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翁伯托·艾柯用他的一生将读者理论追问到底。20世纪50年代末以降,艾柯一直倡导读者在阐释文本中的作用,对读者作用的思考和讨论贯穿他的理论专著、散论和小说。他把作者、文本和读者纳入到符号学框架之下,演绎其文本符号三角,把读者的解读看作动态的过程,来体现文学交际特征。他提出模范读者的构想,并探讨在作品的接受中,读者享有哪些权利,可以朝哪些方面做诠释,作品和百科全书如何控制读者的阐释运作,据此对文本批评方法的合法与不合法设立了一个具体的标准和模型。  相似文献   

2.
欧内斯特·海明威是我国读者比较熟悉的美国现代作家。在美国文坛上,他是本世纪三十年代声誉最隆、影响最大的作家,然而对他作品的批评也很不少。有些论调,似乎言之凿凿,其实是教条主义或唯心主义的产物,有的更把读者引入神秘主义的迷宫。本文想从一个普通读者的立场,谈谈他的名著《丧钟为谁而鸣》究竟是怎样一部小说,并看看有些评论是否站得住脚。  相似文献   

3.
《南都学坛》2015,(6):47-51
鲁迅是越南读者熟悉的作家,他的作品被从多个角度理解、分析,他对中国文学及世界文学的贡献得到了越南文学研究界的广泛认同,有不少来华留学的越南学生的毕业论文涉及在越南的鲁迅研究。20世纪20、30年代鲁迅在越南文学文化中出现,50、60年代中越关系最友好时期,越南需要一股强烈的革命精神,出现鲁迅作品翻译热。鲁迅对知识分子命运的关心和贫穷农民生活的关心、鲁迅作品中充满影响力的精神话语,体现出一种爱国、反封建、改造国民性思想,充满喜怒哀乐的心情,越南读者能从中找到积极性的关于知识分子精神生活的、农民精神生活的、作者精神的话语。这使鲁迅作品20世纪50、60年代受到越南文学研究界、越南读者热烈欢迎的重要原因,鲁迅作品的精神话语也成为越南读者最关心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皮利尼亚克的创作在20世纪20-30年代对当时俄罗斯文学的影响很大。其作品的圣愚化表明皮利尼亚克独自看穿一切的写作态度,作家想要把他看穿的事物表现出来,但这一切又不可能全部言明,于是他使用了圣愚故事式的叙事结构,只有智慧的读者才能够解其深意。皮利尼亚克是难懂的,读他的时候,读者需具有透过表层看穿一切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王尔德是英国著名的唯美主义作家,我们对他并不陌生。早在一九○九年,他的童话《快乐王子》就被周作人先生译介过来。三十年代,他的戏剧《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曾风靡中国舞台。此后,他的小说、诗歌、论文等也逐渐为中国读者所熟悉。然而,我们对王尔德的研究并不全面,也欠深入,以致在他的出生年代这个问题上都尚存错误。 王尔德生于何年?在目前所见到的中文资料中有二种说法。一说是一八五四年,  相似文献   

6.
皮利尼亚克的创作在20世纪20—30年代对当时俄罗斯文学的影响很大。其作品的圣愚化表明皮利尼亚克“独自看穿一切”的写作态度,作家想要把他看穿的事物表现出来,但这一切又不可能全部言明,于是他使用了圣愚故事式的叙事结构,只有智慧的读者才能够解其深意。皮利尼亚克是难懂的,读他的时候,读者需具有透过表层看穿一切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新生代作家已经成为 90年代文坛上的中坚力量。何顿作为独具个性的一位 ,在商业浪潮面前激流涌进 ,将其笔触伸向时代的最敏感的部分 ;为读者提供了 90年代所特有的五彩缤纷的社会画面。他不仅成功地写出了当下某些特定市民阶层的生存状况 ,还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某些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特别是他小说中前承王朔、多有新意创造的城市民间视角及其价值尺度 ,带给我们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8.
许国璋先生是我国英语教学界的著名学者,60年代,他所编的《英语》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特别是70年代自学考试兴起之后,更受到自学英语的广大青年的欢迎。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对内改革的不断深化,时代的要求也越来越高,60年代的《英语》教材已不能适应90年代的需要。在这种形势下,许先生顺应历史潮流,于1993年推出《新编许国璋英语》,将一套崭新的英语教材展现在广大读者面前。《新编》一书结构新,内容新,把文化知识和传输知识的语言结合起来,把实情实景呈现在读者面前,一改语法分析、套用、交际的模式,让读者在活泼…  相似文献   

9.
沈从文的造作,在中国现代文苑中,风格是独特的,所受到的客观评价和待遇也是独特的。早在三十年代,沈从文就以“文体作家”、“乡土文学家”和他的多产,颇赢得了不少读者。就艺术性而言,他的作品虽不无败笔,甚至为了卖文糊口,有时不免粗制滥造,但从总体上说是受人赞赏的。在他浩瀚的艺术画卷中,创造了大量的、各种各样的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形象,他那对湘西山光水色和少数民族风土人情绘声绘色、活灵活现  相似文献   

10.
浙江诗人李浔,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版了多部诗集,近期出版的《随笔诗》是一部诗歌自选集,可以看到中年李浔的诗歌中所有的抑郁、感伤以及摆脱现实束缚的渴望。他的诗歌有着一贯的温婉细腻,有的幽默风趣。新疆体验,使他的诗歌呈现出亮色。然而,他担心的是,回到故乡该怎样去生活,他所热爱的诗歌是否在三十年之后还有读者。  相似文献   

11.
早在1980年代,王慧骐便是在青年读者中风靡甚劲的诗人。其后,他致力于散文诗的创作,又成为读者非常喜爱的"散文诗人"。笔者大学期间,有幸在林林总总的报刊上常常读到这位前辈校友的佳作,彼时便对王慧骐生仰止之心和向往之意。来南京后,我因缘而与王慧骐学长相识,也蒙他看重,多次  相似文献   

12.
李准是我国当代文坛上一位有影响的作家,早在五十年代,他反映农村生活的短篇小说就深为读者喜爱,获得了较高的声誉。经历了十年内乱之后,他的第一部长篇《黄河东流去》(上)的出版,又使人耳目一新,受到了文艺界的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13.
余华是先锋小说的代表作家,他在20世纪90年代创作的小说依然是读者和文学批评家所津津乐道的对象。基于后现代话语支配下余华写作思路的起承转合,从消解人物和暴力叙述两个角度回顾了他在先锋小说创作时期对文本结构和内容的突破,并从暴力与温情的张力中彰显余华小说写作的当代魅力。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后近50年来华兹华斯在中国的接受历程坎坷曲折,人们对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消极的或反动的浪漫主义诗人到英国诗史上第一流大诗人的变化过程。华兹华斯形象在中国读者心目中的变形轨迹,表明我们对他的研究评价经历了从受苏联学术观点普遍影响到真正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从机械片面的认识走向全面公正、实事求是的评价;从肤浅表象的理解进入深刻内在的接受的发展趋向。80年代中期以后特别是90年代,我们对华氏诗作的评价和研究取得很大成绩,这大大促进了我国读者对华氏理论与创作的深入理解与接受  相似文献   

15.
1929年,一部反映经历世界大战打击的西方青年的苦闷和失落的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震动了世界文坛,作者成了美国划时代的作家。他,就是后来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欧尼斯特·海明威。海明威是我国读者最熟悉的美国作家之一。从三十年代至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他在中国的声誉有增无减。他的作品大部分已陆续译成中文。他成了中美文化交往的热点。  相似文献   

16.
一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山风冷峭,河水沉沉的黔桂边境,飘泊着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他在拾荒。他象那些苗瑶同胞,将生命寄托在黑壤丰沃的荒地上,开垦着沃原,种下了“桐树”,捡拾了“桐籽”——《拾荒集》。于是,他步上了文坛。他就是青年时代的曾敏之。在当代岭南散文作家中,他较早从事散文创作,但由于种种原因,他的文名并未为众多的读者所深知。其实,他既是“一位在文学创作上造诣颇深,成绩显著的老作家”(峻青  相似文献   

17.
杨朔是描写人物的能手。从三十年代后期起他就开始从事小说创作,先后写过几十个短篇,《红石山》《望南山》《三千里江山》等七部中长篇,为我们制作了一幅众多的生龙活虎的人物画廊。看过杨朔全部作品的读者,感到他散文中的人物比他小说中人物更美,更动人,如果说一位作家的早中期作品是为他后期创作做思想和艺术方面的准备,那么,我们可以这样说,杨朔的小说创作为他后期的散文创作积累了经验。他将小说中人物描写的丰富经验,用于他艺术性散文的人物刻划,以至达到大朴之巧、娴熟自如的地步。这是多数读者偏爱他散文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8.
不论是在文学修养、爱好还是文学天赋上,金庸都具有雅俗二极性,有两个金庸:通俗文学的金庸和纯文学的金庸。金庸武侠小说可以从文本性质上区分为两种"版本":一种是通俗文学版的金庸小说,可称之为"旧版";一种是纯文学版的金庸小说,可称之为"新版"。在文学观和写作方式上,1970年代之前的金庸小说是通俗文学性的,1970年代之后的金庸小说是纯文学性的。1970年代之前金庸把武侠小说当作通俗文学来写,读者也当作通俗文学来读;1970年代之后金庸从纯文学角度来修改他的武侠小说,读者把它当作纯文学来读。作家金庸不具有统一性,金庸作品也不具有统一性。  相似文献   

19.
我校图书馆专门设立工具书阅览室已经两年多了,收集了字典、百科全书、手册、年鉴、地图、图谱等三千多册,还有一部分标准。接待了来查询资料的读者近三千人次,一般都能满足要求。如有位读者要查中国历史年代,“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很顺利地解决了他的问题。有位读者问“卐”字能否查到,结果在“辞海”上得到了满意的回答。还有一部分读者是为了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来浏览百科全书等。如日本出版的几套百科全书,印刷质量好,图画精致清晰,尽管有些读者并不懂日文,也喜欢翻阅,藉以扩大知识面。还有少数读  相似文献   

20.
今天,海明威在继续受青睐。在我们这个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和沉重的历史负荷的东方古国、这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遭外敌入侵时,他曾用作品和报道予以同情和支持的国度。他的书还在被翻译和介绍,被关注和寻找;他的名字在当代中国较高文化层次的读者中传递,他步入了对中国新时期文学产生影响的西方现代作家之列。在描写战争、大海、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