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80后”官员现象正越来越受到公共舆论的关注.“80后”官员具备的个性化优势给官场带来了新气象.“80后”走进党政机关甚至被委以要职已不足为奇.对这个社会“准主流”群体的关注与关怀,应该成为政府人事管理的新课题.“80后”官员是在中央政府的政策推动、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实践和“80后”新生代逐渐发展成熟中产生的,但这一官员群体面临着包括身份质疑、能力质疑、内部排挤、自身不足的四重困境.须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完善公开透明的选拔机制、建立能力本位的用人机制和培养机制、营造公平宽容的竞争环境以及“80后”官员自身强化综合素质,以突破其困境,促进我国政府活力的增强和民主政治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薛万博 《领导文萃》2011,(11):29-32
近几年,因官员"非同凡响"的雷人语录而引发舆论风波的"说话门"事件层出不穷。两年前,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新浪网联合实施的民意调查中,针对中国官员的"说话问题",有63.7%的人希望官员能"少打官腔";有57.1%的人希望官员"不要想当然地"信口开河;有68.8%的人希望官员能够"勇于承担责任,不要互相推诿";有91.8%的人则强烈希望官员少说众所周知而又了无新意的套话、空话。  相似文献   

3.
乔磊 《决策》2010,(10):96-96
每年中国以非移民身份到美国的人数,美国海关有着详细的记录,但仅从记录上也很难知道每年有多少官员到美国"考察",因为中国大陆的数据和香港、澳门是混合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4.
综合 《领导文萃》2011,(21):73-75
“门”是如何“建成”的? 像云南艳照门这样与“色”有关的“门”占据了此类丑闻的大多数,也是最吸引眼球的一类,官员们某些令人瞠目结舌的行为撩拨着人们窥私的欲望。  相似文献   

5.
张朝丽 《领导文萃》2009,(19):15-20
2008年曾被有的媒体比称为“官员问责年”,仅在9月份,襄汾溃坝事故、三鹿奶粉事件、深圳特大火灾等一些重大责任事故的出现,使得全国各地20余名官员先后失去原有职务。然而,在“轰轰烈烈”的问责风暴之后,问责官员又“静悄悄”地复出,公众叫好之余不免又心存疑虑。那么,如何看待官员问责制?  相似文献   

6.
官员自杀现象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现在,官员自杀已成为一种不再陌生的社会现象,不断引发人们对其原因的探究,尤其是公众对官场生态、官员心理辅导以及案后黑幕的关注、忧虑与质疑。而位高权重的官员自杀,显然不能混同于普通人的自杀,应该说他们的自杀行为与整个社会反腐败的  相似文献   

7.
李志国 《领导科学》2012,(25):34-35
作秀一词本为中性词,但自进入政治领域以来,由于一些官员秀中的做作乃至作假,致使官员秀惹人非议,给人以贬义的印象.例如,安徽芜湖市副市长骑车送女儿上学等新闻在社会上引起热议.有人习惯性地质疑这是官员作秀,有人认为这不是作秀并为其拍手叫好,还有不少人认为这种行为即便是作秀也要鼓掌欢迎,甚至建议把作秀艺术列为官员提升素质的必修课.上述官员行为是不是作秀只有当事人清楚,但公众的热议告诉我们,并非所有的官员秀都不受人欢迎,关键是在现代媒体政治发展背景下,官员秀怎样做到"秀外慧中",外秀内实,怎样秀得有艺术、有智慧、有内涵.  相似文献   

8.
顾丽梅 《决策》2008,(12):30-31
官员“下海”曾一度成为普遍关注的焦点,随后就是中国官员到高校任职的越来越多。可以说,官员转身国际机构任职,正在成为“第三种道路”。  相似文献   

9.
政府官员公开道歉彰显政治文明进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小平 《领导科学》2005,(19):10-12
近一个时期,政府官员因为工作不力或失职而公开向公众道歉的现象屡见不鲜,越来越多的政府官员通过媒体神态凝重地向公众公开道歉。这成为官场生态中的一大热点。一声道歉,表明政府官员们已经确立了“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的权力观,彰显了执政理念的进步和执政水平的提升,是政治文明的体现。政府官员公开道歉,作为一种主动承担责任的行为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和群众对抗情绪,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政府改进工作,无疑是一股清新的政治空气。媒体视野里的政府官员公开道歉众生相较早进入人们视野的政府官员道歉是因…  相似文献   

10.
<正>2003年"非典事件"以来,官员问责渐渐成为政府和社会共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同时,大批问责官员"神秘复出"现象,也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和质疑。因此,如何设计科  相似文献   

11.
“官员能否变成玻璃缸里的金鱼”,这是《南风窗》杂志上一篇文章的标题,文章并非真的希望官员变成鱼,而是运用形象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说明官员行政能否增加一些透明度,像玻璃缸里的金鱼一样,透明直观,好让缸外人看得见、看得清;说的是政务公开问题,应让公众有更多的知情权。  相似文献   

12.
《决策探索》2010,(21):7-7
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10月18日在领导公开接访后召开工作会议,对广州市四大班子领导及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说,带头亲自接访就是想当面倾听老百姓的声音,政府官员要从“单位人”变成“社会人”,并且落实问责制。必须把群众利益、民生问题放在第一位,我们要进一步适应城市社会转型和企事业单位改革深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我国在行政问责事件中被问责的政府官员的去向问题越来越引起公众的关注,问责官员的复出问题逐渐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但是,现在许多问责官员的复出都是秘密进行的,复出的程序不公开、不透明,从而  相似文献   

14.
周东飞 《领导文萃》2010,(15):34-35
一段时间来,以“不走运”形象曝光于公众面前的官员还真不少。辽宁铁岭市国土局副局长陈立岩与情妇在宾馆包房“畅谈”如何腐败的问题;广西来宾市烟草局原局长韩峰的日记,被人抖露到网上;还有那些时不时出来一个的跳楼官员、判刑官员.前者断送生命,后者断送前程,免不了让人扼腕喟叹一番。  相似文献   

15.
《决策探索》2009,(24):51-53
古代官员授职有回避原则,就是不许在原籍或有家族产业的地方任职,所以当时的“公务员”如果经常在职的话,就得到处宦游,一方面少有时间精力在原籍营建房产之类,另一方面无论到哪儿工作,总有条件优越的官邸供你和家属居住。可是一旦休官,马上就得搬出来让给继任者。而且往后定居何处还有限制,比如南宋规定,几各级地方政府官员休官后,三年内不许在任职地居住,倘在当地有亲属,或置有财产,三年以后也不许居住,违反者处一年徒刑所以,若要盘点休官所带来的实际损失,迫在眉睫的就是再也不能继续居住设备齐全的官邸了。  相似文献   

16.
《决策探索》2008,(19):36-38
今年9月,多位中高级官员在襄汾溃坝和“问题奶粉”等重大安全事故中因问责而辞职或被免职;人们在肯定果断问责的同时,对这些官员被问责后涉及“复出”的程序也比较关心。  相似文献   

17.
<正>问责官员复出是近来公众热议的一个话题,公众在对于符合条件的问责官员复出表示认可的同时,也对那些"闪电复出"、"悄悄复出"的问责官员表示了很大的怀疑和担心。如何使问责官员复出这项工作既有利于干  相似文献   

18.
经过两年实践,陕西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已经逐步成为陕西独有的“考核模式”,被媒体形象地称之为“陕西官员大考”,同时,引发了社会热议。有人拍手称好,也有人提出质疑,当地首创的这种“三位一体”考核能走多远?到最后是不是仍会流于形式?  相似文献   

19.
杨凤春 《决策》2005,(4):55-55
古今中外,如何管理官员都是社会生活中最考验人类智慧和技巧的难题。不同的制度,管理官员的方法完全不同。在还不能做到官民一体、官员与公众之间多少还有着那么一些界限的条件下,官员一旦为官,尽管相当程度上可谓进入了“自由王国”,但对他们也不能一点外部限制也没有,总得采取些办法,有些制约,以便在官员中分个优劣高下,  相似文献   

20.
自古以来,政府官员着装就很受关注。经过几千年漫长发展,到了清代官服越来越复杂。当前各级官员不同于封建时代,虽然不着官服,但不懂得着装礼仪,饱受热议;一些贪官污吏不惜用名牌服饰包装穿戴,受到公众的质疑与谴责。各级官员着装朴素大方得体,既要重视着装、注重形象,又保持为民之心,二者合一,才能赢得群众信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