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般认为,戊戌政变后,梁启超的思想趋于激烈,甚至一度热衷于鼓吹破坏与革命。但他笔下的革命与革命派推翻清王朝的革命不可同日而语。在梁启超的思想体系中,无论破坏还是革命,都只是其实现立宪政治的手段。流亡日本之初,他明确反对革命,主张寻求列强支持,走“尊王复辟”之路;而后,随着对国民重要性的发现,梁启超毅然提出依靠国民实现国家独立的救亡之路,卢梭的“民约论”遂成为其进行思想“革命”的武器,这与革命派呼吁的暴力革命截然不同;庚子事变后,梁启超已清楚看到清廷不可能洞察大势、让权于民,故而疾呼武力破坏与革命。但他呼吁破坏、革命,意在制造革命舆论,以此倒逼清政府立宪,正所谓以“革命”促“立宪”;游美归来,梁启超弃言革命、告别共和,首要原因正是觉察到,革命形势的发展已背离了其以“革命”促“立宪”的初衷。而贯穿梁启超畏惧——疾呼——弃言革命过程的思想主线,正是他对立宪政治的不变追求。  相似文献   

2.
试析蒋介石追随孙中山的思想渊源吴珍美(上海师范大学法商学院)青年时代的蒋介石有抱负,有志向,想出人头地。他如愿被清政府公派去日本学习军事,这是他走上仕途之路的第一步。然而,他没有选择维护清朝统治的道路,却踏上了追随孙中山艰难险阻的革命之路。这是由其特...  相似文献   

3.
王茂荫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唯一提到的中国人,在咸丰年代清政府银、钱短绌,发生财政危机时,他反对铸大钱和继续发行不能兑现的官票、宝钞,提出官票、宝钞应可兑现银两,成为信用货币,以抑制通货膨胀。他的主张虽未被采纳,并被斥之为专利商而不便于国,但其思想在当时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他的币制改革方案从某种意义上说,在今天仍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如何评价孙中山的早期思想?文化大革命前长期存在不同的见解:有的人认为一八九五年前,孙基本上是个改良主义者;有的人则主张这时革命思想是主要的;也有人觉得孙这时虽有革命思想,而起主导作用的则是改良思想。孰是孰非?一直没有定评。一九七八年七月,《学术研究》第二期发表黄彦同志《孙中山早期思想的评价问题》一文,再次提出了这个问题。黄彦同志认为:“在孙中山的思想统一体中,一方面已出现了反对清政府的革命意识;一方面又有希望清政府‘奋起’以领导推行‘新法’的改良主义意识;在这处于不均衡状态的矛盾着的两方面中,起主导作用的显然是后一方面,正是在改良主义思想意识支配下,才做出了上书于统治阶级当权派或有权势人物的种种举动。”黄彦同志在文章中对孙中山早期留存的三篇作品作了详细分析,提出了不少好的见解,但所作的结论则值得商榷。下面拟谈点个人意见,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5.
邹容是我国辛亥革命时期年轻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他写的《革命军》,是我国较早的、比较鲜明地阐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著作。在这本书中,邹容以炽热的革命激情,竭力鼓吹革命,“宣布革命之旨于天下”,并无情地揭露了清朝统治者对内残酷剥削压迫,镇压人民革命,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出卖国家主权的种种罪行。他大声疾呼:“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为地球上名国,地球上主人翁,不可不革命”。他还明确地提出了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扫除数千年种种之专制政体”,反对外来干涉者,建立独立自主的“中华共和国”的政治纲领。除《革命军》外,邹容还写了一些阐发革命思想的诗文。1903年6月,他为章太炎《驳〈革命驳议〉》续写的最后一段文字,痛斥保皇派反对革  相似文献   

6.
从二月革命结束到十月起义胜利,是列宁思想演进的第一阶段,他主张在俄国采取走向社会主义的“步骤”,但反对立即将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反对立即直接实施社会主义。长期以来学术界误解了列宁这一阶段的思想。从十月起义胜利到1918年1月全俄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是列宁思想演进的第二个阶段,他提出俄国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进而提出了消灭资本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的任务。1921年春以后,是列宁思想演进的第三个阶段,他提出,相对于俄国落后的生产力和经济条件而言,资本主义是“幸福”,无产阶级在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必须发展和利用资本主义。这意味着列宁找到了俄国发展生产力并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先生开始革命,以创立兴中会为标志。在此之前,他的思想是多元的,一面倾向革命,一面希求改良。在西医书院求学时,他接受的是西方基督教的救世思想和达尔文的社会进化论;在同维新人士的交往中他又接受了改良思想。在接触和吸收这些思想的过程中,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媚外卖国不断给他刺激,终于使他实现了从不满清廷到决心覆灭清廷的转变,最终形成了反清革命思想。一、孙中山在西医书院求学时对西方文化的接受孙中山早年所受的教育,既有传统的私塾教育,又有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化教育,但两者相比,以后者为主。从孙中山早年所阅读…  相似文献   

8.
太平天国两次攻下嘉应州,对青年黄遵宪及其家庭造成了灾难性打击,但他对太平天国革命却没有太多的仇恨;相反他在感情上同情太平天国,而对清军则给予深刻的揭露和批判,表现出极度的憎恨和厌恶。这种现象意味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隐情:太平天国民族革命的思想和嘉应州人民与太平天国将士特殊的感情,曾一度动摇了清政府在粤东的政治权威和思想统治。  相似文献   

9.
庚子事变之后的十年中,清政府先后以慈禧太后和摄政王载沣为核心被迫进行以中央为主导的改革,但此时由于社会环境和政治力量的变化,清政府加强集权和归政于满洲贵族的"单边主义"计划遭到社会各界越来越激烈的反对,并一步步导致清政府从曾经众望所归的改革主导力量沦为革命爆发后的"边缘人"。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 ,邓小平高度重视反对官僚主义问题。他深刻剖析了官僚主义的来源、表现和危害 ,并提出了克服问题的办法。这些宝贵的思想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1.
柏克是西欧近代政治思想史上重要的保守主义思想家。他在反对法国革命时,集中阐发了他的政治思想的若干基本原则。本文试图从思想史的角度,对他的法国革命观加以论述和探讨。文中分别探讨了柏克对于抽象理论的排斥,他的传统观和国家观,他独特的人权论与贵族政治论等理论问题,指出柏克的思想既因其给改良留下余地而与一般的保守主义理论有所不同,又因其对传统和国家的强烈尊崇而与自由主义的立场相区别。浓厚的宗教色彩是柏克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他对于改良与革命,传统与变革等问题的看法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12.
黑格尔是马克思以前最杰出的思想家之一.但是黑格尔的思想遗产至今没有得到应有的清理和评价.他被看做是普鲁士官方思想家,他的学说,只有革命导师已明确地称为“合理内核”的辩证法能够得到人们的首肯,而且多限于自然哲学的范围.对他的历史哲学及其他,则几乎给否定完了.说他“反对那有人民群众参加的法国革命”,“顽强地维护反动类  相似文献   

13.
维新派通过报刊宣侍西学、宣传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文化思想桎梏,点出了爱国民主的火炬;资产阶级革命派利用报刊揭露清朝的腐败统治,传播民主革命思想,驳倒了君主立宪派反对革命、反对共和民主、反对平均地权的谬论,推动了革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革命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本质上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民族化的进程。共产党人的新民主主义学说,是在反对左倾和右倾两条战线的长期斗争中积累完善起来的,教条主义是左右倾机会主义的共同思想基础。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检验所证明为正确的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而毛泽东同志个人的全部思想文本中,则既包括指导中国革命的科学内容,也包括他个人的理论失误,甚至重大原则性错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坚持中国革命的独立自主原则和文化民族主义的思想倾向,是中国革命理论的三个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15.
俄国知识分子在人民反对农奴制争取自由解放的斗争中发挥了思想启蒙和鼓动革命的重要作用。屠格涅夫作为他们的优秀代表 ,用他的社会小说为这场斗争的知识分子书写了绚丽的编年史。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同志作为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创造性地建立了关于调查研究的理论体系与方法,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同时,作为我们党从事社会调查的开拓者,他所进行的社会调查,其内容之广泛,思想之深刻,时间之长久,规模之宏大,在我党的历史上是空俞的。毛泽东的调查研究思想是他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在反对来自左的机会主义的斗争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毛泽东同志在求学时期,就认识了在中国进行革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为了革命,必须掌握中国国情,调查研究的思想,已经根植于他的心灵深处。读书时,他经常利用寒暑假,  相似文献   

17.
卢梭是十八世纪法国小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家,是社会契约论的代表人物之一。由于其政治思想具有鲜明的人民性,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人民主权,使得他成为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先驱。他的平等思想,人民主权思想成为当时法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的重要思想武器,他的著作成为法国革命时期资产阶级激进党的福音书。时至今日,探讨卢梭政府论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由于19~20世纪之交清政府统治的日渐腐朽和民心的日渐丧失,迫使一部分人士起来大声疾呼推翻无可救药的清政府统治,并且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支持。与此同时,革命派分子要求革命势力走向统一的呼声也日趋强烈。当清政府赖以自救的新政政策和对国内革命派人士的高压政策客观上造成了中国革命势力在日本东京的大量聚集时,孙中山审时度势、当机立断,抓住了这个难得的机会,与其他革命派骨干促成了中国同盟会于1905年在东京的成立。  相似文献   

19.
(一) 鲁迅是我国新文学的奠基人,同时又是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章太炎是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家,而在晚清他又是一位反对孔孟之道的思想家,在我国近代学术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太炎长于鲁迅十三岁,鲁迅曾向太炎问学,并且后来参加了太炎曾经参与领导的光复会,所以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师生又兼同志。鲁迅向太炎问学,是在日本留学的时候。太炎在国内因在《苏报》上发表了攻击清政府的文章,而被捕入狱。出狱后,即去日本主编当时革命派的机关报《民报》。后来该报被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同志辉煌的一生,给我们中华民族留下了无比丰厚的思想遗产,廉政建设是其思想宝库中最为壮丽的篇章之一。我们重温并继承和发扬他的有关廉政的光辉思想,学习运用他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反对腐败、加强廉政建设的成功经验,对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廉政建设,指导目前正在开展的反腐败斗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