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随着"2030年健康中国战略"的全面部署和推进,"没有全民的健康就不是真正的小康"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福州以创建健康城市为抓手,促进经济和社会同步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连续两年健康城市综合指数得分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夺魁。福州坚持"五位一体",推进健康城市建设,打造国际宜居城市,为未来全国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所谓"宜居城市",即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是指那些社会文明度、经济富裕度、环境优美度、资源承载度、生活便宜度、公共安全度较高,综合"宜居指数"在80以上且没有否定条件的城市。  相似文献   

3.
哲人说,人造城市,为了让生活更美好.学者说,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她的抱负.市民说,城市是文明的集散地,城市就是要让人民宜居幸福.2010年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也一再向世人传达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深邃思考.城市始终演绎着人类追逐梦想、实现梦想的不朽乐章.  相似文献   

4.
林涛 《决策探索》2010,(11):30-30
哲人说,人造城市,为了让生活更美好。学者说,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她的抱负。市民说,城市是文明的集散地,城市就是要让人民宜居幸福。2010年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也一再向世人传达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深邃思考。城市始终演绎着人类追逐梦想、实现梦想的不朽乐章。  相似文献   

5.
易海涛 《经营管理者》2013,(15):301-30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建筑设计也必须紧跟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当前我国处在城市化大发展的情境下,城市设计与城市化大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为了解决因城市化进程加快而带来的建筑设计层面上的问题,我们必须增强建筑设计城市规划,提高建筑设计在城市化大发展环境下的适应能力,最终实现人、建筑、环境的和谐发展,达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本文将从城市化大发展环境下建筑设计的特点和发展现状入手,对城市化大发展情况下建筑设计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谢月英 《经营管理者》2013,(32):153-153
城市化的实质是农民市民化,所谓农民市民化,指的是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借助手工业化的推动,让世世代代生活在农村的广大农民,离开土地和农业生产活动,进入城市非农产业,其身份、地位、价值观及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等向城市市民转化的经济社会过程。让更多的农民转化为高素质市民,关键在于站准高位,因地制宜做好项目规划布局,不断提升城市品质,提高"新市民"综合素质,为推进城市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稳定的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7.
城市夜景亮化直接体现一个城市的形象品位、综合实力和文明程度,也折射出一座城市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以及市民生活的幸福指数。我市的夜景亮化现状怎么样?如何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夜景亮化工作?我们进行了以下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8.
李杏 《决策与信息》2008,(11):144-145
和谐城市是未来全球城市共同的发展目标。构建由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数、社会保障指数、社会稳定指数、市民幸福指数、城市文明指数、城市更新指数和社区和谐指数等7大一级指标。  相似文献   

9.
《决策探索》2010,(7):36-38
温家宝总理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幸福感"成为最近我们生活中的一个关键词。近日发布的《中产家庭幸福白皮书》显示,经济最发达的深圳、北京、上海、浙江幸福指数最低,成为中产家庭心中"不够幸福"的城市,或者称为"伪幸福"。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步伐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市政设施作为城市的命脉和市民生活所必需的基本设施,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同时在城市化进程中市政建设及管理也出现了种种的问题,我们该如何发现这些问题并且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于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生活品质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让人民享受到发展成果,让百姓过上更幸福的生活,本是建设宜居城市的应有之义。但令人遗憾的是,与一味的求新求大形成对照,城市在提高居民满意度的细节上下苦功远远不够。  相似文献   

12.
郭菲 《决策》2014,(5):74-75
茂名PX事件让"邻避"这个词再次引起关注,所谓"邻避",就是在城市化推进和城市建设中,居民反对某些市政设施建设和土地利用的现象。近年来,由于市政设施建造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日趋频繁。纵观国外历史,"邻避"现象几乎是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展而同时出现的。  相似文献   

13.
万英 《决策探索》2014,(15):19-22
汝州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是对外开放重点市、加快城镇化建设重点市。近年来,汝州市紧紧抓住实行省直管的大好机遇,围绕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打造全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和战略支撑点、争当科学发展排头兵、改革创新先行者的目标,坚持"保底线、保民生、保运转、创环境、求发展"的总体要求,狠抓项目建设,推进改革开放,统筹城乡发展,促进转型升级,落实"双基双治",注重生态文明,努力实现经济增实力、城市添魅力、环境更生态、民生更幸福的科学协调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的核心问题是农民的市民化.农民市民化是指农村中的农民向城市迁移,逐步融入到城市的工作、生活中去,并转化为城市居民的过程或状态.简单地说就是农村人转变成为城市人.农民有着强烈的进入城市成为市民的热切愿望,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需要更多的农民变为市民,内在动力和外在拉力都已具备,但现实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进程为什么又不尽如人意呢?我们还是要从现实中寻求答案和思路.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进程正在加快,许多地方的决策者把自己领导的城市定位在区域中心城市,把园林城市、卫生城市和生态城市作为环境目标.笔者认为,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把都市农业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总体规划,使农业功能在城市中得到延伸和发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满足市民对优美环境、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谋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一直以来都是我们的追求,在我国快速推进城市化进程的背景下,探讨人口与城市环境的协调发展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通过系统地梳理西方有关人口与环境关系的理论,以人口生态文明为视角,以城市人口发展、人们生态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为具体分析维度,探讨人口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并从合理规划人口发展和城市布局、提升人口生态价值观、转变人口行为方式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探讨,以促进我国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天门市委、市政府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高度重视城市管理、高位推进城市建设,高效提升城市品位,打造“畅通、靓丽、文明、和谐”的城市环境,市容市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相应的城市病也不断出现,如何尽量避免和减少中国城市化进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降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风险,让中国平安的过渡到城市化阶段已上升到市政管理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城镇化的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的话题被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城中村蜕变城中城"一时间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聚焦"城中村改造",让相当一部分人不得不念及那些年的城中村记忆。事实上,一个村成为一座城,是大事,更是好事!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我国特大城市从1997年的34个增长到2007年的63个。中外城镇化历史经验表明,城市社会经济生态的最佳发展,在客观上存在一个适度、合理的人口承载量,那么我们这些特大城市人口超载了吗?对此,国家行政学院张占斌教授分析,近几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中虽然出现了不少城市病,尤其是超级城市和特大城市出现的比较严重的交通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