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翻译是一种双语言艺术,它是译者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原文作者思想的过程。好的翻译不仅要"形似",更要"神似"。但由于汉语和英语本身语言系统存在的差异性,翻译不可能做到字对字、句对句的完全工整。代词作为语言的重要的一部分,小说文学语言表达中有着指称衔接的重要作用,因此在翻译及两种语言的对比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汉英对照阅读《围城》发现,汉语中的人称代词多使用"零回指"的衔接手段,与译文中人称代词的使用截然不同。而译者在汉译时灵活处理英汉人称代词的不同使用习惯,使得译文语言规范,清晰易懂。  相似文献   

2.
汉英两种语言根植于东西方两种不同文化体系,它们之间的行文表达习惯存在明显差别.本文从汉英语言及其文化的差异入手,提出在汉译英过程中,进行语言对比分析,培养各种"翻译意识",以提高译者的素质和译文质量.  相似文献   

3.
本文立足汉译英翻译中汉语与英语各自表达上的差异,通过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从各自表达上所蕴含的文化思维模式不同的角度,揭示汉译英翻译中一组地道而且行之有效地表达句式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汉译英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常受到汉语负迁移的牵制,译出虽无语法错误,但不够合适、得体的语际语言。具体来说,汉语负迁移对学生在汉译英中的牵制作用经常表现在词汇层面、句法层面上。在词汇层面,学生在汉译英时常照搬汉语词语的基本对应英文词、套用汉语短语搭配结构及死译成语等;在句法层面,主要表现为套用汉语原句主语、原句动词、状语语序、原句语序及汉语句型等。汉语负迁移使学生在汉译英时受制于母语,影响译文表达,因此教师应采取相应对策,如加强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方面的教学,指导学生大量阅读英语文学作品以提高语言能力等,努力将汉语负迁移降至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5.
正反转换法顾名思义就是肯定与否定的思维方向的互换[1](p44).在汉译英过程中,采用该方法能让译文符合英语语用习惯,更好地让英语读者接受,在跨文化交际中取得更好的效果.还能确切地表达原文含义,取得委婉、强调等修辞效果,从而提高翻译实效.  相似文献   

6.
正反转换法顾名思义就是肯定与否定的思维方向的互换\[1\](p44)。在汉译英过程中,采用该方法能让译文符合英语语用习惯,更好地让英语读者接受,在跨文化交际中取得更好的效果。还能确切地表达原文含义,取得委婉、强调等修辞效果,从而提高翻译实效。  相似文献   

7.
语用翻译理论认为:译事(翻译)是一种包括原作者、译者、译文读者的三元关系。英汉文化差异性的客观存在是导致其翻译可译性限度的一个更为根本的原因。文化差异不仅影响着语言本身的内涵,而且也制约着译者自身的翻译。解读英汉原作者异质语言中的文化内涵和提高译者的文化素养是缩小文化差异中可译性限度的两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8.
大连理工大学典籍英译研究所姜怡、姜欣两教授以《茶经》《续茶经》英译为研究个案,从美学视角分析译者怎样把握“美译”的内涵。探究典籍英译的美学思想和译者在翻译实践过程中的审美取向,不难发现,译者选用或清新、或朴素、或凝练、或俭约的语言在译文中重现了原文的词句美、音韵关和篇章美,塑造了茶典籍英译的独特韵味。  相似文献   

9.
宋潇潇  唐德根  宋德生 《云梦学刊》2005,26(3):133-134,137
译者作为翻译主体,在翻译过程中常常需要调和语言形式和内容的矛盾,从而使译文有别于原文,其部分心理特征和风格特征会自然而然地体现在译文中,表现为译者可见性。译者可见性是客观存在的,无须遮蔽。本文拟从格式塔完形认知和译者的创作心理对其进行论述。译者可见性并不妨碍译者的客观性,译者风格应尽可能与原作者相适应协调,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表现自然流畅。  相似文献   

10.
理解与表达是翻译过程的两个阶段。语境对翻译理解的重要作用已经受到广泛的关注 ,并有不少独到的分析和论证 ;而语境对翻译表达所起的作用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译者的意图、现时的社会背景、译文的审美规范和译文读者的接受能力等诸多语境因素 ,在翻译的表达阶段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公示语翻译中译者的读者意识,译者应熟练掌握译语的的表达习惯,熟悉译语与源语的文化差异,照顾译文读者的感受。  相似文献   

12.
纳博科夫认为翻译的唯一目标是语言之间信息的准确转换,并强调译文必须与原文在内容、语言形式、句子结构等方面保持高度一致。纳氏在其英俄、俄英译著中,尤其是《叶甫盖尼·奥涅金》的英译作品中践行了逐字逐句直译的翻译准则。翻译行为的绝对忠实对译者而言是极其不易的,这既是翻译的限制性,也是翻译行为的根本问题。基于纳博科夫英俄文学翻译作品的文本材料,分析其翻译行为在词汇、音韵以及语法等方面的限制性。翻译行为的限制性与创造性这对二元对立因素,本不存在绝对的好与坏,但纳博科夫认为翻译行为不应带有译者的个人风格,亦不应是译者的创造性行为。纳博科夫肯定翻译限制性以及否定翻译创造性即是贯穿其翻译观的重要观点,纳氏的流亡背景以及"俄罗斯情节"则是其翻译观形成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3.
每天,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在街头的广告词中、在我们的英语报刊中、甚至于在政府报告的英译文本中,各种带有赘词或冗句的英译文随处可见。下面我们对这些须“减肥”的汉译英译文,从四个方面进行具体分类剖析。一、汉译英译文中包括了重复或不必要的名词、动词等汉语和英语对名词、动词的用法不同,所以对重复强调的用法也不一样。汉语中经常出现重复使用名词的现象,而英语则较多地用代词或省略来表达。另外,由于汉语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形成了行文用字宜双不宜单的习惯和四六骈体的传统,因而在语言表现形式上构成了广泛使用形式整齐、字词对称…  相似文献   

14.
本文比较分析了A Little Cloud两种具有影响力的译文,从解读原文本以及采用翻译技巧这两方面来分析译者主体性在此短篇小说翻译中的发挥,指出这一短篇译文获得成功与好评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译者主体性的充分彰显。  相似文献   

15.
贺鸿莉 《船山学刊》2008,11(1):143-145
如何解决翻译主体问性问题是翻译理论的根本问题之一.通过对林纾翻译的分析,可以看出译者对整个翻译过程具有控制力并占有中心地位.只要译者的视界与原作者和译文读者的视界部分融合,主体间性问题就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6.
汪东萍 《学术研究》2012,(7):141-146,160
《法句经序》是我国现存古籍中第一篇涉及翻译理论的文献,文中记载的"文质争论"是关于译文语言风格的争论,是保持质朴的语言风格还是迎合当时社会文丽之风的争论,文派主张对译文进行文饰,语言文丽;质派认为佛祖言辞无需文饰,译出意思和法则即可,主张语言质朴。《法句经序》的作者支谦是文派翻译思想的首位倡导者和忠实执行者,"文丽"、"简约"是其贯彻一生的翻译思想。"文质争论"拉开了长达数个世纪佛典汉译"文质之争"的帷幕,文质两派在长期的争论、磨合中,逐步完善,趋于统一,产生了玄奘"新译",玄奘"新译"是佛典汉译"文质之争"的圆满结局。佛典汉译思想对严复具有一定的影响,其提出的"信、达、雅"翻译标准是我国古代文章学和佛典汉译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潘兰兰 《云梦学刊》2012,33(6):142-145
公示语英译旨在给外国友人正确的提示和指导,其目的的实现主要依赖于读者对译文的反应。长沙市公示语英译存在诸多问题,并亟需提出相应的改正方案。以此为基础,以读者为主体的翻译策略尤为重要;且译者从事公示语翻译时必须充分关注译文读者的语言、文化习惯,并注重其情感需求,采用适当的翻译方法和技巧,创作出最能实现公示语预期目的的译文。  相似文献   

18.
韩礼德建立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语篇分析建构了一个可适用的理论框架,然而从该角度对英诗及其译文的鉴赏在我国并不多见。通过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从概念功能、逻辑功能和语篇功能出发,对英国诗人威廉·华兹华斯的代表作“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的五种汉译版本进行比较和分析,可以从新的视角诠释翻译研究中原文与译文对等转换的差异问题。分析结果表明: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英诗汉译本的语篇分析和翻译研究具备应用性;英诗汉译的原文与译文很难实现“对等转换”,因此在翻译评价活动中应避免机械地照搬功能对等原则。  相似文献   

19.
等效原则下的片名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庆元 《云梦学刊》2006,27(5):133-135
作为一种特殊文本的翻译,片名的译文处理有其特殊性,表现在翻译过程中更多地强调译者的主体性。片名的成功与否的标准在于译者是否从整体上把握住了原片的主题,而不是形式上是否等同。等效原则能更为合理地解释片名译文处理中的“另类”现象。  相似文献   

20.
译者从对跨文化意识、英文词汇内涵的掌握度是否照顾到国外受众思维习惯,是否顾忌到翻译中的政治、意识形态因素等角度入手,通过实例分析了中国外宣词汇汉译英现状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探索性地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