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过对恽寿平绘画思想的研究发现,"仰钻先匠,外师造化"是他在绘画理论与实践中始终坚持的原则。在思想意识方面他极为尊古,并坚持师法古人;同时重视师法造化,将写生视为绘事之源泉。在师法造化的过程中要求画家深入自然,自然与画家的灵魂交融,他的没骨花鸟画因而被称为写生正派。当前中国画坛片面追求形式感,忽视绘画基本功及写生训练,针对这一现状,恽寿平的绘画思想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2.
生活在日本室町时代(1392-1573)的画家雪舟在武家文化、宋元绘画和禅宗思想等多元因素影响下,创造出了具有和风特色的水墨山水画典型范式,被誉为日本山水画的创造者。他的绘画渗透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艺术自由精神的执着追求,入明的特殊经历,及个人在艺术上的个性追求,使他的绘画给我们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自然观。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晚明画家董其昌绘画的笔墨语言的特点。他借鉴禅宗的思维方式 ,成功地实现了对传统的整合与超越 ,在对传统的融会中达到了个人画风的新变 ,并在此基础上全面地将书法性笔墨引入绘画 ,使笔墨脱离自然而获得独立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4.
郁达夫是一位以文字作画的小说家,他的小说既有对自然风景和人物生活图景绘画般的构图,也有色彩的传神点染,郁达夫这种独特的艺术追求,不只是对现实生活的自然写照,更多的是作家主观世界的折射。绘画技法融入郁达夫的小说创作,使他的小说获得了含蓄、蕴藉,诗意盎然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
姚华是清末民初的著名书画理论家,他把绘画界定为一种形而上的艺术,强调绘画应肇始自然,作画要心意结合、“意到笔随”。针对绘画创作的程式问题,他认为应该敢于寻求一种理想的“自适”状态;在绘画的立意和评鉴上,他提出了“骛关则离真,求真则失美”与“以不关为关”的审美理想论。  相似文献   

6.
石涛山水绘画作品的风格变化多端,又能自圆其成,体现了他极大的艺术创造能力。他非常擅于在自然形态中寻找合适的山水造型元素,并将其转化成多样的绘画语言,给人们良好的方法启示。  相似文献   

7.
油画作为造型艺术的一种绘画形式,它之所以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是因为它的每一块笔触都体现着人的个体特征和审美取向。在荷兰画家凡高传奇般创造的前所未有的油画式样中,他将人性内观的真实与自然客观的真实相融于油画笔触之中,使他的油画笔触具有了与众不同的形态神韵和灵性。  相似文献   

8.
朱自清的文学创作当以其散文成就最大,而又以写景最为突出。他以自然为出发点,调动各种语言表现手段,融绘画艺术于景物描写之中,使景物描写与内心情感融为一体,把读者带入了如中国山水画一般丰满、自由、宽泛的意境中,使他的作品呈现出气韵与静谧、惬意与新奇、率真与谐和,达到自然和谐与人性自由相统一,蕴含了巨大的生态审美空间。  相似文献   

9.
清初画家恽寿平在绘画理论与绘画创作中对于"逸格"的理解,在黄休复"得之自然""笔简形具"的基础上,融入了他的遗民情结。他选择用简淡的笔墨、自然的物象、"摄情"的手法隐性地表达出明清鼎革之际的家仇国恨以及画家内心深处的悲苦与无奈。同时,受老庄思想的影响,恽寿平在绘画中又超越了世俗利害得失,通过简淡的笔墨、荒寒的意境表现他的宇宙情思与对人生的思考,以实现对"道"的观照。  相似文献   

10.
亨利·米修与西方文化传统格格不入,在精神探索中与中国智慧携手,将他所接触的中国人和中国风物置于情感的、心理的、文化的、哲学的多种层面上,以西方作为参照,在他的眼里,普普通通的中国人的生存方式和行为方式,都表现为一种智慧。中国绘画与诗,与书法同道、同源,密不可分,这三者之间内在的和谐关系,归根结底就是与宇宙、自然的和谐关系。中国的绘画、书法、戏剧重表现而非再现,重神似会意而非描形摹状。中国戏曲的虚化对米修的艺术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诗人趋虚向道,走进道家智慧。道家思想使诗人获得一种新的关照、新的眼光、新的语言。道家思想给予了他某种务虚智慧,使他的诗歌创作悖逆西方传统,展现出一种新的气象。  相似文献   

11.
一部《红楼梦》,就是一幅千姿百态、色彩绚烂的人物长轴。曹雪芹擅长丹青,熟谙画论,《红楼梦》的写人技法,深得现实主义绘画之妙。传为他的一首《自题画石诗》中有这样的句子:“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这个“玲珑出自然”,不仅可能是他进行绘画创作的经验结晶,而且也可以看作是他进行文学创作、人物塑造的一个美学特征。笔者对此略陈愚陋,以就教高明。  相似文献   

12.
周澍晖 《南都学坛》2001,21(5):117-117
一、具有扎实的基本技能在美术教学中 ,教师的课堂示范是促进教学质量优劣的关键所在。俗话说 :“学海师为导。”课堂上 ,直观的教学示范画 ,能给学生以良好的启发和诱导。他的每一笔 ,他的绘画理论的指导思想 ,他的画面精神及整体面貌 ,都将深深地影响着初学绘画的学生。尤其师院美术系学生 ,他们不同于美院的学生 ,考入学校时绘画基础就差 ,视域很窄 ,需要教师很快地将他们引导入门 ,所以 ,教师必须在授课中 ,特别在实践课的教学中 ,要重视示范教学这一环节。要结合师院生源实际 ,就其普遍基础所涉及的某一画法 ,在实践课教学中 ,全方位的…  相似文献   

13.
简析史蒂文斯诗歌的艺术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蒂文斯是象征主义诗派中著名的诗人。他在诗歌中用艺术想象力创造人和自然的和谐与统一 ,他的诗中处处显示出音乐和绘画的艺术特征 ,并且充满了哲学意味的回响  相似文献   

14.
正当一个画家真的把自己融入自然,真的读懂了传统的时候,他自然就找到了自己,并走在一条通向艺术高峰的道路上……郭红星自幼临摹古人范宽、郭熙、王蒙之典作,喜习沈周、文徵明和当代画家张仃、张雄鹰之法,从中受益颇深。在他眼中,绘画要师法自然,不可一味闭门造车、盲目临摹古人,应勇于创造革新,在师法古人和借鉴前辈画家技法的同时,看重对自然的写生和考察,通过对自然的研习,形成自己的绘画风格,达到"临摹百家只顷刻,点染万品随生成"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5.
培养学生的色彩感觉写生能力是美术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的色彩感觉写生能力愈强,就说明他的绘画基本功愈厚.作为一个美术教师必须经常地渗透有关色彩方面的理论知识,时时处处都要激发学生的绘画乐趣,为户外写生和美术创作作好铺垫工作,从而提高学生的色彩感觉能力. 色彩是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的色彩感觉能力是可以进行后天重新塑造的.室内静物写生和户外风景色彩写生训练是培养学生良好色彩感觉的最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美术教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通过使用范画,能使学生极快的掌握绘画技巧、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绘画水平。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范画的作用,采取多种方式,并根据不同方式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7.
艺术来源于生活 ,但画家对生活的理解各自不同 ,因此画家的绘画作品不可能也不应该照搬自然 ,画家的每一幅作品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对自然的偏离 ;偏离客体的同时促使绘画语言的偏离。对绘画语言的偏离的探讨 ,在绘画艺术中 ,其作用和意义是不可忽视的。认识绘画语言的偏离现象 ,有助于真正地理解千变万化的绘画现象  相似文献   

18.
德加是19世纪法国印象主义画派中一位开创性的大师级人物。在他一生绘画创作生涯中,存在古典主义情结,同时还对工业革命时代变革语境中的印象主义绘画创作艺术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他的绘画艺术是在借鉴古典绘画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其绘画艺术具有独特的"瞬间的真实"。德加的绘画语言在题材、构图上对西方古典主义艺术均有突破。他的绘画艺术对我国油画创作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康科德镇是梭罗的出生地,正是这片土地使他与自然建立起了亲密的关系。在这里,梭罗受到爱默生及其超验主义思想的影响并把这一思想运用到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中。他在瓦尔登湖畔生活了两年多,在此期间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使他的自然意识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20.
气韵生动在中国南朝时期画家谢赫提出的绘画"六法论"中位居首位,千余年来被尊为中国绘画的最高原则,其基本含义是指绘画所表现出的一种艺术效果,即一种独特的气势和韵味.在中国绘画以人物画为主的时期,气韵生动作为一种人伦鉴识,指的是画中人物的风姿神貌.当中国绘画转向以山水画为主之后,气韵生动指的是画中所表现出的自然山水的气势和神韵.气韵生动是绘画主体与自然客体相融合的产物,是画家师法自然,从自然中"取势",将大自然客体气韵化为个人主体气韵,以达到天人合一的结果.气韵生动不仅是中国绘画的最高原则,而且广泛存在于中国各类艺术中,是中国艺术的普遍原则.由天人合一而产生的气韵生动是中国艺术精神的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