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现代西方哲学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它具有明显的非理性趋向。西方哲学家霍布豪斯说,现代哲学已经“沾染上了非理性主义趋向”,他说:“我们最后将把人说成是一种非理性动物,而现代哲学家则是这种非理性动物的先知。”布拉贝利也认为,黑格尔之后的西方哲学的主要趋向是非理性主义。也就是说,如果近代西方哲学是理性的即以追求理智在形式上的完美和对终结实在的把握为目的的话,那么可以说现代西方  相似文献   

2.
西方传统形而上学实质上是一种建构在理性基础上的理性主义哲学。随着理性自身的发展, 理性形而上学遭遇了现代西方哲学的拒斥。现代西方哲学依据对理性的态度,形成了实证主义、人本主义和马克思哲学拒斥传统形而上学的三种致思路径。  相似文献   

3.
笛卡儿“我思故我在”是西方哲学中争论最多的命题之一.这一命题不仅蕴含着近代哲学的开端,而且在很大程序上推动现象学运动的发展.研讨我思范畴的历史增变可以有助于我们认识传统哲学与现代哲学承继的脉络,从而挖掘出以古典理性主义向现代非理性主义转变的契合处,为更深入地研究西方哲学抛砖引玉.一、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儿实行普遍怀疑后确定的第一原理.它在张扬理性、突出主体作用方面的巨大历史影响,自不待说.其间蕴含三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的探析.(1)、个体间区别的我思依据.苏格拉底…  相似文献   

4.
作为马克思主义重要组成部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是哲学的异类,也不是凭空产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深深根植于西方哲学的传统中,却又同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了西方哲学的变革。在我们国家,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独立的哲学形态,在与现代西方哲学的交流中虽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却始终处于一种特殊的指导地位,引领着我们对于现代西方哲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非理性主义是与理性主义相对立的哲学思潮。否认或贬损人的正常的意识活动的作用,特别是否认或贬损理性思维的重要作用,把神秘的非理性的意识活动作为唯一真实可靠的精神内容,是非理性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从古典西方哲学到现代西方哲学的历史发展中,非理性主义始终占有突出的地位,它总是在与理性主义哲学的相互联系和对立中得到发展和深化。本文试从这种联系中来阐述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基本思想及其发展和演变的趋向。  相似文献   

6.
论"体验"概念的发展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验"概念在西方美学史上经历了认识论、本体论和解释学这三个发展阶段.体验概念的发展有二个特点:其一,随着体验概念的发展,体验的主体性精神一步步凸现;其二,随着体验概念的发展,体验的非理性因素越来越浓烈."体验"是作为"理性"的对立面而出现的.我们可以把"体验"视为现代西方哲学领域出现的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是对理性主义哲学惯用的逻辑思维方式的一种有力反抗.  相似文献   

7.
学界对于西方现代主义设计观念的讨论,大多立足于形式、功能、生产技术和艺术运动的分析,而对它与西方哲学观念的渊源则相对忽视。从西方设计思想发展史的角度来看,理性主义哲学中"数"的逻辑演绎观念一直深刻影响着设计实践,西方现代主义设计正是沿着这一理论路向建构了它的形而上学。通过回溯从古典时期以来西方理性主义哲学与美学的历史发展,我们可以观察到"数"的逻辑演绎观念在古典时期的哲学和建筑理论中确立了其形而上基础,文艺复兴时期得以继承并锤炼出实践方法。17世纪笛卡尔和莱布尼茨完善了逻辑演绎原则,将它作为启蒙的理性主义和科学精神的核心思想,进而被现代主义设计吸收。但这种观念在二战后逐步发展到极端,暴露出其缺陷,走向悖论。  相似文献   

8.
希腊哲学是全部西方哲学的主要源泉。恩格斯曾经说过:“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自然辩证法》第30页。)因此,认真研究希腊哲学对于了解和认识整个西方哲学史,从而总结人类认识的发展规律是十分有意义的。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很高兴地看到严群先生的《分析的批评的希腊哲学史——前苏格拉底部》出版。  相似文献   

9.
现代西方哲学在发展中呈现出共同的价值旨趣———对作为现代性内核的理性的省察和批判。现代西方哲学在理性批判中表现出一定的理论困境:语言学维度的澄明和遮蔽;知识论立场的消解与固守;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的尖锐对立。反思现代西方哲学的理性批判及其问题,可以为当代中国哲学的理性反思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理性主义是西方哲学发展史中所探讨的核心主题.在称之为"黑色时代"的中世纪,理性主义在批判性继承古典希腊哲学中的理性主义基础上,在唯实论与唯名论之争中,理性主义异变为上帝的理性,从而与人的信仰分裂,这种异变性的发展为文艺复兴和启蒙时代的来临埋下了"种子",为近代西方哲学的发展与繁荣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先秦哲学与古希腊哲学分别是整个中国传统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发端。虽然两者都产生于奴隶制时代,但各自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又有着很大不同,从而导致了两种哲学在致思趋向、思维模式、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上的明显不同,可谓各具特色,相映成趣。通过这种比较分析,有助于深化我们对整个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哲学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表明不同国家、不同传统的文化之间进行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一、伦理──中国传统哲学的理想目标在比较中西传统哲学时,人们常常说西方哲学重视人,中国哲学轻视人。我们认为,这种说法是只看到了事情的表面现象,而未看到事情的本质。从本质上讲,中国传统哲学是关注人和重视人的哲学,是人沦哲学,而西方传统哲学才是疏忽人的哲学。西方传统哲学或者是把目光放在自然事物上的自然哲学,或者是把目光放在上帝天国的宗教哲学。其哲学重心始终没有象中国哲学那样放在人的身上。而仅有的那么一点人文主义,也不过是强调人的自然本性,而没有重视作为人所特有的社会伦理特征。中国传统哲学恰恰与此相反…  相似文献   

13.
西方哲学的历史表明,西方哲学中理性精神和非理性精神、雅典和耶路撒冷的对立始终存在,这一特征直到现代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兴起才被强调出来。作为理性主义哲学的对立面,现代非理性主义思潮表述了人们关注个人命运和内心生活的愿望,它的产生是人类认识活动本身不幸而深刻的二元对立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4.
本文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抽象地概括为具有某种反理性或非理性的思想系统 ,强调马克思主义的体系虽然从总体上是属于理性主义的系统 ,但这种理性主义又与古典哲学讲的理性不同 ,它具有现代理性的反理性特点。当然 ,本文也不赞成把马克思诠释成为一种非理性主义 ,认为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 ,既要看到这个系统的现代理性主义倾向 ,又要领会它的非理性的某些因素。结论是 :只有从整体上、具体地去认识 ,而不是局部的、抽象地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 ,才可能完整、准确地加以把握。  相似文献   

15.
<正> 中国传统哲学和西方哲学,作为多种不同文化类型中最深层的东西,其差异性是显而易见的.从一般概念、基本范畴到哲学思维方式、哲学根本问题,以及整个哲学思想体系和哲学模式都存在着十分重大的差异性.西方哲学可以说是一种哲学的世界观,它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探讨的是物质、意识、上帝、感性、理性  相似文献   

16.
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哲学确立了理性主义的至高地位,但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中出现的诸多矛盾使得理性主义的光环渐暗,理性的社会和国家带来的并不是理性主义所预言的人的普遍幸福和自由发展,而是种种灾难、痛苦和人的异化。叔本华的意志哲学正好适应了当时西方哲学近现代转型的潮流,即由传统理性主义走向对理性主义的批判,关注人的生命、生存和价值,并成了这一潮流的重要推动者之一。  相似文献   

17.
叔本华是现代西方最早对黑格尔哲学进行批判的哲学家之一。他站在非理性主义哲学的立场批评黑格尔对康德哲学的“错误”态度,指出黑格尔的理性主义哲学是“完全虚构”,是变相的神学,是为普鲁士政府服务的哲学。叔本华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既包含合理成份,也存在一些错误。这一批判推动了西方哲学从理性主义向非理性主义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论罗蒂的后哲学文化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查·罗蒂(RichardRorty,1931-)以西方哲学传统及其变种:英美分析哲学和欧洲大陆哲学的激进批判者姿态出现在今日西方学术界.他是一位从那个传统中冲杀出来且将它予以重创的哲学家.罗蒂试图实现某种新的综合,试图改变西方哲学和西方文化的整个形象.一方面,他宣告了西方哲学传统为人类精神活动寻求某个基础并进行等级划分的系统尝试的不妥当性和不必要性.另一方面,罗蒂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文化:后哲学文化.罗蒂的思想在当今西方思想界正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考察了罗蒂的后哲学文化观.内容包括,罗蒂创立后哲学文化的逻辑起点,创立这种文化将面对的诸多问题,以及这种文化现将给今日西方的某些哲学活动和其他学本活动可能产生的毁灭性影响。人们将看到,罗蒂对待西方传统文化的态度对于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中国人应如何处置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哲学史界有一种观点认为西方哲学的发展过程可以看成“客体——主体——客体与主体的统一”这样三个大的阶段所构成的一个“大圆圈”,古代和中世纪着重在研究客体,到近代初期转化为着重研究主体,而到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前夕则达到着重研究客体与主体统一的阶段。当然每个阶段又包含着小的阶段,其中同样也包含着“客体——主体——客体与主体统一”的“小圆圈”。如果按照这种观点,则认识主体问题应该是我们所要探讨的近代初期这个阶段哲学最着重的问题。不管怎样,这一时期的哲学,既以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两派哲  相似文献   

20.
哲学史界有一种观点认为西方哲学的发展过程可以看成“客体——主体——客体与主体的统一”这样三个大的阶段所构成的一个“大圆圈”,古代和中世纪着重在研究客体,到近代初期转化为着重研究主体,而到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前夕则达到着重研究客体与主体统一的阶段。当然每个阶段又包含着小的阶段,其中同样也包含着“客体——主体——客体与主体统一”的“小圆圈”。如果按照这种观点,则认识主体问题应该是我们所要探讨的近代初期这个阶段哲学最着重的问题。不管怎样,这一时期的哲学,既以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两派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