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6 毫秒
1.
秦柳方同志对我的文章的一些材料提出了几点补正,我非常欢迎。现将就自己所掌握的材料作答如下: 一、关于当时的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进行农村调查的情况。我主要是根据“国立中央研究院院务月报”一卷八期(1930年2月出版)上廖凯声的文章《社会科学研究所无锡农村调查记略》核对的。陈翰笙同志在1982年4月13日、16日、21日向我谈及无锡调查的情况时,冯和法同志也在座。文中所列参加调查的人员名单,调查材料整理人姓名,均是由陈翰笙同志提供的。二、关于1930年的保定调查由什么组织出面的问题。除了陈翰笙同志谈及以外,还有  相似文献   

2.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叛变革命,祖国大地上兵荒马乱、民不聊生,广大农村更是灾荒频乃、生产凋敝。许多有识之士纷纷提出“中国将怎么办”的问题,焦虑祖国的前途。为此,当时一些社会工作者陈翰笙、张锡昌、钱俊瑞、王寅生等人进行了一系列农村调查,以证实中国共产党对于当时中国仍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科学分析,反驳反动派对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诬蔑。  相似文献   

3.
陈翰笙同志是我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新近出版的《陈翰笙文集》将他早期的农村社会调查共十三篇列于全书之首。这些调查尽管是半个世纪前的作品,但今天读来仍然有着极大的启发,我们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位马克思主义者的工作成果。在具体的社会调查实践中,很难分清经济学与社会学的界限。事实上,广义经济学的调查就是社会学调查,因为其方法首先是社会学的,调查的对象也总是作为社会现象(包括经济现象)的社会事实。陈翰老的农村调查究竟有什么特点?对现在的社会学工作者的现实社会调查又有什么启发呢?如果把陈翰老的调查同当时其他学者所作的调查相比,就会发现这么几个特点:(1)陈翰老的调查是极为明确的“问题导向”的研究,不是简单地罗列中国社会的现状,而是竭力去说明种种社会现象背后的原因以及对具体问题的研究。比如“现代中国的士地问题”,“中国农民的赋税问题”等。就是这样陈翰老的“问题导向”的研究还不局限于此,他更深化、前进了一步,就是以中国革命这个最大的现实问题作为自己调查的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是中国太平洋学会创始人之一、《太平洋学报》前名誉主编陈翰笙先生诞辰120周年。5月20日上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国际文化书院、北京大学陈翰笙世界政治经济研究中心等单位主办的"纪念陈翰笙诞辰120周年暨陈翰笙学术思想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廖学盛、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  相似文献   

5.
我想为《太平洋学报》写一篇陈翰笙的文章。写这篇的动因是 ,就在我体检中发现在结肠的部位有一个肿瘤“可疑癌变” ,决定 4月 1日住院的前几天 ,中国太平洋学会的执行会长张海峰告诉我 :太平洋学会的名誉会长、《太平洋学报》名誉主编陈翰笙病危。于是我到协和医院病房探视 ,知道这两天陈翰笙的病情稳定 ,比张海峰去探视那天要好 ,但是还是很严重的 ,生命垂危。于是在 3月2 9日那一天 ,我们中国太平洋学会的同事们就聚在一起商量 ,一旦陈翰笙去世 ,我们太平洋学会该做一些什么工作的问题。那一天到会的 ,除张海峰外还有张叙三、李慎之、陈…  相似文献   

6.
记1935—37年的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928年(民国十七年)在南京成立了中央研究院,以蔡元培为院长,为全国的最高研究机构。又于1929年在北平(当时改北京为北平)设立北平研究院,以李煜瀛为院长,李书华为副院长。院总部设立在中南海怀仁堂旁的西四所,下设镭学、物理、植物等所,史学、文体等研究会。而史学研究会的工作范围为(一)北平志的编纂。(二)北方革命史料的苋集。(三)清代通鉴长编。(四)发掘和考古。第一项工作,曾出版了《北平金石目》一卷和  相似文献   

7.
从1978年以来,杨献珍同志在思维和存在同一性问题上,对艾思奇、王若水等同志的观点进行了批评。在1981年第4期《社会科学战线》上,王若水同志发表了《辩证法的命运》一文以后,杨献珍同志紧接着在今年第1期上发表了《唯物论的命运》一文,对王若水同志的观点提出了反批评。这种批评和反批评,是学术发展的必要条件。杨献珍同志在《唯物论的命运》一文中说:“王若水、艾思奇同志多年坚持说恩格斯肯定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我们说,这  相似文献   

8.
陈翰笙先生(1897-2004)是一位跨越两个世纪的博学多能的学者和带有传奇色彩的革命家,离开我们已经两年多了。20世纪20年代,他曾经是北京大学最年轻的教授,与李大钊、胡适等人共事。1926年,他经李大钊介绍去莫斯科参加第三国际的工作。1927年经邓演达介绍,他在莫斯科结识了宋庆龄,并与她保持了毕生的友谊和革命工作关系。30年代,他在上海创建了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会,带领薛暮桥、陈洪进等一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进行深入的农村调查。30至40年代,他在国内外重要报刊上发表了许多有关中国政治经济问题的英文时评和专论,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新中…  相似文献   

9.
我国美学界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曾经对美学上的一些基本问题——美学的哲学基础、美学的研究对象、现实美和艺术美的本质、美感和美的关系、社会美和自然美的区别与联系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笔者也参加了当时的讨论。对于我当时的浅见,有的同志表示同意,有的同志(如李泽厚)则提出了质疑。这里仅就自然美问题做一答辩,以求共同提高。 1962年李泽厚同志在《美学三题议》①一文中对我在《自然事物的美学意义》②中所提出的自然美在于自然事物本身的看法提  相似文献   

10.
《求是学刊》编辑同志: 贵刊一九八二年第二期李瑗、胡长水同志的《从无政府主义者到资产阶级政客的吴稚晕》一文说:“吴雅晖成为无政府主义者是从创办《新世纪》开始的。1907年6月21日, 他和李石曾等人在巴黎创办中文版的《新世纪》周刊,这是中国无政府主义者创办的第一个刊物  相似文献   

11.
我们的领域     
2005年,对于《太平洋学报》的发展,是非常关键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太平洋学报》的内外部发展环境都发生了新的变化,面对新形势,杂志社人员经历了痛苦的抉择。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和讨论,最后,我们对《太平洋学报》学科建设达成了一致意见。首先,《太平洋学报》是一个以国际问题为主的学术期刊。这一定位凝聚了几代人的心血,从中国太平洋学会的创始人周谷成起,到陈翰笙、于光远、李慎之、张海峰、罗肇鸿,他们对《太平洋学报》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十年来,在老一辈编委和编辑部人员的努力下,历尽艰辛、风雨兼程,《太平洋学报》一步一个…  相似文献   

12.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张闻天同志所作《出发归来记》,是四十多年前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总结。这是一篇闪烁着马克思主义光辉的文献,它精辟地论述了我们共产党人对于调查研究的基本态度、基本方法,今天读来仍然有很大现实意义。共产党员的终身事业张闻天同志在《出发归来记》中指出:“接触实际,联系群众,这是一个共产党员的终身事业”,他就是这样的楷模。1941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不久党中央又发布了关于加强调查研究工作的决定。当时,作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兼中央宣传  相似文献   

13.
一九七三年五月,中共金华地委举办第一期兼职理论辅导员读书会,主要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在学习中,我们了解到《共产党宣言》最早中文全译本是一九二○年八月在上海第一次出版的。这个全译本的译者陈望道同志,就是在我校工作的陈赛兰同志(现已离休)的亲大伯。因此,我以十分崇敬的心情,向复旦大学校长陈望道同志写了信,求他把翻译的原本赠送一本给我们阅读,同时请他将当时翻译出版《共产党宣言》时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首先,我以一个普通士兵的身份,在老山前线猫耳洞里向您们问好!我是《社会》杂志的忠实读者。我认识它要追溯到1981年,当时各种社会问题、社会现象交叉纷繁地呈现在我们周围.这对我这个涉世不深的青年来说确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心想如有一本专门探  相似文献   

15.
《浙江学刊》1981年第2期发表了纪仙的《介绍孙中山在宁波的讲词》一文,所介绍的史料有不够完整之处。现对此作一些补充说明,以便其他同志在研究孙中山的思想和宁波地方史时,能够更正确完整地运用这则史料。首先,纪文说:“这篇讲词刊登于当时的《四明日报》上”,但文内所介绍的讲词,却不是该报发表的原文,而是一件几经传抄的记录稿,因此正如纪文作者所言:“错漏之处在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同志在《关于农村调查》一文中有这样几句话:“苏东坡用‘八面受敌’法研究历史,用‘八面受敌’法研究宋朝,也是对的。今天我们研究中国社会,也要用个‘四面受敌’法,把它分成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军事的四个部分来研究,得出中国革命的结论。”文以人传,在约定俗成的语言规律中,这所谓“八面受敌”法,便成了一个分门别类地研究问题的方法的概念。现在有的学者甚至作了这样发挥:“这种分类读书法,分类研究法,也即专题读书法,专题研究法,苏东坡把它称之为“八面受敌”法,曾经受到毛主席的注意和称赞。……毛主席的这个称赞,对于我们是一个很深刻的启发,而对于苏东坡则无疑是一个十分难得的荣誉。”(顾其中:《苏东坡》第103页) 考“八面受敌”一语出自苏东坡《又答王庠书》文中。所谓“八面受敌”法,说是毛泽东同志  相似文献   

17.
中国有一个大学问家陈翰笙。2004年3月13日,他去世了,享年108岁。他诞生于1897年2月5日。更详细地说,去世时他的寿命是107岁再加36天。他是当代中国知识界中寿命最长的人,也是当代中国知名人士中寿命最长的人。他和宋美龄同龄。他比宋美龄年龄还大几个月,而他的去世又比宋美龄只差几天晚一年。这两个人,在中国历史上的作为各有千秋,不在这里评说。中国太平洋学会和中国太平洋学报,作了一番准备,在陈翰笙去世之后的一个月,2004年4月13日召集了陈翰笙追思会。由于陈翰笙是这个学会的名誉会长、这家学报的名誉主编,中国太平洋学会和学报,觉得自…  相似文献   

18.
陈翰笙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前辈学者、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与社会活动家 ,中国太平洋学会名誉会长、《太平洋学报》名誉主编。 2 0世纪 30年代 ,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 ,陈翰笙满怀对祖国赤诚的爱 ,不远万里前往美国 ,参加了国际性学术团体———太平洋学会(InstituteofPacificRelation)的活动并担任该会英文会刊《太平洋事务》 (PacificAffairs)的编辑 ,为建立国际抗日统一战线做出了贡献。上世纪 80年代 ,他预见到世界经济重心有向太平洋区域转移的可能性 ,遂又参与创立了中国太平洋历史学会 ,并对学会的学术活动给予了热情和富有启发性的…  相似文献   

19.
翰老离开我们了,永远地离开了。留下了后辈对他的无限思念和敬仰。陈翰笙同志1 897年2月5日出生于江苏无锡,后辈都亲切地称他翰老。在他度过的1 0 8个春秋中经历了清朝末年、北洋军阀、国民党统治和新中国四个时代,翰老为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反对黑暗统治、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为我国的社会科学研究事业、教育事业以及民间外交活动的开展,不辞辛劳,不畏险阻,献出了毕生的精力。翰老一生辛劳,是我国著名的社会科学家和社会活动家。早年为实现“科学救国”的理想,赴美勤工俭学,获历史学硕士学位,旋转赴德国,获柏林大学博士学位。1 92 4年即…  相似文献   

20.
胡国枢同志在《龙华会及其首领张恭》一文(见《浙江学刊》1981年第2期)小说:“刘琨、盛俊与张恭以《民报》为榜样,在金华办《萃新报旬刊》,热烈宣传新思想,流传金华全府。……当时革命思想在浙中各地的传播,龙华会实起了积极作用。”但考诸实际,《萃新报》并非旬刊。中国社会科学近代史研究所藏有《萃新报》第一至四期,封面标明:“每月两册,朔望发行”,是半月刊。第一期出版于1904年6月27日(光绪三十年五月十四日),第二期出版于同年7月11日(五月廿八日),第三期出版于7月26日(六月十四日),第四期,也是最末一期未载出版日期,据金冲及同志订考,“可能出版于8月9日(阴历六月二十八日)前后”,该报之遭封禁一事,“大约在阴历七月左右”。(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