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的对外交往历史的文明古国,古代就有人侨居国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为世界上侨民最多的国家。由于长期的人口自然增长和人为的跨国迁移,特别是在大部分人加入了侨居国国籍后,数字统计工作更加困难。因此,关于近年世界上究竟有多少华侨华裔,国内外向无精确统计,只能根据有关部门或人士的估计作为参考。近年较通常的说法是3300万左右,其分布遍及世界各地。长期以来,海外华侨不仅胼手胝足,与侨居国人民友好相处,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不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华桥,都是炎黄子孙,他们深深地打上了中华民族的烙印,一代传一代.他们都有一颗爱祖国爱家乡的“中国心”.解放前的华侨,都是由于生活所迫,背井离乡,去国万里,侨居别国异地,受尽了帝国主义的压迫和欺凌,被视为劣等侨民.他们多么希望祖国独立、强大,成为他们的有力靠山啊!海外赤子时刻思念着家乡父老亲人的温饱,时刻关注着祖国的前途命运.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残踏祖国的大好河山、蹂躏祖国亲人的血与火的日子里.海外赤子无不义愤填膺,怒火中烧.抗战八年,海外华侨与祖国人民同呼  相似文献   

3.
海外华侨具有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他们出于身处异城,寄人篱下,遭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奴役与迫害,投诉无门,因而更加迫切希望自己的祖国能够独立富强,使他们的正当权益能够得到保护。在爱国爱乡之情的驱使下,华侨积极投身革命运动。在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中,华侨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在中国近代革命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华侨乃革命之母”——这是孙中山对于华侨参加辛亥革命全过程的总结,同时也是孙中山对于华侨在辛亥革命中所作出的卓越贡献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4.
正2为15年12月13日,是第二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海外华侨华人纷纷在各地举行了公祭日纪念活动,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中国同胞,宣示华侨华人不忘历史,珍爱世界和平的决心。海外华侨华人虽然身在海外,但时时刻刻心系祖国,他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热爱和平,用行动向居住国人诉说历史的真相,本文汇编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海外侨团的纪念活动。当地时间12月13日,加拿  相似文献   

5.
近代华侨在汕头地区的投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汕头地区不但是广东著名侨乡。而且也是全国著名侨乡。目前,该地区有人口九百万人,其中归侨、侨眷有一百多万人。据估计,居住在海外的华侨、华人约有六百多万人,居住在香港、澳门的潮汕人也有一百多万人。因此,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和侨眷众多,是汕头地区发展经济的一个巨大优势,是当前振兴汕头地区经济一支可利用的重要力量。为了科研工作的需要,作者曾在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到闽、粤、沪等省市的五十个市县调查近代华侨在国内的投资企业,获得了不少资料,并整理出《近代华侨投资国内企业史资料选辑》书稿一部。现在,就其中涉及汕头地区的资料撰写成这篇文章。一、汕头地区在近代华侨投资国内企业中的地位要了解汕头地区在近代华侨投资国内企业的  相似文献   

6.
印度近代著名文学家罗宾德拉特纳·泰戈尔的长篇小说《沉船》写于1902年,它反映了印度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时代,即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时代。白十八世纪英帝国主义入侵印度后,印度人民反帝、反殖民主义的斗争就没停止过。由于印度民族工业的发展壮大,印度就产生了民族资产阶级。这个阶级在发展经济方面同英帝国殖民主义有利害冲突,但在一定程度上又依附英帝国主义,这样就决定丁他们的两面性。随着英帝国主义对印度政治控制和经济掠夺的加强,也就形成印度人民反帝斗争的新高潮。虽然在这场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中,民族资产阶级居于领导地位,但由于它的两面性,导致他们不敢放手发动群众、依靠广大人民的强大力量而使自己变得软弱无力,也导致他们所领导的斗争不可能取得胜利。  相似文献   

7.
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孙中山领导了推翻清朝封建专制统治和建立民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辛亥革命。在辛亥革命中,华侨起了很大的作用。孙中山曾经说过;“华侨有功于革命”,“华侨是革命之母”。董必武同志在辛亥革命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讲话指出:“海外华侨是辛亥革命的强有力的支持者。这些革命的华侨、有工商业资本家,也有更名的工人和小工商业者。他们在海外受尽了帝国主义反动派的肮脏气,迫切希望有一个繁荣富强的祖国。他们对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活动不但从经济上给予帮助,而且  相似文献   

8.
连云港市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有近万人,分布在世界上32个国家和地区。市内归侨、侨眷也有近万人。连云港市旅外侨胞大多数是四五十年代移居海外的,与故乡及亲友的联系较为密切。改革开放以来,连云港市移居海外的人数逐年有所增长。  相似文献   

9.
加拿大从1858年起就有华侨寓居。1911年有华侨27,000人,1919年约3万余人。绝大多数华侨均为劳动人民。尽管他们为当地的经济开发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中国的贫弱和加拿大的资本主义制度,他们却饱受歧视和压迫。他们身居海外,却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他们不忘自己是炎黄子孙、中华后代。他们热爱自己的家乡和祖国,对祖国的贫弱十分痛心,对清政府和北洋军阀政府的腐败无能极为愤慨,对祖国的前途非常关切。他们为推动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一、华侨与洪门致公堂洪门组织最早创立于明末清初,以反清复明为宗旨。飘洋出海的贫苦劳动人民,对清王朝的反动统治怀有刻骨仇恨,很多人在国内时就是洪门成员;加之寓居异国,清政府的控制相对减弱,因此海外洪门组织迅速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曾称赞“华侨是革命之母”。是的,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华侨。但华侨有没有经费可以提供?他们为什么愿意向孙中山提供?这些,需要从华侨的经济状况和孙中山的革命活动两个方面,分别加以考察。华人出国,到辛亥革命时,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华人出国,不是殖民。华侨和当地人民都是当时西方殖民主义者、资产阶级掠夺和压迫的对象,同是受害者。但随着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转变,劳动力相对过剩现象日益严重。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资本主义各国先后转而采取限禁华工入境、掀动排华暴行的政策。世界上曾多次发生西方殖民主义者大规模屠杀华侨的事件。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进程改变了华侨的生存状态,从而对他们的生存身份产生了新的影响,对他们的身份归属和文化认同带来新的特点。过去,华人侨居或移民海外一般是为了逃难,如躲避战乱或灾荒,逃避政治迫害;现在,华人侨居或移民海外往往是因为正常的经济交流、贸易活动和技术移民。过去,许多国家要求华侨华人完全接受居住国的文化;现在各国都不同程度地接受侨民的多元文化性质。过去.华侨华人不是落地生根,就是盼望落叶归根;现在,他们却在两种文化之间自由游弋,成为不同文化之间联系的天然纽带。过去,华侨华人对祖国的感情更多地是基于祖国的积贫积弱而盼望中华民族的复兴;现在,对祖国的感情更多来自对祖国蒸蒸日上、繁荣发展的自豪感。  相似文献   

12.
正说起侨批,大多数人可能感到莫名其妙,不知为何物。"批"是语相通、俗相同的闽南和粤东侨乡人及其海外乡亲对"信"的习惯叫法,海外华侨的书信称做"侨批"。侨乡人寄信叫"寄批";收到的侨信俗称"番批",专指海外华侨通过海内外民间机构汇寄至国内的汇款暨家书,是一种信、汇合一的特殊邮传载体。侨批的历史是华侨的酸甜苦辣、血泪沧桑的历史见证,是见证华侨移民史、创业史的珍贵历史文物。起码在清代,闽南和粤东就有侨批出现。在食不  相似文献   

13.
有关西班牙1936—1939年内战后哲学思想发展的特点,国外已写了不少著作。所有作者都指出,在共和国失败和五十多万共和政体的拥护者侨居国外后,文化传统出现了中断。三十年代主要的哲学家都、在国外侨居。J.奥尔特加-加塞特在1946年前也侨居外国。奥尔特加的许多学生和信徒(所谓“马德里学派”的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14.
阜山乡是浙江省青田县的一个重要侨乡。这是个幅员不大、人口不多的山乡,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仅1000多户、5000多人,但却有华侨近千人,平均接近一户一人。近年,全乡约2000户,人口不到一万,海外华侨华人即达1400人,超过战前400多。目前,乡民出国热潮正猛,华侨人数在大幅度增加。这样一个山区之乡,全身泥土气的山里人为什么能“视远历重洋如归市”?一直来,外界不得其解,视之为谜。但如果对阜山华侨华人的历史和现  相似文献   

15.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海外华侨华人投身国内抗战或在侨居地抗战不仅牵涉民族国家大义,也与他们具体的历史处境以及现实境遇有深刻的关联,抗日战争意味着族裔政治影响下的个人/族群选择。对海外华侨华人来说,抗日战争又是一场“他方”的战争。“他方”一方面指海外抗战在空间地理上与中国本土的疏离,另一方面也指海外华侨华人参战立场的特殊性。陈河以海外抗战小说发掘加拿大华裔士兵、马来亚华侨华人海外抗战秘史,重现海外华人的战争创伤,重建历史记忆。同时,突破中日二元视角,以及马华文学族裔历史书写的困境,为抗战文学增添华侨华人独特的战争体验和历史维度。  相似文献   

16.
始知任重,越洋苦读 2000年12月22日,南通市人民政府举行了“中国南通第一届海外留学人员创业交流会”。近百名海外学子,来自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典等国家和地区,他们大多数是80年代出国留学取得博士、硕士学位,现在国外担任高级技术职务或行政管理职务。其中有一位是启东籍的旅美华侨卫超博士。  相似文献   

17.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40年来,国外一些历史学者对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国东北实行法西斯统治的历史,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研究,并出版了一些有益的著作。但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右翼势力的活动。他们极力歪曲历史,美化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罪行,继续宣传“侵略有理,侵略有功”等等反动谬论。我们对这些反动谬论不能置之不理,必须给予彻底揭露和批判。本文就东北沦陷初期,即1931年—1937年间,日本帝国主义推行殖民主义教育的罪恶行径,及东北人民反对殖民主义教育的英勇斗争,做一简要的历史回顾。  相似文献   

18.
福建主要侨区农村经济探论——侨区农村调查之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沿海人民很早就有远涉重洋到海外去谋生的,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华侨。据一般统计,现在海外的华侨,总数约在一千三百万人左右,其中以闽粤两省的为最多。从历史上看,华侨对祖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曾经发生过很大的影响。华侨问题的研究过去虽有人注意,但多置重于海外方面;至于华侨与家乡社会的关系,在我国社会科学的领域中,过去除了个别著作研究之外,一般论述尚少接触到;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有关方面已在注意努力研究。我们为了在  相似文献   

19.
在新疆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生活着近20万归侨、侨眷、港澳台回乡同胞及其眷属,在国外定居的华侨、华人和在香港、澳门、台湾定居的同胞约有35万人,分布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新疆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吉尔吉斯、塔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8国接壤,边界线长5600多公里,存在诸多跨国界民族。因此,边民之间往来频繁,定居在原苏联中亚各国的华侨、华人占新疆在国外华侨、华人总数的70%左右。新疆是多民族聚居地区,新疆的华侨、华人以少数民族居多,新疆归侨、侨眷少数民族的比例占75%,其中以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占比例最大。  相似文献   

20.
<正> 潮汕地区是我国著名的侨乡之一。目前,本地区有八百九十五万人口;而据估计,海外的潮汕人及其后代就约有六百万人(其中泰国约三百多万人,新加坡约五十万人,马来西亚约四十万人,其余分布在印尼、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此外,香港、澳门还有一百多万潮汕人。全地区有归侨、侨眷一百五十多万人。华侨众多,是潮汕最突出的地情。形成这种特殊的情况,有其深刻的经济根源和历史根源。数百年来,广大侨胞飘泊海外,茹苦含辛,艰苦创业,为居留地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的繁荣作出巨大的贡献,同时也对祖国革命和家乡建设立下不可磨灭的功绩。在当前大干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