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敏莉 《理论界》2010,(11):156-158
"一百个"有相当于程度副词的用法,强调程度极高;还有相当于语气副词的用法,强调极为绝对的语气;这些用法是在表具体数量义和表数量极多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形成与汉语的数量夸张有关。汉语中其它满数与量词构成的数量结构也存在类似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论"存在"     
在一阶逻辑的形式语言中,"存在"是一阶量词,但作为谓词的"存在"也是可以表达的.肯定"存在"的量词用法并不意味着必须否定作为谓词的"存在".蒯因消除单称句中的名字、将"存在"一律处理为量词的做法并不能解决"不存在"难题.承认在不同的理论之间的确有本体论承诺的差异,就必须承认"存在"的谓词用法.通过在逻辑语言中表示出不同...  相似文献   

3.
苏州评弹语言中的"个",用法较为复杂和丰富。从字形上来讲,"个"还可以写成"個",在不同的评弹脚本中,两者用法、意义基本相同。除了可以做量词、代词之外,"个"是评弹语言中最常用的几个结构助词之一,可以用在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后面构成定语加中心语结构,可以构成"个"字结构,可以用作语气词。当代苏州话中的"个"基本沿袭了评弹语言中"个"的用法和功能。  相似文献   

4.
小词“或”的典型用法,一为存在量词,一为析取连接词。作为存在量词,“或”为逆辖的主体量词。借助主词存在和论域问题的分析,可以阐明渡鸦悖论实为伪装的眢论,因为它错将两个不同的命题等同起来。作为析取连接词,“或”兼有相容析取和不相容析取的用法。基于“或”的析取用法,我们可以将戴维森关于意志软弱的三要素修正为知“或”、去“惑”、起“行”三环节。  相似文献   

5.
动量词"和"产生于宋朝,是由动词"应和"义发展而来的.它在早期阶段表现出了较强的发展势头,但是后来的发展道路却并不顺利:一方面受其自身发展规律和动量词"会"的影响,继续产生一些新的用法,另一方面,在同义词系统内部成员类化规律的作用下不断缩小使用范围,最后只有两种用法延续到了现代汉语中.  相似文献   

6.
《东岳论丛》2017,(12):166-173
名量词"所"由处所词"所"变化而来,学界以往对名量词"所"的历史缺乏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对量词"所"的源形式及其变化机制的认识也比较模糊。量词"所"最早产生于秦代,但仅指称瘢痕、印迹单位,指建筑物单位到汉代才出现。从南北朝时期开始,量词"所"的指称功能趋于泛化。唐代以后,量词"所"又倾向于专门表示建筑物的计数单位,呈现出专职化的特点。量词"所"并非来源于指称建筑物的名词"所",而是来源于表示处所的"所",即由具体事物占据的空间处所而转指事物的单位,发生转指变化的机制是认知转喻(metonymy)。转喻是汉语量词形成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7.
"轮"是唐五代时期新兴的一个量词单位。它产生之后,辗转流传一直使用至今,然而在从古到今的传承过渡中,它的称量功能和称量范围却发生了显著变化。从其形成伊始的表意功能及其古今用法的异同可以看出,量词"轮"的形成与演变主要取决于汉民族特定的思维模式和认知心理,同时也与汉语量词体系的日益成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来”作为现代汉语的概数助词,主要分布于4种格式:数词 来 量词;数词1 来 数词2 量词;数词 量词 来 形容词;数词 来 二 数词 量词。本文对助词“来”在每种格式中的用法进行了描写,还说明了“来”的一些非常见的用法。  相似文献   

9.
宋元时期个体量词的变化和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元是汉语由"文言"向"白话"转变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个体量词出现许多重要变化.据初步考察,48则个体量词中,或应用范围扩大,或词义趋于抽象,或出现修辞用法,或词类范围交叉,呈现出明显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谁”特指问与否定的相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疑问和否定两大范畴的宏观角度入手,以"谁"为疑问标记的特指问为例,在前人关于"谁"特指问表否定用法的基础上,通过重点考察"谁知……"式、"谁说……"式、"谁叫……"式和"谁+不/没"式等四种常见的表否定意义的句式,揭示了现代汉语两大句法范畴———疑问和否定的相通性。"谁"特指问同否定的相通源于"谁"的任指用法和虚指用法,用于反问句中的"谁",既可相当于任指意义下的"无人",又可表示虚指意义下的"无人",也就是说"谁"在特定的语境中指代的对象仅仅是一个空泛的概念而已,它并不像任指那样含有"人人"的意思,因此所指代对象既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  相似文献   

11.
选取唐宋、金元、明清三个时期的语料,对"动量词+儿"用法进行共时和历时的分析,力求得出一个比较清晰的脉络。  相似文献   

12.
杜鹃 《北方论丛》2005,(3):59-62
"两"一词出现很早.做量词的"两",在先秦典籍文献、铭文中使用较多,可指称车、长度、衣物、重量.从现有材料看,"两"的字本义是一系列量词义项衍生的源头,而词本义是"两"后世意义引申的中轴.研究量词"两"各个义项的发展脉络为我们呈现出这个词的整体面貌,并对"辆"()"等后起字和"乘""双"等相关词的产生、发展有了大致的概括.  相似文献   

13.
殷周汉语名量词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铮 《殷都学刊》2009,30(3):111-115
论文分析了殿商西周的甲骨文、金文语料,经过辨析考证,认为其中只有集体量词、容器量词、度量衡量词,还没有出现个体量词.论文对以往认为是个体量词的词义和用法提出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4.
表询问意义的语气副词“岂”、“宁”及其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气副词"岂"、"宁"表反诘意义的用法较为常见,表询问意义的用法则不大为人所知.对"岂"、"宁"表询问意义的各种用法进行分析,考察其来源与发展情况之后认为,其均是由表反诘意义的用法引申而来的.  相似文献   

15.
李小平 《云梦学刊》2011,32(6):132-134
容量词“合、升、斗、斛、石”主要用来计量五谷等可装载的固体实物和酒水等可盛栽的液态实物。《齐民要术》“升、斗”类量词除了这些用法外,还可以称量鱼、肉、姜、蒜等实物,如“鱼一斗”、“姜五合”、“小蒜三升”。称量五谷与称量酒水的“升、斗”来源各异,并非同词,这种用法是这类容量词称量对象不断泛化的结果,同时也与容量词和衡量词之间存在转换关系以及《要术》本身的题材和语言习惯有关。  相似文献   

16.
西方本体论依赖印欧语言中动词"to be"的独特品格。葛瑞汉关于系词的讨论以及卡尔纳普对形而上学的批评基于以下观察:古希腊语中"einai"兼有存在与系动词(或者说,述谓)二种功能且存在是主要用法。而且,"兼有"从消极的意义上讲实际上是"混淆",从而导致了"虚假的"传统形而上学问题。卡恩认为,"einai"以表真为基本用法,这一语言现象和古希腊的符合论真理观存在内在关联。另一方面,"einai"在语言学上的"延续体态"特征可以解释Being与Becoming之间、本质与现象之间的对立,以及西方传统哲学对前者的偏好。另一方面,葛瑞汉认为,汉语中没有"be",就不会有本质横插在名与实之间。自汉代以来,汉语中实际上已逐渐发展出"是"的系辞用法。"是"既是近指代词,又常常指向事实上的"真"和价值上的"对",三重意义的融合有深刻的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17.
将宾语位置上的"名词+数词+量词"格式视为主谓结构,这是说不通的。"数词+量词+之+名词"格式出现在"数词+量词+名词"式之后,用例也很少,是"数词+量词+之+名词"式的变异形式,而不是源头,"数词+量词+名词"格式的源头是"名词+数词+量词"格式。跟英语和日语等语言要在"数词+量词"与"名词"之间添加助词不同,汉语的"数词+量词+名词"格式中一般不含"之"字,因为它是在"名词+数词+量词"格式的省略转化形式——"量词+名词"式的基础上扩展而成的,而不是在"数词+量词"的基础上添加"名词"而成的。  相似文献   

18.
《水浒传》中的量词十分丰富,其使用方式极具光彩。它的类别基本上可分为:物量词(包括专用的单位词、专用的名量词、借用的名量词)和动量词(包括专用的动量词、借用自名词的动量词、借用自动词的动量词)两大类,与现代汉语相当。但是也有许多量词的用法非常独特,与现代汉语不尽相同,这些差异和共同点,是汉语不断地在继承中发展的有力证明。  相似文献   

19.
编辑扎记     
"截止"和"截至"最近翻阅一些年鉴,发现"截止"和"截至"的用法有些混乱。《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载:【截止】(到一定期限)停止:报名已在昨天截止。【截至】截止到(某个时候):报名日期截至本月底止。"截"的本意是切断、阻拦,用作动词。也可当量词,意思为"段",如"一截儿铁丝"。"止"表示静态的行为动作"停止"。同"截"组成词,"截"与"止"两个字的意义相近,仍表示"停止"。"至"表示"到"。同"截"组成词,"截"与  相似文献   

20.
古汉语里,“个”字最早而又最基本的用途是作量词:《左传·昭三年》“又弱(死)一个焉”;荀子《议兵》“负服矢五十个”;《说文解字》“个,竹枚也”;《史记·货殖列传》“竹竿万个”等等,即为例证。到了唐宋,“个”字的用法复杂多了,除保存作量词的基本用途外,还出现了作指示代词和助词的用法。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在唐宋诗词文章中得到大量印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