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景龙  井川  振贵 《社区》2012,(27):25-25
案情:张某是某单位的职工,十年前儿子结婚生孩子她告假去外地儿子家抱孙乇假满她没来单位上班,单位虽没再给她开资,但也没对她作出除名或开除处理。就这样单位没找她,她也没找单位。一晃十年过去了,最近年近五十的张某突然来单位要求认可“两不找”期间的劳动关系,补缴“两不找”期间的社会保险,办理退休手续,单位拒绝。  相似文献   

2.
丁安祥 《社区》2008,(10):32-33
今年1月6日,江苏人民广播电台“政风热线”节目接到某企业退休人员的投诉:一些地方以退休人员归社区管理为名,向个人收取社区管理费(或称社会化管理费),也有向企业征缴的,数额均在千元以上。据笔者了解,这些地方据以收费的标准是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四部门出台的《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实施意见》,该《意见》规定:“开展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所需经费,在一定时期内,仍由企业负担,从原渠道列支。……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费的划拨标准为:  相似文献   

3.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我国逐步建立起了社会保障制度。对于社会保障制度,我国宪法早有如下规定:“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企事业组织的职工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国家和社会保障残废军人的生活.抚恤烈士家属,优待军人家属。”  相似文献   

4.
佟强 《社区》2003,(10)
2002年6月,我被社区居民推选为本届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委员。当时我刚刚从企业退休在家,在单位虽然也算是个“小官”,接触过一些机关和部门,各种“委员”也都听说过,共过事。可“议事协商委员会委员”没当过,也没有听说过。这个“委员”是何  相似文献   

5.
房子     
张三快退休时,正赶上单位集资盖房。大家都争先恐后地筹款报名,惟有他像个没事人一样。人们深知其妙,便嘻笑着说:“张三有三个好儿子,还愁没房子住?”的确,张三有三个儿子,个个都在机关工作,人人都住有单元楼房。张三有着坚实的后盾哩。不久,张三真的退休了。于是自然而然地搬到大儿子家去住。开始,他还享了几天清福,可没过多久,大媳妇就觉得烦了,口出冷言道:“爹,你就生这一个儿子?”张三觉着不是滋味,便胡子一撅、抬脚搬到了老二家。谁知没过多久,老二媳妇也下了逐客令:“爹,你就生这两个儿子?”于是,张三又挪到了…  相似文献   

6.
《新天地》2007,(2)
原来一直觉得“退休”这词离我还远,没想到一晃,我也到了该退休的年龄。刚过55岁这道坎,单位的“退休通知”就发到了我手里。习惯了在单位上下班那股劲头,有同事,有领导,有任务。每天都精神抖擞,信心十足。同事喜欢,领导也重视。  相似文献   

7.
退休以后,无论走到哪里,遇到熟人总要问我:“退休后没找点事干吗?”我想,退休就退休,不  相似文献   

8.
龚知栋 《社区》2013,(22):62-62
“美国退休者协会”,简称AARP,最早出现于50多年前,当时不过是一个小组织,由一位名叫埃塞尔·安德勒斯的退休教师创立。组织成立之初的宗旨只是为退休人员争取健康保险金,所以在当时名气并不大,会员也寥寥无几,因此社会上谁也没把它放在眼里,就是退休者对它也很陌生。  相似文献   

9.
母亲从单位退休后,闲着无事,就在街角摆了一个小报摊。日子过得挺充实,脸上整天挂着笑容。一天早上,一个身材高大的胖男人来买了一份报纸。掏出一张100元的大钞给母亲。母亲对胖男人说“:拿零钱吧,我没那么多钱找给你!”胖男人说“:我也没零钱,要不也就不会给你大钞了!”母亲看  相似文献   

10.
绚丽 《百姓生活》2014,(1):34-35
66岁的白明利,曾做过记者、编辑、印刷厂厂长、工会主席。退休后,他总觉得自己工作没干够、朋友没处够、生活没过够。为了让生活更加快乐、充实,他60岁那年考取了导游员资格证,做起了专职导游。入行5年,白明利获得“零投诉导游”、“优秀导游员”等荣誉,成为大连导游界的一名“明星导游”。  相似文献   

11.
张宝珠 《社区》2010,(22):8-11
“共有部位的收入就应该属于业主共有”,这是无锡市春江花园的业主一直认的“死理儿”。在2008年3月以前,春江花园业委会还一度以为,可以和物业公司联手共创和谐社区,他们甚至向物业提出,“可以保证物业公司管理成本,并且按照无锡市规定的最高利润标准8%支付利润,前提是共有部位的收入归业主共有”。业主委员会的提议遭到物业公司的拒绝,没办法,业委会决定“亲兄弟,明算账”。  相似文献   

12.
《今日南国》2010,(16):44-45
“退休”理由一:回家,享受生活的美好 林娜说自己“退休”那天,觉得阳光特别灿烂,“走出气派的办公楼,一出大门,我就做了三次深呼吸:解放了!”林娜30岁就做到外企总会计师的位置,可正是由于这种“高”职,让林娜觉得“冷”——薪水固然可观,压力也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像个机器,在连轴转。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2009,(6):28-29
有道是“人心隔肚皮”,一句老话用最平实的语言描述了人与人心的距离。自从人类诞生之日起,如何了解陌生人、同伴、朋友、亲属,就成了一个老大难问题。睿智的先人们总结了一系列的名言警句时刻提醒自己,像什么“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像什么“知人知面不知心”。不过,总结归总结,提炼归提炼,可识人之难依旧像座山横在所有人的面前。有趣的是,问题没解决却催生了一个新行当——麻衣相士,“识人”成了一个可以尽情忽悠的轻松职业。  相似文献   

14.
《社区》2004,(18):39-39
湖南湘潭的马先生来信问:我是一个国有企业职工,原来企业的家属委员会已改为社区。现在面临企业转制,我想到社区居委会去应聘,不知道应聘后与原企业保持什么劳动关系?答:按规定,国有企业和社区居委会是两个独立的组织,企业职工和居委会工作人员各归两个不同单位管理,如果离开企  相似文献   

15.
澜音 《社区》2005,(11):24-25
老张是北京市宣武区大栅栏街道的一位失业人员,54岁时因单位倒闭失业了。他打热线电话到大栅栏街道社保所,连问:“我这么大岁数了,没单位老了可怎么办呀!”工作人员告诉他,这种情况你可以享受自谋职业的三项社会保险补助,到年龄就可以顺利退休了,退休后到社保服务部门就能报销医疗费。老张激动地说“:都说政府部门是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实际不是啊,你们这一个电话就解决了我的难题。”为老张解忧愁的是大栅栏社保所的政策宣传小分队。由于辖区大部分失业人员文化程度偏低,技能单一,再就业能力差,对社保政策理解得也不好,有很多时候都与…  相似文献   

16.
退休真好     
几年前,一位同事退休,数月之后相见,人瘦了一圈,面容憔悴,精神萎靡。我暗自诧异:莫非生病了?只听他叫苦不迭:“退休后,在家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出去走走吧,又看见什么都烦。空虚、寂寞、孤独,像被世界抛弃了一般。除了失落,还是失落。”我笑了,戏谑道:“失落?失落什么?你又不是贪官。贪官退休了,没了特权,断了财源,满腹心事,欲语还休。那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你失落了什么?无非是八小时的限制,工作的重负,人事的纠纷……”他打断我的话:“哎,你还不到时候,你不懂。”今年“五一”节,我退休了。真是从未有过…  相似文献   

17.
南方寺 《社区》2014,(13):54-55
时下,社会上有很多退休老年人不同程度地惠上了医学上所说的“退休综合征”。表现为:内心空虚,无所事事,失眠多梦,脾气暴躁,行为古怪。自己受煎熬不说,还影响了家人的生活。究其原因,“退休综合征”主要还是“心病”所致。俗话说:心病还得心来治。那么,究竟该如何治疗退休老人的“心病”呢?  相似文献   

18.
<正>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这是唐朝伟大诗人杜甫在《旅夜书怀》中因论事谏政得罪朝廷而被罢官后的一句牢骚话。然而,“官应老病休”一语却真实地道出了古代官吏退休确是因老因病所致。中国古代官吏退休始于何时?退休时须具备何种条件?退休后享受什么待遇等等,本文试作一些资料鉤沉和综述,以引起对此问题有兴趣的读者进一步的探讨与研究。一、官吏退休的由来官吏退休,旧称“致仕”。意思是将禄位(仕)交还给(致)国君。《公羊传·宣公元年》在“退而致仕”条何休注曰:“退,退身也;致仕,还禄位于君。”这种情况大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的呢?据现存文献最早的记载见于奴隶制的商朝。《尚书》卷八载:“伊尹既复政厥辟(孔安国传云:“还政太甲”),将告归,乃陈戒于德  相似文献   

19.
我叫丁振国,原在高平市邮政局三甲邮政所工作,1995年退休回到本市三甲镇徘北村。这里我专程找人代书,夸夸高平市邮政局新任局长崔有清百忙之中关心退休老职工的感人事迹。有人说:“职工退休返乡,如儿失去娘。单位被遗忘,人走茶水凉。”说句真心话,刚退休返乡那几年,确实是这种感受。离开单位后,几年里没有一个人过问看望过我们这些昔日邮政战线上拼搏的老同志,真尝到了老来无用的味道。特别是自从邮政、电信分营之后,更让我们这些老职工摸不着谁是“正经香炉”了。就在我们为无人关心而失望之时,去年年初,市局为高平邮政局…  相似文献   

20.
王景龙  井川  振贵 《社区》2012,(18):25
案情:张某是某单位的职工,十年前儿子结婚生孩子,她告假去外地儿子家抱孙子。假满她没来单位上班,单位虽没再给她开资,但也没对她作出除名或开除处理。就这样单位没找她,她也没找单位。一晃十年过去了,最近年近五十的张某突然来单位要求认可"两不找"期间的劳动关系,补缴"两不找"期间的社会保险,办理退休手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