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人关系是中国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长期争论的问题之一。两者所争论的焦点,主要是辩论“天”是有人格、有意志的神呢?还是物质性的自然界?社会的“治乱由天”呢?还是治乱由人?“天”是创造一切的造物主呢,还是“天道自然无为”?在长期的斗争中,唯物主义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成为中国哲学史上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2.
未来在心中     
三个人在砌一堵墙。有人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人没好气地答:“没看见吗?砌墙!”第二个人抬头笑了笑说:“我们在盖一幢楼。”第三个人边干边哼着歌曲,他的笑容很灿烂:“我们正在建设一座新的城市。”十年后,第一个人在另一个工地上砌墙;第二个人坐在办公室中画图,他成了工程师;第三个人呢?他  相似文献   

3.
有些学生反映“逻辑道理抽象,难懂、难学”。为此在讲解一些逻辑理论知识时,不能干巴巴地囿于一些名词、术语的解释,而要力求深入浅出、联系实际、讲深讲透。比如我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时,不是直接给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下定义,而是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提出问题,如“人是什么”?“世界上有哪些人种?”启发学生思考。经教师启发后,一般人都能回答上面的设问。人是能思维、会说话、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的动物。按国别分,世界上有中国人、美国人、日本人等;从历史上看,有古代人、现代人等等,在学生回  相似文献   

4.
在文学的主体性问题上,向来存在着马克思主义同非马克思主义的尖锐对立。刘再复的《论文学的主体性》在一系列根本问题上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甚至同马克思主义唱反调。本文就人与文学问题剖析刘再复的“文学主体论”究竟宣扬些什么观点。 1 刘再复的《论文学的主体性》开宗明义强调“人”、“人的主体性”,因此有必要先弄清楚他所说的“人”,“主体”或“主体性”的含义是什么?“文学是人学”又是什么解释? 在《文学研究应以人为思维中心》一文中,刘再复讥讽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人”的观念是“忘记了社会是‘人的社会’,即社会是以人为主体,以人为中心的社会”,是“见  相似文献   

5.
1.“怒发”能“冲冠”吗? 成语“怒发冲冠”,指人生气时,头发竖起并把帽子顶起来了。形容气愤到了极点。那么,“怒发”真能“冲冠”吗?原来,头发生在头皮上,每根头发  相似文献   

6.
“他的声带动过手术吗?”“他的面颊上有鳃吗?”“他是外星人吗?”初次听到俄罗斯歌手Vitas的声音,多半的人会发出这样的疑问。  相似文献   

7.
一个人問西部草原上的放牛娃,放牛干什么? “卖钱”,放牛娃回答。 “卖了钱以后呢?” “盖房。” “盖房以后呢?” “娶媳妇生娃。” “生了娃呢?” “放羊。” 这是一個聽來心酸的故事。請别笑話這個朴实的放牛娃娃,在他的眼里,世界也許就是幾十公里外的縣  相似文献   

8.
前些天,一位作家在公共汽车上偶见一名埋头读昆德拉的少女,令他感慨了半天,他为此还写文章问:“有多少像她这样的小姑娘,知道世界上会有一位昆德拉呢?” 其实何止小姑娘?少男,青壮年男女,甚或“知天命”者、“耳顺”者……又有多少人知道昆德拉?  相似文献   

9.
至善的上帝所创造的整个世界都是美好的,那么为何还有恶?恶是从哪里来的?这是奥古斯丁一直思考的问题。他认为上帝所造的一切物都是好的,包括人,但为什么人会犯罪而堕落呢?为什么在善恶的决断上出现了问题?不论是“始祖”受“蛇”的“引诱”,还是“始祖”与“蛇”的“共谋”,但都是因为“自由意志”,所以在择善避恶上自趋于下流,背离了上帝的看护和嘱托,为世俗之事所累,过着肉身无法支撑起高贵灵魂的龌龊生活,上帝面对人类如此尴尬的境地,上帝知情却怨而不怒,在十字架上漠视着人类的无耻。  相似文献   

10.
随时都要对每个人很好,只会让自己平添负担。在职场上不当好人,其实没什么要紧。在职场上你是好人吗?是否经常在“要做好人、或是不要做好人”之间徘徊?是否觉得当好人的代价太大,还是当个恶人比较轻松?  相似文献   

11.
人格的发展怎样从“有限走向无限”?怎样达到个体与“类”的整合?这是人格研究至今仍感困惑的根本问题。文章认为,“价值时空”作为人所特有的主体存在方式,具有“自为性”、“总体性”与“发展性”的特征。由于人格是人的“类性”在个体性上的体现,因而人格的本质内含着人在实践中形成的“类性”或“类价值”的普遍性。人正是在“价值时空”中获得了这个普遍性,成为能体现“类价值”的普遍性个体,从而使人格的发展从有限走向无限,从个体走向人类的整体。  相似文献   

12.
发同谷县 回首虎崖石 《杜臆》云:“虎崖石,按:《志》有虎穴在成县之西。岂《寄赞上人》诗之“徘徊虎穴上”者耶?”按:《寄赞上人》子美在秦州时作。秦州去成州二百六、七十里,彼时子美安能徘徊于成州虎穴之上?此事已在七卷驳《卢注》时辩明,不拟重复。  相似文献   

13.
休闲娱乐岛     
笑话 谁敢得罪 在一次政府会议上,赫鲁晓夫声色俱厉地指责斯大林的错误。突然,听众席上有人打断了他的讲话。 “你也是斯大林的同事,为什么你当时不阻止他呢?” “谁在这样问?”赫鲁晓夫怒吼。会场没有人敢动弹一下。于是,赫鲁晓夫轻声说:“现在你该明白这是为什么了吧?”  相似文献   

14.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议论:“某某是好人!”、“某某是坏人!”、“这个人道德品质高尚!”、“那个人缺德!”。人们是根据什么原则去议论别人,对别人的行为进行评价的呢?这里,就涉及到伦理学上的道德评价的根据问题。关于道德评价的根据问题,历来是一个众说纷纭、争论不休的问题,争论的焦点,就是动机和效果的问题。即评价人们的行为的善恶好坏,是看动机呢?还是看效果呢?  相似文献   

15.
编读往来     
《新少年》2007,(5)
·小读者来信说:今年的第1.2期《新少年》的第6页第2幅连环画的说明文中,用了“瘦削”一词。字典上有,但很少听见有人这么说,会让人误以为是写错了。用“消瘦”是否好些呢?另外,第29页的“人赃俱在”换成“人赃俱获”是不是更好?  相似文献   

16.
“人为什么能活着”?“人活着为了什么”?对这个属于人生观的问题,除了无产阶级之外,所有阶级都不可能科学地作出正确的回答。无产阶级的人生观,是历史上最新型、最崇高的人生观。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曾把“为人民服务”作为革命战士生活、战斗的座右铭。一九五八年十一月七日,刘少奇同志在听取上海干部汇报工作时,曾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口  相似文献   

17.
需要与认识     
人为什么能发生认识?人为什么进行认识?唯物主义认识论如果不提出并回答这些问题,不管它同唯心主义的争论表现得多么激烈,最终仍然无法击败唯心主义,因为它没有从“大前提”上冲击唯心主义。唯心主义是把“意识”、“认识”、“思维”“当作某种现成的东西”,“当作一开始就和存在、自然界相对立的东西看待。”恩格斯提出了上述问题,并认为“意识”“认识”是“人脑的产物,而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恩格斯虽然正确地指出了认识的“起源”,却没有正面回答“人为什么能够发生认识?”或“人为什么要进行认识”。现代认识论的研究,应该把问题的答案沿着恩格斯的方向向前推进一步,这样,对上述问题的正确回答应该是:“需要”决定了人的认识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活着尽忠,死了尽孝。”年事渐高的许世友,念念不忘这句话,经常挂在嘴边上讲。 许世友公开讲“忠”、讲“孝”,引起不少人的非议。这不奇怪。一般人确实很难理解:作为“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许世友,怎么会同旧中国的“忠臣孝子”联系在一起呢?  相似文献   

19.
<正> 主体和主体作用问题,是中国哲学界近几年来的一个热点.本文就此谈些个人看法. 一、主体的本质规定性什么是主体?“主体是人”①,“人始终是主体”②,是“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③.这里的“人”是指什么?是指“个人”还是指“一般人”?是指人的思维还是指思维着的人?对这些问题,长期以来有一个代表性的公式:主体=人=个人=  相似文献   

20.
一个人问西部草原上的放牛娃,放牛干什麽?“卖钱,”放牛娃回答。“卖了钱以後呢?”“盖房。”“盖房以後呢?”“娶媳妇生娃。”“生了娃呢?”“放羊。”这是一个听来心酸的故事。请别笑话这个朴实的放牛娃娃,在他的眼里,世界也许就是几十公里外的县城和与自己一样素面朝天的人群,也许就是不远处挡住目光的层叠山峦,这就是西部。在富足的东部人的眼里,西部永远是诗人笔下的长河落日、大漠孤烟,或“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苍茫景象,亘古如此,千年不变。没有浪漫的西部,落後封闭,无限苍凉。党中央、国务院没有忘记西部,早在1999年就吹响了西部大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