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学者关于游牧文化起源研究的简要评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早期西方学者对于游牧文化起源的解释通常是围绕将游牧作为渐进式社会经济形态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而展开 ,近年来西方学者则倾向于游牧出于混合经济 ,认为游牧专门化的动因包括自然条件变化、人口压力 (以及相应的农业扩张、都市发展和聚落扩展 )、工艺专门化、贸易联系、政治环境、迁徙等方面 ,其中Khazanov对于欧亚草原及沙漠 (半沙漠 )地区、近东地区、中东地区、非洲大陆、欧亚北部地区和亚洲内陆高原游牧业起源情况的总结代表了西方学者近期的整体性认识。本文首先对这些情况进行介绍 ,在此基础上对西方学者在游牧起源问题研究上的基本取向进行了评述 ,并且指出了其在中国游牧业起源研究问题上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我国牧区发生了可喜的变化。首先是,由于实行了责、权、利相结合,草、畜、服务相统一的牧业生产责任制,牧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这是前所未有的;紧接着,由于逐步在畜产品流通领域实行放开、搞活,牧区商品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要看到,在历史的、社会的和自然条件的长期影响下,牧区还基本是游牧半游牧的生产方式,单纯经营畜产品原料的单一经济结构,自给为主的产品生产,仍属封闭、半封闭经济形  相似文献   

3.
论蒙古族草原生态文化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蒙古族草原生态文化观格·孟和蒙古族在严酷而封闭的内陆草原自然环境中长期从事牧业和狩猎业的生产生活的实践活动,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游牧文化。而草原生态文化观则是这种游牧文化的核心和实质。这是因为,首先,蒙古族的草原生态文化观是从蒙古族所从事的游牧和狩猎的...  相似文献   

4.
牧民定居:传统游牧业的重大社会经济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纪交替之际,我国牧区畜牧业正经历着一场重大历史变革,传统游牧业日益萎缩,新的现代畜牧业逐渐形成。在这一过程中,牧民定居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牧民定居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对牧民定居相关的问题进行分析,以便我们采取可行的办法,推动传统游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 一、传统游牧业的重大变革 如果传统游牧业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在畜牧业生产中仍将居主导地位,那么定居就是空谈。如果相反,定居将是一种历史的必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游牧业正在丧失它赖以存在的社会经济条件,已走到了历史的尽头。游牧业的存在必须有一些基本条件:一是有可供游牧的广阔牧场,有着丰富的天然饲料;二是有着适宜于游牧的家畜品种;三是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科技文化落后,与外界缺少沟通;四是生产的目的以自食为主,商品生产不发达。这些基本条件若发生根本性变化,就必然导致传统游牧业的终结。  相似文献   

5.
新疆哈萨克族传统社会经济和社会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哈萨克族起源和形成有关的古代诸部族,如塞人、乌孙等基本上都从事畜牧业,过着随畜逐水草的游牧生活,这是历史事实。同时,哈萨克族在历史上亦作为一种副业曾从事其他如农业、狩猎和手工业生产等多种生产行业和经济部门。下面对哈萨克族传统社会经济和社会生产作一简单的回顾与考察。畜牧业生产哈萨克族无论是在夏天,还是在隆冬季节,都习惯于不断搬迁与流动的游牧生活。古代,哈萨克族从事畜牧业当然主要是一种依赖自然,靠天吃饭的畜牧业,因此需要根据季节的变化,不断地随畜逐水草,过居无常处的游牧生活。根据一年四季季节特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清代新疆伊犁人口变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人口结构特征,主要包括经济结构和民族结构特征。清代伊犁地区人口变迁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迁移人口对伊犁人口增长产生了重要影响。人口经济结构特征的形成以清政府治新政策中的人口布局思想为主导影响因素,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游牧业人口比例不断上升,尤其是建省后人口再聚集和恢复发展时期,牧业人口恢复较快,这进一步表现了自然地理环境一定程度上所决定的经济形态对人口经济(职业)结构的深刻影响,也表现出各民族社会生产形态的惯性发展。人口民族结构变迁的主要因素是受到了清政府的民族政策及战乱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聚落形态分析被广泛应用于史前定居农业生态研究。新疆博尔塔拉河上游一些高海拔季节性固定居址的陆续发现,为游牧业聚落形态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证据。本文以聚落形态理论,结合民族考古学的方法,对以博尔塔拉河上游为代表的西天山史前游牧遗存的生业进行探讨。在充分认识牧业与农业在聚落形态之间的差异的基础上,对如何正确将聚落形态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牧业聚落考古研究进行了探讨,这是认识这一地区青铜时代游牧业的产生和发展的新尝试,也为今后进一步开展新疆史前游牧社会复杂化进程的聚落考古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昭莫多之战     
一 一六九六年(康熙三十五年)清朝与国内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部长噶尔丹汗战于昭莫多,历史上称之为“昭莫多之战”。这是一次比较重要的国内战争,它对研究清代康熙(1662——1722年)时期的历史,特别是对研究当时的国内民族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封建社会中,由于游牧经济生产单一化和手工业不发达等特点,决定了游牧经济对于中原地区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的依存性较为强烈。在阶级社会中,这种依存性一旦遭受阻碍,双方的统治阶级往往采取外部的对抗形式——战争。在我国历史上,北方民族的统治阶级与中原王朝之间所发生的频繁战争,其原因盖出于此。  相似文献   

9.
鄂伦春族萨满教特点刍议郭淑云在我国信仰萨满教的北方诸民族中,鄂伦春族萨满教最具特色。与北方其他民族相比,鄂伦春族在经济生活和社会组织方面,都有着独特的地方,经历了与众不同的发展道路。在经济生活方面,当其他民族已由原始狩猎生产相继转为游牧业、农业生产以...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蒙哲史》研究室和内蒙古《蒙哲史》研究会于一九八二年十一月份在呼和浩特召开了成吉思汗军事思想学术讨论会。共计提供论文十三篇,资料三种。 现将会上讨论的问题综述如下: 一、成吉思汗军事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 与会人员在讨论中,对成吉思汗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概括起来有五方面意见: 一是游牧经济的客观基础,特别是游牧业和狩猎业的发展,为建立起强大的蒙古骑兵创造了物质基础,包括马匹、弓箭,既是生产工具、运输工业,又是战斗武器和物质条件; 二是随着游牧业经济的发展,已由原来的原始公社的氏族制进入到以家族为单位的分户制,这也为其建立起“全民皆兵”的军事体制奠定了基础,如实行十户长、百户长,千户长,万户长的军事体制; 三是游牧业经济发展,必然要求不断地扩大牧场,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意识形态,如当时的萨满教的崇天思想,提出“天无二日、地无二主”等,形成了其向外扩张的指导思想; 四是游牧业经济基础上的骑兵,由于平常的生活条件决定,包括经常围猎等活动,养成  相似文献   

11.
所谓游牧业,是指采用原始方法,利用简单工具,依靠自然因素而进行的一种畜牧业生产。它与现代工厂化养畜业,甚至一般舍饲养畜业相比,不但流动性大,周转慢,生产效率低,而且从事这种生产劳动的牧民,生活是十分艰苦的。因而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而言,游牧业必然要不断地被改造,甚至最后被淘汰。但是在我国,特别是就新疆的现实情况来说,由于游牧业是利用天然草原游动放牧的,投入人工少而所得甚多。由于  相似文献   

12.
游牧业的四要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游牧业是联户劳动协作组织(并非单家独户),驱赶以成群(并非零星)羊为主兼有适量、适类大家畜的六畜(绵羊、山羊、马、驼、牦牛、黄牛),以流动(并非轮牧)方式,来利用四季分明、相隔有距的天然草原的我国六族(蒙、藏、哈、柯、塔吉克、裕固)不少于三几千年历史的传统的生产、营生行业。人群、牲畜、草原和游动(转移、迁徙),就是游牧业中相互紧密连结,不可缺一的四项基本要素(或环节)。游牧业的所有形式,所有变化和所有问题,都是由此四项基本要素的某一项或其错综复杂的相互影响、组合关系,引申、派生、繁衍而来。 一、人、人群、“(游)牧庄(子)”,联户劳动协作组织  相似文献   

13.
回纥(回鹘)西迁之前的农业发展状况略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大量的考古材料和史料分析,基本上否认绝大多数民族史家认为公元840年以前回纥(回鹘)是以游牧经济占绝对主导地位的说法,确认回纥(回鹘)最迟在9世纪初已开始向半农半牧的生产过渡,并认为农业生产的歉收是促使其衰弱和灭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江西社会科学》2016,(9):133-142
对国内市场发育程度的考察,是中国经济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已有的学术成果,主要是面向全国、特别是东部农耕区的大尺度解剖,缺少对西部边疆、特别是游牧经济占主导地位的西北区域市场的小尺度分析。茶叶贸易虽然只是西北与内地农、牧业产品长距离交换的一部分内容,但它实质上却成了贯穿边疆地区市场化进程的中介和桥梁。西北区域市场的发育和整合过程,在清中期以前的茶马贸易时代,主要是通过扩大边疆市场容量、增强当地与全国统一市场依存度的内联方式进行的。清末民国口岸开放之后,则通过茶叶贸易组织、供货渠道、商品类别、运营模式等市场结构嬗替的外延方式,把边疆市场的发育和整合过程,纳入到中国乃至全球市场一体化的轨道,同时促进了西北传统游牧业经济的近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15.
契丹是游牧于西拉沐沦河、老哈河一带的古代民族。在辽太祖、辽太宗东征西讨创建国家的过程中,征服了诸多民族,创建了一个版图辽阔的草原帝国。辽朝对游牧于漠北的"阻卜"各部族前后发动过四次大规模的征服,将各个游牧部族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使得辽朝西北边疆地区逐步稳定下来。为了加强对这一地区的治理,辽设置了西北路招讨司,派遣契丹贵族出任西北路招讨使,建立边防城,移民屯田,加强了漠北草原与辽内地之间的联系与经济文化交流,使有辽一代的西北边疆一直处于辽的有效控制之中。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实施的新疆牧民定居工作,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虽然定居的层次和水平有所不同.但牧民基本实现了定居生活.在这一过程中,牧区的经济类型由单一的游牧经济向牧业和农业并行发展.并呈现向经济生活多样化发展的趋势.我们在对新疆呼图壁县哈萨克族牧民定居点进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考察了牧民定居的适应策略并试图分析其形成的外部推动力.  相似文献   

17.
1 早在商周时期,中原地区就与游牧于泾、洛水以西和以北草原地区的诸戎、狄部族之间有了频繁交往联系。周武王伐纣后建都洛阳,后又迁都于丰镐时,西北和北方的戎、狄诸游牧部族,派遣入贡使者,驰命走驿,前来中原的洛都、镐京等地,“以时入贡,命曰‘荒服’”。 春秋战国时期,北方诸游牧民族大举内迁南下,在今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等黄河流域地区,形成戎、狄诸族与华夏族犬牙错居的局面。当时,分布在蒙古高原地区的诸游牧部族,通过迁徙在内地的戎、狄各部与中原地区农耕民族之间,建立起更为密切的经济、文化关系。在内蒙古哲里木盟扎鲁特旗巴雅尔吐胡硕发现了一处青铜器窖藏,出土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游牧文化的几种类型及其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依据生态环境类型和畜牧业经济在整个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及其与其他经济部门的关系 ,将中国古代所有的游牧文化划分为五个类型 ,即蒙古高原型游牧文化、青藏高原型游牧文化、黄土高原———黄河上游游牧文化、西域山地河谷型游牧文化和西域绿洲半农半牧型文化。并对每一个类型的主要特点进行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9.
在新疆,畜牧经济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很大的发展潜力,它完全有可能也完全应该成为新疆经济的一大支柱。自治区成立三十多年来,各级党政带领各族人民为改变牧区生产、生活条件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牧区改革进一步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新疆牧业实现了连续九年的稳定增产,扭转了十五年长期徘徊的局面。但是由于生产条件的制约和生产关系方面的一些问题,号称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的新疆,牧业经济仍然处于自然、半自然经济状态,畜群在落后的生产条件下发展缓慢,很难摆脱自然环境的制约,一次大的灾害能使生产倒退数年。牧业的生产效益相当差,三十年来全疆  相似文献   

20.
布里亚特蒙古族聚居区存在的雇主与雇工的关系显然和解放前的牧主剥削雇工不同。从根本上来说 ,它是牧业生产进一步发展的表现 ,隐含了牧业发展的新形式。 2 0世纪 80年代初期的牧业体制改革激发了牧民的生产积极性 ,家庭牧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开始超越家庭层次 ,寻求更大范围内的合作 ,于是雇工阶层应运而生。而雇工阶层的产生正是传统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需要变革的产物 ,雇工阶层已成为西苏木这一牧业社区不可或缺的部分。布里亚特蒙古族牧民生产和生活条件的提高为雇工经营的生产和生活服务业创造了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大量雇工的存在开始影响到了该社区的经济结构、人口结构和与外界经济联系的方式 ,进而影响到了该社区的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