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素质,是指我国历史形成的生存条件和观念形态的文化在民众心理中的内化和沉淀,是由我国传统文化背景所塑造、陶冶而成的人生基本态度、情感方式等方面所组成的有机的心理总体结  相似文献   

2.
<正> 第二职业是当前人们的热门话题,不少地方已从“地下”悄悄转为公开,成为现实生活中人口与经济的突出问题。广大群众热烈支持、拥护,但还有一些人在窃窃私议、指指点点。如何看待改革开放中出现的这种社会现象?发展趋势又如何?根据我们的认识,谈谈看法。一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生产力的发展,促使劳动分工越来越细,劳动力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中国DINKS家庭的萌芽及其成因浅析谢雷光,程钢一、DINKS家庭的含义及其国外概况随着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都市化进程的加速及所谓的"第三次浪潮"的到来,非传统家庭生活模式(即各种不同于由一对夫妻和二个或多个子女所组成的家庭)的不断涌现,强烈地冲击着...  相似文献   

4.
1959~1961年中国的人口死亡及其成因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文章采用人口学和历史地理学的方法,以县级政区为基础,以虚拟的"府"级政区为单位,重建1959~1961年中国各地非正常死亡人口数。计算结果表明,1959~1961年中国的非正常死亡人口多达3 250万。将1959~1961年的分府死亡人口与1851~1875年的分府死亡人口进行对比,可知两个时代的人口非正常死亡呈强负相关。文章认为,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民间关于饥荒的"历史记忆",而与各个区域人均拥有的资源及粮食无关。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第五次至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公报,综合运用空间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深度探索中国地级以上城市人口收缩的时空动态特征及其动因,以期为将来国家发展政策制定、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人口均衡分布提供参考依据。研究发现:(1)中国城市人口收缩形势越来越严峻,呈现出人口收缩范围日益增大,人口增长范围日益缩小、逐渐集中的两极分化特征;(2)中国北部和西部地区人口集聚明显弱于中国东南部,城市人口密度重心从孝感市逐渐南移至武汉市中部,人口收缩重心由湖北襄阳市北移到了河北邢台市,且沿“胡焕庸线”两侧形成了带状收缩结构。(3)形成了带状为主、点状为辅、面状固定的收缩格局;随着时间推移,“┣”型带状收缩结构逐渐转变为“X”型收缩结构;且东北地区点状收缩结构逐渐演变为面状收缩结构。(4)城市经济、行政地位、人口迁徙、城市产业结构、就业环境、公共建设投入、公共资源配置和城市管理服务水平等因素都是中国城市人口收缩的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6.
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一种社会生活的组织形式。在现代中国社会中,婚姻关系是固定的一夫一妻关系;血缘关系则主要指父母和子女之间以及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等。中国还有“户”的概念。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主管人和与其共同居住一处的人为一户,以主管人为户主,单身居住的自立一户,以本人为户主;居住在机关、团体、学校、企业、事业单位内部公共宿舍的人,共立一户成分别立户,在概念上称作集体户;而以婚姻和血缘及收养关系联系在一起的户,在概念上称作家庭户。可见,中同的户主要指以居住地为标志的群体,它与家庭在概念上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  相似文献   

7.
试论中国人口和淡水资源的关系龚树民伍理(浙江嘉兴教育学院314001华东师范大学研究所200062)人口的出生、死亡和自然增长与周围的环境条件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环境主要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系统,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条件。在自然环境各要素中,谈水资...  相似文献   

8.
传统文化对人口转变过程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尤其象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传统文化对人口转变的作用是双重的,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中国人口控制工作的巨大成就,实际上就已经直接或间接地包含了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中有利因素的作用;但传统文化对中国人口转变过程的完成也有难以估量的障碍。因此,正视传统文化,并合理地利用和批判地继承,将有利于加速实现中国人口转变。  相似文献   

9.
论传统文化对中国农民生育决策的影响罗蓉目前,占总人口77.6%(1993年)的农村人口的生育问题。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在农村人口生育率的下降中,经济因素固然是个主要因素,但对深受传统文化儒染的中国农民来说,文化因素对其生育决策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我...  相似文献   

10.
历史上,人口优生实践可追溯到公元前六世纪。位于巴尔千半岛的南希腊建立了贵族寡头政权,出于军事统治的需要,斯巴达人执行了类似行政方式的人口优生行为,用来提高统治阶层的身体素质。这一行动在历史上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国婚姻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婚姻稳定性的微观解释框架,然后通过对1996年4省市6000多个已婚男女的问卷抽查资料的路径分析,评估中国婚姻的稳定状况和检验所提出的理论假设。研究结果表明,婚姻质量与婚姻稳定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要稳定中国婚姻就要坚持质量导向,努力提高现存婚姻生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1988年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组织的全国生育节育抽样调查资料进行分析。本研究仅应用调查资料的10%样本,是用随机方法抽得。通过分析全国婴儿死亡率及其影响因素,来探讨降低中国婴儿死亡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中国老年人口高龄化发展前景及其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老年人口高龄化发展前景及其影响姜向群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过程中,老年人口本身的年龄结构并不是均衡发展的。特别是人口预期寿命有了较大幅度的延长之后。老年人口的年龄将出现较明显的结构性变动,在这种变动过程中,老年人口年龄结构不断向高龄化发展,即在全部老年...  相似文献   

14.
15.
21世纪以来欧洲生育率在经历了持续低迷后开始出现反弹。本文基于西方“第二次人口转变”理论和“低生育率陷阱”假说,从理论层面和现实层面对欧洲生育率反弹的成因进行剖析。研究发现国际人口迁移、文化嬗变作用下的个人主义思潮、宗教弱化、非婚生育观等是欧洲生育率反弹的重要影响因素。欧洲国家多年来通过现金补贴、税收减免以及完善公共服务等政策强制降低了“低生育率陷阱”的自我强化机制,阻止了生育率的持续下滑。由于欧洲各国的文化传统、社会结构、经济发展等存在差异,所以在制定促进生育率反弹的政策时具有不同的思路和侧重点。文章通过数据分析总结欧洲各国总和生育率反弹的方式和程度,并对欧洲典型国家的生育支持政策的效果进行简单评估。研究发现以减轻女性照顾家庭的责任,保障女性在职场的权益为出发点的“去家庭化”政策比主张传统的家庭分工,女性照顾家庭的“再家庭化”政策更为有效。而兼顾“去家庭化”与“再家庭化”政策的国家生育率反弹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中国离婚状态人口的两性差异特点、成因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经济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发展,同时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婚姻观也发生很大变化。从80年代始我国已进入第三次离婚高峰期,1990年一般离婚率比1982年提高了42.3%(曾毅、吴德清,1995),并且潜在的离婚增长势头大。本文利用1990年人口普查和1995年人口抽样调查资料对我国1990年7月1日零时和1995年10月1日零时上的离婚人口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了男女两性离婚人口的不同特点,并对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给予分析。一、离婚状态人口①的两性差异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资…  相似文献   

17.
试论女性求职心理弱势的成因与调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今女性求职难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对此,我们虽然可以从社会,文化和历史诸背景中找到其原因,但女性自身存在的种种弱点更不可忽视。为了适应和利用求职氛围中的千变万化,女性必须丢掉自卑感,树立自信心,努力对自己的弱势心态进行合理调适,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从而对于顺利求职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流动人口带眷系数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流动人口家庭由于空间分隔,家庭成员居住生活在不同地域,其家庭结构不同于通常家庭的结构。基于对流动人口家庭结构划分、迁移人员及其序次的分析,本文使用2010年下半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界定了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的带眷系数概念及其表现形式,分析了劳动年龄流动人口的人口学因素、流动居住因素、在居住地的收入消费等因素对流动人口带眷系数的影响,总结得出促进和阻碍流动人口合理流动的一些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在评述已有关于人口压力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适度人口与实际人口比较的城市人口压力系数概念,从技术层面构建基于社会净收益动态最优的短板模型来测度城市适度人口.在此基础上,以2010年和2013年我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例进行实证测度和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城市人口压力可以分为适度偏低、 相对适度和超越适度三种类型,大约呈现21.18%、66.32%和12.50%的分布,东、 中部和西部存在一定差异;对降低我国城市人口压力存在显著影响的因素包括:城市经济发展能力、 城市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 城市居民就业和职工工资水平、 大学教育对经济的带动、 城市资源的节约意识等.据此,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