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对中学校园欺凌现状和学生学校归属感的考察结果表明,中国大陆中学校园欺凌的总体发生率相对较低,但学生的学校归属感低于OECD国家或地区的平均水平.中学校园欺凌发生率存在性别差异,男生比女生经历欺凌的频率更高;而中学生学校归属感则存在年龄差异,其年龄越大,他们的学校归属感越低.在控制性别、年龄以及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等条件下,校园欺凌对学校归属感有显著负向影响.现阶段为及时预防和治理校园欺凌、提高学生学校归属感,主要可从开展校园欺凌防治专题活动、严格管理学生的日常行为、落实家长对子女的监护责任以及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互助活动等方面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2.
探究道德推脱对共情和校园欺凌的中介作用。以共情量表、道德推脱问卷,校园欺凌问卷为测量工具,对方便取样的44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表明共情和遭受校园欺凌行为存在显著正相关,道德推脱在共情和校园欺凌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即共情通过道德推脱影响校园欺凌。本研究的发现对预防学生校园欺凌行为有重要的理论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随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引发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各种校园欺凌事件也暴露出来。当前校园欺凌具有低龄化、手段多样性、残忍性和隐秘性等显著特征,校园欺凌的原因也很复杂,主要包括缺乏学校教育、家庭防线与个人认知。在结合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社会防范、情境防范和法律防范三条防线入手,针对现状,构建有效的防范校园欺凌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针对校园欺凌,日本《防止欺凌对策推进法》构建了一套国家立法主导下多维主体协同并进的法治防治体系,有效地应对了日本过去严重的校园欺凌问题。这一法治体系所涵摄的法治治理的稳定性、"形式法治"的内在底蕴以及法治"社会面向"的实践优势,对我国而言无疑具有现实的启示意义。借鉴日本经验,我国可以通过专项立法来确立应对校园欺凌的多层立法模式、制定细致的学校防治方针、充分融入社会力量、实现欺凌行为与现有法律尤其是刑事法律的对接以及积极应对网络欺凌,从而以制度化的方式形成对校园欺凌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5.
差异强化理论认为,如果我们做某事(积极或消极)受到奖励或者逃避惩罚,那么我们就会继续从事这件事,如果我们因为某件事而受到惩罚则不会再以这种方式行事。差异强化理论侧重于四个要素:模仿、态度、差异交往、差异强化。这些影响的平衡决定了一个人是否能够从事规范的行为或者越轨行为。差异强化理论与当前校园欺凌研究中欺凌者的交往状况、欺凌动机以及欺凌者或被欺凌者对待欺凌行为的态度相契合。可以通过消减欺凌行为的差异强化因素、减少与欺凌者的不良交往、转变欺凌者对欺凌行为的态度、削弱不良榜样的影响来防治校园欺凌事件。  相似文献   

6.
校园欺凌现象已上升为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的社会问题,加拿大在预防欺凌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加拿大不同省有不同的政策和法案去阻止和杜绝校园欺凌现象,安大略省在2013年1月出台了《安全和接受学校欺凌预防与干预计划》帮助各学校董事会制订出合理的预防和干预校园欺凌的计划,并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7.
校园欺凌是个世界性问题,近年来校园欺凌频发已成为我国社会和政府广泛关注的问题,法律治理因其权威性、稳定性和可预见性,对治理校园欺凌能发挥重要作用。为有效应对校园欺凌频发,中国应以域外应对校园欺凌法律治理经验为镜鉴,基于我国现行法律和政策,建立以反校园欺凌立法为基础的法治化治理路径,采取了多样化、多渠道、多主体的综合性举措应对校园欺凌行为。  相似文献   

8.
王泠然  李嘉雯 《公关世界》2022,(12):174-176
自各项综合治理方案及指导意见等一系列保障文件出台之后,校园欺凌治理力度随之增强,本文试图通过构建心理支持体系、引导青少年自我认知建立、组建社会多元评价体系的方式,提升青少年心理素质,降低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切实保护中小学生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恶性校园欺凌事件频发,校园欺凌问题得到了各方的关注。2018年底,上海社会科学院联合最高人民检察院、上海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等众多单位,举办了两场关于我国校园欺凌现状、成因和防治的论坛。就欺凌发生原因而言,多数参会者认为:个人、家庭、社会、网络、同辈群体等因素围绕在未成年人的生活环境中,对校园欺凌的发生具有共同作用。就校园欺凌的防治而言,与会学者提出了建立联合联动机制、建立发现报告制度、强化学生参与的力度和深度、加强专业力量的参与等建议,以防治我国的校园欺凌问题。  相似文献   

10.
校园暴力和校园欺凌行为是一种带有故意伤害成分的行为。这种行为会严重的影响到被欺凌者的身心健康发展。近年来,我国各地学校校园欺凌行为频发,甚至有些事件情节恶劣,给社会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危害和影响。社会也越来越关注此类问题。究其原因,跟学生自身的个性特点和身心健康的发展教育脱离不了关系。  相似文献   

11.
李晖  马丽华  祖久春 《职业》2020,(13):76-77
本文结合中职生校园欺凌的现状,分析了中职学校出现校园欺凌问题的原因,并针对中职生校园欺凌现象提出合理的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12.
在"友善校园"政策背景下,台湾地区先后颁布实施《校园霸凌防制准则》及《各级学校防制校园霸凌执行计划》,明确校园欺凌的定义、样态及通报权责,将欺凌防治过程分为预防、发现、处理、追踪四个环节,并配套三级研习的培训政策、行政预算与地方专项结合的经费政策、常规访视与专门访视结合的质控政策和奖励主动惩戒缓瞒的评价政策。台湾地区青少年校园欺凌防治政策的特点呈现为防治思路上惩戒矫治与建设修复并举,防治主体上多方合力且权责分明,防治过程中注重保密性避免社会传播弊端,防治绩效上设立奖励主动防治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3.
水乃生命之源,一方面,在法、汉语中都有着相似的隐喻映射,如"时间、力量、灾难、失败";另一方面,法汉两个民族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使得"水"在两种语言中也存在着不同的隐喻认知。通过选取与"水"相关的谚语为研究对象,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法、汉语言中"水"概念的隐喻投射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两种语言中"水"的概念隐喻投射的共性和差异。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校园欺凌问题一直是困扰着教育界的问题,尽管国内出台了部分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但总体上收效甚微。校园欺凌问题的处理不仅需要学校的介入,家庭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本文通过梳理家庭教育的相关文献,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其内在影响因素并借鉴治理校园欺凌的相关实践,旨在为如何在家庭教育视角下防治校园欺凌行为提供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丘海雄  李敢 《社会学研究》2012,(2):224-241,246
幸福研究日益受到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关注。理论界对幸福研究的认知存在着筑舍道傍、众说纷纭的一面,基于不同学科概念基础上形成了不同的分析框架和方法体系。本文着力于分析不同学科中的"幸福"特性,并尝试对幸福的层级性和复杂性(如个体幸福感与国民幸福指数的差异)予以区别,进而提出自己对发展趋势变迁的认知,即倡导从既有专注于经济域的国民经济帐户体系①时代走向兼顾社会域的"国民幸福帐户"体系时代。  相似文献   

16.
如何在教学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影响田径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调查显示:在影响吉林体育学院田径专项师生关系中存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在教师品质的评价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认知差异;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年级和性别的认知差异。因此,本文通过调查与访问,对吉林体育学院田径专项教学中师生关系进行调查与分析。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的分析,得出了一系列相应的结论,从而为提高吉林体育学院田径专项教学的效果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同时还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以便于提高学生的运动成绩和理论知识,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通过吸收借鉴学术研究共识与域外成功经验,我国已建立包括政府、司法机关、学校等多元主体参与的校园欺凌社会化综合防治体系,但该体系实际实施效果远未达到预期。原因就在于该体系的核心主体政府与学校之间职责分配失衡,集中体现在校园欺凌防治的事前预防阶段,政府职责严重缺位,学校职责配置超出其胜任范围。政府购买反欺凌教育服务能够使政府职责归位、优化和富有效能,且有助于教育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8.
外方教师授课是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双校园"模式中的重要环节。本文聚焦外方教师授课的重要形式——中外教师联合授课,探讨了中外教师联合授课的优势,同时指出了在项目运行中存在中外教师授课内容脱节、教学方法不同导致课堂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并剖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杜晓惠 《现代妇女》2014,(5):252-254
校园软暴力是校园暴力的一种形式。人们往往对"硬暴力"即校园中发生的恶性的肢体冲突给予充分的关注,而对暴力行为隐蔽化的"软暴力"缺乏最基本的认识。然而,校园软暴力在校园中却通过语言、行为、表情等形式广泛存在于教师与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给学生造成的伤害却是不可估量的。因此,校园"软暴力"的滋生和蔓延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警惕。  相似文献   

20.
校园"冷暴力"是当今学校存在的一种"隐形暴力",对学生、校园和素质教育改革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致使校园"冷暴力"频发的因素主要有学生因素、教师因素及现行教育体制因素。要根治校园"冷暴力"必须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改革教育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