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大数据产业在各个领域的成功应用已发挥出巨大的价值,各行各业都试图利用其谋求新发展。随着中国制造走向了世界,装备制造企业在自主创新、信息化程度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传统装备制造业希望通过大数据新兴产业完成产业结构调整。在“中国制造2025”的大环境下,装备制造业与大数据产业融合成为必然趋势。分析不同类型大数据产业特征,从装备制造企业数据分析需求角度,探讨大数据服务产业、大数据整合产业、大数据挖掘产业与设计研发型、产品制造型、批发零售型及一体化的装备制造企业数据融合发展关系,提出大数据产业与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模式,为装备制造业借助大数据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德国“工业4.0”战略给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启示。论文对中国制造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紧迫性、中国制造2025如何实现等进行了分析。中国制造产业可借鉴德国“工业4.0”战略,从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技术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而采取一些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3.
2008年,西安交通大学服务型制造管理研究团队提出了21世纪的先进制造模式——“服务型制造”,掀起了服务型制造研究与实践的热潮。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企业投身于发展服务型制造的实践,创新产品与服务模式,重构生产组织方式,塑造新商业模式,推动了中国制造业的产业转型升级。2015年,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要加快制造与服务的协同发展,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发展服务型制造,成为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的九大战略和重点任务之一。然而,如何发展服务型制造,服务型制造的创新发展之路是什么,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以互联网、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互联网+”技术与商业模式,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制造业的发展模式和产业形态,基于“互联网+”实施服务型制造模式创新,实现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跨界融合,延伸制造业产业链,提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是越来越多领先企业实施服务型制造的选择。201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基于“互联网+”发展服务型制造的重大任务。结合“互联网+”技术及其驱动的商业模式创新,探索“...  相似文献   

4.
加入WTO后,国际物流企业大规模进军中国物流市场,物流业跨国并购进一步加剧,外资物流企业垄断了附加值高、利润空间大的高端物流市场,对中国物流产业安全构成实质性的影响。为此,中国物流业应顺应全球物流业发展的全链条化、巨头化趋势,通过物流外包、物流企业并购等机制创新,挖掘、发挥中国物流产业后发优势,不断提升中国物流产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流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和效率提升对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举足轻重。基于2007—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方向距离函数模型测算了中国31省份物流产业效率,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标准差椭圆法对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的空间相关性及时空差异性进行了动态研究。结果表明:在观测年份内,中国物流产业效率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物流产业效率区域差异明显,东部略高于中部,西部最低;物流产业效率在空间上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物流产业效率相似的省域在空间上集聚分布;物流发展的空间差异主要存在于东—西方向,西部地区物流产业发展与中东部地区差距逐渐拉大,其发展重心经历了先向西再向东的移动轨迹。基于上述结论,从培育物流产业发展增长极、优化空间布局以及与其他产业联动发展等角度提出了促进中国省域物流高效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作为高技术产业,电子信息制造产业已成为国家和地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竞争力是国家和地区电子信息制造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基于此,以河北省电子信息制造产业为研究对象,从竞争要素、集聚水平和区域网络水平三大因素视角对其竞争力进行分析,并提出从供应链的角度出发完善电子信息制造产业链;改善区域创新网络环境;引进高端人才;加快光伏企业技术创新,拓展新的销售渠道;引进物流金融业务,拓宽电子信息制造企业的融资渠道等应对策略,以提升河北省电子信息制造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对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国际竞争力水平及提升机制有一个客观认知,是加快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重要基础。利用2007—2019年中国和世界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进出口贸易数据,选取合适的产业国际竞争力测度指标和智能制造装备范畴,分析了中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国际竞争力及影响因素。研究得出,与德、日、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国际竞争力仍处于竞争劣势。国际市场需求、相关产业发展和机会是促进中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显著因素。因此,应加大企业自主创新、提升辅助产业竞争优势、提高对外开放程度、优化政府产业政策以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近日,《上海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对外发布。行动计划围绕高端制造引领功能、自主创新策源水平、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型、企业发展活力和竞争力等方面提出细分指标,并提出到2025年,上海“2+(3+6)+(4+5)”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夯实,工业增加值超过1.3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5%以上,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力争达到360台/万人……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高地与世界级产业集群,上海已为未来三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锚定新蓝图。  相似文献   

9.
根据《河南统计年鉴》、《中国粮食统计年鉴》、《粮油加工业统计资料》及《中国统计年鉴》等最新统计数据,从反映粮食生产方式转变、粮食加工方式转变和粮食物流方式转变3个方面对河南省粮食发展方式转变程度进行综合评价.在评价指标体系中,运用改进的灰色关联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子系统的权重,并对粮食发展方式整个系统的转变进行评价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在2001-2011年间河南省粮食产业发展方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粮食产业发展方式不断朝着集约型的方向发展;粮食生产方式、粮食物流方式转变程度与粮食发展方式转变程度整体吻合度较高;但粮食加工方式的转变却呈现一定的波动,粮食加工方面的技术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0.
根据《河南统计年鉴》《中国粮食统计年鉴》以及《中国统计年鉴》等最新统计数据,从粮食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分析出发,构建多维度的粮食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反映粮食生产方式转变的指标体系、反映粮食加工方式转变的指标体系和反映粮食物流方式转变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1.
工业设计创新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助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重要手段。在厘清我国工业设计发展阶段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工业设计创新体系、创新理念、创新能力等现状,结合工业设计创新中存在的对创新作用认识不足、创新滞后于经济发展、缺乏知识产权意识、缺乏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工业设计人才等问题,从工业设计立国战略、工业设计产业发展和创新资源集聚、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工业设计创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中国要落实"中国制造2025"成为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关键靠人才,如何把新生代制造业工人培育成为具有工匠精神的新生代技术工人,是中国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的关键之处.具有工匠精神与工匠灵商的新生代技术工人,既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新生代技术工人自身发展的要求.为此,必须从新生代技术工人学习、企业管理、职业教育、制度建设、社会风尚引导五方面入手,探索新生代技术工人工匠精神及工匠灵商的培育机制和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13.
通过扎根理论(质化研究)实证分析,构建智慧物流创新发展的要素架构,结合QCA比较分析方法,探究智慧物流创新发展的要素组合效用。研究结果表明:良好口碑与理念引导的要素组合,是智慧物流创新发展的基础性有利条件;理念引导、敏捷应对和技术创新三项因素同时发挥优势效用,能实现智慧物流创新发展的长效性优势;在良好口碑和敏捷应对优势单项缺失情况下,其它发展要素的组合互补功效十分重要。因此,智慧物流业创新中,应蓄积以“环境推动”为内涵、以“科技支撑”为动力的颠覆性创新发展的要素优化组合对策,发挥优势要素的可替代性和互补性,获得有利于智慧物流市场营销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汽车工业发展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世界上几乎所有跨国汽车公司都在中国完成了战略布局,并进行不同程度的直接投资.技术创新是各国汽车产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也是在竞争中占据优势的主要手段.本文从技术溢出理论出发,分析了FDI技术溢出效应对中国汽车工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分析了我国汽车工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不足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工业设计可以大力推动包括初级制造业在内的传统制造业的优化升级,是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重要途径。河北省制造业创新能力薄弱,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发展滞后。这主要表现为制造业运用工业设计的水平不高、工业设计人才集聚能力不足、缺乏本土特色的设计品牌,政府推动力度较低。文章基于河北省制造业和工业设计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指出处于京津冀经济圈中的河北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应基于自身制造业特色与京津制造业错位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的河北工业设计创意产业,需要政府的大力引导与扶持,从而提出了以法治化、信息化、民族化、品牌化、创新型为主的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6.
围绕物流产业融合的动因、模式及效应,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回顾和总结,并指出现有研究对企业创新活动缺乏深入观察。在此基础上,提出应该结合中国物流产业发展的特殊背景和现实需求,在完善物流产业融合研究框架的同时,加强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以进一步完善物流产业融合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并提升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基于技术的社会形成理论,提出装备制造业相关社会群体对技术商品有效性达成相同的理解,既是技术创新得以实现的基础,更能产生持续开展技术创新的强大文化驱动力量。据此,对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内源性文化驱动、外源性文化驱动和关联性文化驱动进行系统解读。  相似文献   

18.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在改革开放政策的引领和推动下,中国道路、公路隧道、桥梁、工程机械、汽车等公路交通行业迅速发展壮大,突破了诸多技术研发与施工建设难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对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道路、公路隧道、桥梁、工程机械、汽车等公路交通行业技术发展变迁与取得的成就进行系统梳理与总结,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凝练40年来公路交通行业发展所带给我们的宝贵经验及启示。研究发现,40年来,中国公路交通行业的多个技术领域取得了先进适用的技术进步与实践应用,推动了智能交通、绿色交通与交通信息等技术的融合发展;但存在着科技创新不足、智能化和信息化缺乏、生态与安全保障欠缺等问题。研究认为,中国公路交通行业的发展,应坚持创新科技成果与交通技术的深度融合,坚持推动交通运输管理体系不断协调和完善;坚持绿色交通发展,在新能源领域寻求突破;坚持改革开放,在交通技术与管理方面构建更加活跃的发展市场;坚持运用共享思维,吸引民间资本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以《中国制造2025》为行动纲领,进一步发挥公路交通的行业引领作用,增强公路交通核心竞争力,是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保障,也将推动中国公路交通行业发展更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