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常环境中的暴力暴露环境因素影响着青少年诸多不良行为的产生,对1950名青少年调查发现,男生的暴力暴露程度、网络欺凌发生、亲子沟通水平和自我控制能力均低于女生,初中生在上述四个变量上得分也均低于高中生;暴力暴露能够正向预测网络欺凌的发生,母子沟通以及自我控制能力均能够负向预测网络欺凌的发生;父子沟通和自我控制在暴力暴露与网络欺凌间起中介作用,母子沟通和自我控制在暴力暴露与网络欺凌间起中介作用,且前者的中介效应在暴力暴露与网络欺凌关系中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2.
李玉娟  彭仕兰 《城市观察》2021,73(3):126-142
以长三角2003—2018年为样本观测期,运用相关产业集聚指数分别计算产业集聚水平、综合评价法测度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指数;利用社会经济距离矩阵运用空间面板模型,得出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①从空间总体效应看:本地区产业协同集聚、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制造业集聚对本地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有正向影响,其中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本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最大,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本地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有负向影响.就相邻地区间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而言,产业协同集聚、制造业集聚有负向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有正向影响.②从空间效应分解看:各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效应绝对值各有差异.产业协同集聚的间接效应(负向效应)大于直接效应(正向效应)与总效应(负向效应);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间接效应(正向效应)大于直接效应(负向效应)与总效应(正向效应);制造业集聚的总效应(负向效应)小于间接效应(负向效应).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青年是网络社会和未来社会反腐力量的主力,社会心理路径是影响青年网络反腐行动的重要因素。对1250名青年的实证研究发现,不同心理路径对青年参与网络反腐行动产生作用。目前,青年网络反腐关注度处于中等水平,但网络反腐行动倾向较积极。集体愤怒、集体效能、感性动因、身份认同、网络道德信念五条社会心理路径能正向预测网络反腐行动,集体愤怒是最重要的心理路径。集体愤怒、集体效能和感性动因直接影响网络反腐行动,身份认同和网络道德信念间接影响网络反腐行动。构建青年网络反腐行动的身份认同结构模型,有助于了解身份认同对青年网络反腐行动社会心理路径的整合作用,从而为鼓励新时代青年参与网络反腐提供更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4.
亲子关系、心理体验和网络使用习惯对网络素养产生明显影响,特别是在青少年群体中,这四个变量之间具有明显指向性。亲子关系融洽的个体网络素养更高,良好的家庭关系能够正确引导青少年合理使用网络而不是缺乏控制感而拒绝接受或者过度沉溺。负面心理体验和过多的网络使用都对网络素养产生负向显著影响,亲子关系是直接影响心理体验和网络使用的关键变量。把握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在理论和实践中指导青少年的网络行为,并在家庭和学校的配合下提高青少年的网络素养。  相似文献   

5.
流动青年初入城市,在现实社会中存在的社群隔离现象会严重阻碍群体融入城市。利用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尝试对当前流动青年面临的社群隔离及身份认同进行深入分析,探究湖北省流动青年定居意愿的影响效应。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剖析发现,流动青年的城镇定居意愿和城镇落户意愿不一致,虽然事实性定居意愿强烈,但是制度性定居意愿却偏低;青年群体流入城市后产生社群隔离(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会对其身份认同和城市定居产生显著负向影响,社会距离对定居意愿影响显著,心理距离对身份认同影响显著;当流动青年产生社群隔离时,其身份认同对于定居意愿的影响将会变得不显著。由此,当前新型城镇化的政策设计应注重完善流动青年户籍制度的保障,并积极鼓舞青年流动人口在城市的社会交往和心理融入,减轻社群隔离现象,从而形成流动青年的城镇定居意愿。  相似文献   

6.
户籍制度改革对流动人口收入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万青 《社会学研究》2012,(1):152-173,245
以往关于户籍制度对收入的影响的诸多研究基本上遵循的是工资差异分解模型的思路。然而,将外来人口和本地市民的工资收入差异进行分解,无法克服样本选择性与遗失关键变量带来的偏误。本文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采用新近发展的倾向得分匹配方法来控制样本选择偏误,并采用自抽样法(Bootstrap)法进行统计推断,以克服小样本偏误,试图回答户籍限制对流动人口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户籍制度对流动人口收入影响非常显著,克服选择性偏误之后的负向效应要高于普通回归结果和代理变量回归结果;(2)户籍限制对倾向得分较低的流动人口的收入效应是正向的,对倾向得分较高(能力较高)的流动人口产生影响为负;(3)这一不利影响随着市场化进程推进变得更显著。  相似文献   

7.
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这种体验能把客观的道德需要 ,转化成一种稳定的内部驱动力 ,促使人们产生相应的道德行为。中小学的历史教学可以促使青少年通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认识、评判而产生一种内心体验 ,激发起历史责任感和道德追求 ,这是我们今天青少年德育中大有开发潜力的重要资源。一、历史教育在青少年德育中的地位由于多种经济成分所有制形式和分配方式并存 ,决定了社会伦理关系的层次性和复杂性。决定了道德追求的多样性 ,也影响着青少年的道德养成。少数学生中存在着三无状态 :人生无目标 ;生活无所谓 ;学…  相似文献   

8.
同伴侵害是青少年阶段普遍存在的现象,对青少年有多方面的消极影响和危害,因此,对其重要后果机制进行研究对于同伴侵害干预工作非常重要。对764名初中生的外显侵害、关系侵害、内化问题、外化问题及学校参与情况的调查发现,有约一半的初中生报告曾经受到同伴的关系攻击和外显攻击;在控制了性别及外显侵害的影响之后,关系侵害正向预测青少年的内化问题,进而影响其学校参与情况;在控制了性别与关系侵害的影响之后,外显侵害正向预测了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进而影响其学校参与情况;初中男生比女生显著受到同伴更多的外显攻击;但男生与女生在受到同伴关系攻击的频率上可能相似。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探讨心理弹性在大学生人格特征和主观职业障碍之间的中介效应。作者通过对165名大学生进行主观职业障碍职前问卷、心理弹性问卷以及大五人格简式量表调查发现,心理弹性对大学生主观职业障碍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大五人格中的神经质因子对大学生主观职业障碍有正向预测作用;大五人格中的神经质因子对大学生心理弹性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心理弹性在大学生人格特征(神经质因子)和主观职业障碍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进而得出结论:心理弹性在大学生人格特征(神经质因子)和主观职业障碍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新生代员工群体逐渐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一群体表现出的频繁跳槽现象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对新生代员工不同维度的心理契约破裂、组织认同和离职倾向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规范型和发展型心理契约破裂显著正向影响其离职倾向;规范型、人际型和发展型心理契约破裂均显著负向影响其组织认同;组织认同在规范型心理契约破裂和离职倾向的关系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在发展型心理契约破裂和离职倾向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追求幸福是信息社会中现代人的重要目标。已有主观幸福感研究多从心理学、社会学和伦理学等学科的主客观因素考察,尚缺乏传播学视域中关于媒介使用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阐释框架和理论资源。本文通过深度访谈和焦点小组讨论等质化研究方法,考察了大众传播的媒介使用对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媒介使用通过三种路径影响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大学生通过媒介内容(信息)的主动使用与满足直接影响其主观幸福感;媒介作为中介变量能使大学生构建更广阔的主观现实,通过参照系对比和后续行为,进而与主观幸福感发生勾连;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如“地方认同”、“国家认同”等象征性资源整合社会凝聚力,大学生的“认同”感知的变化会隐性地影响其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2.
教育不仅仅具有正向的功能,同时也会呈现负向的功能,并且教育负向功能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从教育的负向功能出发,以逆向的方式考察教育,通过这一方式指出教育的局限性,可深化对教育的认识、从更完整的意义上去把握教育.将教育的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同时纳入教育研究者与决策者的视野,有助于我们从多维的视角考察教育,在全力探索实现教育的正向功能途径的同时,正确地评估可能产生的教育负向功能.通过对教育正负功能双重机制的把握去构架教育理论,把教育理论体系构建在教育的本然状态的基础之上,无疑会大大增强教育理论的解释力和适用度,使人易于理解教育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并进一步洞见教育的本质内核.体认教育的负向功能,有利于发现教育功能的全域,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为青少年的和谐、健康发展营造安全、良好的教育氛围.  相似文献   

13.
以OECD发布的社会情感能力数据为基础,通过差异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倾向得分匹配和中介调节模型分析了网络欺凌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引入学校氛围视角探讨了学校可能具有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网络欺凌对青少年的任务能力、情绪管理、协作能力具有显著负面影响,积极情绪部分中介了网络欺凌带来的负面影响。基于学校氛围的调节效应分析显示,竞争氛围加剧了网络欺凌对积极情绪的负向影响,合作氛围提高了积极情绪的正向影响。这些结果说明,学校可以通过建设合作氛围,与积极情绪一同发挥作用,为遭受网络欺凌的青少年提供“复原力”。  相似文献   

14.
网络游戏已经成为青少年最喜爱的娱乐方式之一,而网络暴力游戏的盛行,对尚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接触网络暴力游戏时间的增长,青少年对暴力行为的赞成度会有所提高,也更易产生暴力情绪,同时考察了网络暴力游戏对青少年的涵化效应,即曲解暴力符号、宣泄权力欲望,以便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和认同。同时分析了网络暴力游戏的盛行原因、传播现状和发展趋势,解析了网络暴力游戏涵化青少年的传播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社交媒体的崛起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及行为习惯,对于价值理念还未成熟、民族认同意识尚未健全的少数民族青少年来说尤为如此。基于认知行为理论,将民族认同划分为民族认知、民族情感、民族行为三个维度进行的研究发现,在少数民族青少年身份认同、民族文化认同、个人行为情感、群体行为情感、语言文字、饮食服饰、社会参与中社交媒体对少数民族青少年民族认同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技术主导下的新媒体环境为美国青少年的道德发展提供了新的生长土壤,对青少年的道德思维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凯莉·詹姆斯等人依据美国儿童发展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认为青少年在新媒体环境中存在三种道德思维方式:个人中心主义思维、道德思维、伦理思维,并据此要求父母与教育者应通力合作以促进青少年道德思维向更高品质发展。  相似文献   

17.
物质生活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认同与践行。青少年的价值观认同与践行,也深受物质生活的影响。面对"资本逻辑"的冲击、市场经济中利益原则的挑战和青少年自身的物质生活经历,既要避免忽视物质生活使青少年价值观教育陷入空洞的说教,又要避免青少年价值观出现物质化倾向。为此,一要正视物质生活的影响,夯实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物质基础;二要以正确的物质观念引领青少年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三要引领青少年在物质需要与精神追求的统一中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  相似文献   

18.
作为人的积极性的重要源泉,需要是个体行为产生的原动力。人的需要既受道德的规范制约,又深刻影响着个体的道德发展和道德行为。特别是对正处于道德成长关键期的青少年而言,需要的满足是其道德人格生长的重要基础,需要受挫则会阻碍其道德品质的良性发展;需要心理的状态调节着人的道德行为,非理性的需要心理则是青少年不道德行为产生的心理根源;道德需要驱动着青少年对道德的主动践行,道德需要不足则会阻碍其道德实践。因此,培育青少年的良好德行,一定要注意从人的现实需要出发,尊重并关怀青少年的合理需要、积极引导他们学会理性需要、努力激发青少年的道德需要。  相似文献   

19.
垃圾分类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热点。本文基于广州市529份样本数据,借鉴TPB理论并运用Probit回归模型对影响垃圾分类意愿与行为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与结果检验。回归结果表明,居民的垃圾分类意愿受到对垃圾分类知晓率、政府宣传力度、对政府工作满意度和设施等四个因素的显著影响,居民的分类行为受到意愿、设施两个因素的显著影响,同时交互效应表明:设施配备对知晓率呈正向调节效应,宣传推广对知晓率呈负向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20.
"90后"一代正处于15-24岁的青少年时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重要人群。对上海、武汉和天津三地"90后"青少年的诚信观与友善观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青少年对"友善"的认同显著高于对"诚信"的认同;随年级升高,诚信观趋向消极;女生对"诚信"和"友善"的认同均高于男生。家庭物质经济条件、生活安全感、亲子关系、同学关系、上网时间及青少年自我评价等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