊敏河、敖鲁古雅、莫尔格、讷河等方言.鄂温克族信奉人神合一的萨满教.鄂温克族的祖先历史上曾主要分布于贝加尔湖周围和以东的黑龙江北部的色楞格河、鄂嫩河、赤塔河、石勒喀河、涅尔查  相似文献   

12.
在古代人类的眼中,自然山川从来没有当作被欣赏的对象,因为它不美。这从我国的山水传说中明显地可以看得出来。我国古代的山水传说有两点特别引人注目:其一,自然山川总是有缺陷的,甚至是凶恶的,丑的;其二,古代人类在认识山川时总是和人事或神事搅在一起的,被当作美的对象来歌颂的是自然山川的对立面,即在战天斗地中生成、安排或改造有缺陷的、丑恶的山川,使之适合人类需要的伟大神灵或人类的伟大英雄。 山水传说中最古老的品种,要算开天辟地的传说了。在我国见于记载的开天辟地的传说南北都有。《艺文类聚》引《三五历纪》说:“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  相似文献   

13.
长篇说唱文学伊玛堪是赫哲族的文化遗产,是其民族的百科全书、民族精神的活标本和活史书。伊玛堪的内容主要反映的是部落之间的战争,和赫哲族萨满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生动展现了萨满族的宇庙观、灵魂观和神灵观,全面反映了赫哲族的萨满文化。  相似文献   

14.
丰富多彩的民间故事 在蒙古族民间文学宝库中,还有丰富而又优美动人的民间故事。蒙古族人民是勤劳而勇敢又富于幻想,具有乐观主义精神的人民,他们不仅善于“歌以咏志”,而且也善于创作出想象丰富的故事,来寄托自己的理想,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就共体裁来说,有充满传奇色彩和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故事;行反映本民族本地区的历史和斗争生活的传说;有嘲笑、讽刺僧俗封建统治阶级的机智人物故事;有短小精悍而又优美生动的童话和动物故事。就共内容来说,涉猎的生活面极为广阔,绝大多数都是反映了蒙古族人民的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以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蒙古族劳动人民的阶级感情、思想倾向、民族习俗,表达了他们美好的理想和愿望。  相似文献   

15.
鄂伦春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历史比较悠久,但可考证的史料却很少。因此,研究鄂伦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经济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道德观念等方面的情况,不能不依靠大量存在于鄂伦春民间的各种传说、神话,说唱、叙事歌及萨满神曲等。 鄂伦春族民间文学反映了鄂伦春族人民的原始信仰观念。即:万物有灵、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这些信仰习俗对于鄂伦春族的风俗礼仪,尤其是对于他们的意识形态及思想观念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作用。 对自然的崇拜是人类最早的宗教、意识活动,也是对自然界最初认识的反映。恩格斯曾写道:“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历史初期,首先是自然力量在人们头脑中获得这样的反映。”费尔巴哈也说过:“自然不但是宗教的最初的、原始的对象,而且是它的始终如一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赫哲族的萨满神话可分为萨满来历的神话,萨满异能的神话,萨满神灵的神话等三种类型,是萨满崇拜的结果,反映了赫哲族传统文化深层的历史沉积和原始文化的痕迹.  相似文献   

17.
<正>作为原始宗教中最早的自然神之一,日神是各民族神话或信仰中较为重要而普遍的神灵。在这些神话传说和宗教信仰中,日神诞生的内容十分突出,其各种形象一方面体现了这些民族信仰与智慧的特征,同时也反映了这些民族文化渊源尤其是思想认识的早期特点。日神的诞生及其形象在不同的民族和地区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一、日神的诞生 关于日神的诞生,我们可以总结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1、自生说 日神自生观念体现了远古先民朴素的认识,反映了人们对太阳崇拜的程度,这种观念隐含了创世之说——太阳神经常以创世之神的形象出现。 在古代埃及,根据其中的赫利奥波利斯  相似文献   

18.
关于尼山萨满的神话故事,在我国北方少数民族——满族、鄂温克、鄂伦春、赫哲、达斡尔等民族中长期地流传,变体很多,可见其影响之长之广之深.尤其被誉为“满族文化的百科全书”、“满族古代神话史诗”的 《尼山萨满》(又名《桑萨满传》、《尼珊萨满传》)就有满文手抄本的异文几种.  相似文献   

19.
壮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壮族先民在长期的劳动和斗争生活中,不断地认识世界,创造了自己独特的神话。这些神话,体现了壮族先民对宇宙起源、人类起源、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的最初看法,是古代壮族人民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萌芽。关于“大气”构成天地的观念古代人类对于他们生活在其中的奇妙的大自然,具有特别浓厚的探索兴趣。浩渺的苍天,广袤的大地,纷繁的物类,是怎样形成的?壮族先民通过探索和思考,对这个问题做出了自己的回答。  相似文献   

20.
女娲传说史实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女娲“炼石补天”、“为女婚姻”、“为女正姓氏”、“搏士为人”等传说,流传很广。就史籍来说,最早见于《列子》和《淮南子》,皇甫谧《帝王世记》及司马贞《三皇本纪》等因之。此后历代古史学家和文人们,论述者益多。这些传说究竟反映了些什么真实历史内容,汉魏以来,很少为人们所重视,常被当作“虚妄”、“荒幻”的无稽之谈。远古人类在和自然界长期斗争中,不断地战胜自然,改变社会生活,改变世界。他们追念、歌颂祖先们的苦难和胜利,对现实生活怀着无限憧憬和幻想。他们通过这种追念、歌颂和幻想的不断复述过程,创造了许多神话传说。神话传说固然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和夸张性,有其虚幻不符实际及与宗教唯心主义互相纠缠之处;但是,确也反映了人类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和自然斗争的一定的真实的历史内容。女娲“炼石补天”、“搏土为人”等神话传说,我们如果能应用历史唯物主义进行深入研究,是能探索出一定的其实的古史内容的,绝不是什么毫无所据的“不经之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