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她,凭借着一根绣花针和一把剪刀就开始了创业生涯. 如今,她通过自己灵巧的双手开辟了一片刺绣艺术领域.同时,她还带领众多新疆的妇女姐妹走上了以刺绣为主的创业致富之路,开辟了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2.
杜海,被誉为"镶真绣第一人"。她采用传统刺绣结合现代艺术的表现手法,自主创新发明了写意式绣法,以针为笔、线为墨寄情于宣纸和锦帛之间。著名书画大师范曾在观看她的仿绣"八大仙人"水墨作品时赞叹不己。如今,这位镶真刺绣艺术的主创人已经开设了自己的"杜氏绣坊",带领一些下岗女工开始走上创业之路,其绣品更是远销海内外。  相似文献   

3.
蒙乐 《当代老年》2013,(7):29-29
何建华今年54岁,小的时候就喜欢绣花、绣手帕之类的小物件,1978年参军到部队后,工作的闲暇时间也绣一些东西。退伍后在四川南江县交通局工作,2005年病退后来到深圳,开始绣了《百寿图》、《牡丹花》等挂幅。2006年,她在尝试着绣出了《清明上河图》的桥头部分(长1.3米),大家觉得绣得很逼真、很好看,就鼓励她干脆绣个大的,将《清明上河图》全景图郝绣出来。在大家的鼓舞下,何建华决定努力去完成,也了却自己心中的夙愿。  相似文献   

4.
“芙蓉城三月雨纷纷,四月绣花针;羽毛扇遥指千军阵,锦缎裁几寸……”成都女歌手李宇春一曲《锦绣》,唱出了千年蜀绣的唯美风采.而另一位成都奇女子,则“绣”出了世界高度:本是下岗女工的她,蜀绣作品两次被收进人民大会堂,2016年百度首页上的“七夕”LOGO也出自她手;她创办的蜀绣公司年盈利上千万,产品远销欧美.在传承“非遗”的同时,她也将众多待业青年、下岗人员打造成了“金领工匠”.  相似文献   

5.
从一个打工妹到拥有百万资产的时尚女老板,年轻的江琳靠贩卖“个性”完成了她漂亮的人生跳跃。她想告诉读者朋友们:看着自己的创业点子慢慢实现,所带来的那种快乐和自豪感,是打工者永远体味不到的。如果你也有一颗财富种子,就大胆播种吧。  相似文献   

6.
正18岁走出高中校门,她便开始了自己的创客人生。三年养殖蝎子,为她攒下创业第一桶金;三年闯关东,让她吸饱了经验食粮。无论财富还是人生,都有了足够积淀时,本该过上有品质的生活,她又是一个任性转身,回到熟悉的乡村办起野山鸡养殖。她似乎很享受这种披荆斩棘的奋斗人生,每一个在别人看来无限满足的终点,对她来说都是另一段创业征程的起点。  相似文献   

7.
谁是盲人     
她原本只是一个平庸的小女人。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有她所深爱的丈夫。她喜欢写作,平时也写些散碎文字,却没有什么大的成绩。所有的变故似乎都是在一夜之间到来的。丈夫移情别恋,她又下岗。像一只船,从波峰骤然到了谷底,她遭到了人生中最大的打击。离婚后,她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城市,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从最底  相似文献   

8.
莫名 《现代妇女》2009,(11):14-15
两个因白血病结缘的女孩,决定亲手绣一万朵景梅花给自己赚救命的钱,她们的行为上发了社会上的爱心行动。在其中一个女孩筹到钱并成功做了换骨髓手术后,她没有忘记和她约定一起活着、一起绣梅花却仍在病痛中的小姐妹。拖着虚弱的身体开始多方奔走。为小姐妹寻找骨髓,筹集手术费用,她能成功吗?  相似文献   

9.
林润翰 《现代交际》2002,(12):13-14
创业在许多人的眼里是一个充满了艰辛的话题,市场、资金、技术等等因素常常束缚了创业者的手脚,使其欲创无门。那么创业没有捷径可走吗?其实,许多人身上都有一座创业的“金矿”,那就是你身边的资源,比如人际资源,如果你善于利用你周围的人际关系,那么你会很快打拼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颜丽从商业学校毕业后到了一家物资公司,三年后公司倒闭,颜而被抛到了浩浩荡荡的求职大军里。她曾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喜欢看书,在对自己的未来进行了再三的思考后,颜丽决定开一家书店。在她家周围有成片的居民点和几所小学,她决定把书店面向众多的小学生。当然,已有人比她更早地瞄准了这个市场,开了一家书店。颜丽观察过,这家店铺生意并不好,进来的小读者和家长并不多,她认为一是书选得不精,二是缺乏营销手段,但这并不表示书店没有市场,在她看来,这是一块不小的“蛋糕”,只是看自己怎么去经营。 她是个灵巧的女孩,从小在这片街区长大,和周  相似文献   

10.
从一家报社的女编辑,到广西首家写作事务所的女主人,一个灵秀女子轻盈地一转身,便完成了她的人生角色转换,将一个"SOHO"族的创业故事演绎得风生水起。别人一生也许都不敢尝试的事情,在她不过轻描淡写的一句:"我只想做自己喜欢的事。"这个做事总喜欢让人大吃一惊的小女人有个诗意的名字——陆柳蓓。  相似文献   

11.
6岁跟姥姥习艺,她是靺鞨绣第4代传人,今年41岁的孙艳玲是满族人,家住黑龙江牡丹江市。渤海靺鞨(mò hé)绣是由其家族老辈传承下来的刺绣技艺,她是第四代传承人。孙艳玲的外祖母做了一辈子刺绣,技艺精湛,远近闻名。受家庭熏陶,她从6岁起就开始跟着姥姥学刺绣。到中学毕业时,她已经学会了各种针法,做了大量靺鞨绣绣品。  相似文献   

12.
正进入三个月时……特征:失眠健忘,常对自己是否做过某事毫无印象。晚上8点多,肥皂剧上演正酣,老婆在沙发上睡着了。我推醒她,她却睁大无辜的眼睛:"我刚刚没有睡觉!"她不承认自己到更年期了,仿佛一承认就止不住地衰老了。她极好面子又敏感,从不在单位露出疲态,于是上下班路上打个盹儿,看肥皂剧时打个盹儿,然后半夜两点叫我起来"谈人生",或者把  相似文献   

13.
邮寄孝心     
即使是风云人物,即使是命运的宠儿,也会有狼狈不堪的时候。1994年的秋天,徐小平正处于人生的最低谷。 那时,他应国内朋友之邀回国创业,搞了一个音像公司。一年下来,他只出了一盒磁带。因为没人订货,不得不将磁带送进了废品回收站。他没有实现预想的创业计划,没有做成自己想做、能做的事情,没有赚到钱,没有出名,几乎一无所获。  相似文献   

14.
杨知猛 《职业时空》2005,(13):27-27
欧洲四国旅游归来,感慨很多,倒不是感叹于法国的浪漫、德国的严谨、荷兰的个性、比利时的淳朴,而是感叹自己:一个普通人,何以从乡村走向城市,从平凡走向成功,迈出国门而周游世界,成就了自己一生的梦想!拥有了健康,拥有了财富,拥有了幸福,拥有了如此完美的人生,只源于当初一个明智的选择——完美事业!完美对于我,是唯一从平凡到卓越的创业机遇,没有显赫的出身,没有雄厚的资本,仅凭一张大学文凭的我,在完美中  相似文献   

15.
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蒙古族刺绣协会会长白晶莹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这位年过半百却激情四溢的“草原绣娘”,在脱贫攻坚的进程中,用纤细的绣花针和五彩的丝线,串起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惠民好政策,带领贫困户走出了一条“刺绣脱贫”的新路子,“绣出”花一样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16.
小非 《职业》2008,(3):64-65
17岁当老板打拼市场,18岁步入大学读书,期间开了全国首家聊吧,月赢利万元。2003年,正读大三的她休学开公司创业,一时间声名远播。截至2007年9月,她用5年时间赚取了500万。从大学生到公司老总,26岁的她靠什么赢得了成功人生?  相似文献   

17.
强音 《职业》2014,(22):8-10
贺彩虹,联想中望系统服务有限公司总裁。22年前,这名满族姑娘带着梦想,只身一人闯广州。如今,她成为了公司的领导者,用自己的累累硕果反哺广州,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她大胆创业、执著追求;她做事干净利落,目光敏锐。她不仅是一位现代知性女人,还是一位善解人意的妻子和母亲。她用独有的气质和执著的精神,向人们展示了自己多姿多彩的人生。  相似文献   

18.
睿雪 《女性天地》2010,(12):19-19
她出生在美国,7岁时回到家乡台湾;侣岁时,她又到美国一流学府沃顿商学院攻读经济管理;2003年,还在读书的她到秘鲁实习,那里的贫困触动了她。她时常思考:为什么我会有这么好的机会,而那些贫穷的人没有?在一个贫穷的地方,我很容易就可以搭车、搭飞机,但那里的人也许一辈子都没有这样的机会。女孩从此下定决心将来要自己创业,给贫困的人提供更多的机会,以此改变一些落后地区的经济面貌。  相似文献   

19.
生活中,有人跟随时尚,有人创造时尚,有人为时尚付钱,有人赚时尚的钱,跟随时尚的人是快乐的,因为他们找到了自己的所爱;创造时尚的人是幸福的,因为他们能够把爱好和职业在时尚处结合,把工作变成人生一大快事。 现代绣女:我绣故我在 “十字绣”最初是从欧洲传到中国的,其基本原理是在专用绣布上绣简单的“十”字,顾客可按照自己喜欢的图案上的标示,将不同颜色的小“十”字用针连缀组合到绣布上,组成一幅复杂的作品。内容可以是花草鱼虫、飞禽走兽,也可以是人物肖像,或者是一些“I loveyou”、“一路平安”等字符。  相似文献   

20.
李黄珍 《职业》2006,(6):7-8
热情、干练、睿智、侃侃而谈,是这个还在上大三的女孩给人最深的印象。在刚刚结束的北京联合大学挑战杯创业大赛中、她带领社团一举拿下最佳团队奖等4项大奖,同时她还被评为创业明星。这个在学生时期就规划着自己未来的女孩,拥有清晰的人生规划和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着实令人敬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