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关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规律作用的论述,我国学术界有许多讨论。我觉得关于价值规律在生产领域的作用,我们对斯大林观点的理解,是不全面的,是表面的。例如,我们认为斯大林的观点是:价值规律在生产领域没有调节作用,只能影响生产,而所谓对生产的影响,就是促使企业加强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以及国家的计划限制着价值规律的作用,前者排斥后者。现在看来,这样的理解是不符合斯大林的理论的真意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价值规律对生产究竟起什么作用呢?这个问题争论很多。我认为,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起主导作用的条件下,价值规律对生产的作用虽然受到很大的限制,但仍有一定限度的调节作用;这种调节作用不是盲目的自发的,更不是有决定性意义的,而仅仅是在国家计划所许可的范围内,对国家计划起一种补充作用和辅助作用。过去,我曾认为价值规律对社会主义生产基本上不起调节作用,特别强调在国营企业部门不起任何调节作用。我在“关于人  相似文献   

3.
关于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作用问题,经济学界的认识并不一致。我觉得,对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规律的作用估计不足或估计过高,都会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不利的影响,只有全面地认识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作用,从而自觉运用价值规律,才能加快我们四化建设的步伐。 一、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仍然发生着重要作用,必须给予足够估计和充分重视 我们对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作用问题的认识,同苏联一样,也有一个过程。苏联经济理论界曾经基本上是否定或低估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的。经过三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实践之后,1952年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明确指出:在苏联社会主义制度下,由于还存在商品和商品生产,所以价值规律必然还发生作用,其作用表现在:第一,对商品流通“在一定的范围内保持着调节者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价值论     
一、价值不是“核算的工具”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似乎大家都知道的,但一谈到价值规律对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作用时,人们的意见分歧马上就表现出来了。正如孙冶方在“论价值”一文的一个脚注中所说:“经济学家为了辨别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中所起作用的差别,创造了不知多少‘级别’的作用,如‘调节者作用’、‘调节作用’、‘影响作用’、‘重大作用’、‘一定作用’以及上面所说的‘工具作用’等等”(孙冶方:《社会主义经济的若干理论问题》第113页)。其实,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家的上述议论,都是从斯大林的经典著作中搬来的。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说:“价值规律的作用,并不限于商品流通范围内,同时也扩展到生产方面。诚然,价值规律在我国社会主义生产中,并没有调节的意义,可是它总还影响生产,……因此,在我们的企业中,这样一些问题,如经济核算和赢利问题、成本问题、价  相似文献   

5.
我国经济理论界关于社会主义条件下价值规律作用的讨论,取得了很大成果。在某种意义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案正是以这些成果为理论依据的。本文拟结合我国经济改革的实践,就价值规律的作用问题,发表一些浅见。一、要充分估计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及其带来的后果在前一时期讨论中,为了突破传统观念和极左思潮的束缚,大家着重探讨了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和如何充分利用这种作用,至壬社会主义条件下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及其可能带来的后果则讨论较少。现在看来,很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社联和上海经济研究所在三月份先后举行了三次关于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问题的讨论会,对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存在的必要性、生产资料和国营企业卖给职工的消费品是不是商品、价值规律在我国目前条件下的作用,以及商品生产的消亡等问题,展开了进一步的讨论。有的会前做了一些调查研究和写出了论文。在3月16日的讨论会上,黄逸峰作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价值法则的作用”的发言。他着重地提出和论证了一般商品的共性和社会主义商品的特性的论点。所谓共性,是指:(一)相互交换,相互买卖;(二)有价值和使用价值,进行等价交换;(三)以货币计价并为交换的媒介。所谓社会主义商品的特性,是指反映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特性。他认为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7.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的经济规律,凡是有商品生产的地方,价值规律也就存在并发生作用。那末,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既然还存在着商品生产,价值规律也就依然会对生产和流通起着作用,包括调节者的作用。现在学术界有许多人认为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理论界对于社会主义条件下必须十分重视和发挥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这一点,在讨论中是比较一致的。但是,对于怎样估计社会主义条件下价值规律的地位,在看法上有很大分歧,不同观点主要反映于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是否为首要的经济规律,是否起主要的或决定的作用。这是对价值规律的最基本的估计问题。显然,这方面的任何分岐,必然  相似文献   

9.
(一) 在全国第五次按劳分配理论讨论会上,有人提出这样一种观点:“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企业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而不是唯一的原则。从整个国民经济来说,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着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为主导作用的经济规律体系。在个人消费品的分配中,除了按劳分配规律在起作用之外,还有基本经济规律、计划规律和物质利益原则起作用,特别是价值规律的作用十分明显。”对于这种观点,我有以下两点认识:  相似文献   

10.
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作用的问题,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学界讨论得最热烈的问题之一。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以后,对我国商品生产问题又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看法,经济学界目前正展开热烈讨论。我们将过去几年来及最近我国经济学界对这问题的各种不同意见综述如下,供同志们在学习党的八届六中全会文件和参加学术界讨论时参考。  相似文献   

11.
读了孙冶方同志的文章《关于价值规律的内因论与外因论》(见《经济研究》1979年“价值规律讨论专辑”),很受启发。孙冶方同志的基本观点,本人赞同。他提出的内因论即产品价值规律,为认识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内部的生产和交换,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根据。可惜论述没有充分展开。本人根据孙文的启发,结合自己的学习,作一试析。 在方法上,外因论者是从两种所有制之间的交换关系出发,来说明全民所有制内部的生产资料也是商品,也具有价值,价值规律对之也起作用的。这样的论述方法,颇有缺陷。表  相似文献   

12.
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的问题,是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学界讨论得较多的一个问题。一九五三年出版了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书中用了很大的篇幅阐述了社会主义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从而引起了我国经济学界的极大兴趣,同时,我国正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价值规律的讨论就是在这种现实需要的推动下展开的。到一九五六、五七年,即在我国基本上完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后,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究竟起什么作用的问题,就更加突出,讨论也更加热烈了。在这个期间发表了百余篇论文和若干专著,涉及的问题很多。在这里,应该特别提到孙冶方同志发表的《把计划和统计放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一文。尽管某些观点,至今还有争论,有待继续探讨,但是在那种情况下,不是从“本本”出发,提出把计划建立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并大声疾呼重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问题,是我国经济学界争论较多的一个重要经济理论问题。争论是在1956年下半年开始的,后来曾经一度中断,去年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后,又进一步开展了讨论,出现了很多好文章和好材料,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使这个问题的讨论前进了一大步。本文试就两次讨论情况作一简略的回顾,并提出一些体会,供同志们参考,并请大家指正。 1956年的讨论情况 1956年我国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现实生活的实践,推动了大家对社会主义建设中重大经济理论问题的学习和探讨。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作用,和过去多种经济成分同时并存的情况下显示了很大不同,而原来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若干提法已不能解决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提出来的新问题,在党的百家争鸣方针鼓舞下,我国经济学界,对这一问题展开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蒋明同志在“价值规律与按比例发展规律、计划规律的相互关系”一文中,提出了一系列可以讨论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一个问题是:价值规律是不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与流通的调节者?现在就这个问题对蒋明的文章,提出个人的一些意见,供同志们讨论和批评。  相似文献   

15.
价值和价值规律是否永恒存在,我国经济学界曾经有过争论,但并未达到一致的认识。这里谈谈我们的看法。有的同志认为:价值和价值规律到了共产主义高级阶段仍然起作用。因为“作为价值实体的那个社会必要劳动量的计算,以及它的调节作用和支配作用”到那时仍然存在,“价值规律应该就是‘形成价值实体’的社会必要劳动的存在和运动的规律”;还因为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不能只讲生产,而不计生产中的劳动代价。因此,要特别强调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极其重要的作用,要求利用它来加强经济核算,获取最大可能的经济效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有些同志一直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由于人们一可以自觉认识和利用价值规律,价值规律就“已经不能再起自发调节作用了。”这种观点不符合实际情况,也不利于深化改革。为了建立自觉利用价值规律的计划体制,理顺我国的价值体系,本文认为,必须重视和认真研究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作用,明确认识它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起自发调节作用的形式和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一关于价格与价值的关系问题价值规律要求商品的生产和交换都必须以它们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量为基础,要求各种商品的价格都必须以它们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即以它们的价值为基础.于是从这里就引起了一个问题: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如果某些商品的价格和它们的价值不一致、即两者发生了背离,这是否违反了价值规律?这种背离对于社会主义经济,是否会起消极破坏作用?关于这个问题,薛暮桥同志和于光远同志发生了意见分岐.我现在也想对这个问题参  相似文献   

18.
问题解答     
问:为什么我国经济学界目前要广泛展开关于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问题的讨论?答: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问题涉及社会主义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提出来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都存在而且起着作用,但是,由于人们对这些经济现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应该坚决实行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林彪、“四人帮”为了反对社会主义,把我们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基础上利用价值规律攻击为资本主义。我们的一些同志,也常常把价值规律与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对立起来,认为凡是计划规律起作用的地方,价值规律就不起作用;而凡是价值规律起作用的地方,就要冲击国家计划。那末,应该怎样认识价值规律与计划规律的关系呢?本文仅就这个问题谈点粗浅看法。大家知道,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固有的经济规律,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应该坚决实行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的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还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因此,价值规律也必然存在着,并对社会主义生产和流通起着调节作用。对于价值规律的这种调节作用,我们必须认识它、运用它。如果采取不承认、甚至对它加以限制和改造,势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