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贸易投资一体化与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创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日益融合。但是迄今为止,尚未出现具有重大影响而又为理论界广泛承认的贸易投资一体化理论。本文分析了贸易投资一体化发展对主流国际贸易理论的诸多挑战,提出了国际贸易理论创新的几点思考。本文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将由比较优势转变为以跨国公司数量和在国际范围内整合资源的能力为主的竞争优势;国际贸易格局中目前的公司间产业内贸易将向巨型跨国公司内产业内贸易发展,公司内贸易中高科技精密零部件的比重将不断增加;国际贸易利益中的动态利益地位将日益突出,一国开展国际贸易更强调贸易对就业、技术进步、税收、GDP等的促进作用;保护贸易政策中的保护对象日益难以确定,保护效果不确定性增加;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歧视性下降,开放性增加。对这些问题进行层次的理论探讨,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全球范围内出口占GDP的比重大幅度上升,国际贸易呈现出非线性增长的趋势。“贸易成本说”认为这种现象与关税减让等贸易成本的下降有关;“经济规模趋同论”认为与落后国家的经济增长有关;“垂直专业化说”认为国际贸易的非线性增长是“垂直专业化”与加工贸易迅猛发展的直接结果。本文认为,关税减让、经济增长和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也是中国对外贸易非线性增长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地方政府竞争与市场秩序的重构   总被引:100,自引:0,他引:100  
本文通过一些指标来测度地方政府的竞争行为策略 ,并用经济增长来测度竞争的后果 ,作者利用综列数据 (paneldata)分析 ,讨论了一般要素、市场化进程、地方政府创新能力及竞争行为指标对人均GDP的影响 ,结果初步显示竞争策略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 ,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资本、区际贸易环境和制度环境三个。这些指标大多数和市场秩序有关 ,这意味着市场秩序对当地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因此 ,要获得可持续的增长路径 ,必须通过信息化、制度化等来重建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4.
中美间的贸易往来对于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通过运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对中美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中美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长期的均衡因果关系。中国对美出口与自美进口都能促进中国经济的增长,但出口的作用明显大于进口的作用;短期内,中国自美进口对于中国经济的增长尚有一段时间的抑制作用。基于双边经贸关系呈现的良好发展态势,中国既要重视对美出口,也要适度扩大对美进口,这对于发挥中关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以及实现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对外贸易与区际贸易协同发展:一个分析性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构造贸易的经济增长模型,发现总产出的均衡增长率主要依赖于制度的演进,区际贸易,引进、消化吸收及模仿先进技术的效率,以及时间贴现率大小。对外贸易与区际贸易发展相互促进,不可偏废,对外贸易发展有利于国际高新技术溢出、吸收、再创新与国际产业转移,区际贸易发展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在国内区际间转移,二者协同发展,共同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6.
如果区际贸易自由度高,则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几乎不受任何限制,此时区际非均衡力的存在会使得企业选择区位时更倾向于市场规模较大、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适度降低区际贸易自由度对于降低区际收入差距至关重要。在一国内部,区际贸易和自由度取决于区域实行政策的一致性程度;区域政策的一致性程度越高,则区际贸易自由度越高;区域政策的一致性程度越低,则区际贸易越低。全面实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政策,也就是实行一刀切的政策,不利于缩小区际收入差距。要缩小区际收入差距,则在区际政策上需存在适度的政策梯度,而区域之间应实行差别化的政策而不应实行一刀切的政策。  相似文献   

7.
国内区际贸易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成为西部大开发中的热点问题。但总的来说讨论重点始终停留在强调西部内部改革和加大对其他国家开放的力度上,而对西部地区向国内其他地区开放尤其是进行相互间的贸易的重要性以及可能获得的经济效应却缺乏应有的重视。作者以区际贸易为分析视角,对区际贸易在西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说明,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选择。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越南走以部署自由贸易协定策略为特征的开放型经济发展道路,目前已签订15个自由贸易协定且实现经济高速增长。在与欧盟的经贸合作上,欧越自贸协定(EVFTA)已于2020年8月生效,越南的“先行一步”使我国处于被动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欧自贸协定谈判的未来走向。鉴于保险服务贸易对整体国际贸易能起到保障作用和乘数效应的促进作用,因而以保险服务贸易领域为例对越南的自贸协定策略进行剖析。一方面,纵向比较分析发现越南5个代表性自贸协定在开放程度上为GATS相似文献   

9.
从分歧到融合--国际贸易与投资理论的发展趋势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贸易投资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贸易和投资互为因果、相互促进,促进了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的共同增长.本文对有关国际贸易与投资的理论发展脉络进行初步梳理.全文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对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投资理论进行了简要回顾;从而引出第二部分--传统国际贸易与投资理论的分歧;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投资理论的融合趋势.  相似文献   

10.
基于区域贸易联系的国内区际贸易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多区域经济核算框架下,通过对我国区际双边贸易量矩阵进行估算,研究区际贸易的流向特征和空间格局,我们发现,区际贸易联系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聚集趋势,并且多数省份的区际贸易都有很强的沿海指向性.考虑区际贸易交易成本高的现状,基于区际贸易联系强度,重新划分区际贸易区,可使贸易区内成员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经济一体化程度更高,这有利于推进区域贸易合作向高级融合阶段发展.  相似文献   

11.
经济生活的全球化正在深刻地改变我们生存的环境。如果说一百年以前人们还可以对发生于地球另一端的事件无动于衷 ,那么今天任何人都无法忽视和避免来自外部的经济联系的强大影响。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构成了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重要方面。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全球知识创新与信息化浪潮的推进、贸易自由化领域的扩大、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贸易方式的现代化推动着国际贸易不断增长 ,各国经济越来越结合成一个紧密的整体。与此同时 ,国际贸易中的新现象与新问题也不断出现 ,发达国家之间贸易的比重迅速上升 ,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的主体。产业内贸易…  相似文献   

12.
80年代国际贸易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初期,国际贸易陷入停滞的困境,从1983年起,国际贸易增长较快,贸易量增长速度超过世界商品生产和世界经济增长率。80年代国际贸易失衡加剧,西方国家为了缓解贸易失衡,加强了政策协调。市场出现重新组合,对缓解贸易失衡有一定作用。加之,苏东局势变化,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接轨,国际贸易格局发生新的变化。贸易保护主义新发展是80年代国际贸易一大特征。其表现是,从关税壁垒转向非关税壁垒,管理贸易逐渐取代自由贸易以及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发展。区域性贸易集团大量出现,特别是欧共体于1992年建立的统一大市场、美加自由贸易协定以及日本提出的“东亚经济圈”构想,形成国际贸易三足鼎立的局面,这是80年代国际贸易又一大特征。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增长迅速.但是由于我国<海商法>第42条关于"托运人"定义规定的缺陷,致使在我国进出口贸易实践以及司法实践中,对FOB合同项下卖方的权利存在许多的和争议.因此明确FOB合同项下卖方的权利,有利于保护国际贸易中卖方的利益,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ASW理论框架表明区域经济一体化能够通过市场规模效应、贸易缩减效应以及市场规模与贸易开放的交互效应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影响。以ASW理论框架为基础,将中国28个省区按照地理接壤原则配对成125对邻近省区样本,采用1993—2007年的面板数据进行GMM估计发现,中国省际间区域经济一体化在总体上可以显著地促进省区经济增长,其中完全一体化对省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大于市场一体化的促进作用。分区域进一步分析发现,区域内经济一体化对中部省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高于东部和西部;跨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高于区域内省区间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15.
依据1984~2005年胶东半岛的外商直接投资(FDI)和GDP时间序列数据,对FDI与胶东半岛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胶东半岛经济增长与FDI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和格兰杰因果关系,即FDI对胶东半岛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FDI产生的供给效应对胶东半岛的GDP的增长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胶东半岛的GDP增长也对FDI的流入产生极大的吸引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增长迅速。但是由于我国《海商法》第42条关于“托运人”定义规定的缺陷,致使在我国进出口贸易实践以及司法实践中,对FOB合同项下卖方的权利存在许多的和争议。因此明确FOB合同项下卖方的权利,有利于保护国际贸易中卖方的利益,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刘冲 《山东社会科学》2012,(12):183-186
国际贸易生态化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具有内在增长机制的国际贸易对资源需求是无限的,而具有内在稳定机制的生态系统对资源的供给是有限的;另一方面,贸易的合理有序发展是对资源的有效配置,这符合国际贸易生态化发展的目标。协调生态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关键是既不能用破坏生态换取经济的暂时发展,也不能因过度地保护生态而放弃贸易增长与经济发展。因此,只有充分发挥国家及WTO的主导作用,通过政策、制度、法律法规的调整来规范国际贸易,才能逐步实现国家间的互相协作,在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框架下,推进国际贸易生态化,最终实现真正的全球经济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6位数级微观贸易数据,计算了1996~2009年在中国制造业行业层面的出口增长二元边际;并运用制造行业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本地市场效应对中国出口增长二元边际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本地市场效应对中国出口增长的深度边际和广度边际都有促进作用,但对深度边际的影响更大;同时,本地市场效应对中高技术行业出口增长二元边际的促进作用大于中低技术行业.  相似文献   

19.
《江西社会科学》2014,(6):69-74
基于2005年1月—2012年10月我国贸易收支、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国内收入和国外收入月度数据,运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方法分析了我国贸易收支、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国内收入和国外收入的关系。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国内收入、国外收入对我国贸易收支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我国贸易收支的冲击要大于国内收入和国外收入对我国贸易收支的冲击。短期国内收入对我国贸易收支增长的影响大于长期。2005年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升值条件下,反而增大了我国的贸易顺差,美国等国家要求人民币升值以改善其贸易逆差在实践中是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20.
贸易大国、贸易强国与转变我国外贸增长方式的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际贸易分工、国际贸易范围、国际贸易主体、科技进步、外贸政策等因素的变化,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必将成为贸易大国,进而日益成为贸易强国。目前,我国已经是贸易大国,但还不是贸易强国。我国与贸易强国间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在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过程中,我国必须制定和实施相应的外贸战略,转变我国的外贸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